- 2026年初发布:三星Galaxy S26系列预计将于2026年1月左右(Galaxy Unpacked)亮相,延续S25于2025年1月的发布时间表[1] [2]。中国的早期监管备案显示相关机型已注册,表明发布进度正常[3]。
- 产品线调整:传闻称将有三款机型而非四款——很可能是Galaxy S26 “Pro”(6.2英寸)取代基础版S26,Galaxy S26 Edge(6.7英寸)取代Plus版,以及Galaxy S26 Ultra(6.9英寸)作为顶配[4] [5]。S26 Edge将延续S25 Edge引入的超薄设计。
- 设计与制造:预计将推出更纤薄、更轻巧的手机,并采用更多圆角设计[6]。S26 Ultra可能会薄于7.x毫米(S25 Ultra为8.2毫米),并配备新的相机模组凸起以容纳更大的镜头[7] [8]。Ultra/Edge机型可能采用钛合金边框以增强强度,而基础款则使用铝材[9]。
- 下一代芯片:Snapdragon 8 “Elite 2”(很可能是Snapdragon 8 Gen 4)将为全球S26 Ultra(以及可能的Edge)提供动力[10] [11],而其他地区的部分机型将搭载基于2nm工艺的Exynos 2600[12] [13]。所有S26版本预计起步为12GB内存+256GB存储(此前基础款为8GB/128GB)[14]。
- 电池与充电:容量无提升——S26 Ultra再次确认为5000mAh[15],这已是连续第六代Ultra为5000[16]。不过,充电速度有所提升:Ultra预计支持60W–65W快充,30分钟可充至约80%[17] [18](S25 Ultra为45W)。其他机型预计最高支持45W[19]。三星可能会加入MagSafe风格的Qi2无线充电磁铁以提升对准效果[20]——但可能因此取消反向无线充电功能[21]。
- 相机升级:有传言称,尤其是Ultra机型将迎来重大相机变革。所有S26机型可能会配备新主摄像头传感器(非Ultra机型依然为5000万像素,但技术有所提升)[22] [23]。Galaxy S26 Ultra可能仍采用2亿像素主摄,但有望改用索尼制造的2亿像素传感器(1/1.1英寸),以提升弱光表现 [24] [25]——这将是从三星自家传感器向外部供应商的一大转变。据称其镜头在主摄和长焦上都将拥有更大光圈 [26] [27],以提升夜拍效果。早期爆料甚至曾提及夸张的3.24亿像素主摄和2亿像素潜望式长焦 [28],但更可靠的消息源现在认为三星将保留2亿像素,但会提升传感器尺寸和光圈[29] [30]。Ultra的变焦系统可能会有小幅提升(如更大的3倍传感器和约8倍潜望式变焦)[31],但在Galaxy S28之前不会有大幅革新,部分业内人士如是说[32]。另一方面,中端S26 Edge/Plus有望从1200万像素升级为5000万像素超广角相机 <a href=”https://www.techradar.com/phones/samsung-galaxy-phones/two-samsung-galaxy-s26-models-could-be-in-for-camera-upgrades-and-their-codenames-have-leaked-too#:~:text=Th同一来源还提到,这将是一次传感器升级 [33],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规格差距。
- 软件与人工智能: S26系列将搭载Android 16和三星的One UI 8.5界面[34][35]。重点是人工智能和助手——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已确认谷歌全新的AI驱动“Gemini”助手并不会是S26上唯一的AI[36]。事实上,据报道三星正整合一款竞争对手AI:目前正洽谈投资Perplexity AI(类似ChatGPT的助手),并可能将其与Bixby一起集成到One UI中[37]。这意味着Galaxy用户可能会首次在三星手机上体验到多款AI助手协同工作。其他One UI 8.5的功能尚未公开,但可以期待更多AI驱动的创新——有一则爆料提到注重隐私的“Magic Pixel”显示技术,它利用AI防止屏幕内容被侧面窥视[38]。
- 连接性及其他优点:S26 手机将标配支持最新的Wi-Fi 7和双卡 5G。值得注意的是,三星正在升级 NFC,在手机顶部增加了第二根天线[39][40]——就像最近的 iPhone 一样——以使刷卡支付更加可靠(结账时不再需要对准手机)。人们也在期待卫星连接:三星高管承诺将在 2024 年推出双向卫星 SOS 消息功能[41][42],而 One UI 的代码显示相关基础已铺设[43]。如果运营商合作顺利,S26 系列有望率先实现这一功能,让 Galaxy 与苹果的紧急 SOS 看齐。
- 与S24/S25的对比: 代际升级来看,Galaxy S26 Ultra有望成为一次比以往更大的升级。S25 Ultra 增加了一颗5000万像素的超广角摄像头,并保持了熟悉的设计;相比之下,S26 Ultra 传闻将带来重大设计革新、全新芯片和相机调整。TechRadar 指出,最近几代 Galaxy S 的更新都显得渐进,但 S26 Ultra 有望凭借其更薄的机身、更快的充电速度和相机提升 [44] [45],打破这一趋势。甚至连设计理念也在回归——在棱角分明的 S22–S24 Ultra 之后,三星在 S25 Ultra 上略微圆润了边角,而 S26 Ultra 现在将进一步加大圆角设计以提升手感 [46] [47],很像苹果 iPhone 15/16 Pro 的设计。长期爆料人 Ice Universe 对此变化表示赞赏,称 S26 Ultra 更圆润的“四角”让其“握持更舒适” [48] [49]。S26 Edge 更是突破极限——约5.5毫米的厚度可能成为史上最薄的智能手机之一,同时配备更大的4200毫安时电池(得益于新型高密度电芯)[50] [51]。这回应了对 S25 Edge 的批评,后者虽然超薄(5.8毫米),但因3900毫安时电池而牺牲了续航。基础款 S26(或称“Pro”)预计电池也会略有提升(约4300毫安时,对比 S25 的3900毫安时)[52] [53]——这是一个受欢迎的提升最小的机型。总体而言,S26系列似乎准备在延续S25的优点(高端材质、大尺寸传感器)的同时,解决其薄弱环节(充电速度、软件智能、纤薄机型的电池容量)。
发布时间与定价
三星尚未正式宣布Galaxy S26的发布,但根据以往惯例,我们预计2026年1月中下旬将举行一次Unpacked发布会[54][55]。设备大约会在两周后上市。(作为参考,S25系列于2025年1月22日发布[56]。)供应链消息也支持这一时间点——S26 Ultra的电池于2025年8月获得中国认证[57],三星的生产线预计将在秋末开始准备。除非出现意外延迟,S26将成为2026年首批旗舰手机之一。
在定价方面,三星很可能会与S25系列价格保持接近。业内人士称,元器件成本(如高通新芯片)并未上涨[58],这让三星有空间保持价格不变。S25系列在美国的售价区间大致为799美元(基础版),999美元(Plus版),1,099美元(Edge版),最高1,199美元以上(Ultra版)[59]。因此,Galaxy S26 Pro(基础版)起售价可能在800美元左右,S26 Edge约为1,000美元,S26 Ultra入门配置约为1,200美元。不过,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因素是经济环境——SamMobile指出,美国关税和供应成本可能会导致小幅涨价,即使只是50美元左右[60]。尽管如此,三星仍希望在与苹果iPhone 17及2026年其他竞争对手的较量中保持竞争力,因此预计不会有大幅度的价格变动。等到2025年底预售泄露和零售清单出现时,我们就会有确切答案。
Galaxy S26产品线:机型更少,命名新变化?
其中一个爆炸性传闻是三星可能会重新调整S26系列的命名和机型。Galaxy S25系列引入了第四款机型——Galaxy S25 Edge——这是一款超薄的6.7英寸设备,定位介于S25+和S25 Ultra之间。现在,多方消息暗示三星将会精简回三款机型,用于S26系列[61][62]。三星可能不会再采用经典的“S26、S26+、S26 Ultra”三件套,而是推出:
- Galaxy S26 Pro——一款6.1–6.2英寸的小尺寸机型,取代“标准版”S26。尽管名为“Pro”,但它将是S26的入门级机型,不过拥有旗舰配置和紧凑机身。Digital Chat Station的爆料称该机配备6.2英寸屏幕和约4300毫安时电池(额定4175毫安时)[63][64],比S25基础款电池略大。如果属实,三星实际上是将小尺寸Galaxy S提升到“Pro”级别。
- Galaxy S26 Edge——一款6.7英寸的S25 Edge(和/或S25+)继任者。三星在2025年重新启用“Edge”品牌,代表超薄设计。传闻S26 Edge将进一步突破极限,厚度仅为5.5毫米,配备4200毫安时电池[65][66]。它将为追求大屏和高端配置但又喜欢超薄机身的用户服务。该机型可能会取代单独的“Plus”版本。(值得注意的是,S25 Plus的电池容量比S25 Edge更大,但机身更厚;三星似乎未来更倾向于Edge理念,即使这意味着电池容量略有牺牲[67][68]。)
- Galaxy S26 Ultra —— 无妥协旗舰,约6.9英寸显示屏,延续Galaxy Note基因(支持S Pen——详见下文)。Ultra依然是相机和性能的领军者。据报道,三星将其作为唯一的Ultra(没有Ultra“Pro Max”或其他版本),并将顶级配置集中于此,包括在所有市场统一搭载Snapdragon 8 Elite 2芯片[69] [70]。
这一调整后的产品线意味着三星将彻底取消“Plus”型号名称。这也意味着不会有标准的“S26”命名——虽然有些不寻常,但三星过去也有类似的品牌重塑(例如放弃Note 6名称以统一编号)。目前仍有疑问,最小型号究竟会被命名为“Pro”,还是直接作为新的基础S26。但Android Central报道称有强烈传闻称“三星未来系列可能包括S26 Pro、S26 Edge和S26 Ultra”,同时取消标准版S26和S26+ [71] [72]。
从消费者角度看,这一变化呼应了苹果的策略(iPhone 13 Pro是小尺寸高端机型,与Pro Max互补)。约6.2英寸的Galaxy S26 Pro可满足希望在单手可控尺寸下拥有旗舰性能的用户——这是发烧友们一直呼吁的。同时,Edge针对超薄、极致科技的细分市场,Ultra则依然是“全家桶”旗舰。三星曾在S25 Edge上成功试水(尽管有些妥协,但作为史上最薄Galaxy,仅5.8mm [73] [74],引发关注)。现在通过精简为三款机型,三星可以更清晰地定位:一款小巧、一款超薄、一款全能。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产品线传闻尚未官方确认。如果三星认为“Pro”命名过于混淆,可能会坚持S26、S26 Edge、S26 Ultra,或其他组合。甚至有传言称后续会有S26 FE,但传统上Fan Edition发布时间较晚且定位中端,因此不在主发布范围。目前所有爆料都指向三款主力S26机型——只是最终命名还需等待三星揭晓。
设计与做工:更薄机身、新相机模组、顶级材质
三星似乎准备通过S26系列进一步完善Galaxy S的设计语言,重点关注人体工学和纤薄性,同时不牺牲耐用性。整体美学预计将保持简洁和高端,但有几个变化值得注意:
- 更薄更轻:据传每款S26机型都将减少几毫米和几克。根据Ice Universe [75],Galaxy S26 Ultra的厚度可能为“7.x毫米”(介于7.0和7.9毫米之间),比S25 Ultra的8.2毫米大幅减少。这将使其成为有史以来最薄的Ultra。同样,S26 Edge可能会达到惊人的5.5毫米超薄[76],低于S25 Edge已经创纪录的5.8毫米。如此极致的纤薄,尤其是在6.7英寸的大屏设备上,将使S26 Edge成为工程奇迹——正如三星无疑会宣传的那样,“有史以来最纤薄的S系列手机”。有爆料称,三星正在使用更高密度的电池单元,甚至可能采用新材料,以实现这种纤薄机身[77][78]。基础版S26/Pro可能不会像Edge那样薄,但与S25(基础版约为7.6毫米)相比,厚度和重量仍会有所减少。
- 圆角设计提升舒适度:在经历了几代方正、平直的Ultra机型(S22–S24 Ultra的尖锐边角让部分用户手掌感到不适)后,三星在S25 Ultra上通过略微圆润的边角来柔化设计。现在,据SamMobile [79] [80]报道,S26 Ultra将“进一步加大圆角设计”。爆料人UniverseIce指出,S26 Ultra的“四个角都变得更加圆润”,握持起来更为舒适[81] [82]。这种圆角设计预计也会应用于S26 Edge和更小型号,使整个系列外观保持一致。这一变化让三星更接近苹果近期的设计风格(iPhone 15/16 Pro也采用了圆润边缘以提升人体工学体验),不过早在Galaxy S20 Ultra时代,三星手机就有过圆角设计[83]。除了圆角外,侧边框的边缘也可能更加有弧度(也许是角部曲率半径更小),这将提升大屏设备的握持手感。总体来看,S26将拥有更为流畅、现代的外观,手感也比2022–2024年款更为柔和。
- 新相机凸起(至少在Ultra上): 也许是最引人注目的设计变化:Galaxy S26 Ultra 正在重新引入后置相机岛 [84] [85]。自S22系列以来,三星旗舰机型一直采用分离式凸起镜头(“悬浮”相机环),没有统一的凸起。但来自韩国Newsis的爆料显示,S26 Ultra将配备一个凸起的相机模组,将三颗后置摄像头组合在一起[86] [87]。基本上,主摄、超广角和潜望式长焦镜头将位于一个矩形或药丸形的凸起内,而第四颗镜头(很可能是3倍长焦)和LED闪光灯可能位于该凸起外侧[88] [89]。Ice Universe分享的粉丝渲染图展示了这种设计可能的样子:左上角有一个纤薄的凸起,包含三个大型相机环和一个相邻的小镜头及闪光灯(见上图)。为什么要改变?厚度限制。 随着三星让机身变得更薄,相机传感器和镜头(有物理尺寸)可能会突出得太多。Ice Universe 警告说,如果三星保持当前设计,由于更大的光圈和传感器,部分S26 Ultra相机将“比背部多突出3毫米”[90]。这看起来会很奇怪,也容易损坏。解决方案就是在顶部增加一个相机岛,为这些更大的镜头提供保护,同时整体厚度略有增加[91]。这是一个务实的设计调整,自Galaxy S21 Ultra的等高模组以来我们还未见过。据说新凸起类似于Galaxy Z Fold 7的相机外壳(Fold系列从未取消过凸起)[92],让S26 Ultra和Fold 7在高端产品线上拥有统一的设计语言。至于非Ultra的S26机型,目前还不清楚它们是否会采用相机岛,还是继续使用独立镜头。S26 Edge由于极致纤薄,实际上可能omit protruding rings entirely – S25 Edge 通过使用更小的镜头组件实现了更平整的相机模组 [93] [94]。三星也可能为 Edge 设计一个与机身齐平或仅有轻微凸起的相机模组,以保持其纤薄外观。基础版 S26/Pro 很可能采用更简单的相机布局(也许是三摄,如果机身厚度允许则无需凸起)。无论如何,当你将 S26 Ultra 的背面与上一代对比时,预计会有明显的设计差异——对于那些觉得多环设计有些过时的用户来说,这是一个受欢迎的变化。
- 高端材质用料:据报道,三星正在提升材质质量,尤其是在顶级机型上。爆料称Galaxy S26 Ultra 和 S26 Edge 将采用钛合金边框[95],类似于苹果 iPhone 15 Pro 的做法。钛合金相比铝材具有更高的强度重量比,因此边框可以更轻且更坚固——这对于如此纤薄的设备非常有用。S26 Ultra 采用钛合金有助于提升耐用性(纤薄的铝材可能更容易弯曲或凹陷)。与此同时,S26 Pro/基础版可能仍采用铝合金边框结构[96],以节省成本,因为这些型号的价格限制更为严格。所有机型预计都将采用玻璃正反面。还有提到“第三代大猩猩玻璃 Armor”涂层将用于 S26 系列的显示屏[97]。这很可能指的是三星最新的防反光玻璃技术(Armor Glass),可减少眩光并提升户外可视性[98]。Ultra 机型可能会独享这种新型大猩猩玻璃,以增强坚固性和清晰度。此外,据称三星还将在显示屏堆叠中采用一种名为“CoE(Chip-on-Edge)去偏光片”技术[99]。通俗来说,这是一种在 OLED 显示屏中去除传统偏光片层的方法(类似于近期 Fold 机型的 Eco^2 显示技术)——这样可以让屏幕更薄,并通过让更多光线通过来提升亮度和能效,因为没有了会降低亮度的偏光层[100][101]。在 S26 Ultra 的 6.9 英寸面板上采用 CoE 技术,有助于抵消新型超耐用玻璃可能带来的亮度损失,并保持手机纤薄。
- 颜色与外观:目前还没有关于配色的确切爆料,但三星通常会提供多种亮面或哑光色调。S25系列有经典的幻影黑、奶油色、绿色,以及特别配色。预计S26至少会推出三到四种颜色——很可能包括黑色/石墨色、浅色(白色或米色),以及像三星标志性绿色或酒红色这样的大胆配色。钛金属的使用可能会让边框呈现出略有不同的质感或表面处理(苹果的钛金属是拉丝质感)。三星可能会在Ultra和Edge机型上强调高端的哑光质感,以匹配其旗舰定位。
总之,Galaxy S26系列有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纤薄、更精致。三星正在精心平衡前沿设计(纤薄、圆润、美观)与实用考量(为大镜头设计的相机凸起、增强刚性的强力材料)。因此,粉丝们可以期待这些设备不仅外观极具现代感,而且手感也比近年来那些棱角分明的机型更好。如果爆料属实,S26 Ultra将成为有史以来最薄的大屏旗舰之一——但依然配备超大相机和大电池,充分展现三星的工程实力。S26 Edge将继续作为时尚先锋机型,而基础款也将获得专业级的设计升级。这是一次令人兴奋的设计进化,甚至让怀疑者都充满期待。
显示屏:尺寸、技术与潜在升级
Galaxy S26系列将延续三星在不同尺寸上引领行业的顶级屏幕传统:
- Galaxy S26 Pro/基础版:约6.2英寸Dynamic AMOLED,预计为FHD+分辨率(2340×1080或类似),支持120Hz自适应刷新率(1–120Hz)。这比S25基础款的6.1英寸略大,带来更多屏幕空间。尺寸略增也与传闻中的电池容量提升相呼应。尽管名为“Pro”,但该机型很可能仍采用平面屏(三星通常让基础款保持平面,曲面屏留给Ultra或特别版)。预计亮度极高(S25可达约1750尼特,S26可能突破1800尼特)。当然支持HDR10+。由于顶部新增NFC天线,三星可能会微调边框或内部布局,但视觉上应与前代一样几乎无边框。
- Galaxy S26 Edge:约6.7英寸Dynamic AMOLED,预计为QHD+或FHD+(S25 Edge为6.7英寸1440p屏幕,因此预计分辨率很高)。Edge可能采用曲面或平面屏——尽管名为“Edge”,S25 Edge实际上是平面屏但边框极窄。三星可能两种方案都考虑,但鉴于追求纤薄,平面屏更有可能(更易于在薄机身中密封)。S26 Edge将追求高像素密度和顶级视觉效果,在某些方面可与S26 Ultra媲美甚至超越。例如,S25 Edge拥有惊人的2600尼特峰值亮度[102](据三星官网),部分得益于面板层数减少。如果S26 Edge采用与Ultra相同的新型无偏光片“CoE”技术,亮度有望持平甚至更高,同时功耗更低。Edge的屏幕必然通过HDR10+认证,考虑到三星即使在非Ultra机型也会用上顶级面板,它有望成为市场上最鲜艳的屏幕之一。
- Galaxy S26 Ultra: 约6.9英寸 Dynamic AMOLED 2X,可能为QHD+(3088×1440),支持自适应1–120Hz刷新率。Ultra依然是三星的展示型屏幕——预计它将配备2025/2026年三星显示部门能提供的所有顶级技术。这意味着CoE偏振器技术,以提升户外可视性(如前所述,减少屏幕反光并提升有效亮度)[103]。也可能包括Flex Magic Pixel或其他新技术:有传闻称会有AI驱动的隐私功能,能智能调整像素,防止“偷窥”(旁人从侧面阅读你的屏幕)[104]。这可能是内置的电子隐私滤镜,由AI切换,这是手机上前所未见的。Ultra的屏幕边缘很可能会保持微弯曲——三星在平面和轻微曲面之间反复切换;S25 Ultra采用了非常轻微的2.5D曲面。随着机身边角变得更圆,屏幕四角也会相应变圆。另一种可能是屏下前置摄像头,但目前还没有可靠消息称三星会在S系列上采用(他们在折叠屏上尝试过,效果一般)。由于S26 Ultra主打摄影,出于画质考虑,他们可能还是会采用小型打孔式12MP自拍摄像头,而不是隐藏在屏下。色彩会很鲜艳(三星默认的鲜艳模式),但在自然模式下也会很准确。Ultra的屏幕很可能支持LTPO 3.0技术,实现极为细致的自适应刷新率,甚至可能实现1Hz息屏显示,极低功耗。One UI 8.5也可能带来新的锁屏自定义功能(Android Central上的图片显示在S25+上用One UI 7自定义锁屏[105]——One UI 8+可能会进一步扩展)。
所有机型都将延续Vision Booster和以往Galaxy的其他可视性增强功能。触控采样率应该很高(响应速度为240Hz+,游戏模式下可能高达360Hz)。此外,PWM调光也可能有所改进,以减少低亮度下的眼睛疲劳——三星已经注意到这方面的反馈。
最后,关于耐用性:所有S26屏幕都将采用最坚固的Gorilla Glass(Victus 3或更新版本,Ultra还配备“Armor”防反光玻璃)。Ultra/Edge机型的屏幕边框采用钛合金,可能让边框更薄且不影响强度。但别指望比S25有大幅度的边框收窄——三星的边框已经非常窄了。一个细微的提升可能体现在超声波指纹识别器,它位于屏幕下方。虽然没有具体爆料,但可能会首发更新的高通3D Sonic传感器,识别区域更大或识别速度更快。
总的来说,三星将在显示质量方面保持其王冠——S26系列的屏幕很可能位列全球最佳,其中Ultra机型有望获得DisplayMate有史以来最高分之一(正如每年Ultra机型通常做到的那样)。更亮、更智能(AI驱动功能)、以及更高效的显示技术,使得本代屏幕成为关键卖点,即使它们的纸面参数看起来只是小幅升级。
性能:全新骁龙和Exynos处理器,更多内存,更快存储
在核心硬件方面,Galaxy S26系列在芯片上实现了显著的代际跃升,并且三星在不同机型和地区分配芯片的方式也有新变化:
- Galaxy专属的Snapdragon 8 “Elite 2”(第四代):三星将再次与高通合作其旗舰芯片组,至少在顶级型号上是如此。多方消息确认,S26 Ultra将搭载即将发布的Snapdragon 8 Gen 4——在爆料中被称为Snapdragon 8 Elite 2[106][107]。高通尚未正式命名,但“Elite”似乎是全新品牌(或许是“For Galaxy”定制版的继任者)。预计这款芯片将采用最先进的3nm(甚至2nm)工艺制造,带来显著的能效提升。早期跑分表现亮眼:有爆料称Snapdragon 8 Elite 2在安兔兔上得分超过400万[108][109],这比Snapdragon 8 Gen 3的成绩高出约30%。对用户来说,这意味着S26 Ultra(以及所有搭载该芯片的机型)都将拥有极致的速度——无论是高强度3D游戏还是AI计算。它很可能采用八核CPU,配备全新核心架构(可能使用ARM下一代“Hunter”核心或高通自研Oryon核心),以及一颗Adreno GPU,在某些指标上甚至超越了苹果最新的GPU。高通和三星可能会继续联合品牌(“Snapdragon for Galaxy”),这意味着该芯片可能为三星专门调高频率,或有专属优化[110][111]。优势在于:顶级性能和持久速度,这得益于芯片本身和三星的散热改进。Ultra的大机身和新型散热材料(或许是均热板)应能很好地应对新芯片的发热,尤其是在3nm高效工艺的加持下。
- Exynos 2600 回归: 有趣的进展是,三星可能会为某些型号/地区重新引入自家研发的 Exynos 芯片。SamMobile 报道称,Galaxy S26 和 S26+(或 Edge)将在美国/中国以外的大多数市场采用三星下一代Exynos 2600芯片[112] [113]。据称,Exynos 2600 基于三星 2nm 工艺制造,是三星 LSI 部门重振声誉的重大希望。(由于过去的性能/功耗问题,三星在全球范围内跳过了 S23 的 Exynos,仅在部分 S24 机型上有限使用 Exynos 2400。)到 S26 时,三星显然对新芯片充满信心。目前尚不清楚 Exynos 2600 是否能在核心对核心上与 Snapdragon 8 Elite 2 匹敌,但如果差距不大,三星很可能会采用它。有传言甚至称 S26 Ultra 可能只用 Snapdragon,而低配型号则用 Exynos[114] [115],这样 Ultra 就可以以“仅用 Snapdragon”作为卖点。然而,SamMobile 对固件的深入分析显示实际是混合方案:Ultra 和 Edge 全球采用 Snapdragon 8 Gen4,基础/Plus 版在特定地区(如北美/中国)用 Snapdragon,其余地区用 Exynos 2600 [116] [117]。实际上,这意味着美国用户购买的 S26 全部为 Snapdragon,而欧洲、印度等地的非 Ultra 机型可能会用 Exynos。虽然有些复杂,但两款芯片的性能都应该很高。据称,Exynos 2600 采用了 AMD 的 RDNA GPU 架构(类似 Exynos 2200,但希望更成熟),并可能强调 AI 计算能力——三星希望更强的本地 AI 能力为多助手功能和图像处理提供支持。风险在于:如果 Exynos 2600 性能不佳或能效有问题,可能导致全球版本体验不均。但鉴于三星的高度投入(他们甚至推迟了 Exynos 2500,以专注于 2025/26 年的大规模芯片计划[118]),我们预计 2600 会有竞争力。事实上,一些低端S26 机型在西方市场也可能悄然搭载 Exynos,如果供应或定价需要,但目前的爆料仍维持上述模式。
- 内存升级:所有 Galaxy S26 机型预计将标配12 GB 内存[119],相比基础版 S24/S25 的 8 GB 有所提升。这与三星在 S25 Ultra 上的做法一致(S25 Ultra 标配 12GB,而基础 S25 为 8GB)。现在,即使是基础版 S26 也据说从 12GB 起步,这意味着多任务处理更流畅,也更具未来适应性。内存类型将采用最新的 LPDDR5X,Ultra 版传闻将使用更快的 10.7 Gbps 内存模块(相比 S25 Ultra 的 8.5 Gbps)[120]。约 25% 的内存带宽提升将有助于高分辨率摄影和 8K 视频拍摄时避免缓冲卡顿。存储方面,所有机型的基础容量很可能为256 GB UFS 4.0/4.1存储[121]——相比过去的 128 GB 基础容量是个可喜的变化。三星似乎听取了用户反馈,认为 128 GB 对于拥有大容量相机文件的现代旗舰来说已不够用。更高容量如 512 GB 和 1 TB 也将提供,至少在 Ultra 版(可能还有 Edge 版)上。Ultra 版甚至可能广泛提供16 GB 内存 + 1 TB的顶配组合;在 S25 Ultra 上,16GB/1TB 仅限部分地区,但三星“希望让这种版本在 S26 Ultra 上更易获得”[122]。如果成本允许,我们可能会在更多市场看到 16GB 内存选项,方便高端用户尽情发挥。
- AI 与 NPU:无论是 Snapdragon 8 Gen4 还是 Exynos 2600,都预计将配备新一代 NPU(神经处理单元),其性能将远超当前版本。这将有助于从相机 AI 场景处理到本地语音助手等各类任务。三星尤其重视 One UI 新功能的 AI 性能(如在手机上运行 Perplexity AI 模型或高级图像识别)。Snapdragon 的 Hexagon NPU 和 Exynos 的 AI 引擎很可能支持INT4/INT8 加速,意味着它们可以高效地在本地运行大语言模型和其他 AI 任务。实际应用中,诸如实时照片增强、AR 功能或语音输入等都可能更快,并且无需云端协助。三星可能会宣传 S26 能直接在手机上实现“AI 工作室”视频特效或 AI 生成图片的能力。
- 散热与持续性能:更高的性能通常意味着更多的发热,但转向2nm/3nm制程节点应能提升能效。S26 Ultra的大机身加上可能采用的新散热方案(有传言称三星现在甚至会在基础款上使用均热板)将支持游戏中的持续高性能。我们或许终于能看到早期Exynos机型存在的轻微降频问题得到解决。高通的Gen 4芯片也传闻采用了新颖的核心布局(超大核与高能效小核结合)以优化负载。三星自家的One UI软件很可能会继续提供“性能模式”和“轻盈模式”切换,让用户可在续航与速度间自由选择。鉴于Ultra支持65W快充,有人猜测三星是否会像部分游戏手机那样,仅在插电时引入“极致性能模式”——但目前还没有相关爆料。尽管如此,预计顶级的跑分成绩和流畅的实际体验。S26系列在2026年应能轻松应对任何应用或游戏。顺便一提,《福布斯》每周Android新闻综述强调,Galaxy S26 Ultra的爆料显示其性能猛兽本色,在原始测试中甚至超越了一些笔记本电脑的分数[123][124]。所以,三星并没有止步于现有成就。
- 连接性与网络性能:Snapdragon 和 Exynos 调制解调器将支持 5G Advanced。到 2026 年,我们仍处于 5G 时代,但会有更高级的功能(如 NR CA 增强、更好的毫米波等)出现。S26 Ultra 可能会采用高通 Snapdragon X75 或更新的调制解调器,带来效率小幅提升和卫星连接支持。Exynos 2600 预计集成了三星最新的调制解调器,也支持卫星消息(可能通过软件启用双向卫星功能)[125] [126]。4G LTE 当然也支持,最高可达 category 24——但这现在已是标配。所有机型都将配备Wi-Fi 7 (802.11be),因为三星已在 S25 Ultra 上引入,并支持三频 Wi-Fi、多链路功能,实现更快的家庭无线网络。蓝牙应为 5.4 或最新标准,支持双音频、LE Audio 等。有一个有趣的传闻:三星可能终于会将 USB 接口从 USB 3.2 升级到USB 4 / Thunderbolt 4,这将使 S26 Ultra 的 DeX 模式拥有更高的显示带宽和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这也可能是 TechRadar 暗示三星未来可能取消有线充电的原因,因为高速无线+无线 DeX 可能取代数据线)[127] [128]。虽然 S26 可能仍配备 USB-C 接口(非 Ultra 最高 45W,Ultra 最高 65W),但数据传输速度有望提升,使其在文件传输和扩展坞使用上更像笔记本电脑。
本质上,Galaxy S26 系列将是一款性能怪兽。来自 Ice Universe 等内部人士的早期评论显示,对新一代 Snapdragon 芯片性能的期待,以及对 Exynos 回归不会“翻车”的谨慎乐观。随着全系内存和存储升级,即使是“最慢”的 S26 版本也会流畅应对多任务和专业应用。三星很可能希望 S26 Ultra 再次夺回“最快安卓手机”的称号——从爆料来看,他们很有可能做到。
电池续航与充电:依然 5000mAh,但 30 分钟可充至 80%
三星在 S26 系列的电池容量上采取了保守策略,转而专注于充电速度和能效提升,以增强整体续航表现:
- Galaxy S26 Ultra – 5,000 mAh(无提升):尽管人们曾希望三星能突破5,000 mAh的上限,但现在几乎可以确定S26 Ultra仍将维持在5,000 mAh[129][130]。一份中国认证(CQC)清单显示,一款三星电池(EB-BS948ABY)额定容量约为4,855 mAh,对应典型值为5,000 mAh——与S25 Ultra的电池完全相同[131]。SamMobile直言不讳地表示:“三星明年也会坚持使用5,000mAh的容量”[132]。这意味着自2020年的S20 Ultra以来,每一代Ultra连续六代都配备了5,000 mAh电池[133]。许多用户对此表示失望(竞争对手如小米等部分手机已配备5,200或6,000 mAh),但三星似乎不愿增加电池容量,可能是由于空间和重量的限制——尤其是S26 Ultra更薄了。相反,三星寄希望于效率:全新的3nm工艺Snapdragon 8 Gen4和三星的优化,或许能在相同容量下实现更长的屏幕点亮时间[134]。尽管容量相同,我们或许仍能看到实际续航有小幅提升。不过,那些期待5,500 mAh Ultra的用户还得继续等待(也许S27 Ultra采用新电池技术时会实现,但现在还不行)。
- Galaxy S26 Edge – ~4,200 mAh(从3,900 mAh提升): S26 Edge 是一款预计将因电池密度提升而增加容量的机型。传闻称三星成功将4,200 mAh 电池装入仅5.5mm厚的 S26 Edge [135] [136],而 S25 Edge(厚度5.8mm)为3,900 mAh。他们实现这一点并未采用固态或硅负极等新型电池技术,而是可能通过略微增大机身尺寸(S26 Edge 可能略宽/高以分配更多电池空间)和更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实现。有传言称硅碳(Si-C)负极电池能在相同体积下储存更多电量(有时在爆料翻译中被称为“SUS℅CAN”)[137] [138]。不过,最新消息称三星并未为 S26 Edge 采用硅碳电池,但依然通过常规技术实现了提升[139] [140]。因此,+300 mAh 是一个不错的提升,有望解决 S25 Edge 的一个被诟病点(电池续航一般)。
- Galaxy S26(Pro)– ~4,300 mAh(从~3,900 mAh提升): 如果基础款确实是新的“Pro”并配备6.2英寸屏幕,爆料显示典型容量为4,300 mAh(额定4,175 mAh) [141] [142]。S25 基础款约为3,900 mAh,因此提升约10%,理论上续航会更好。小尺寸手机配备4,300 mAh电池非常可观,这很可能得益于机身略厚或内部设计调整(比如采用三星SDI正在开发的叠层电池技术)。这让 S26 小尺寸机型在同类竞品中处于领先水平(例如,小尺寸的 Pixel 和 Xperia 手机电池容量大约在4,200 mAh左右)。
- Galaxy S26 Plus – 不适用:如果 Plus 被 Edge 取代,我们将不会有直接的 S26+。作为参考,S25+ 拥有 4,900 mAh。因此,虽然 Edge 的 4,200 mAh 更少,三星实际上是在押注用户会更喜欢纤薄的机身而不是绝对的电池容量。这个差距通过更快的充电和更高的能效得以缓解,但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权衡:最薄设计 vs. 最大电池。一些三星粉丝在论坛上对此感受复杂,但那些想要最大电池的用户仍然可以选择 Ultra(5000 mAh + 更高效的芯片可能反而比去年的 4900 mAh 更强)。
- 充电速度升级:这次三星终于有所动作。多年来,Galaxy S 旗舰机型有线充电一直被限制在 45W(小型号为 25W),而中国竞争对手已达到 100W+。Galaxy S26 Ultra 将支持 60W 或 65W 有线快充 [143] [144]。大多数消息称65W最有可能(三星可能会将其命名为“Super Fast Charging 2.0”或类似名称)。这将比 45W 的功率提升 44%。据爆料,65W 可以在约 30 分钟内将 Ultra 从 0 充到 80%[145]——而 S25 Ultra(45W)充到 100% 约需 55-60 分钟。所以我们看到充电时间几乎减半。虽然还无法达到某些竞品 20 分钟充满的速度,因为三星通常会保守调校以保护电池健康,但这已经是很大进步。其他 S26 机型(Edge、Pro)预计仍为最高 45W [146],考虑到它们的电池容量,这也可以接受。基础款 S26 Pro 可能像以往的小 Galaxy 一样被限制在 25W,但既然叫“Pro”,三星也可能给它 45W。我们还需等待参数表,但至少有一条爆料称“其他型号预计最高为 45W”,暗示 Edge 和小型号都为 45W[147]。
- 无线充电与Qi2:三星将在S26系列上支持新的Qi2无线充电标准。Qi2本质上是围绕磁力供电配置文件(类似苹果的MagSafe)构建的。多方爆料强烈暗示三星将在S26手机内部加入磁铁,以便与Qi2充电器完美对齐[148][149]。这将确保设备获得最佳无线充电效率,并有可能启用三星专属配件(磁吸钱包、车载支架等,类似MagSafe生态)。无线充电功率可能仍为约15W(这是Qi2的标准),但对齐后可有效防止偏移,从而提升实际充电速度。有个问题:磁铁占用的空间和对机身纤薄的追求,可能会让三星取消反向无线充电(Wireless PowerShare)功能[150]。有消息称,反向无线充电可能会被取消,以释放线圈空间并简化散热设计[151]。这意味着你可能无法再用S26背部为Galaxy Buds充电。虽然这在便利性上有所损失,但也许并不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功能。还有一个大胆传闻称三星未来可能会彻底取消有线充电接口(完全无线化),但不会出现在S26上——目前65W有线快充的存在与此相矛盾[152][153]。所以USB-C接口会保留。
- 续航预期:结合上述信息,S26的日常续航表现会如何?S26 Ultra的续航应该会与S25 Ultra持平或略有提升。如果骁龙8 Gen4提升20%能效,加上One UI 8.5优化后台进程,Ultra机型在混合使用下,屏幕亮屏6-8小时轻松撑满一天,甚至更久。65W快充意味着即使电量耗尽,插上10分钟也能充入约30-40%电量,非常实用。S26 Edge虽然电池比旧款Plus小,但得益于更省电的Exynos 2600或骁龙芯片(而且如果三星为省电将分辨率从Plus的1440p降到1080p,屏幕也更省电),所以Edge在中度使用下依然有望实现一天续航。基础款S26 Pro配备4300mAh电池和6.2英寸1080p屏,反而可能成为续航冠军——屏幕小,电池相对大,还有45W快充,补电很快。
据报道,三星还曾考虑为这些手机采用叠层电池技术(用于电动汽车,通过分层电池单元提高密度)——部分研发成果可能已悄然应用。当然,One UI 的基于 AI 的电池管理也会变得更智能,预测使用模式并相应调整后台使用。
在充电安全方面,三星不会冒险推进——他们有严格的限制(我们可以预期 65W 会是双充电泵系统,约 20V/3.25A,可能需要新的充电头)。他们可能会作为配件销售新的65W USB-C PD PPS 充电器,因为目前三星最高 PPS 充电器为 45W。值得注意的是,高通的 Quick Charge 5(可支持 >100W)可能会在骁龙版本上支持,但三星会将其限制在自家设定的功率。Wired DeX 和 Android Auto 仍可通过 USB 正常使用。
总的来说,S26 系列的续航能力应该会有小幅提升,而充电则迎来期待已久的升级。三星在电池容量上保持谨慎,但通过充电速度和效率来弥补。正如 TechRadar 所说,“即使电池容量不变,凭借更高效的芯片,手机的续航也可能更好,而且……更快的 65W 充电”将作为安慰出现[154] [155]。这很可能能满足大多数用户,尽管重度用户总会说“给我 6000 mAh!”——也许未来 Galaxy S28 Ultra 会用新电池技术(甚至是传闻中的 Galaxy Ring 配件来扩展电量?)来解决这个问题。就目前而言,S26 采取了平衡的方案。
相机:逐步推动摄影进入新高度
Galaxy S26 系列在相机方面引发了大量讨论——并非所有传闻都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三星正在为移动摄影带来渐进式升级和一些潜在重大突破。以下是按型号的详细分析:
Galaxy S26 Ultra:作为三星的相机旗舰,Ultra 将迎来最值得关注的变化,尽管可能没有早期爆料所说的那样大刀阔斧。目前的理解是:
- 200MP主摄像头——精进而非替换:S26 Ultra预计将继续采用200MP分辨率主传感器,与S23/S24/S25 Ultra的200MP摄像头类似。然而,哪款200MP传感器才是关键。一些消息称,三星将会复用其自家ISOCELL HP2 200MP传感器的改进版(如S23 Ultra所用),但会配备更大光圈镜头(可能在f/1.4–f/1.5范围)[156][157]。更大光圈能让更多光线进入,对夜景和室内拍照大有裨益——这与多方爆料提到主摄“光圈更大”相符[158]。更大光圈(更低f值)可能需要物理上更大的镜头元件,因此需要新的相机凸起来容纳它们。另一方面,来自Fixed Focus Digital在微博上的一个更令人兴奋的传闻称,三星可能会采用索尼制造的200MP传感器,尺寸为1/1.1英寸[159][160]。这将是史无前例的——三星历来在高像素领域使用自家ISOCELL,而索尼的大底传感器(如1英寸)则像素较低(50MP)。但据称索尼已开发出约200MP的传感器,且1/1.1英寸意味着它比三星1/1.3英寸的HP2大不少。更大的传感器可捕捉更多光线和细节(更好的动态范围和弱光表现)。其代价可能是镜头畸变增加或相机凸起更大,但三星似乎已准备好为此调整设计。如果三星真的如Android Headlines所说“为Ultra放弃自家传感器转用索尼”,那将是重大新闻[161][162]。这也表明索尼的传感器技术在超高端领域领先(苹果iPhone同样依赖索尼)。不过也有一些质疑:另一份报道(Ice Universe或WinFuture)称三星将继续采用自家ISOCELL传感器用于S26 Ultra[163],这意味着200MP主摄可能仍由三星制造(也许是升级版HP2或HP3 Pro)。如果三星与索尼联合开发了定制传感器或授权了技术,两者都有可能成立。无论如何,我们可以有信心地期待:200MP,更大的传感器尺寸(约1/1.1–1/1.3英寸)、更大光圈镜头(可能为f/1.4),以及先进的图像处理。这应当带来更好的低光照照片(更干净的夜景模式),并且由于更好的光学元件,可能还能让1200万像素合成照片更加锐利。200MP模式本身的细节和动态范围也可能有所提升。
- 长焦相机 – 光圈与传感器增强: S26 Ultra 将继续采用双长焦系统:一个中等变焦(约3倍)和一个潜望式长变焦(约5倍或更高)。关于这里的变化,传闻不一:
- Ice Universe 暗示两颗长焦镜头也将拥有更大光圈,如主摄[164],意味着变焦照片更明亮。例如,目前 S25 Ultra 的 3x 为 f/2.4,5x 为 f/2.8;我们可能会看到它们分别提升到 f/2.0 和 f/2.4。这将带来更好的低光变焦表现和更少噪点。
- 一位来自@Tech_Reve(Siddhant)的爆料称,三星可能会用5000万像素3.5倍长焦替换1000万像素3倍长焦[165],并将5000万像素5倍长焦替换为一颗实际可实现8倍变焦(约180mm等效焦距)[166]的镜头。这听起来像是一次重大升级:3.5倍和8倍组合,均为5000万像素。这可以简化系统(两颗高像素长焦镜头替代一高一低),通过裁切在中间段获得更大灵活性。5000万像素3.5倍镜头可以无损裁切到2倍–3倍,5000万像素8倍镜头可以数码裁切到10倍,画质甚至超过1000万像素10倍。不过,这一消息发布时间较早(2025年3月),后续爆料并未呼应,因此尚不确定。WinFuture并未提及此类变化,仅重申有一颗5000万像素长焦(很可能指潜望式依然为5000万像素5倍)[167][168]。因此,更可靠的预期是:3倍长焦可能仍为1000万像素,但有望升级为更大底传感器,而5倍长焦依旧为5000万像素1/2.5英寸,但镜头有所提升(可能焦距略长或光圈更大)。Ice Universe曾明确表示,3倍长焦将采用更大底传感器,用于S26 Ultra[169][170]。如果三星将3倍从目前极小的1/3.4英寸1000万像素升级到类似1/2.7英寸1200万像素(仅为猜测),中焦段画质将大幅提升。而潜望式5倍则可能继续采用5000万像素1/2.52英寸,但光学结构升级,以支持约8倍变焦传闻且不损失画质。潜望式可能实现5倍光学加上最高8–10倍无损变焦,依靠5000万像素传感器裁切。这类似谷歌在Pixel 7/8 Pro上的做法(用高像素传感器实现混合变焦)。总结:预计变焦画质和进光量会提升,但不太可能像某些离奇传闻那样直接跳到200MP长焦。值得注意的是,Tom’s Guide最初曾引用一则200MP长焦镜头的爆料,针对S26 Ultra[171]——如果成真,可能是指用三星200MP HP3传感器做变焦。但考虑到体积/空间和效能衰减,这种可能性较低。shing 回归。更有可能的是继续采用双 50MP 或 10+50MP 组合,并进行改进。等到 2025 年底有更具体的爆料(比如组件规格)时,我们会看到更多信息。
- 超广角摄像头: S26 Ultra 的超广角目前为 50MP(在 S25 Ultra 上首次引入,之前为 12MP)[172] [173]。很可能会继续采用50MP 超广角,也许会有小幅的传感器升级或镜头调整。鉴于三星刚在 S25 上升级过,可能会继续使用同一颗传感器(可能是 ISOCELL JN1 或类似 1/2.4″ 50MP),但可能会提升镜头质量或边角锐度。目前没有强烈的更换传闻,WinFuture 也没有给出相关规格[174](他们说未知,暗示没有泄露出变化,所以很可能和 S25 Ultra 的超广角一样)。大家或许希望超广角能有自动对焦(用于微距拍摄)——三星 S25 Ultra 的 50MP 超广角确实有自动对焦,所以这一点应该会延续,继续支持高细节微距照片。
- 前置摄像头:S26 Ultra 很可能会继续使用 S23/S24/S25 系列上的12MP 自拍摄像头(自 2023 年起升级的那颗)。目前没有传闻显示会有新自拍摄像头;它已经支持 HDR 和 4K60 视频,表现不错。有些粉丝总希望传感器更大或像素更高,但三星可能更专注于后置摄像头。软件改进(更好的人像 AI 等)仍会让自拍略有提升。
- 特殊相机功能: 有一个让爱好者兴奋的传闻是可变光圈有望回归。三星曾在 Galaxy S9 和 Note10 上使用过双光圈镜头(f/1.5 和 f/2.4 切换),但在后续机型中取消了。Tom’s Guide 引用称,可变光圈可能会在 S26 上回归,这将是自 2019 年以来的首次[175]。他们没有详细说明是哪个摄像头——推测是主摄。可变光圈可以让相机在低光环境下使用大光圈(如 f/1.4),而在强光或需要更大景深(让更多场景对焦)时收缩到 f/2.0 左右。这可以显著提升 200MP 拍摄时的白天锐度,并防止极端光线下的过曝,同时夜间依然能获得漂亮的虚化。目前尚不清楚三星会如何实现这一点,因为其复杂性较高(S9 的机构较简单,只有两档;华为在 Mate50 Pro 的 5000 万像素相机上做过 10 档可变光圈)。如果他们能做到,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营销亮点和实际优势。我们在最近的爆料中还没有明确看到这一点,所以要谨慎对待——这可能只是基于专利的早期猜测。
- 图像处理与 AI: 三星与高通(Snapdragon)的合作以及自身的 AI 进步意味着 S26 Ultra 在摄影方面将更多利用 AI。可以期待更强的 AI 场景识别、更好的 HDR(可能利用新传感器的双帧或交错 HDR),以及可能的本地AI 放大 Space Zoom(用于优化 30x 或 100x 变焦照片)。还有传言称,One UI 8.5 的 Galaxy AI可能允许在拍照时使用多个助手——比如你可以让 Bixby/Perplexity “增强这张照片”或“抹除一个物体”,并且可以在本地完成。Snapdragon 的认知 ISP 可能会实时分割场景(识别人脸、天空、树叶等),以实现更精确的调整。三星还会优化 Expert RAW 应用,可能会加入天文摄影模式的改进,或是带有更多控制项(如峰值对焦、LUT 等)的专业视频模式。更高的内存也让连拍处理或 8K 视频录制(S26 Ultra 肯定支持,预计为 8K@30fps HDR10+)等操作更加游刃有余。
现在,Ultra 之外的机型:
Galaxy S26 Edge / S26+ 相机:
S26 的 Edge 机型有点特别,因为 S25 Edge 实际上配备了一颗顶级主摄——它拥有一颗 200MP 主传感器(很可能是 ISOCELL HP3),但模组比 Ultra 更小 [176] [177]。三星实际上是在一款超薄手机中给 S25 Edge 配备了旗舰级摄像头,尽管可能是略低端的版本(HP3 比 HP2 稍小)。对于 S26 Edge,三星已经在超薄机身上“把 200MP 主摄推到了极限”[178]。所以,他们可能会继续使用这颗 200MP 传感器(也许是改进版),并专注于提升其处理能力。我们还没听说有 250MP 之类的传感器会用在 Edge 上;看起来 200MP 还会继续用一阵子。S26 Edge 的 超广角据传将从 12MP 升级到 50MP [179] [180](如前文 WinFuture 爆料所述)。这很重要——意味着 Edge(也可能包括基础款)终于能用上高像素超广角了。(S25 Edge/Plus 都是 12MP 超广角,升级到 50MP 会带来更锐利的广角照片,也让拍照体验与 Ultra 的 50MP 超广角更统一)。Edge 的 长焦目前还不明朗;由于尺寸限制,S25 Edge 可能没有配备长焦镜头(我猜 S25 Edge 只有 200MP 主摄 + 12MP 超广角,没有专用长焦,变焦依赖主摄裁切)。如果真是这样,S26 Edge 可能也会如此:用高像素主摄裁切实现 2x/4x 变焦。或者如果有空间,也许会加一个小型 3x 长焦。但考虑到机身很薄,大概率不会有潜望式长焦——那是 Ultra 独有。短焦镜头也许能横向放下,但目前没有任何爆料确认 Edge 会有长焦。WinFuture 只明确提到“中杯”超广角升级,没说其他细节 [181]。所以 Edge 可能还是双摄(主摄 + 超广角),变焦靠 200MP 裁切。这点值得关注,等更多信息出来再看。
Galaxy S26(Pro)摄像头:
对于最小的机型,三星传统上会在几代产品中重复使用相同的相机硬件。基础版 S24/S25 配备了 5000 万像素主摄(自 S22 起采用 1/1.56″ GN3 传感器)、1200 万像素超广角和 1000 万像素 3 倍长焦。传闻显示,至少基础版 S26 的主摄将会采用全新传感器,但仍为 5000 万像素[182]。三星可能正在开发新的 GNx 系列,或使用 GN3 的继任者,具备更好的弱光表现(也许尺寸略大,为 1/1.4″ 5000 万像素,类似 Pixel 8 Pro 的主摄)。他们会保留 5000 万像素分辨率,以与 Edge 的 2 亿像素和 Ultra 的先进 2 亿像素区分开来。好处是,更新的 5000 万像素传感器即使在像素四合一输出 1250 万像素时,也能带来更好的动态范围和夜拍表现。至于基础版的其他摄像头:如果 Edge 升级为 5000 万像素超广角,那么基础版 S26(Pro)也有可能获得 5000 万像素超广角升级[183](尤其是在三星标准化零部件的情况下)。这将意味着小尺寸机型在相机能力上有巨大提升,使其超广角画质与大尺寸机型看齐。长焦方面,基础版通常只有一个短焦(1000 万像素 3 倍)。三星可能会保留这一配置——或者,如果出于机身设计原因在 Edge 上完全取消长焦,基础版也可能取消长焦,转而依赖主摄裁切。不过我认为基础 6.2 英寸机型仍能容纳 3 倍镜头,所以很可能会保留。除非三星有更高分辨率的替代方案(部分中端 Galaxy 现已配备 800/1300 万像素长焦,但 1000 万像素双核对焦一直是三星的选择)。
总的来说,Ultra 之外,至少会有一项实质性升级:中端机型(Edge)以及很可能基础版都将配备全新 5000 万像素超广角[184]。这解决了三星自 2020 年以来基础版超广角未升级的问题。基础/Edge 的主摄采用新传感器但分辨率不变(基础版 5000 万,Edge 2 亿),画质会有细微提升。至于变焦表现,这些机型不会有突破,最多通过主摄裁切实现 30 倍数码变焦,因为只有 Ultra 配备了高端变焦硬件。
专家观点与评论:
知名爆料者和科技作者也对S26相机的传闻发表了看法。Ice Universe,以专注相机的爆料著称,对索尼200MP传感器的前景表示兴奋,认为这可以“利用索尼的专业技术,将S26 Ultra的摄影能力推向新高度”[185]。不过,他也提醒说,在有更确凿证据之前,我们应该持保留态度[186]——Android Headlines也表达了类似观点,称“最好对这则关于索尼传感器的最新爆料持怀疑态度”,因为其他可靠消息源指出三星可能会继续采用ISOCELL[187]。另一方面,SamMobile的分析师则持略带批评的态度,指出真正的革命性升级可能会被推迟:有“令人震惊的传闻”称,三星可能会等到Galaxy S28(两年后)才进行重大相机变革[188]。如果属实,S26的相机改进虽然实用(更好的传感器、光圈),但属于渐进式——重大飞跃(比如更大传感器、新镜头技术等)可能要等到2028年的机型。SamMobile的编辑还提到,如果三星现在没有进行大幅度升级,很可能意味着他们正在完善现有技术,并将重大突破(比如1英寸传感器或10倍潜望镜回归)留到以后[189]。
视频功能同样不容忽视:S26 Ultra肯定支持[email protected],很可能支持[email protected]并带有HDR。随着新芯片的加入,也许我们会看到[email protected],或者至少8K下更好的防抖。如果Snapdragon Gen4 ISP支持,三星还可能加入堆叠式视频HDR(每帧合成多重曝光)。我们也可能看到超级防抖的提升,以及利用更大光圈的新软件功能,比如高级夜景视频模式。关于“AI变焦”的传闻也许会出现——手机可自动追踪并放大被摄体(类似部分荣耀手机的功能)。考虑到多助手主题,也许可以用语音指令控制相机(如“拍一张星空的长曝光”,手机自动完成)。补充一点:闪光灯——PhoneArena提到另一位爆料者称S26 Ultra相机“镜头周围有环”,可能集成或重新设计了LED闪光灯[197]。这或许暗示闪光灯重新设计(比如双LED或环形闪光灯)。虽然不是大变动,但可能提升夜间人像表现。
总结相机部分:S26系列并不是对三星相机系统的彻底革新,比如S20 Ultra问题重重的108MP到S21 Ultra精进系统的飞跃。相反,三星是在S23/S24/S25 Ultra相机的坚实基础上继续打磨。我们会看到画质的明显提升——更明亮、更干净的变焦、所有镜头下更好的低光表现,以及镜头间更高的一致性(色彩调校等)。基础版和Edge版终于也能享受到Ultra下放的部分优势(那颗50MP超广角会让它们的相机组合更均衡)。如果幸运的话,三星或许会带来传闻中的可变光圈或与索尼的传感器合作,这将成为头条新闻。至少,三星正在倾听用户反馈:比如悬浮镜头设计略显陈旧——他们用新凸起做了调整;充电亮度不够——他们加了磁铁、提升了功率,这也与相机有关,因为更稳定的无线充电意味着你可以把手机放在底座上当夜间相机用而不会断开。
总的来说,Galaxy S26 Ultra有望跻身2026年顶级拍照手机之列,与谷歌和苹果的旗舰一较高下。正如Android Central所说,它“在特写拍摄方面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升级”,在变焦等相机方面甚至有望击败iPhone 17 Pro Max [198] [199]。即使你不选Ultra,其他S26机型也同样不容小觑——它们将受益于三星的相机软件魔法和不错的硬件,极有可能在同尺寸/价位手机中脱颖而出。
软件与AI:One UI 8.5、Android 16,以及多元助手宇宙
三星的 Galaxy S26 系列将搭载Android 16系统,运行三星自家的One UI 8.5界面[200][201]。三星有一个节奏,即 Galaxy S 旗舰机型会首发中期版本的 One UI(去年 S25 搭载了 Android 15 的 One UI 7.1,假设如此;今年的可折叠机型则搭载了 Android 15 的 One UI 8.0,所以 S26 将搭载 Android 16 的 8.5 版本)。
以下是软件方面的预期:
- One UI 8.5 功能:虽然 One UI 8.0(于 2025 年中随 Fold 7/Flip 7 推出)专注于可折叠设备优化和迭代改进,One UI 8.5 很可能会带来一些针对 S26 及其硬件的新功能。据报道,三星正在保留某些功能,未在 One UI 8.0 中发布,而是计划在 8.5 首发,以便让 S26 系列拥有新的卖点[202][203]。一项已确认的变化是集成了多种 AI 助手(详见下文),这将成为主打功能。我们还可以推测一些可能的增强:比如改进的锁屏自定义(基于 Android 的生成式 AI 壁纸或新时钟样式)、相机和图库应用的增强(如更高级的照片重制、AI 生成的相册亮点等),以及可能的隐私功能(Android 16 可能带来新的隐私仪表盘或权限控制,三星将会集成)。此外,由于三星非常注重生态系统,One UI 8.5 可能会引入更好的与 Galaxy 平板/PC 的连续性——例如,关于“Now Bar”(类似 iOS 的实时活动)用于显示正在进行的任务的传闻可能会出现[204][205],或者可以在连接的 Windows PC 上无缝使用手机应用(扩展当前的 Link to Windows/Phone Hub)。三星自家文档的一则有趣爆料暗示 One UI 8.x 将支持“Smart Tag2 集成和 AR-Find”,可能会在此期间推出,提升通过 UWB 和 AR 跟踪丢失物品甚至人员的能力——如果 S26 Ultra 支持 Galaxy SmartTag2 的 UWB,这将非常相关。另一个片段:TechTimes 报道了“非接触式支付升级”,我们也有报道(NFC 双天线)——这可能还涉及软件层面,使 Samsung Pay 无论手机方向如何都能更方便地刷卡[206][207]。这既是硬件,也是软件体验的一部分。
- 三星的AI推进——多助手策略: 也许对S26来说最引人注目的软件开发,是三星计划同时使用多个AI数字助手。在2023/2024年,谷歌开发了“Assistant with Bard/Gemini”(Gemini是谷歌为深度集成到Assistant中的强大AI模型的代号)。作为安卓的重要合作伙伴,三星获得了早期访问权。事实上,在搭载Android 15/One UI 7的Galaxy S25系列上,三星允许谷歌基于Gemini的新AI助手基本取代了经典的Google Assistant,甚至接管了一些Bixby的功能[208]。然而,三星并不想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报道称三星正在投资Perplexity AI——一家专注于用最新信息回答问题、类似ChatGPT的AI聊天机器人/助手初创公司[209]。据称,三星正在推动将Perplexity AI集成到Galaxy手机中[210]。如果该交易及时达成,Galaxy S26可能会首次采用“双AI”战略:谷歌的Gemini助手和三星自有AI(由Perplexity驱动)并存[211]。三星移动体验部门总裁实际上已经确认,“Gemini不会是Galaxy S26上唯一的AI助手”[212]。这意味着One UI 8.5可能会让用户根据任务召唤任一助手。比如说“Hi Bixby”会唤醒三星自家AI(可能用Perplexity进行对话式回答,本质上是进化版Bixby),而“Hey Google”则唤醒Google Assistant。或者三星也可能根据场景集成:例如,Bixby/Perplexity负责手机控制和多步骤任务,Google则负责搜索和与设备无关的任务。甚至可能还有第三方参与者:有传言称微软基于ChatGPT的Bing或亚马逊Alexa可作为可选安装,但三星很可能主推自家两大助手。这种多助手策略很独特——有可能成为Galaxy比Pixel或iPhone提供更多AI选择的卖点。对用户来说,这意味着S26在日常使用中将成为AI强机。例如,你可以用三星AI在Samsung Internet浏览器中总结网页内容(Perplexity集成)[213],或根据上下文撰写消息,同时仍可用谷歌助手管理日历和智能家居。虽然想象它如何无缝协作有点复杂,但三星很可能会将其作为并行功能实现,供技术用户利用。不太懂技术的用户甚至可能不会注意到——他们只会受益于更智能的功能。在幕后(比如键盘中的 AI 用于更好的预测,图库中的 AI 用于搜索等)。三星已经在 One UI 中引入了像 “Bixby 文字通话”(AI 转录通话)和 “照片重制”(AI 提升图像质量)这样的功能;预计这些功能会进一步完善。
- Android 16 基础操作系统: Android 16 本身(预计于 2025 年底发布)将带来一些 S26 能享受的原生功能。Android 16 开发者预览版暗示了改进的 预测性返回手势(三星可能会采用,也可能不会,因为他们有自己的导航手势)、可能新增的 通知功能,以及针对 大屏幕或扩展显示设备 的增强(对 S 系列手机来说不太相关)。还有强烈传闻称 卫星消息支持将内置于 Android 16 的紧急 SOS 功能中——这与三星计划在 Galaxy 上启用双向卫星通信(如果运营商允许)的计划一致 [214] [215]。所以在 S26 上,如果他们开启该功能,你可能可以在没有手机信号时通过卫星发送紧急短信(使用 Google/Android 的界面,类似于 iPhone 的方案)。另一个很可能的 Android 16 新功能是更好的 设备定位(“查找我的设备”网络改进,甚至可能在手机关机时也能定位)。三星会将其与 SmartThings Find 集成。
- 界面和用户体验改进: 三星的 One UI 以其高度自定义和丰富功能著称。随着 One UI 8.5,他们将继续完善 Material You 主题(也许允许更细致的主题设置或新增配色方案),并可能带来新的 动画流畅度,这通常会在半代更新中出现。可能会有新小组件——三星可能会推出一个 AI 生成的智能小组件,根据你的日常习惯推送信息(类似 iOS 的智能叠放,但更智能)。如 Galaxy Ring 或 Watch 等设备的更深度集成也可能出现——例如,如果三星在同一时期发布 Galaxy Ring 智能设备(有传闻称可能在 2026 年初发布),S26 将作为配套设备,配备全新健康应用设计。
- 延长的软件支持: 在政策方面,三星现在提供非常长的软件支持——最多 4 次操作系统升级和 5 年安全更新。因此,搭载 Android 16 的 S26 至少可以获得到 Android 20(2029 年)的更新。这对买家来说很关键——几乎与苹果的支持时长持平。而且三星现在更新速度也更快了。所以投资 S26 意味着你未来几年还能持续获得新功能。
- 专家点评软件:The Verge 目前还没有专门评论 S26 的软件,但他们经常强调三星在 Android 厂商中更新速度领先,以及 One UI 与 Pixel 软件之间的臃肿/权衡。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关键信息是:S26 将会是市场上最智能的手机之一,这要归功于 AI。Android Central 写道,S26 可能“配备多个 AI 助手——而 Ultra 预计会有相机升级”,并强调这种双 AI 方案同样是大新闻,[216] [217]。这表明即使是科技媒体也对三星的做法很感兴趣,但对其实际效果仍持谨慎态度。
- Knox 与安全性:我们也应该提及三星的安全性——S26 将配备最新的Knox 4.0(或类似版本)安全隔区,用于 Samsung Wallet 等功能。双安全处理器(一个用于 Android Keystore,一个用于 Samsung Secure Folder/Knox)也会保留。三星可能会将Passkeys更深度集成到三星密码管理器中,以配合 Android 16 推动无密码登录。三星通常还会有一些企业功能(如 Knox Manage 等),这些都将继续让 S26 成为一款出色的商务手机。
- S Pen 软件(Ultra):S26 Ultra 的 S Pen 功能值得一提。不过,正如你将在下一节看到的,有一个转折:S Pen 硬件可能会变化,进而影响软件。在 S25 Ultra 上,你可以用蓝牙 Air Actions(远程快门等)、Samsung Notes 的手写转文字等。如果 S26 Ultra 移除了 S Pen 的蓝牙功能(有传言称如此)[218] [219],那么像遥控器这样的功能可能会消失或以其他方式实现。三星可能会引入一种新的手写笔输入方式(比如类似 Apple Pencil 悬浮功能或更低延迟)。他们也可能会进一步强化S Pen 的 AI 功能:比如用 S Pen 书写时,AI(Perplexity 或 Google)可以补全句子或生成图表。如果与生成式 AI 结合,S Pen 可能会成为更强大的创作工具(比如勾勒草图后 AI 自动生成精美图片)。这些目前还只是推测,但考虑到三星对 AI 的重视,他们很可能会强调 S Pen + AI = 更高生产力。
总之,S26 的软件体验正逐步变得功能丰富且前瞻性强。三星正在融合谷歌最新的 Android 16 改进与自家生态系统,并加大对 AI 的投入,以区别于其他安卓手机。在一台设备上引入多种 AI 是一个大胆的举措——这可能会有些令人困惑,也可能成为行业变革者(或两者兼有)。但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手机不仅仅是硬件,更关乎更智能的使用方式。对于技术爱好者来说,S26 从开箱起就有大量内容可供探索,从自定义到最新的谷歌功能,再到三星独有的应用。而且随着长期更新的承诺,这些手机只会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更好。
S Pen 传奇:三星是否在为充电技术牺牲手写笔?
围绕 Galaxy S26 Ultra 的一个特别热门话题是S Pen的命运——自 S22 Ultra 有效整合 Note 系列以来,S Pen 一直是三星 Ultra 机型的标志性手写笔。关于 S26 Ultra 中S Pen 重大变动的传闻,甚至可能部分移除,这在 Note 爱好者中引发了不小的骚动。以下是详细解析:
- 可能移除 S Pen 数字转换器:一位 X(推特)用户@PandaFlashPro的爆料(由 Tom’s Guide 报道)称,三星可能会“移除 Galaxy S26 Ultra 屏幕的 S-Pen 数字转换器”[220][221]。S-Pen 数字转换器是屏幕下方感应 S Pen 输入(压力、倾斜等)的那一层。移除它将是一个激进的举措——这基本意味着屏幕将无法原生检测当前 S Pen 的信号。三星为什么要这么做?据爆料称,是为了为 Qi2 磁吸充电环腾出空间并减少厚度[222][223]。S Pen 数字转换器层占据了宝贵的内部空间,并增加了一些厚度。去掉它后,三星可以在后玻璃下方放置一圈用于类似 MagSafe 充电的磁铁,而不会让手机变厚。同时,层数更少=手机更薄。考虑到三星对让 Ultra 更薄和加入 Qi2 的执着,这一传闻确实有一定逻辑。
- 新S Pen技术(无数字化仪):如果传统的Wacom数字化仪被取消,S Pen还怎么工作?PandaFlashPro表示,三星已经准备好了“新S-Pen技术”,并且三星“准备在Ultra上使用它”[224]。在后续消息中,他指出三星已经用新技术和更大的外形重塑了S Pen,类似于可折叠设备可能采用的方案[225]。Galaxy Z Fold 7(预计2025年发布)曾有传闻称会配备一支更粗的新手写笔,可以在没有内置笔槽的情况下工作(Fold系列目前仍未内置手写笔)[226]。三星有可能开发出一种采用不同感应方式的主动式S Pen——比如仅支持蓝牙的手写笔,内置小型电池和传感器(类似于Apple Pencil在iPad上的方案,iPad无需数字化仪层,因为Pencil本身发射信号,由触控层检测)。三星可能会采用某种方式,让手写笔通过传感器和AI的组合来追踪屏幕上的移动,或者采用不同的频率,让普通触控屏也能识别(部分现代手写笔如果调校得当,可以被电容屏检测到,但精度较低)。这些都是推测,但“新S Pen技术”意味着他们并没有完全取消该功能,只是改变了其实现方式。
- 某些功能的缺失:PandaFlash有一点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再看到支持蓝牙的S Pen回归。”[227][228]目前S22/S23/S24/S25 Ultra的S Pen支持蓝牙LE,可实现Air Actions(远程拍照、挥动手写笔控制音乐等)。如果三星的新方案取消蓝牙,这些空中手势功能可能会消失或大幅减少。新S Pen可能更像经典的Note 9时代手写笔(没有BLE,只能书写)。这也符合让其变得更被动、更简单、无需数字化仪的思路(尽管Note 9仍有数字化仪,只是在使用远程快门时才需维持BLE连接)。另一个传闻中的牺牲品:如果没有数字化仪,悬停指针和Air View可能无法像以前那样工作(比如手写笔靠近屏幕时可能看不到小光标,除非新技术能通过触控传感器模拟该功能)。
- S26 Ultra 还会有笔槽吗? 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新 S Pen 的“更大尺寸”暗示它可能更大,或许不再能放进手机内部。这将是一个巨大变化——S Ultra 的吸引力之一就是手写笔可以收纳在机身内。如果三星无法集成磁环并保留笔槽,他们可能不得不妥协。PandaFlash 暗示“目前还不清楚 S26 Ultra 是否会失去内置 S Pen 收纳槽”[229],也就是说连他都没有确认这一点。有一种可能是,S26 Ultra 可能会成为自 S21 Ultra(支持 S Pen 但没有笔槽)以来首次没有内置 S Pen 的机型,需要外壳来收纳(类似 Fold 的做法)。三星可能认为加上磁铁并让厚度减少 1 毫米值得这样的取舍。这肯定会让一些喜欢内置收纳的 Note 忠实用户不满——但也许三星的考量是,更薄、支持磁吸充电的 Ultra 会吸引更多人。或者他们可能会通过让手写笔更细或重新布局元件来保留笔槽。这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 Ice Universe / 其他爆料人关于 S Pen 的看法: 有趣的是,Ice Universe 目前(截至八月底)并没有公开强烈反对或确认这个传闻。如果三星真的要取消 S Pen 插槽,应该会有一些爆料。然而,Tom’s Guide 和其他媒体都认真对待了 PandaFlash 的爆料,所以还是有一定分量的。Jukan Choi,另一位爆料人,被引用称“三星可能会在 Galaxy S27 系列后彻底移除 S Pen”[230] [231]。这意味着 S26 可能还会以某种形式保留,而 S27 就取消?或者说,到 S28 时完全没有 S Pen。这与其他说法有些矛盾,但也可能是长期规划——也许三星设想如果 S Pen 使用率低于成本,未来的 Ultra 就不再配备手写笔。
- 如果成真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 S Pen 数字化器被移除,推测S26 Ultra 的屏幕就会像普通手机屏幕一样,没有特殊层。新的 S Pen 可能会用不同方式通信(比如通过触摸屏,或通过摄像头追踪等)。好处是:手机更薄,支持 MagSafe,而且显示效果可能提升(没有数字化器层,屏幕更清晰,用笔时视差更小)。坏处是:可能会损失一些手写笔的精度或功能,而且如果手写笔需要供电,可能不能再无电涂鸦。另外,如果没有笔槽,使用体验会受影响(你得单独携带手写笔或用保护壳收纳)。
三星很可能会把这说成升级:他们可能会说“我们有了全新升级的 S Pen,延迟更低或有特殊功能,同时通过重新设计 S Pen 系统让手机更薄并支持 Qi2 磁吸。”他们不会说这是移除,而是进化。
- 其他型号的 S Pen: 以往只有 Ultra 支持 S Pen(从 S21 Ultra 开始)。Edge 和基础版 S26 很可能不会获得任何 S Pen 功能(除非三星出人意料地让新 S Pen 变得通用,但这不太可能,因为 S Pen 一直是 Ultra 的标志性功能)。如果 Ultra 的 S Pen 变成外置,讽刺的是 Ultra 和 Edge 之间的差距会缩小(Edge 只是缺少手写笔支持,可能还有更差的变焦)。但 Ultra 仍然会拥有最大屏幕和顶级相机等。
- 那折叠屏的 S Pen 呢? 爆料提到了 Fold 7 的情况——Fold 7(2025)显然也没有获得内置 S Pen,但三星为其制作了一个更大的新手写笔,依然需要单独携带 [232]。所以三星可能会在 Ultra 和 Fold 上统一手写笔技术:一支 “Galaxy S Pen Type-C”(只是随便起的名字),可在两者上使用,但作为外部配件。如果真是这样,可能会选择单独销售,这甚至可能略微降低基础成本。
从用户角度来看,这很有争议。S Pen 深受一小部分但很重要的群体(艺术家、记笔记者等)喜爱。取消内置或改变使用方式可能会让他们不满。然而,普通用户可能更喜欢更薄的手机和更好的无线充电——这是每天都能受益的,而并非每个人每天都用手写笔。这是典型的“服务发烧友还是主流用户”的权衡。
鉴于三星明确用 S Pen 来区分 Ultra 和比如 iPhone,完全取消 S Pen 的可能性很小。他们可能指望新方案依然能满足大多数手写笔使用场景。也有可能新技术能带来一些很酷的功能,比如在多设备上使用 S Pen(比如一支笔可在手机和平板间无缝切换,如果它只是蓝牙指针式的话)。
关键专家评论:Tom’s Guide 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是“S26 Ultra 可能会放弃 S Pen 以为新技术让路”[233],突显了这一传闻的重要性。他们的作者指出,这样做可以减少厚度,而三星一直在“永无止境地追求最薄手机”[234][235],这确实很贴切。他们还提到,S25 Ultra 是“Qi2 Ready”,但缺少内部磁铁,而加入磁铁会让 S26 Ultra 类似于 MagSafe[236]。这清楚地表明了动机:加入磁铁,移除手写笔数字化器。Tom’s 还指出 PandaFlash 的说法,即我们短期内不会看到蓝牙 S Pen 的回归[237][238],这意味着新的 S Pen 可能会更简单。
在三星社区,意见分歧(我们在搜索结果中看到一个 Reddit 讨论串,讨论是否可以接受取消 S Pen[239])。有些人认为,如果要移除它,应该用别的东西来替代——比如更大的电池或其他技术——而不仅仅是磁铁。这里,他们用磁铁和更薄的机身来替代。我们需要提到:三星确实在折叠屏上移除了 S Pen(Fold 5 没有内置笔槽),以保持机身纤薄。所以优先考虑外形而非内置手写笔是有先例的。
也有可能三星的市场调研显示,并非所有 Ultra 用户都经常使用 S Pen。如果只有比如说 20% 的用户会用,他们可能会接受将其外置,只要这能让 100% 的用户受益于更好的设计。
结论:S Pen 很可能并未消失,而是正在为 S26 Ultra 进行重新设计。预计三星可能会发布一款“搭载先进技术的新 S Pen”,要么以不同方式插入,要么作为外部配件。他们会强调它带来的好处(MagSafe、机身更薄,甚至如果实现了的话,书写延迟更低)。对于铁杆 Note 粉丝来说,这可能会觉得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如果手写笔不再内置,Note 系列就真的失去了灵魂)。但我们还得看看这种妥协在实际使用中是否值得。
如果三星能很好地实现,也许没人会怀念旧的数字化仪——新手写笔的表现可能几乎一样好。如果搞砸了,这可能会成为 S26 Ultra 原本出色配置上的一个污点。我们只有在发布时才能确定,但这绝对是 S26 代中最引人注目且“有争议”的变化之一,值得关注。
连接性及其他值得一提的亮点
除了主要功能外,还有一些额外方面值得一提,完善了 Galaxy S26 系列的整体体验:
- 双卡 & eSIM: S26 系列几乎可以肯定会支持双卡(nano-SIM + eSIM,或在某些市场为双 eSIM)。三星自 S23 起已广泛采用 eSIM。可以期待拥有两条活跃线路的灵活性,这在旗舰机型中已成标配。
- 超宽带(UWB): 自 S21 起,三星就在 Ultra(和 Plus)机型中加入了 UWB,用于数字钥匙(汽车解锁)和 SmartThings Find 精准定位等功能。S26 Ultra 以及可能的 S26 Edge 应该会配备最新的 UWB 芯片组(也许是 UWB 2.0)。这可以提升与新款Galaxy SmartTag2(其范围等方面有所提升)的兼容性,并实现如将驾照存储在手机上以解锁汽车等功能。它也可能在传闻中的Galaxy Ring中发挥作用——也许 UWB 有助于识别存在。基础款通常不配备 UWB,所以 S26 Pro 可能没有(以降低成本)。但 Ultra 肯定会有。
- 音频: 所有机型都将配备立体声扬声器(顶部/底部)。三星可能会与 AKG 进一步调校。它们将支持 Dolby Atmos。One UI 8.5 可能会引入蓝牙 LE Audio 增强功能(如 Auracast 广播音频等)。蓝牙 5.3/5.4 将允许连接多个设备(S25 已有)。3.5mm 耳机孔——没有,早已取消且不会回归。
- 生物识别: S26 系列将继续采用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器(很可能是 3D Sonic Gen 2 或 3)。有可能会用上升级版的高通 3D Sonic Max(可同时读取两枚指纹且识别区域更大),但三星目前还未采用。也许 S26 Ultra 终于会用?目前没有爆料确认,但这将是一个不错的升级,让解锁更便捷。面部解锁将基于软件(通过自拍摄像头的 2D 识别)——自 S10/Note9 时代以来,三星就未再使用红外或 3D 面部传感器,目前也没有相关传闻。
- 耐用性: 所有机型预计都将具备 IP68 防水防尘(即使是纤薄的 S25 Edge 也有,所以 S26 Edge 应该也会有)。装甲铝或钛合金边框加上正反面 Gorilla Glass Victus(或其后继者),意味着这些手机日常使用非常耐用,尽管像 Edge 这样超薄的机型可能手感稍显脆弱。三星的折叠屏手机也越来越耐用;直板 S 系列配备 IP68 已经很久了,一直非常坚固。
- 监管认证: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已经看到的内容:我们提到的Ultra电池的中国CQC认证[240],很可能还有充电器功率的3C认证(如果出现新的65W充电器,也会显示出来)。此外,任何FCC文件可能会揭示诸如确切的5G频段或超宽带的存在。这些通常会在发布前的12月出现。我们会持续关注,但目前除了电池认证和如Digital Chat Station爆料所提到的一些早期注册外,还没有其他消息[241]。
- 发布与供应链: 关于时间安排,供应商很可能会在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大规模生产组件。目前还没有芯片短缺或延迟的报道,因此S26的发布应该会很顺利。有一个供应链小道消息:三星显示部门(SDC)大概已经开始用CoE技术制造那些新屏幕,电池供应商三星SDI也很可能为Edge的电池提升了新的组装工艺。我们还没有听说有任何问题,这也是个好兆头。
- Galaxy Ring与生态系统: S26系列可能会与其他新Galaxy设备一同或相近时间发布(例如,备受期待的Galaxy Ring(智能戒指)和Galaxy Tab S11系列)。虽然它们不是手机的直接组成部分,但相关性在于三星会将S26定位为你个人科技生态的核心。他们甚至已经预告了正在开发的Galaxy Ring[242],可能会在同一活动或稍后亮相。S26当然也会用于管理该戒指的健康数据(因此One UI 8.5可能会有新的Samsung Health应用更新)。
- 颜色与材质(补充): 我们之前提到过颜色——随着发布临近,爆料可能会揭示具体的颜色名称。三星每年通常会有一个主打色(例如S23 Ultra是绿色,S22 Ultra是酒红色,S25 Ultra可能是蓝色)。至于S26,谁知道呢,也许会有经典黑、新的灰钛色,以及像深青色或橙色这样的特别版新色。三星还经常在Samsung.com上提供专属配色(如以往的石墨色、天蓝色、红色等)。所以如果你直接下单,很可能会有一些定制选项。
- 包装: 三星将继续采用环保包装——盒内不含充电器,仅有USB-C数据线和取卡针,包装盒体积最小化。他们还在手机中引入了回收材料(S25的部分组件采用了回收海洋塑料等),S26很可能会进一步扩展(比如UWB天线支架或按键采用回收材料)。
- 竞争对手: 进行对比很有帮助——S26系列将与苹果的iPhone 17系列(预计2025年9月发布)和谷歌的Pixel 10(2025年末)竞争。据我们了解,三星正试图在关键领域实现持平或超越:例如,更快的充电速度以追赶中国品牌,改进的摄像头以抵御Pixel的计算摄影优势,以及AI集成可能超越苹果/谷歌的原生功能。早期猜测表明,苹果iPhone 17 Pro Max可能终于会采用潜望式10倍变焦——因此三星确保S26 Ultra拥有强大的变焦能力以应对。而Pixel 10 Pro很可能会加大AI功能投入——三星的应对方式是多助手和自家AI生态整合。
- 体验与UI延续性: 如果你是现有三星用户(比如S22或S23),S26上的One UI 8.5会让你感到熟悉。学习曲线并不陡峭,更多是渐进式的演变。三星在保持DeX(连接显示器时的桌面模式)等功能上一贯做得不错——S26仍将支持无线和有线DeX,可能会有小幅改进。如果支持USB4,可能会增加更高分辨率输出。
- 未来软件更新: 需要注意的是,S26系列搭载Android 16,这意味着它们最终会获得Android 17(One UI 9)、Android 18(One UI 10)等更新。2026年末的One UI 9可能会带来重大改版(只是猜测编号,但两年后的One UI 10可能会与新设计语言同步)。所以S26用户未来几年将持续获得大量新功能。
- 专家观点总结: 融合更多外部声音:Android Central 赞扬了三星在电池技术创新方面的努力(提到传闻中的“SUS CAN”材料可提升电池性能)[243] [244],他们的语气显示出对S26解决电池问题的乐观态度。Forbes每周的Android专栏(Android Circuit)最近将“Galaxy S26 Ultra爆料”列为头条新闻之一,暗示业内观察者正密切关注三星如何平衡这些变化(他们在传闻中将S26 Ultra与Pixel等并列提及)[245]。科技爱好者在论坛(XDA、Reddit)上也在积极拼凑这些爆料——许多人对摄像头升级感到兴奋,同时对S Pen表示担忧。可以说,科技圈普遍预期S26系列将巩固三星作为2026年最值得一战的Android手机的地位。
发布时间线与预期发布
三星通常会遵循Galaxy S系列的常规发布时间表,各方迹象显示Galaxy S26系列将在2026年1月发布:
- Unpacked 活动:三星最近将发布会提前——Galaxy S24 系列于 2024 年 1 月中旬发布,S25 系列则在 2025 年 1 月 22 日发布[246]。因此,Galaxy S26 活动很可能在 2026 年 1 月中下旬举行,大约在 1 月 20–25 日之间(三星偏爱周三,比如 1 月 21 日或 22 日)。这样的时间安排让他们可以在 CES(1 月初)期间如有需要先闭门展示,然后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2 月底)前拥有自己的聚光灯。如 Tom’s Guide 所说,CES 和 MWC 之间的这段时间是三星最喜欢“主导聚光灯”的窗口期[247]。
- 举办地点:S24 和 S25 的 Unpacked 活动都在美国旧金山/圣何塞举行。S26 Unpacked 很可能会回到美国西海岸,除非三星改变策略。(如有需要,也可能采用混合或线上发布,但到 2026 年,线下活动大概率已恢复正常。)
- 预售与上市:如果在 2026 年 1 月下旬发布,预售将于当天开启,通常持续约两周,并有赠品(如免费升级存储或捆绑配件)。正式开售预计在2026 年 2 月初(第一或第二周)。三星会全球同步上市,因此大多数主要市场(美国、欧洲、韩国、印度等)会在一周内同步开售。
- 价格回顾:我们前面已讨论过价格——预计会与 S25 持平,除非有外部因素影响[248]。重申一下:美国市场基础款约 $799,Edge 约 $999,Ultra 约 $1199(英镑/欧元区价格相当,但欧洲因增值税通常略高)。如果三星取消基础“非 Pro”型号,直接以配置更高的 S26 Pro 作为入门款,起售价有小概率会上涨(可能到 $849 或 $899),因为这款“基础”机型会比以往更高端。但考虑到 iPhone 17 也可能定价 $799,三星大概率会保持 $799 的竞争起步价。所以他们可能会将 6.2 英寸 S26 Pro 定价 $799,6.7 英寸 Edge 依然 $999,通过提升效率或微调利润率来吸收成本。
- 机型版本:如前所述,会有地区芯片版本(高通骁龙或 Exynos),但每个型号大致只有几个内存版本。三星可能会精简选择——比如 S26 Pro 提供 256GB 或 512GB,S26 Edge 也是 256/512GB,Ultra 则有 256/512/1TB(部分地区有 16GB/1TB 版本)。Ultra 通常有幻影黑和 3 种配色,以及三星官网专属色。Edge 和基础款配色略少。运营商会有各自的优惠(在美国,通常有以旧换新和合约补贴,实际价格大幅降低)。
- 潜在的延迟或变动: 截至目前(2025年末),没有传出重大生产问题的传闻。除非三星在新Exynos良率或某个组件短缺上遇到障碍,否则进展顺利。提到S26 Pro“远早于计划注册”[249],暗示开发进展顺利。如果某项功能尚未准备好(比如新S Pen技术),三星可能会回退——但他们不太可能在没有信心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变动。如果真的回退,最坏的情况是保留普通S Pen数字化器,可能会取消Qi2磁铁(但鉴于行业趋势,Qi2几乎肯定会被包含)。
- 备选情景——推迟发布? 三星有可能会推迟到2月初发布,如果他们需要更多时间。但在连续两年1月发布后,他们并不愿意这样做——而且中国品牌通常在2月发布旗舰,三星喜欢在全球市场上抢先。
- 发布后竞争: S26发布后,我们会看到常规周期:OnePlus 13可能在2026年2月(OnePlus经常以价格/性能优势抢市场),小米16 Ultra在第一季度(但主要在中国/印度),苹果iPhone 17系列在2026年9月。所以在6-7个月内,S26系列将是全球最先进的安卓手机,这正是三星的意图。
关键要点与展望
三星Galaxy S26系列正成为近年来最重要的Galaxy发布之一,集成了大量创新、改进和一些大胆的尝试。总结来看:
- 三星正在用最前沿的芯片(骁龙8“Elite 2”和2nm工艺的Exynos 2600)为S26系列做未来保障[250][251],确保这些手机在未来数年依然高速高效。结合更大内存和更长的软件支持,用户可以放心其耐用性。
- 设计演变——让设备更薄、更舒适(圆角)sammobile.com[252]——显示出三星在回应反馈和竞争对手的设计。Ultra上重新引入的相机凸起[253],在某些人看来可能在美学上是倒退,但这是为了摄影方面非常实际的好处。[254] 相机进步是一个大亮点:即使有些只是渐进式的,但涵盖了所有方面(主摄、变焦、超广角)。与索尼联合开发的2亿像素传感器的可能性
- androidheadlines.com和可变光圈tomsguide.com[255] [256] AI和软件——在苹果和谷歌在AI领域竞速时,三星并没有袖手旁观。通过有可能在S26上同时提供谷歌和自家AI助手sammobile.com
- ,三星正在利用安卓的开放性,为用户提供更多灵活性(而不是被锁定在一个AI生态系统中)。这是将One UI与原生安卓或iOS区分开的激进举措。如果执行得好,Galaxy S26可能会成为最智能的智能手机,能够通过Bixby/Perplexity完成复杂语音任务,通过Google Gemini进行详细网页问答,并通过两者实现设备自动化——这是目前Siri或单一助手手机无法比拟的。 [257]
综上所述,Galaxy S26 系列似乎在几乎所有方面都对三星的配方进行了优化——从显示屏和设计到芯片和软件——同时还带来了一些大胆的创新(如 S Pen 的重做和 AI 双重加持)。如果这些爆料成真,S26、S26 Edge 和 S26 Ultra 将共同带来:更快的性能、更快的充电、更智能的软件和更灵活的相机,机身更纤薄,外观也比前代更具时尚感。这无疑会吸引升级用户和正在考虑高端手机的新客户。
当然,在三星正式发布所有信息之前,仍需保持谨慎。有些细节可能会发生变化(有时电池或内存规格会在最后一刻调整,或者某个传闻中的功能并未最终发布)。但鉴于这些爆料的一致性和多来源,整体情况基本可以确定。
对于计划在 2026 年升级的消费者来说,Galaxy S26 系列绝对值得关注。无论你喜欢小巧机型、时尚纤薄机型,还是极致旗舰,三星都在让 S26 系列在每个细分市场都有竞争力。新相机系统、AI 助手,以及三星对 S Pen 重新设计的大胆尝试,实际效果都令人期待。如果成功,Galaxy S26 Ultra 很可能会成为2026 年最值得一战的手机,即使某一方面表现不佳,其丰富的功能也可能让它依然领跑同类产品。
来源:
- Tom’s Guide – “Samsung Galaxy S26 — 目前我们所知的一切” [258] [259] [260]
- SamMobile – “Galaxy S26:目前我们所知的一切” [261] [262] [263]
- Android Central – “一则爆料将Galaxy S26 Pro塑造成可能的小屏S25继任者” [264] [265]
- TechRadar – “Galaxy S26 Ultra的相机和设计可能有重大变化……” [266] [267]
- Android Headlines – “Galaxy S26 Ultra有望搭载革命性200MP索尼相机” [268] [269]
- PhoneArena – “Galaxy S26 Ultra 即将迎来重新设计,泄露渲染图显示” [270] [271]
- Tom’s Guide – “Galaxy S26 Ultra 可能会放弃 S Pen,为这项新技术让路” [272] [273]
- SamMobile – “你不会喜欢现在已确认的 S26 Ultra 电池消息” [274] [275]
- TechRadar – “传闻中的 Galaxy S26 升级将最终让非接触式支付像 iPhone 一样简单” [276] [277]
- WinFuture 经 TechRadar – “两款 S26 机型可能获得相机升级——代号已泄露” [278] [279]
- SamMobile – “Galaxy S26 Ultra 的设计升级可能让它更易于握持” [280] [281]
- SamMobile – “Galaxy S26 系列可能不会推出标准版——原因如下” [282] [283](通过 Android Central 引用)
这些来源分别证实了 S26 故事的不同方面,勾勒出三星即将发布旗舰机型的全貌。随着官方发布临近,更多细节(以及官方预热视频)无疑会陆续曝光,但目前,这就是 Galaxy S26 系列的现状——一组三星旗舰,准备在 2026 年推动智能手机的极限。
References
1. www.tomsguide.com, 2. www.androidcentral.com, 3. www.androidcentral.com, 4. www.androidcentral.com, 5. www.androidcentral.com, 6. www.sammobile.com, 7. www.techradar.com, 8. www.techradar.com, 9. www.sammobile.com, 10. www.tomsguide.com, 11. www.techradar.com, 12. www.tomsguide.com, 13. www.sammobile.com, 14. www.sammobile.com, 15. www.sammobile.com, 16. www.sammobile.com, 17. www.sammobile.com, 18. www.sammobile.com, 19. www.sammobile.com, 20. www.sammobile.com, 21. www.sammobile.com, 22. www.tomsguide.com, 23. www.sammobile.com, 24. www.androidheadlines.com, 25. www.androidheadlines.com, 26. www.techradar.com, 27. www.phonearena.com, 28. www.tomsguide.com, 29. www.phonearena.com, 30. www.techradar.com, 31. www.tomsguide.com, 32. www.sammobile.com, 33. www.techradar.com, 34. www.sammobile.com, 35. www.techradar.com, 36. www.sammobile.com, 37. www.sammobile.com, 38. www.techradar.com, 39. www.techradar.com, 40. www.techradar.com, 41. www.techradar.com, 42. www.techradar.com, 43. www.techradar.com, 44. www.techradar.com, 45. www.techradar.com, 46. www.sammobile.com, 47. www.sammobile.com, 48. www.sammobile.com, 49. www.sammobile.com, 50. www.sammobile.com, 51. www.sammobile.com, 52. www.androidcentral.com, 53. www.androidcentral.com, 54. www.tomsguide.com, 55. www.tomsguide.com, 56. www.tomsguide.com, 57. www.sammobile.com, 58. www.tomsguide.com, 59. www.tomsguide.com, 60. www.sammobile.com, 61. www.tomsguide.com, 62. www.androidcentral.com, 63. www.androidcentral.com, 64. www.androidcentral.com, 65. www.sammobile.com, 66. www.sammobile.com, 67. www.techradar.com, 68. www.techradar.com, 69. www.techradar.com, 70. www.techradar.com, 71. www.androidcentral.com, 72. www.androidcentral.com, 73. en.wikipedia.org, 74. www.theguardian.com, 75. www.techradar.com, 76. www.sammobile.com, 77. www.sammobile.com, 78. www.sammobile.com, 79. www.sammobile.com, 80. www.sammobile.com, 81. www.sammobile.com, 82. www.sammobile.com, 83. www.sammobile.com, 84. www.techradar.com, 85. www.techradar.com, 86. www.techradar.com, 87. www.phonearena.com, 88. www.phonearena.com, 89. www.phonearena.com, 90. www.phonearena.com, 91. www.phonearena.com, 92. www.phonearena.com, 93. www.sammobile.com, 94. www.sammobile.com, 95. www.sammobile.com, 96. www.sammobile.com, 97. www.sammobile.com, 98. www.sammobile.com, 99. www.sammobile.com, 100. www.techradar.com, 101. www.techradar.com, 102. www.samsung.com, 103. www.sammobile.com, 104. www.techradar.com, 105. www.androidcentral.com, 106. www.tomsguide.com, 107. www.techradar.com, 108. www.androidheadlines.com, 109. www.androidheadlines.com, 110. www.techradar.com, 111. www.techradar.com, 112. www.sammobile.com, 113. www.techradar.com, 114. www.techradar.com, 115. www.techradar.com, 116. www.sammobile.com, 117. www.sammobile.com, 118. www.sammobile.com, 119. www.sammobile.com, 120. www.sammobile.com, 121. www.sammobile.com, 122. www.sammobile.com, 123. www.forbes.com, 124. www.forbes.com, 125. www.techradar.com, 126. www.techradar.com, 127. www.techradar.com, 128. www.techradar.com, 129. www.sammobile.com, 130. www.sammobile.com, 131. www.sammobile.com, 132. www.sammobile.com, 133. www.sammobile.com, 134. www.sammobile.com, 135. www.sammobile.com, 136. www.sammobile.com, 137. www.androidcentral.com, 138. www.androidcentral.com, 139. www.sammobile.com, 140. www.sammobile.com, 141. www.androidcentral.com, 142. www.androidcentral.com, 143. www.sammobile.com, 144. www.sammobile.com, 145. www.sammobile.com, 146. www.sammobile.com, 147. www.sammobile.com, 148. www.sammobile.com, 149. www.tomsguide.com, 150. www.sammobile.com, 151. www.sammobile.com, 152. www.techradar.com, 153. www.techradar.com, 154. www.techradar.com, 155. www.techradar.com, 156. www.phonearena.com, 157. www.phonearena.com, 158. www.techradar.com, 159. www.androidheadlines.com, 160. www.androidheadlines.com, 161. www.androidheadlines.com, 162. www.androidheadlines.com, 163. www.androidheadlines.com, 164. www.techradar.com, 165. www.tomsguide.com, 166. www.tomsguide.com, 167. www.techradar.com, 168. www.techradar.com, 169. www.techradar.com, 170. www.techradar.com, 171. www.tomsguide.com, 172. www.sammobile.com, 173. www.sammobile.com, 174. www.techradar.com, 175. www.tomsguide.com, 176. www.sammobile.com, 177. www.sammobile.com, 178. www.sammobile.com, 179. www.techradar.com, 180. www.techradar.com, 181. www.techradar.com, 182. www.sammobile.com, 183. www.techradar.com, 184. www.techradar.com, 185. www.androidheadlines.com, 186. www.androidheadlines.com, 187. www.androidheadlines.com, 188. www.sammobile.com, 189. www.sammobile.com, 190. www.techradar.com, 191. www.techradar.com, 192. www.techradar.com, 193. www.techradar.com, 194. www.techradar.com, 195. www.techradar.com, 196. www.techradar.com, 197. www.phonearena.com, 198. www.androidcentral.com, 199. www.techradar.com, 200. www.sammobile.com, 201. www.techradar.com, 202. www.techradar.com, 203. www.techradar.com, 204. www.techradar.com, 205. www.techradar.com, 206. www.techradar.com, 207. www.techradar.com, 208. www.sammobile.com, 209. www.sammobile.com, 210. www.sammobile.com, 211. www.sammobile.com, 212. www.sammobile.com, 213. www.sammobile.com, 214. www.techradar.com, 215. www.techradar.com, 216. www.techradar.com, 217. www.techradar.com, 218. www.tomsguide.com, 219. www.tomsguide.com, 220. www.tomsguide.com, 221. www.tomsguide.com, 222. www.tomsguide.com, 223. www.tomsguide.com, 224. www.tomsguide.com, 225. www.tomsguide.com, 226. www.tomsguide.com, 227. www.tomsguide.com, 228. www.tomsguide.com, 229. www.tomsguide.com, 230. www.tomsguide.com, 231. www.tomsguide.com, 232. www.tomsguide.com, 233. www.tomsguide.com, 234. www.tomsguide.com, 235. www.tomsguide.com, 236. www.tomsguide.com, 237. www.tomsguide.com, 238. www.tomsguide.com, 239. www.reddit.com, 240. www.sammobile.com, 241. www.androidcentral.com, 242. www.androidcentral.com, 243. www.androidcentral.com, 244. www.androidcentral.com, 245. www.forbes.com, 246. www.tomsguide.com, 247. www.tomsguide.com, 248. www.sammobile.com, 249. www.androidcentral.com, 250. www.tomsguide.com, 251. www.sammobile.com, 252. www.sammobile.com, 253. www.sammobile.com, 254. www.techradar.com, 255. www.androidheadlines.com, 256. www.tomsguide.com, 257. www.sammobile.com, 258. www.tomsguide.com, 259. www.tomsguide.com, 260. www.tomsguide.com, 261. www.sammobile.com, 262. www.sammobile.com, 263. www.sammobile.com, 264. www.androidcentral.com, 265. www.androidcentral.com, 266. www.techradar.com, 267. www.techradar.com, 268. www.androidheadlines.com, 269. www.androidheadlines.com, 270. www.phonearena.com, 271. www.phonearena.com, 272. www.tomsguide.com, 273. www.tomsguide.com, 274. www.sammobile.com, 275. www.sammobile.com, 276. www.techradar.com, 277. www.techradar.com, 278. www.techradar.com, 279. www.techradar.com, 280. www.sammobile.com, 281. www.sammobile.com, 282. www.tomsguide.com, 283. www.androidcentra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