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5 月 2025
 ·  ·  ·  · 
42 mins read

信号消失了?这些手机与太空对话!卫星短信和卫星手机的真相

Out of Signal? These Phones Talk to Space! The Truth About Satellite SMS and Satellite Phones
  • iPhone 14在2022年9月宣布引入卫星紧急SOS,使用Globalstar的LEO卫星网络,2022年11月在美国和加拿大上线,至2024年中扩展至17个国家并提供两年免费服务,随后增设限量的双向卫星短信功能。
  • 华为Mate 50于2022年9月成为首款通过北斗卫星发送短信的智能手机,初始为单向短信,后续型号可发送多达160字符的文本并附带位置信息。
  • 华为Mate 60 Pro于2023年8月成为全球首个直接支持卫星语音通话的智能手机,使用天通-1 GEO卫星并可在亚太地区通过中国电信订阅实现卫星拨打与接听。
  • Bullitt在2023年推出摩托罗拉Defy 2以及Defy卫星链接,借助Inmarsat与EchoStar的GEO卫星通过Bullitt卫星信使应用实现双向短信与SOS,Defy链接设备重量约70克。
  • CAT S75同样由Bullitt制造,内置卫星消息功能,2023年起上市,支持通过GEO卫星进行短信传递。
  • 传统卫星网络包括Iridium(LEO,66颗在轨,全球覆盖包括极地)、Inmarsat(GEO,全球覆盖但不覆盖极地)和Thuraya(GEO,覆盖欧洲、中东、非洲以及亚太地区)。
  • Globalstar是LEO网络,卫星星座倾角约52度,因此对高纬度区域覆盖有限,苹果将85%的网络容量用于其卫星服务并投入约15亿美元升级网络。
  • 两种系统的对比显示,卫星电话提供完整语音、短信和低速数据,而具备卫星功能的智能手机通常仅支持短信与SOS,且需要可视天空来建立连接,少数例外如华为Mate 60 Pro。
  • 卫星短信依靠极窄带通道以发送短文本,通常约160字符,传输速度慢(大约2.4–9.6 kbps),首次卫星经过时需等待,延迟通常从几秒到几分钟。
  • 2023年起高通宣布Snapdragon Satellite,将与Iridium合作在2024年为搭载高通芯片的Android手机提供双向短信和有限消息传递,ZTE在2023年推出Axon 50 Ultra也支持北斗双向短信,显示卫星消息正走向大众化。

卫星通信简介及其相关性

在当今互联的世界中,我们希望手机随处有信号——但在远离蜂窝塔的地方,只有卫星才能弥补这一空白。卫星通信是指使用轨道卫星进行信号的发送和接收,使手机在没有地面网络的地方也能连接 [1]。这对于紧急响应者、探险者、水手以及任何身处没有地面网络的偏远地区或灾区的人都至关重要。在自然灾害和冲突中,卫星连接被证明是一条生命线,因为即使当地基础设施失效,它仍能发挥作用 [2]。近年来,技术进步已将卫星链接带入普通智能手机,这意味着即使你“没有信号”,你的手机仍可能与“太空对话”,以保持连接。

卫星电话:工作原理及主要网络

卫星电话(或称“satphones”)是专门的移动手持设备,与卫星直接通信,而不是与蜂窝塔通信 [3]。它们的功能类似于普通电话——允许语音通话、短信和非常慢的数据——但需要清晰的天空视角以维持与高空卫星的视线 [4]。当你在卫星电话上拨打通话时,你的声音作为无线信号传输到卫星,然后由卫星转发到地面站,再进入公共电话网络(反之亦然) [5]。这种技术使得在地球上几乎任何地方进行通信成为可能,只要该地区有卫星网络覆盖,从广阔的海洋到山顶,只要用户能够将手机天线指向天空。

图:早期型号的电波星卫星电话,其显眼的外部天线。这样的专用卫星手持设备直接连接到轨道上的卫星,为偏远地区提供语音和消息服务 [6]。现代卫星电话比1990年代的型号更紧凑,但仍然包含大型天线以确保可靠的卫星链接。

卫星轨道和覆盖范围:卫星电话网络使用两种主要类型的卫星系统——地球静止卫星 (GEO)低地球轨道卫星 (LEO)。GEO卫星位于赤道上方约35,700公里处,并在空中看起来固定,从而利用少量卫星实现广泛地区的持续覆盖 [7]。例如,Inmarsat,是最早的卫星电信提供商,使用GEO卫星覆盖地球的大部分地区(极地地区除外),只需要3-4颗卫星 [8]。位于阿联酋的Thuraya系统也使用GEO卫星(两颗正在运作)为欧洲、非洲、中东、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服务 [9] [10]。GEO卫星可以提供更高的带宽,支持低速互联网服务(例如,通过便携终端提供60–512 kbps) [11]。然而,高海拔造成明显的信号延迟(单程约0.5秒),并限制在70°纬度以上的覆盖范围(北极或南极远处),因为卫星在地平线上的角度较低 [12]。山脉、高楼或密林也可能会阻挡GEO信号,如果你移出视线,通话可能会掉线而没有其它卫星接管 [13]

LEO卫星系统在地球附近飞行(几百到约1,200公里高),并且需要一组数十颗卫星沿着天空移动,以提供持续的覆盖 [14] [15]。其优势是全球范围的覆盖(包括极地地区)和更低的延迟,因为总有一颗卫星在头顶经过 [16]Iridium网络在极地轨道上运营66颗活动的LEO卫星,提供真正的全球覆盖(甚至在极地)——通过不断将通话从一颗卫星转移到另一颗卫星来实现 [17]。Iridium卫星甚至使用相互之间的交叉链接来路由通话,而无需立即的地面站,使覆盖更加无缝 [18]Globalstar是另一种LEO网络,覆盖大多数人口区域,但并未覆盖全球的100%——其卫星必须处于其地面站网关的范围内才能接通电话,使得某些偏远的海洋或极地地区无法服务 [19]。 (Globalstar的星座在约52°倾角的轨道,所以较高的纬度不在覆盖范围之内 [20]。)Iridium和Globalstar都在1990年代末开始提供服务,经过破产后重新推出 [21]。它们提供语音和消息功能,尽管手持电话的数据速度仍然极慢(约2.4–9.6 kbps) [22] [23]

主要的卫星电话提供商及设备:三大传统卫星网络是Iridium(美国,LEO,100%全球覆盖)、Inmarsat(英国,GEO,全球覆盖,不包括极地地区)和Thuraya(阿联酋,GEO,覆盖欧洲、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Globalstar(美国,LEO)也提供手持电话和单向信使,但覆盖更有限。每个网络使用自己的手持设备,并且不与其它网络互通 [24]。经典的卫星电话,如Iridium 9555或Inmarsat的IsatPhone 2,采用糖果棒形状,配有必须扩展或展开的厚天线。较新的型号虽然体积略有缩小,可能包括类似智能手机的功能(例如,Thuraya X5-Touch是一款基于Android的卫星电话,具有双GSM/卫星模式)。尽管如此,即使是最新的卫星电话依然比典型的手机笨重,并依赖于可见天线来捕获来自太空的微弱卫星信号 [25]

在幕后,每部卫星电话都被分配了一个特殊的国家代码和电话号码(例如,Iridium号码使用国家代码8816或8817)。从普通电话拨打卫星电话可以非常昂贵——没有特殊计划的话,通常$5–$10每分钟的费用会落在打电话者的账单上,因为这些电话是通过国际网关路由的。使用卫星电话本身通常也会产生高费用,我们稍后会讨论(例如,在Iridium网络上,$1.00–$1.50每分钟是常见的 [26])。

总之,专用卫星电话提供了一个直接连接到轨道卫星的通道,允许通信超越蜂窝网络的界限。它们已成为海事和航空通信、远程工业(采矿、石油与天然气)、野外探险、军事与维和行动以及应急准备的重要工具。但直到最近,它们仍然是唯一的脱离电网通信的选择——这是随着新解决方案在普通智能手机中出现而开始发生改变的。

具有卫星功能的智能手机

你普通的智能手机能“与卫星对话”吗?在过去的一两年里,答案从“不能”变为“是的,有限的方式可以。”几家公司推出了智能手机(或配件),集成了卫星消息或SOS功能,模糊了传统卫星电话和日常移动设备之间的界限。这些解决方案利用上述卫星网络(或新网络)在没有蜂窝覆盖的情况下发送短信或信号。

图:iPhone的卫星连接界面引导用户朝向卫星并提供紧急SOS、路边援助、短信发送和通过卫星共享位置的选项。这个功能——在Apple iPhone 14中首次引入——允许在没有蜂窝或Wi-Fi网络的情况下进行基本通信 [27] [28]

苹果的紧急SOS和卫星消息:在2022年9月,苹果宣布iPhone 14将包含通过卫星发送的紧急SOS功能。这一消息引发关注,因为这是第一次将卫星能力带入主流智能手机。使用内置卫星调制解调器和调谐至Globalstar卫星网络(一个LEO卫星星座),iPhone 14/14 Pro(以及更新的iPhone 15系列)可以在没有蜂窝信号时发送基于文本的紧急信息 [29]。该功能于2022年11月在美国和加拿大上线,之后扩展到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地区——截至2024年中,它现已在17个国家提供 [30] [31]。最初,它仅允许您向紧急服务发送短信或通过Apple的中继中心与紧急联系人共享您的位置。苹果设计了一个自定义界面,快速问询一系列问题(以评估您的情况),然后帮助您指向连接到经过的卫星 [32]。由于通过卫星输入的速度缓慢,信息会被压缩并转发给地面的紧急应答者。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公司对这一服务进行了补贴,使其在购买手机后的至少两年内免费 [33] (而且他们还为早期用户延长了一年的免费期) [34]。在2023年9月,苹果还与AAA合作增加了通过卫星提供的路边援助,允许在没有蜂窝覆盖的情况下需要帮助的被困驾驶者发送求助信息,例如爆胎 [35]

到2024年底,苹果采取了下一步措施,启用了通过卫星发送的消息,允许美国和加拿大的iPhone用户在脱离网络时与朋友或家人进行有限的双向短信(不仅仅是紧急情况) [36]。这些个人消息可以作为iMessages或SMS发送到非Apple手机,利用卫星链接——但由于带宽限制,它们仍然仅限于简单的文本(不支持照片),并且需收件人在蜂窝区域内才能接收SMS。与SOS功能一样,目前在新iPhone上提供的两年内免费 [37]。在幕后,苹果的合作伙伴Globalstar将85%的网络容量专门用于苹果的服务,而苹果正在投资约15亿美元进行升级,包括发射新卫星以扩大覆盖范围,或许还能在未来启用更快的消息传递 [38] [39]。苹果的这种方法以用户友好的方式将卫星消息传递带给了数百万用户——当你身处没有信号的情况下,甚至不必考虑这一点,届时手机会提示你“通过卫星发送紧急短信”可用。

华为和首款卫星通话智能手机:在苹果推出卫星SOS的同时,中国的华为在国内市场推出了更具雄心壮志的产品。华为Mate 50(2022年9月)成为首款使用中国的北斗卫星系统进行卫星短信的智能手机 [40]。最初,这仅是单向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卫星发送带位置信息的短信,但无法接收消息。华为随后在2023年初通过推出Mate P60、Mate X3等机型进行了改进,启用了双向卫星短信功能 [41]。真正的突破出现在2023年8月,当华为发布了Mate 60 Pro,这是全球首款支持直接卫星语音通话的智能手机 [42] [43]。Mate 60 Pro可以通过中国的天通-1卫星系统进行常规语音电话的拨打与接听,实际上充当了一部卫星电话,同时看上去仍然是一部普通的高端智能手机。天通-1是一个由中国电信运营的GEO卫星星座(目前3颗卫星),为亚太地区提供移动卫星服务 [44] [45]。通过订阅中国电信的卫星服务(具有特殊的1740xxxxxx号),Mate 60用户可以在脱离蜂窝覆盖的情况下通过卫星拨打电话——例如,在深山中或海上 [46] [47]。这代表了一次重大飞跃:传统上,只有专用卫星电话才能进行双向语音通话。华为的卫星通话功能实质上将手机转变为像Thuraya或Iridium那样的设备,用于在中国覆盖区域内进行语音、短信,甚至基本数据传输 [48] [49]。观察家指出,使用消费智能手机进行卫星通话的成本大约是传统卫星电话服务的一半,这降低了进入的门槛 [50]。(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卫星功能主要针对中国及周边地区;Mate 60 Pro的卫星功能依赖于中国卫星,且不具全球适用性。)

Bullitt集团和摩托罗拉Defy卫星链接:另一种将卫星消息带入普通手机的方法来自英国的Bullitt集团。在2023年初,Bullitt推出了摩托罗拉Defy 2,这是一款具有内置卫星消息功能的坚固型Android智能手机,以及摩托罗拉Defy卫星链接,这是一款小型蓝牙配件,可以为任何智能手机(Android或iOS)增加卫星短信功能 [51] [52]。这些产品使用新的Bullitt卫星连接服务:当你没有蜂窝或Wi-Fi信号时,手机(或配对的配件)可以连接到一颗地球静止卫星,并通过专有的Bullitt卫星信使应用发送双向短信或SOS [53]。该服务由MediaTek NTN卫星芯片组支持,并利用Inmarsat和EchoStar现有的GEO卫星进行覆盖 [54]。基本上,Defy卫星链接是一个小型配件(约70克),配有自己的电池和天线:你通过蓝牙将其与普通智能手机配对,当你脱离网格时,它将消息从手机路由到卫星网络 [55] [56]。它还有一个“检查”按钮,可以在不需要解锁手机的情况下,发送包含您的GPS位置的预设确认信息 [57]。与苹果的仅限于紧急事务的服务不同,Bullitt的服务允许你向任何电话号码或电子邮件发送消息。如果收件人没有Bullitt应用,他们会收到来自中继号码的常规SMS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回复进行回复——消息通过Bullitt的服务器路由并再次通过卫星返回到你的设备。这保持了对方的体验熟悉。

CAT S75(另一款Bullitt制造的坚固手机)同样也内置了相同的卫星消息功能。这些设备于2023年开始发售,我们将在后面的费用部分讨论,它们提供了实惠的消息计划。问题是,GEO卫星将覆盖限制在大约±70°纬度(就像Thuraya或Inmarsat一样) [58]——因此它们在极北或极南地区无法使用。但对于大多数徒步旅行者、陆地旅行者或中纬度地区的农村用户而言,这覆盖了大部分人去的地球面积。

其他入场者:在这些先驱之后,我们现在看到卫星能力成为智能手机行业的一种趋势 [59]。高通在2023年宣布其Snapdragon Satellite服务,与Iridium合作,支持即将推出的使用高通芯片组的Android手机的双向消息传递 [60]。预计该服务将在2024年开始在高端智能手机(配备Snapdragon 8 Gen 2/Gen 3芯片)上推出,有效地为许多Android设备提供类似于iPhone SOS的功能,同时也可能用于普通消息传递。一些品牌已经提前进入这一领域——在2023年,中国制造商ZTE发布了Axon 50 Ultra智能手机,支持双向卫星短信(同样通过北斗,针对中国市场),而其他坚固手机制造商也在添加NTN(非地面网络)支持。我们可以预计在未来一两年内,卫星消息将不再是稀有新奇事物,而是许多高端手机中的常见功能,主要用作应急或偶尔在偏远地区使用的备用方案。

总而言之,具有卫星功能的智能手机尚未完全取代专用卫星电话,但在你脱离覆盖时提供了便利的生命线。目前的型号主要支持短信(和SOS信标),只有华为(迄今为止)在智能手机上实现了实际的卫星通话。将卫星技术融入消费设备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正在将“太空通信”带给大众。

卫星短信:卫星发送短信是什么原理?

通过卫星进行文本消息发送——通常称为“卫星SMS”——对于保持在脱离电网状态下的联系是一场变革。与常规SMS不同,常规SMS是从你的手机发送到蜂窝塔,而卫星消息则从设备的无线电通过无线电发送到轨道卫星,然后转发到地面站,在地面站通过互联网或传统电话网络转发到接收者那里。由于SMS消息非常短(只有几个字节),它们可以通过卫星提供的窄带通道发送,使其成为卫星链接的高效使用。

其工作原理:如果你从具有卫星功能的设备发起文本,设备的软件首先会尝试获取卫星定位——通常会引导你将设备指向某个方向或持起设备以清晰地看到天空。一旦建立了链接,就会发送消息(如果包括你的位置)。在LEO卫星系统上(如Globalstar或Iridium),如果当时没有卫星在头顶经过,你可能需要等待一会儿以便卫星经过;在GEO系统上(如Inmarsat/Thuraya),卫星是静止的,但你需要朝赤道方向有开阔的天空视野。然后消息被转发到地面网关。从那里,它作为SMS发送到接收者的电话号码,或许是电子邮件或应用程序通知,具体取决于服务设置如何。

例如,苹果的紧急SOS消息从iPhone出发是加密的,并发送到Globalstar卫星,然后反向传送到地面站,再转发到Apple的中继中心。此时,苹果要么将消息转发到能够接收短信的当地紧急服务,要么如果没有可用的地方,则由操作员代表你拨打最近的911中心并转达信息 [61] [62]。(苹果还启用了通过卫星进行的直接人对人短信——那些由苹果的服务器完成处理,而iMessage短信在卫星上传输时保持端对端加密 [63]。)在Bullitt/Skylo系统中,当你通过Bullitt应用发送消息时,它通过Inmarsat或EchoStar GEO卫星发送,并降落到Skylo的网络基础设施,然后再以SMS的形式发送给接收者,如果他们在常规手机上 [64]。如果接收者回复,过程则反向进行——他们的回复SMS(通过一个特殊号码)到Skylo的系统并被转发到卫星,然后回到你的设备应用中。

支持的设备和网络:目前,有少数网络在为消费设备启用卫星SMS:

  • Globalstar:为Apple的iPhone 14/15系列提供卫星链接。Globalstar的LEO卫星(在轨48颗)目前专门用于Apple的服务。该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支持紧急SOS查找我的位置功能(以北美和欧洲为中心,并正在扩展),现在还为北美的iPhone用户提供双向消息 [65]。Globalstar的带宽保留给了Apple,后者为升级网络支付了费用 [66]。值得注意的是,Globalstar还为类似Spot的卫星信使供电(允许单向SOS/签到消息的发送),但这些不属于智能手机。
  • Iridium:长期以来以卫星电话而闻名,Iridium的网络正在通过合作伙伴关系借用到智能手机消息传递中。Garmin的流行inReach设备使用Iridium进行全球两向文字信息的传递。如今,高通的Snapdragon Satellite还将使用Iridium进行Android手机的双向SMS和有限消息传递。Iridium系统的优势在于真正的全球覆盖(包括极地地区)和经过验证的可靠性 [67],尽管信息吞吐量缓慢,容量有限。我们预计到2024年晚些时候,Android型号将开始包括Iridium消息传递(可能像摩托罗拉、荣耀等高端品牌已经暗示要引入这功能)。
  • Inmarsat/EchoStar(通过Skylo/Bullitt):如前所述,Bullitt的服务使用这些GEO卫星。Inmarsat(英国GEO星座)覆盖全世界大部分地区,极地地区除外,EchoStar(在北美和欧洲的卫星)也提供部分覆盖。Skylo中间件将这些整合为Bullitt手机和摩托罗拉Defy Link配件的无缝服务 [68]。2023年早些时候在欧洲和美国正式推出,其他地区正在扩展 [69]。这里支持的设备包括Cat S75手机、摩托罗拉Defy 2手机和Defy卫星链接(适用于任何智能手机通过蓝牙连接)。这些设备均使用Bullitt卫星信使应用发送/接收文本。
  • 北斗(中国):北斗实际上是一个GNSS(导航)卫星系统,类似于GPS,但它具有有趣的SMS能力。某些处于地球静止轨道的北斗卫星提供短消息服务。华为(及其他一些中国品牌如小米和ZTE)已整合此功能,实现在中国的卫星SMS。Mate 50及随后的型号可以通过北斗发送多达160字符的文本加位置到联系人的手机(消息通过中国电信的网关转发给接收者)。这是一项非常区域特定的服务,最初为单向;较新的华为型号也支持回复 [70]。这一使用导航卫星进行消息传递的做法在中国的生态系统中是独一无二的。
  • Thuraya和其他:传统卫星电话运营商也在其手持电话上提供SMS。例如,任何Thuraya电话或Iridium电话都可以向普通的手机号码发送短信(通常通过电子邮件到SMS网关或直接)。然而,这些通常通过卫星电话的内置键盘或伴随应用程序使用,并未直接整合进消费智能手机(除了Thuraya的SatSleeve,这是一种连接到智能手机并连接到Thuraya卫星网络的底座——这是一种2013年早期尝试智能手机与卫星融合的方式)。

从本质上讲,卫星SMS通过使用极少量的卫星带宽来交换短消息工作——这是一项适合可能不具备语音通话所需的功率或天线大小的设备的任务。传输速度本质上较慢:消息可能需要从15秒到几分钟不等,尤其是在第一次卫星经过失败时,手机必须在另一颗卫星出现在视野时重新尝试。但对于诸如“我很好”的签到或紧急短信等大多数用例,几分钟的延迟是可以接受的。通过专注于SMS,智能手机卫星服务避免了处理实时语音或高速数据的更难问题。

重要的是要注意,卫星消息传递需要与天空的视线。如果你在密林的树冠下或深峡谷中,即使这些新的卫星功能也可能无法工作,直到你移至更清晰的区域 [71] [72]。建议用户保持清晰的天空视野并保持耐心,遵循屏幕上的指示(如iPhone引导你旋转或者指向一个特定方向)以建立连接 [73] [74]。此外,目前大多数服务不支持媒体——你不能发送照片或视频,消息通常限制在约160个字符或一组预定义的文本(尤其是用于紧急SOS以简化传输)。

关键区别:专用卫星电话与具有卫星消息功能的智能手机

在高层次上,专用卫星电话具有卫星功能的手机服务于相似的目的——在覆盖范围之外保持连接——但它们在能力和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让我们解析一下关键区别:

  • 通信功能:传统卫星电话提供完整的电话功能——你可以打双向语音电话到任何电话号码,发送和接收SMS,在某些情况下使用非常慢的数据(用于电子邮件或传真)。具有卫星功能的智能手机通常只提供短信/SOS功能。例如,iPhone 14无法通过卫星拨打普通电话——它只能向紧急服务或联系人发送短信。(唯一的例外是华为Mate 60 Pro,它支持通过卫星拨打语音电话,表现得像一个混合设备。)简而言之,如果你需要进行实际的语音通话或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语音(例如拨打救援协调中心),卫星电话是可靠的工具。具有卫星功能的智能手机更适合在无法进行语音通话时发送简短的消息。
  • 网络与覆盖范围:在LEO网络(如Iridium)上的卫星电话具备真正的全球覆盖能力(从极地到极地) [75] [76]。基于GEO的电话(Inmarsat、Thuraya)覆盖大区域但不能到达极地地区 [77] [78]。智能手机卫星服务依赖于所使用的网络:苹果基于Globalstar的服务在许多地区具有覆盖,但苹果仅在特定国家激活该服务(根据苹果的指南,该服务在62°纬度以北无效) [79]。Bullitt的服务在约70°N/S(GEO卫星限制)之间有效 [80],起初只在欧洲和北美提供服务直到更多地区上线 [81]。简而言之,一部高端卫星电话(Iridium)仍然在覆盖范围方面占据优势:只要在户外,它几乎可以在地球上任何地方使用,而智能手机的卫星模式可能有区域限制或覆盖较差,具体取决于星座。
  • 天线和设计:卫星电话是专用设计,具有大型天线——要么是长的鞭状天线,要么是可以伸缩的补丁——非常必要以捕捉卫星信号。它们对于习惯于光滑智能手机的人来说看起来有些不同。一般来说,需要伸展天线,且在使用时通常需要指向上方。然而,智能手机则具备微小的内部天线。iPhone 14的卫星天线实际上是集成的,使用手机的边缘,加上波束成形技术进行连接,但相对较小——这就是为何iPhone要求你仔细指向的原因,也是其连接可能不稳定的原因之一。权衡利弊在于便利性:你不必携带一块带长天线的砖头——你的普通手机可以做一些事情——但卫星电话的专用硬件更能稳健地保持链接。例如,你可能在智能手机上获得一个不太稳的卫星信号,可以发送一条短信,而一部卫星电话则可以凭借其大天线稳定到足够进行持续语音通话。
  • 可用性和界面:使用卫星电话的感觉与普通电话略有不同。语音延迟通常很明显(尤其是在GEO系统上,单程约为0.5-1秒),且必须在户外使用。许多卫星电话配有老式的物理键盘和小屏幕(除了某些现代设备如Thuraya X5-Touch)。相比之下,智能手机在卫星功能上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例如,苹果的引导体验或Bullitt的消息应用像任何聊天应用)。然而,智能手机的卫星模式通常只在需要时才被激活。在“脱网”时,你无法仅仅将iPhone保持在卫星模式——它仅在你启动SOS或打开卫星消息功能时尝试连接。在紧急情况下,卫星电话通常是始终处于活动状态的卫星设备——你打开电源,它就像普通手机一样与卫星网络注册(可能需要一两分钟来获取卫星锁定)。
  • 消息传递之外的功能:专用卫星电话通常支持GPS查找、发送坐标、也许通过卫星进行基本电子邮件,这些设备可能还具备防水、待机时长电池等坚固特性。智能手机解决方案目前功能受到限制:它们专注于消息和SOS,而不涉及公共互联网或电话(又是华为的显著例外)。如果需要在现场下载天气地图或通过电话协调复杂事务,卫星电话或卫星数据终端是必不可少的;iPhone的卫星链接无法做到这些。
  • 蜂窝的并发使用:有趣的是,许多现代卫星电话(例如Thuraya机型)具有GSM模式——它们可以接受标准SIM卡,并在有覆盖时作为普通手机使用,随后在偏远地区转换为卫星模式。智能手机则相反:主要为蜂窝网络,卫星功能作为备用。当用户体验更流畅时更是如此(因为99%的时间你正常使用手机,甚至未必考虑卫星功能,直到紧急情况发生)。但是,如果你在一次探险中,预计将大规模利用卫星通讯的话,专用卫星电话的单一功能特性可以成为一种优势——它始终在监测卫星网络,你不会错过任何一个传入的电话或消息,因为设备本身就是卫星终端。

以下表格总结了一些这些关键差异:

  • Bullitt(摩托罗拉/Cat):摩托罗拉Defy卫星链接设备包含一年基础计划。该计划允许每月最多30条卫星消息和SOS使用情况 <a href=”https://explorersweb.com/motorola-defy-satellite-link-review/#:~:text=The%20Motorola%20Defy%20Satellite%20Link,99%20per%20month”
    • 苹果:苹果目前尚未为卫星发送的紧急SOS设定价格。最初,他们表示iPhone 14上的服务在两年内免费。在2023年底,他们为早期用户延长了一年的免费期 [105],截至2024年底尚无费用产生。很多人推测,苹果可能会将其与iCloud+捆绑,或者最终收费少量月费,但当前它本质上是个额外功能。苹果系统不支持个人无限聊天——仅限于紧急使用和一些手动位置共享以及新消息功能(推测也会在试用后需要订阅)。关键点是:苹果用户当前使用SOS服务的费用为,这在卫星服务中是前所未有的。
    • Bullitt(摩托罗拉/Cat):摩托罗拉Defy卫星链接设备包含一年基础计划。该计划允许每月最多30条卫星消息和SOS使用情况 <a href=”https://explorersweb.com/motorola-defy-satellite-link-review/#:~:text=The%20Motorola%20Defy%20Satellite%20Link,99%20per%20month”
      Your iPhone is now a satellite phone! 🛰️
  • 方面专用卫星电话具有卫星功能的智能手机
    主要用途Standalone device for satellite comm – voice, SMS, low-rate data [82]. 总是通过卫星进行连接(不需要蜂窝覆盖,虽然有些双模设备存在)。主要作为普通智能手机使用;卫星模式是在蜂窝网络不可用时的备份,用于基本通信(主要短信/SOS) [83]
    通信服务语音通话:是,拨打到任何电话号码(在GEO上有一定延迟) [84]
    双向短信:是(所有现代卫星电话支持短信) [85]
    数据:有限(例如,手持设备上为2.4–20 kbps;通过专用终端更高) [86]
    语音通话:通常不支持(没有通过卫星拨打的iPhone/Android;华为Mate 60 Pro是允许卫星通话的少数例外之一 [87])。
    双向信息:是,但通常只能是短文本(苹果、Bullitt等) [88]
    数据:没有普通互联网(仅文字或预设数据如位置)。
    设备硬件坚固的手持设备,配有大型外部或伸缩天线,用于卫星L频段信号 [89]。旨在优化卫星链接质量。
    通常更笨重(200–300g)。
    标准智能手机外形,配有内部天线——方便且多功能,但不太优化卫星信号(需要引导操作) [90]。没有可见天线;一些解决方案使用小型外部配件(如蓝牙链接设备) [91]。重量约170–240g(手机)或约70g(卫星链接小配件)。
    覆盖范围全球或区域性,具体取决于网络:
    Iridium:100%全球,包括海洋和极地 [92]
    Inmarsat/Thuraya:约70°N到70°S(没有极地覆盖) [93]
    – 只要你能看见天空(需要视线)就可以使用。
    根据服务变化:
    Apple/Globalstar:在美洲、欧洲、部分大洋洲和亚洲运营(服务启用约17个国家) [94];在高极地纬度不可用 [95]
    Bullitt/Inmarsat:在约70°N/S之间的覆盖范围(最初在北美/欧洲上线,正在扩展) [96] [97]
    – 需要清晰的天空视野;在重茂林或地形障碍下性能可能下降 [98]
    可靠性与耐用性正确使用,非常可靠的连接——旨在维持链接(例如,如果某个LEO网络的卫星被阻挡,可以再次通过其他卫星尝试重连) [99] [100]。为了应对极端环境而加固(通常具有MIL-STD等级)。待机时长较长(因为不运行应用程序等)。新兴的技术——通常在短文本方面可靠,但在语音或长通话方面则不太成熟。依赖手机的电池和硬件。没有那么坚固(除非使用坚固的手机型号)。如果手机电池死了,卫星功能将丧失;而使用卫星电话时,你可能会有一个独立的电池/设备。
    使用的便利性需要携带独立设备和订阅。使用过程手动:必须打开电源并启动通讯(不可直接从手机无缝切换)。拨号和发短信使用卫星电话的界面(可能会显得笨拙)。必须记住保持充电(通常待机电池使用时间很长,但频繁使用会消耗电量)。对于偶尔使用而言极其方便——你的普通手机也可以成为卫星设备。无需额外设备(除非使用小型链接设备)。当没有蜂窝信号时,通常会自动或一键切换到卫星模式 [101]。熟悉的界面(消息应用程序等)。然而,消息传递可能较慢(发送时需耐心等候)。不适合进行漫长的对话——在大多数情况下,它是应急的备份,而非主要的通讯设备。
    设备成本设备成本较高:卫星电话的价格范围为 ~$500–$1500美元,因低生产量和专用技术。例子:Iridium 9555 ~$1200;Thuraya X5-Touch ~$1300。通常因价格原因被出租以供短期使用。设备成本较低:如果是内置的(例如iPhone 14),除了手机本身无需额外购买设备。若使用配件(Defy卫星链接 ~$149) [102],相对来说价格实惠。总体而言,获取基本的卫星文本能力可能要比购买完整的卫星电话便宜得多。当然,旗舰手机本身也很贵,但这一成本的支出涵盖许多功能,而不仅仅是卫星。
    服务成本持续的服务成本较高。通常需要月度计划或预付单位。例如,Iridium的每月计划可能为$50–$100,包含极少的语音时长;许多计划中,语音成本约$1每分钟,SMS约$0.5 [103] [104]。也可以选择付费即用的代金券(通常会过期)。紧急SOS(GEOS)通常还需要在卫星信使设备上额外订阅。总体而言,普通用户可能会被服务费用屏蔽——卫星电话通常只有在需要时才被激活。对于卫星消息传递(智能手机和小工具)的服务成本较为友好:

    References

    1. en.wikipedia.org, 2. en.wikipedia.org, 3. en.wikipedia.org, 4. en.wikipedia.org, 5. en.wikipedia.org, 6. en.wikipedia.org, 7. en.wikipedia.org, 8. en.wikipedia.org, 9. en.wikipedia.org, 10. en.wikipedia.org, 11. en.wikipedia.org, 12. en.wikipedia.org, 13. en.wikipedia.org, 14. en.wikipedia.org, 15. en.wikipedia.org, 16. en.wikipedia.org, 17. en.wikipedia.org, 18. en.wikipedia.org, 19. en.wikipedia.org, 20. en.wikipedia.org, 21. en.wikipedia.org, 22. en.wikipedia.org, 23. en.wikipedia.org, 24. www.sbs-satbill.com, 25. en.wikipedia.org, 26. apollosat.com, 27. www.macrumors.com, 28. www.macrumors.com, 29. www.macrumors.com, 30. www.macrumors.com, 31. 9to5mac.com, 32. www.tomsguide.com, 33. www.macrumors.com, 34. www.macrumors.com, 35. www.macrumors.com, 36. www.macrumors.com, 37. www.macrumors.com, 38. www.macrumors.com, 39. www.macrumors.com, 40. www.globaltimes.cn, 41. www.globaltimes.cn, 42. www.globaltimes.cn, 43. www.abiresearch.com, 44. www.globaltimes.cn, 45. www.globaltimes.cn, 46. www.globaltimes.cn, 47. www.globaltimes.cn, 48. www.abiresearch.com, 49. www.abiresearch.com, 50. www.globaltimes.cn, 51. explorersweb.com, 52. explorersweb.com, 53. explorersweb.com, 54. explorersweb.com, 55. www.skylo.tech, 56. www.skylo.tech, 57. explorersweb.com, 58. explorersweb.com, 59. www.abiresearch.com, 60. explorersweb.com, 61. support.apple.com, 62. support.apple.com, 63. support.apple.com, 64. explorersweb.com, 65. www.macrumors.com, 66. www.macrumors.com, 67. explorersweb.com, 68. explorersweb.com, 69. explorersweb.com, 70. www.abiresearch.com, 71. support.apple.com, 72. support.apple.com, 73. support.apple.com, 74. support.apple.com, 75. en.wikipedia.org, 76. explorersweb.com, 77. en.wikipedia.org, 78. explorersweb.com, 79. support.apple.com, 80. explorersweb.com, 81. explorersweb.com, 82. en.wikipedia.org, 83. www.macrumors.com, 84. en.wikipedia.org, 85. en.wikipedia.org, 86. en.wikipedia.org, 87. www.globaltimes.cn, 88. www.macrumors.com, 89. en.wikipedia.org, 90. support.apple.com, 91. explorersweb.com, 92. en.wikipedia.org, 93. en.wikipedia.org, 94. www.macrumors.com, 95. support.apple.com, 96. explorersweb.com, 97. explorersweb.com, 98. support.apple.com, 99. en.wikipedia.org, 100. en.wikipedia.org, 101. support.apple.com, 102. explorersweb.com, 103. globalsatellite.us, 104. apollosat.com, 105. www.macrumors.com

    Sky-Fi Revolution: How Starlink Is Reshaping Global Internet Access
    Previous Story

    天空科技革命:星链如何重塑全球互联网接入

    The Shocking Truth Behind Chile’s Internet Boom: 96% Connected (and Counting)
    Next Story

    智利互联网繁荣背后的惊人真相:96% 连接中(还在增加)

    Go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