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8 月 2025
85 mins read

三星 Galaxy S25 Ultra 对比 S25+ 与 S25 —— 2025 旗舰巅峰对决

Galaxy S25 Ultra vs iPhone 16 Pro Max vs Pixel 9 Pro vs OnePlus 13 – The Ultimate 2025 Flagship Showdown
  • 2025年1月22日,三星在Unpacked正式发布Galaxy S25系列,核心机型S25、S25+、S25 Ultra于2025年2月7日上市。
  • 三款核心机型统一标配12GB内存,存储为S25 128/256GB、S25+ 256/512GB、S25 Ultra 256/512GB/1TB,均不支持microSD扩展。
  • S25、S25+、S25 Ultra的屏幕分别为6.2、6.7、6.9英寸Dynamic AMOLED 2X,均120Hz,S25 Ultra采用LTPO并拥有圆润边角,峰值亮度2600尼特。
  • 全系搭载高通Snapdragon 8 Elite 3nm芯片,配定制Oryon CPU核心和增强Hexagon NPU,CPU性能提升约37%、GPU提升约30%。
  • S25 Ultra采用四摄系统,主摄2亿像素、50MP超广角、50MP潜望式5×长焦、12MP3×长焦,原生光学变焦覆盖0.6×、1×、3×、5×,并可通过AI实现更高倍率。
  • S25/ S25+仍为三摄配置(50MP主摄、12MP超广角、10MP长焦),可拍摄8K/30fps视频,S25 Ultra还支持4K120fps慢动作与8K视频。
  • One UI 7基于Android 15引入 Gemini Live对话式AI助手、锁屏Now Brief与Now Bar等功能,并承诺提供7年系统与7年安全更新。
  • Galaxy S25 Edge于2025年5月30日发布,6.7英寸显示、厚度5.8mm、256GB起售价$1,099,主摄为200MP但无长焦,电池3,900mAh。
  • S25系列定价结构为S25 $799.99、S25+ $999.99、S25 Ultra $1,299.99,Edge为$1,099,S25 FE传闻价格在$599–$699区间。
  • 三星承诺7年更新、AI驱动的摄像与图库功能,以及高效续航,Ultra最高可选1TB存储且拥有更强的散热与S Pen等特性。

三星的Galaxy S25系列凭借强大的规格、精致的设计和智能新功能引发热议。该系列——包括Galaxy S25 UltraGalaxy S25+Galaxy S25——作为去年的S24家族的2025年继任者 [1]。这些手机融合了已确认的硬件升级、前沿软件和AI增强功能。早期上手报告称S25一代是渐进但有意义的进步,有评论者指出S25 Ultra“配备了高通最新芯片组、升级的超广角摄像头,硬件方面变化不大”,并称其为三星最大手机的‘轻量升级’——但现在One UI 7中极度聚焦AI功能 [2]。在这份全面对比中,我们将详细解析S25 Ultra、S25+和S25的规格、泄露功能、相机升级、电池续航、软件细节、定价和上市信息。我们还将加入专家评论,关注其他即将发布的三星机型(如全新S25 Edge版本和Fan Edition爆料),突出每款设备的优缺点,并看看三星旗舰与苹果iPhone 16和谷歌Pixel 9等主要竞争对手的对比。最后,你将清楚了解每款S25机型的特点,以及哪一款最适合你的需求。

2025年Galaxy S25系列阵容

三星于2025年1月22日的Unpacked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Galaxy S25系列,S25、S25+和S25 Ultra于2025年2月7日正式上市 [3]。这三款核心机型继承了S24系列,并且共享许多高端特性,但面向不同用户群体:

  • Galaxy S25(基础款):更紧凑的6.2英寸设计,起售价更低(美国上市价为$799.99[4]。它以更小的机身提供旗舰级核心体验。
  • Galaxy S25+:升级为更大的6.7英寸屏幕、更大电池和更高基础存储。上市价为$999.99 [5],S25+是“大屏但不想上Ultra”的用户的中间选择。
  • Galaxy S25 Ultra:三星的顶级6.9英寸旗舰机型,起售价为$1,299.99(与去年Ultra持平) [6] [7]。它配备了最先进的相机系统、S Pen手写笔和高端材质——面向追求极致体验的发烧友。

三星随后在2025年5月又推出了第四款机型,Galaxy S25 Edge。S25 Edge是一款超薄的5.8毫米设备,配备6.7英寸显示屏 [8] [9]。它采用同样的Snapdragon 8 “Elite”芯片,甚至配备了与Ultra相同的200MP主摄像头,但取消了长焦镜头,并将电池容量缩减至3,900mAh以实现纤薄机身 [10] [11]。Edge于2025年5月30日发布,起售价为$1,099(256GB版本) [12]。我们稍后会讨论Edge及其他相关机型,但我们的主要关注点是S25、S25+和S25 Ultra——大多数消费者会在这三款核心机型中选择。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比较它们在设计、显示、性能、相机、电池等方面的差异。

设计与显示差异

乍一看,Galaxy S25、S25+ 和 S25 Ultra 都采用了三星的现代设计语言,但在机身材质和尺寸上有一些显著区别。S25 和 S25+ 看起来与它们的 S24 前代产品非常相似,配备了平面显示屏和熟悉的轮廓。而 S25 Ultra 则进行了细微的重新设计:三星“柔化了 Ultra 上的锐利边缘”,赋予其圆润的角落和平直的侧边,更贴合小尺寸机型的风格 [13] [14]。这意味着 S25 Ultra 不再拥有早期 Ultra 明显的方正“Note 风格”边角——这对手感来说是个受欢迎的改变。事实上,它是迄今为止最薄、最轻的 Ultra 机型,虽然只是略胜一筹 [15],而且在美学上现在“看起来更像是家族的一员” [16]

材质与做工:基础款 S25 和 S25+ 采用装甲铝中框,夹在两块 Gorilla Glass Victus 2 玻璃之间,与去年类似 [17]。相比之下,S25 Ultra 升级为钛合金中框,以增强刚性,其屏幕则由全新Gorilla Glass Armor 2保护,这是一种注入陶瓷的玻璃,更加坚固且更耐刮擦(Ultra 的背面仍为 Victus 2) [18] [19]。三款手机均具备 IP68 防水防尘等级,可承受 1.5 米水深浸泡长达 30 分钟 [20]。尽管中框材质不同,但从正面看你会注意到 Ultra 的边框更窄,这得益于那一小处设计调整 [21]

屏幕尺寸与质量:每款机型都定位于不同的尺寸类别:

  • Galaxy S25:6.2 英寸Dynamic AMOLED 2X显示屏,平面,分辨率为 Full HD+(2340×1080)。它小巧且像素密度高(约416 ppi) [22],非常适合单手操作。
  • Galaxy S25+:6.7 英寸 Dynamic AMOLED 2X,三星为 Plus 版本配备了更高的Quad HD+分辨率(3120×1440),画面更加细腻(约513 ppi) [23]。和基础款一样,屏幕基本为平面。
  • Galaxy S25 Ultra:6.9 英寸 Dynamic AMOLED 2X,比去年的 6.8 英寸面板略大 [24]。它为 Quad HD+(3120×1440,约498 ppi),采用 LTPO 屏幕,支持自适应 1–120 Hz 刷新率,带来流畅体验 [25]。三款屏幕均支持 120 Hz 刷新率和 HDR10+ 认证,峰值亮度高达2600 尼特,确保户外可视性极佳 [26]。值得注意的是,三星现在在三款屏幕上都采用了略带弧度的边缘,或者至少是更圆润的屏幕四角——以往“Edge”屏幕的锐利曲线已不复存在,这意味着误触更少,整个系列外观更统一 [27]

设计细节:三星今年对摄像头模组的造型进行了更新。每个后置镜头都单独嵌入一个开孔中(没有大面积的凸起或“岛屿”),但镜头环采用了更厚的金属包边,外观更为醒目 [28]。新增了配色选项:S25 和 S25+ 推出了如“冰蓝”和薄荷绿等新潮色彩,以及经典的海军蓝和银色饰面 [29]。三星还为这些机型提供了线上专属配色(如仅在 Samsung.com 上销售的黑色、珊瑚红和粉金色) [30]。Ultra 版本则有专属的钛金属灵感配色——黑色、灰色、低调的蓝色和白色——以及如玫瑰金或绿色等直销专属选项 [31]。所有机型均配备了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和立体声扬声器 [32]。当然,S Pen 手写笔依然嵌入在 Galaxy S25 Ultra 机身底部插槽中,方便记笔记和绘图。不过,S Pen 用户需注意:今年三星取消了 S25 Ultra S Pen 的基于蓝牙的空中手势和远程快门功能(手写笔不再内置电池)。因此,S Pen 仍可用于书写和无需供电的空中命令,但它“失去了蓝牙”的功能,比如作为相机遥控器使用 [33]。这一简化让部分高阶用户感到失望,不过普通记笔记用户影响不大。

总的来说,三款 S25 机型外观都很时尚且高端,Ultra 通过材质(钛合金边框)、最大屏幕和标配手写笔实现差异化。S25 和 S25+ 除了尺寸外外观几乎一致,而 Ultra 由于采用圆角设计,现在也更像是同一系列的一员。本代三星并未对设计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动——正如一位分析师所说,S25 系列手机“看起来和手感与 S24 系列差别不大”,除了 Ultra 的细节调整 [34]——但这些优化主要针对耐用性、舒适度和美观度。

性能、硬件与软件(AI 驱动的 One UI 7)

所有 Galaxy S25 机型都配备了 2025 年顶级性能。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已在全球范围内统一了芯片组:所有 S25、Plus 和 Ultra 机型均搭载高通全新的Snapdragon 8 “Elite”处理器,任何地区都没有 Exynos 版本 [35]。这款芯片是高通最新 3nm 芯片的 Galaxy 优化特别版。它采用了定制的Oryon CPU 核心(源自 Nuvia 技术),并配备了升级版 Hexagon 神经处理单元(NPU),专为 AI 任务打造 [36]。三星宣称,Snapdragon 8 Elite 的 CPU 性能提升高达37%,GPU 性能提升约 30%,相较于上一代 Snapdragon 8 Gen 3 [37]。实际上,这也是 Galaxy 手机处理能力年度提升最大的一次之一。早期报告显示,S25“或许是该系列最显著的硬件升级”,因为它“比 Snapdragon 8 Gen 3 芯片快多达 40%”,取代了前代产品 [38]。这使得 S25 系列的性能与(甚至超越)iPhone 16 Pro 的苹果 A18 Bionic 芯片处于同一水平,并且轻松领先于 Pixel 9 的谷歌 Tensor G4 [39] [40]。多任务处理、高端游戏和大型应用对这些手机来说都毫无压力。

内存与存储: 又一项全线升级——三星现在为每一款S25机型标配12GB内存 [41]。这比去年的S系列8GB基础内存有了提升。充足的内存意味着应用切换更流畅,也更具未来适应性。不同机型的存储选项如下:Galaxy S25提供128GB或256GB内部存储(UFS 4.0),S25+标配256GB并有512GB可选,而S25 Ultra起步为256GB,并为高端用户提供512GB和1TB配置 [42] [43]。这些手机均不支持microSD扩展(这一功能几代前就取消了),因此请在购买时考虑好存储需求。但最高可选至1TB,即使是多媒体爱好者也能满足需求。

软件——Android 15与One UI 7: S25系列开箱即用Android 15,搭载三星最新的One UI 7.0界面 [44]。三星在本次发布中大力强调了全新的AI驱动软件功能——甚至可以说比硬件变化更为突出。事实上,有评论者指出S25的发布“与其说是硬件革新,不如说是三星借机推出AI特色浓厚的One UI 7和Android 15” [45]。那么,有哪些新变化?

  • Google Gemini AI 助手:三星与 Google 合作,将 “Gemini”(Google 下一代 AI,Bard/Assistant 的继任者)直接集成到 One UI 7 中。现在长按主屏幕或侧边按钮即可唤出 Gemini Live,这是一款对话式助手,取代了 Bixby,成为 S25 系列的默认语音助手 [46] [47]。(如果你真的需要,Bixby 仍可在设置中找到。)Gemini 是一款多模态 AI 伙伴——意味着你可以通过语音或文本与其互动,甚至可以将图片或文档作为查询的一部分输入 [48]。它可以通过在应用间切换来处理复杂的多步骤请求。例如,你只需说:“找一家附近允许宠物进入的意大利餐厅,并把地址发短信给 Alice,”AI 就会同时在 Google 地图中搜索并撰写短信,一步完成 [49] [50]。在演示中,用户甚至可以让 Gemini 分析正在观看的 YouTube 视频内容,并用一句指令将摘要保存到 Samsung Notes [51] [52]。这种跨应用自动化被称为“无缝操作”——它利用设备端 AI,帮你省去手动切换多个应用的麻烦 [53]。S25 上的 Gemini 初体验评价积极——“Gemini 已经比 Bixby 实用得多,”一位科技评论者指出,并称其感觉像是“真正的对话式 AI 伙伴”,内置于手机之中 [54] [55]。值得注意的是,三星获得了短暂独占权:Gemini Live 首发于 Galaxy S25,之后将逐步推送到上一代 Galaxy S24 和 Google 自家的 Pixel 9 [56],但 S25 用户将率先体验。
  • Now Bar & Now Brief: 为了让AI和信息更加主动,One UI 7在锁屏上引入了“Now Brief”每日摘要,以及一个常驻的Now Bar通知小部件(有点类似于iPhone的Dynamic Island概念) [57] [58]。这可以在你无需主动操作的情况下,推送个性化更新,比如你的日程、上班路程时间、体育比分等。三星将其宣传为你的“一目了然AI管家”。不过,并非所有人都买账——有位评测者认为新的Now Brief功能在实际使用中表现平平 [59],因此它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 其他AI功能: S25系列将设备端翻译扩展到20种语言,新增了拨号器中的实时通话转录,并对Smart Select工具进行了升级(现在称为AI Select),以更智能地从图片中提取文本或对象 [60]。三星的相机应用也受益于AI(详见相机部分)。关键在于,得益于Snapdragon 8 Elite中增强的NPU,这些AI任务大多可在本地设备上运行,实现更快速度和更好隐私。三星表示,新芯片为AI任务带来了“40%更高的效率”,相比上一代,可以实现生成式AI照片编辑(Generative Edit)等功能,无需云端处理 [61] [62]。简而言之,S25手机在各处都利用AI——从助手到相机再到图库——以期让用户体验更智能、更便捷。

长期更新:三星在软件支持方面也引领安卓阵营。Galaxy S25系列带来了史无前例的7年更新承诺,涵盖Android系统升级和安全补丁 [63] [64]。这与谷歌Pixel的政策相匹配(Pixel 8/9已升级为7年支持),甚至超过了苹果通常约5年的更新支持。具体来说,三星确认S25将获得7代Android系统更新和7年安全修复 [65],可持续更新至2030年代初。这对那些喜欢长期使用手机的用户来说是一个巨大卖点——你的S25不会在两三年后被淘汰。截至2025年8月,三星已经通过按时推送月度补丁展示了其及时的支持(2025年8月安全更新准时推送到S25 Ultra机型 [66])。

很明显,性能和软件是Galaxy S25系列的一大优势。高通最强3nm芯片与三星AI增强的One UI 7结合,让这些手机体验迅速且前瞻。科技专家甚至猜测,三星本代强调AI是对谷歌Pixel和苹果动作的回应。“谷歌一直在用AI支持的图像处理推动极限,而三星则倾向于用尽可能多的像素和镜头来应对,”TechRadar如此描述两者不同的理念 [67]。在S25上,三星展示了它既能做强悍硬件也能做智能AI。事实上,Tom’s Guide的Mark Spoonauer称赞S25 Ultra“将手机AI提升到新高度”——可在多个应用间同时操作——这还不包括其强劲性能和其他优势 [68]。无论你是需要最快芯片玩游戏的重度用户,还是只想要一部多年都流畅的手机的普通用户,S25各型号在性能方面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相机升级与能力

三星Galaxy S系列以其相机著称,S25系列不仅带来了渐进式提升,Ultra机型的相机系统还迎来了一项重大变化。以下是各型号相机的详细介绍:

  • Galaxy S25 / S25+ 相机: S25 和 S25+ 标准版都采用相同的三摄后置相机配置。包括一颗5000 万像素主广角相机,一颗1200 万像素超广角相机(120° 视野),以及一颗1000 万像素长焦相机,支持 3× 光学变焦 [69] [70]。如果你觉得这很熟悉,实际上这与 S23/S24 代的硬件基本一致——是经过验证的组合,虽然没有太大创新。5000 万像素主摄(带 OIS 和 Dual Pixel 自动对焦)可拍出出色的日常照片,并能通过像素合成提升弱光表现。1200 万像素超广角可拍摄广阔场景或微距照片(三星在这些机型上通过超广角启用了自动微距模式)。1000 万像素长焦则提供 3× 光学变焦,适合人像或无需依赖数码变焦的近距离拍摄。对于大多数普通摄影用户来说,S25 和 S25+ 的相机完全足够,从超广到长焦都很有用,并具备三星一贯鲜艳的图像处理风格。两款机型的前置相机均为1200 万像素(f/2.2),支持最高 4K 60fps 视频拍摄,所有 S25 机型的自拍摄像头都相同 [71]
  • Galaxy S25 Ultra 相机: S25 Ultra 升级为三星的四摄系统,并在今年带来了几项显著升级。它配备了四颗后置相机:一颗2 亿像素主摄(广角,f/1.7,1/1.3″大底,带 OIS),一颗全新 5000 万像素超广角相机(f/1.9,120°),取代了去年的 1200 万像素超广角,一颗5000 万像素长焦潜望式镜头,支持 5× 光学变焦,以及一颗1200 万像素长焦镜头,支持 3× 光学变焦 [72]。四摄组合让 Ultra 拥有极强的灵活性,从极致细节捕捉到远距离变焦都能胜任。我们来详细解析这些变化:
    • 这颗2亿像素主摄像头在分辨率和尺寸上与S23 Ultra类似——它默认采用16合1像素合并技术,输出1200万像素的照片,细节和动态范围都非常出色。它支持完整的2亿像素模式,可用于极致细节拍摄或后期裁剪。虽然硬件相似,三星对图像处理进行了微调,并在这款及所有S25相机上默认启用了10位HDR拍摄,这意味着视频中的色彩更鲜艳、高光细节更好 [73]。事实上,所有机型现在都能录制HDR10+视频,三星甚至为专业人士保留了Log格式选项,方便后期调色 [74]
    • Ultra上的超广角摄像头获得了大幅提升:从去年的1200万像素升级到现在的5000万像素 [75] [76]。这颗高分辨率超广角还兼作微距拍摄,可近距离对焦,拍摄细致的微距照片——对摄影爱好者来说是一次升级。更高的像素数量可以在广阔的风景拍摄中捕捉更多细节,并应当能减少低光环境下超广角照片的噪点。早期测试者指出,超广角画质非常出色,不过在实际使用中,相较于1200万像素传感器,提升主要在光线充足时更为明显(DXOMark发现新的5000万像素超广角“在大多数条件下与前代画质相当” [77])。
    • 三星在长焦配置上做出了一个有争议的改变。Galaxy S25 Ultra 采用了一颗 5× 变焦镜头,配备5000 万像素传感器,而不是 S21–S24 Ultra 上的 10× 光学潜望镜(1000 万像素)。这颗 5× 潜望镜头提供了一个中等距离的光学变焦——而且由于拥有高达 5000 万像素的传感器,手机可以通过裁切实现最高约 10× 的变焦,同时还能保持不错的细节(三星很可能选择 5× 是为了在画质和多样性之间取得平衡)。此外,Ultra 还配备了一颗 1200 万像素的3× 长焦镜头,用于中距离变焦和人像拍摄 [78] [79]。因此,你实际上拥有 0.6×(超广角)、1×(主摄)、3× 和 5× 的原生光学变焦选项,三星的软件还能让你顺滑地捏合变焦至 50×,甚至如果你愿意,还能数字变焦到 100×。发烧友们最初对早期 Ultra 机型专属的 10× 光学镜头被取消表示惋惜——那颗纯硬件的 10× 变焦镜头非常适合拍摄远处的物体。然而,三星坚称,新的 5000 万像素潜望镜头结合 AI “超级分辨率”处理,在 10× 及更高倍率下能获得同样好(甚至更好)的效果,同时在中间变焦段(4–9×)也能提升清晰度,而旧的 10× 镜头在这些倍率下只能依赖裁切。科技专家们对此意见不一:去年,S24 Ultra 用 5× 替代 10× 镜头时,长焦爱好者们的反应“反响平平” [80]。但像 Tom’s Guide 的John Velasco这样的评测人已经转变了看法,他指出,先进的算法确实可以弥补硬件的不足——他提到,一款只有 3× 光学镜头的竞品手机,凭借 5000 万像素传感器和 AI 超分辨率,在 5×–20× 变焦下也能拍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清晰照片 [81] [82]。对于 S25 Ultra 来说,拥有 5× 光学起步更具优势。三星的Galaxy AI会对变焦照片进行大量处理以增强细节。结果是:S25 Ultra 的变焦照片极其细腻,但有时可能略显过度处理。事实上,DXOMark 测试显示 S25 Ultra “在长焦端表现突出”,整体上“变焦照片细节表现良好”,但并未大幅领先于竞争对手 [83] [84]。如果你要对比的话,iPhone 16 Pro Max 也最高支持 5× 光学变焦(采用 1200 万像素传感器),而 Google 的 Pixel 9 Pro 则使用 5× 4800 万像素潜望镜头。因此,三星也在同一变焦区间内竞争。与其同行一样,现在依赖于更高的像素数而不是单纯的光学变焦长度。好处是5×和10×时图像更清晰;缺点是在极限30×或100×变焦时,你可能无法获得像专用10×镜头那样的清晰度(不过这些照片大多也只是用来炫耀)。总体来说,这是一个权衡,三星押注于AI来解决这个问题。正如Velasco总结的那样,“三星不太可能再推出10×光学变焦……而我对此完全没问题,”鉴于AI变焦已经变得如此高效 [85]

相机软件与功能: 三款 S25 手机都拥有许多相同的相机软件功能,受益于三星的优化和骁龙的成像能力:

  • 它们都可以用主摄像头拍摄8K 视频,30 帧每秒,防抖大幅提升且无裁切(得益于强大的 ISP) [86]。标准 4K 视频可在任意摄像头上以最高 60 帧每秒录制。值得注意的是,只有 Ultra 支持主传感器上的4K 120 帧每秒慢动作,带来超流畅的超高清慢动作效果 [87]
  • 三星在 S25 系列上默认启用了10 位 HDR 视频录制 [88]。这意味着视频色彩更细腻,动态范围更好,以前只在特殊模式下可用。
  • 一个很酷的新功能是音频橡皮擦,最早出现在 Google Pixel 上。它允许你用 AI 分离并静音视频中的特定声音——比如降低风噪或背景杂音,同时保留人声可听 [89]。S25 手机可以智能分离人声、音乐等,并让你在录制后降低或静音每一项 [90]。这对于后期清理视频非常有用。
  • 对于摄影爱好者,Expert RAW 模式现在加入了“虚拟光圈”效果,允许你在拍摄后调整景深(类似人像模式但控制更多) [91]。三星还为喜欢风格化照片的用户新增了一套受经典胶片风格启发的新滤镜 [92]
  • S25+ 和 Ultra 上的一个名为 ProScaler 的功能,利用 AI 超分辨率技术在高分辨率屏幕上显示时提升图像分辨率。三星表示,它相比 S24 提供了 “40% 更好的超分辨率” 质量,但它只适用于 QHD 显示屏,因此基础版 S25 并不支持该功能 [93]
  • 所有型号的 前置自拍摄像头 都是相同的 1200 万像素,支持三星一贯的双像素自动对焦和广角模式(可容纳更多人进行合影自拍)。成像质量表现稳定,具备均衡的 HDR 和 4K 视频拍摄能力。由于三星在 S23 时已将像素从 1000 万提升至 1200 万,因此自拍摄像头并不是本次升级周期的重点。

图像质量:那么,这些相机在实际使用中表现如何?早期评测和测试显示,S25系列延续了三星一贯出色但并非革命性的相机表现。基础款S25和S25+基本沿用了去年的可靠相机配置,因此你可以期待清晰的白天照片、三星一贯鲜艳的色彩风格(有些人喜欢,有些人觉得略显过饱和),以及通过软件调校带来的低光表现提升。Ultra机型凭借其升级,带来了市场上最强大的硬件之一,但一些专家指出,成像结果仅略有提升,相较于S24 Ultra。例如,DXOMark的深入评测得出结论:“除了升级的芯片组和超广角更高的像素数外,相机硬件与S24 Ultra非常相似……成像性能相比前代仅有适度提升” [94]。他们观察到S25 Ultra在大多数场景下都能拍出极佳的照片,尤其是在长焦变焦细节和整体视频质量 [95] [96]方面表现突出。然而,它仍然存在一些典型的三星弱点:低光照片偶有噪点,非常明亮场景下高光略有溢出,以及在复杂光线下视频拍摄时偶尔出现自动对焦或曝光的小问题 [97] [98]。不过,在明亮光线和室内拍摄时,它大多数时候都能精准还原曝光和色彩,三星的调校带来了“鲜艳色彩与自然肤色”的人像效果 [99]iPhone 16 Pro/Max在视频自动对焦一致性和极低光视频噪点更低等方面依然略胜一筹(苹果在这方面的优化堪称传奇) [100] [101]。与此同时,谷歌的Pixel 9 Pro则通过AI实现如魔术橡皮擦、夜视等功能,常常拍出更具对比度的“Pixel风格”——非常适合傻瓜式拍照。一次直接对比中对此评价道:“iPhone的稳定性和视频实力堪称传奇,谷歌则不断用AI影像处理突破极限,而三星则倾向于堆叠尽可能多的像素和镜头,以‘蛮力’争夺影像霸主地位。” [102] 在那篇2025年手机相机对决评测中,评测者认为没有单一的冠军——每款手机在不同领域都有出色表现——但这也展示了三星的方案带来了极其多样化的硬件,能够在所有焦段上竞争。三星现在也采用了一些类似谷歌的AI技巧(如前文所述,例如音频消除、更好的夜景模式等),试图兼得两者的优势。

专家观点: 许多科技评论者称赞 Galaxy S25 Ultra 的相机系统在多功能性和改进方面表现出色,但也提醒大家要理性看待。“玻璃下的变化不多,”一份报告指出,指的是大胆的新相机环设计,但成像输出大体相似 [103]。Tom’s Guide 的 Mark Spoonauer 写道,S25 Ultra “带来了更卓越的相机体验”,整体表现出色,尤其是 HDR 视频非常清晰,新超广角和高分辨率长焦表现优异 [104]。在他的测试中,他甚至发现 S25 Ultra 在某些场景下超越了苹果最新款:“它实际上击败了 iPhone 16 Pro Max在……”(如长焦细节和某些低光拍摄等特定领域) [105]。三星激进的图像处理可以拍出比 iPhone 16 Pro Max 5× 镜头更锐利的变焦照片,这与 John Velasco 等人的预测一致——S25 Ultra 依然有可能“击败 iPhone 16 Pro Max”在长焦成像方面,尽管其参数初看“平平” [106] [107]。另一方面,苹果相机的一致性和自动对焦,以及 Pixel 的计算摄影能力,使得这些竞品有时能更轻松地拍出更好的照片。不过,如果你想要功能最丰富的拍照手机,拥有最广的变焦范围和丰富的拍摄模式可玩,Galaxy S25 Ultra 无疑是梦想之选。S25+ 和 S25 则是该体验的简化版,但依然非常强大——它们没有极致变焦和超大传感器,但日常拍照和社交分享已经非常出色。

总结: Galaxy S25 系列延续了三星在影像方面的口碑。Ultra 的相机升级(5000 万像素超广角、新长焦系统)令人兴奋,虽然更偏向于优化而非彻底革新。三款手机在大多数环境下都能拍出优秀的照片和视频。那些追求专业级相机体验的用户会倾向于选择 Ultra,而 S25 和 S25+ 依然是同级别中兼顾品质与便捷的佼佼者。三星还为你提供了有趣的工具和编辑选项,让你可以创意拍摄,AI 功能的加入也让相机更智能(如推荐最佳照片、场景优化等)。一如既往,个人偏好(或许还有品牌忠诚度)会决定你更喜欢三星的风格还是其他品牌,但 S25 系列的相机表现绝不会让你失望。

电池续航与充电

电池续航一直是三星Galaxy S25系列关注的重点之一。该系列手机的电池容量与S24系列相近,但得益于更高效的芯片和软件,三星宣称这些是有史以来续航时间最长的Galaxy手机 [108]

  • Galaxy S25:配备4,000 mAh电池 [109]。虽然4000 mAh在当今标准下并不算大(一些中端手机已达5000+),但三星的电源管理和高效的3nm芯片让基础款S25依然实现了不错的续航表现。官方称S25可实现“最长29小时视频播放”的续航 [110]。日常使用中,中度使用可满足一天续航;重度用户若持续开启120Hz和导航,尤其在这款小巧设备上,傍晚可能需要补充充电。
  • Galaxy S25+:配备4,900 mAh电池 [111],比基础款有明显提升。更大的电池容量,加上更大QHD屏幕带来的略高功耗,依然带来出色的续航表现——三星标称其“最长30小时视频播放” [112]。大多数用户可轻松使用一天,轻度使用甚至可坚持到第二天。
  • Galaxy S25 Ultra:配备5,000 mAh电池 [113]。这与近期的Ultra机型持平。考虑到Ultra强大的硬件和大屏幕,5000 mAh足以保证全天使用。三星表示S25 Ultra经过优化,超越前代产品,并宣称“电池寿命增强”,单次充电可达31小时视频播放 [114]。实际体验中,早期评测报告电池表现优异——有用户表示S25 Ultra轻松实现一天以上续航,屏幕点亮时间约7-8小时,称其为“超长续航”,优于以往手机 [115]。骁龙8 Elite的高效能(拥有两个高效主核和更智能的电源管理)似乎确实带来了提升。
所有三款机型都受益于自适应电池软件,该软件会学习使用习惯以延长续航,并通过快速刷新率切换(LTPO)在不需要120Hz时节省能耗。息屏显示(Always-On Display)也更智能,新增了多种模式(如通过Now Bar提醒实现定时或情境开/关),以尽量减少耗电。

充电:三星的充电速度与上一代保持一致,这可能会让参数党有些失望,但依然算是相当快:

  • Galaxy S25和S25 Edge支持25W有线快充(USB-C PD)。半小时大约能充到50%。虽然比不上中国旗舰的极速,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足够。
  • Galaxy S25+和S25 Ultra支持45W有线快充(三星“Super Fast Charging 2.0”) [116]。使用兼容的45W USB-C充电器,Ultra或Plus机型可在30分钟内充至约65%,不到一小时充满。需要注意的是,三星并未在包装内附送充电器,因此你需要重复使用旧充电器或单独购买才能实现这些速度。它们采用PPS(可编程电源标准)以优化快充模式。

无线充电通过支持Qi2标准获得了小幅升级。所有S25机型都支持15W无线充电(功率与之前相同),但三星宣传它们为“Qi2 Ready”。这指的是新的Qi2无线充电标准,本质上是围绕苹果MagSafe磁吸系统打造的。不过,三星选择不在设备内部直接嵌入磁铁——也就是说,如果你把手机放在MagSafe风格的充电器上,它不会自动对齐。要获得磁吸对齐和稳定15W充电的好处,你需要为S25配备带磁铁的保护壳或适配器 [117]。有些发烧友对三星没有直接内置类似MagSafe的磁铁感到有些失望;正如一位评测者调侃道,“我只是希望Qi2无线充电支持不需要用壳” [118] [119]。尽管如此,S25手机可以在任何Qi充电板上充电(在支持的情况下最高15W),如果你购买了三星新的Qi2配件或保护壳,也可以通过磁吸车载支架等方式有效模拟MagSafe,毫无问题。所有机型还支持反向无线充电(Wireless PowerShare),功率为4.5W,可以在S25背面为耳机或其他手机应急充电 [120]

三星选择坚持45W有线快充和15W无线快充,意味着在充电速度上落后于一些竞争对手(如一加和小米提供80W、100W+充电)。不过,三星更注重电池寿命和安全性——他们的快充是自适应的,设计上发热更少。而且,由于电池续航表现非常出色,许多用户其实无需在白天中途充电。

实际续航表现:在日常使用中,所有S25机型都能带来出色的电池续航,尤其是Plus和Ultra版本。基础款S25由于体积较小,电池容量受物理限制,但凭借高效芯片,即便如此,它的续航也优于许多同类小屏旗舰。三星宣称这是有史以来续航最长的Galaxy系列,这一说法可信——例如,有实验室测试发现,S25 Ultra在多项亮屏测试中平均续航略优于S24 Ultra,尽管电池容量相同,但新芯片更省电 [121] [122]。而在你确实需要快速充电的时候,Plus/Ultra的45W快充也能迅速补充大量电量。

小贴士:为了保护电池健康,三星手机在设置中提供了限制充电至85%和其他电池养护功能——如果你打算长期使用这部手机(考虑到7年系统支持,这完全有可能!),这些功能值得开启。总体来看,电池和充电是S25系列的强项:虽然充电功率不是行业最高,但续航表现均衡、可靠,这对于高端设备来说至关重要。

价格与上市信息

Galaxy S25系列于2025年初上市,定价与去年旗舰机型基本持平(大多数地区没有大幅涨价)。以下是首发建议零售价及配置汇总:

  • Galaxy S25:起售价为$799.99(美国,128GB存储,12GB内存) [123]。256GB版本通常为$849左右。欧洲首发价约为€899,英国为£799,与前代基础款定价一致。该机型是进入S25系列的最实惠选择,同时配备同款处理器和核心功能。全球各大运营商和零售商均有销售。首发配色包括冰蓝、薄荷绿、幻影银和海军蓝,三星官网还独家提供黑色、红色和玫瑰金等配色。
  • Galaxy S25+:发布价格为$999.99,配置为256GB(12GB RAM) [124]。512GB版本售价约为$1,099。Plus版基本上比基础款S25贵$200,与以往的Plus型号类似,主要升级为更大的QHD屏幕和更大电池(且基础存储翻倍)。该机型定位于愿意支付旗舰价但又不想选择Ultra的用户。配色与S25类似(蓝色、薄荷色、银色、海军蓝等,三星官网还有部分专属配色)。
  • Galaxy S25 Ultra:美国起售价为$1,299.99,配置为256GB(与许多市场的S24 Ultra基础款价格相同) [125]。512GB版本约为$1,399,顶配1TB约为$1,599。有趣的是,三星保持了Ultra的价格——正如The Verge指出,“与去年的型号相比没有涨价”,Ultra依然起售价为$1,299,尽管采用了昂贵的钛合金边框和其他升级 [126]。英国起售价为£1,249,欧洲基础款约为€1,399。Ultra提供高端配色(钛黑、钛银蓝、钛白),通过官网直购还有绿色或玫瑰金等专属配色 [127]。作为旗舰机型,可通过所有主流运营商和渠道购买。
  • Galaxy S25 Edge:(特别提及,因为它属于S25系列)于2025年5月30日稍晚发布,起售价为$1,099,配置为256GB [128]。这比Ultra仅便宜$100,使Edge成为小众高端选择——你为极致纤薄设计(厚度仅5.8mm)买单,同时依然拥有出色的6.7英寸AMOLED屏和200MP相机,但有部分功能取舍(无长焦镜头、电池更小)。提供三种配色(钛黑、冰蓝、银色) [129] [130]。Edge上市渠道较为有限,但三星官网及部分运营商有售。

三星在许多市场提供了预购赠品(例如,免费内存升级——以128GB的价格购买256GB的S25,等等,或以旧换新优惠)。到2025年8月,所有这些型号都已广泛上市,并且在季节性促销期间经常有折扣。例如,S25+和Ultra曾有过降价促销(三星和像Best Buy这样的零售商推出了捆绑配件或约$100的折扣活动)。粉丝版(FE)机型,我们将在下文讨论,预计将以更低的价格面向预算有限的买家。

在可用性方面,三星确保了全球同步发布。这些手机在多个地点生产(越南、印度,甚至部分机型在埃及生产 [131]),以满足需求。供应链报告显示,三星的发布非常顺利,库存充足——没有像一些竞争对手那样出现重大延迟。到2025年年中,S25系列销量良好,已成为常见机型。三星还陆续推出了更多配色版本——例如,年中通过三星在线商店推出了新的专属配色,一些运营商也有自己的特别版(这已成为一种趋势:如Verizon专属配色等)。

总的来说,Galaxy S25、S25+和S25 Ultra是高端定价手机,符合旗舰机的预期。三星在定价上没有大幅调整——考虑到通胀压力,这算是个好消息——加上长期的软件支持和高端配置,许多人认为它们具有很好的长期价值。可用性非常广泛;无论是购买无锁版还是通过运营商购买,都能轻松买到这些设备。如果觉得价格偏高,请记得三星的以旧换新优惠,或者即将推出的Galaxy S25 FE,它将成为更便宜的替代选择。

其他即将推出的三星机型及替代选择

除了主力三款机型外,三星2025年旗舰阵容还扩展到其他一些值得关注的设备,潜在买家可能会考虑或听说过。以下是相关机型的简要概述及其定位:

  • Galaxy S25 Edge: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到过——这是三星的惊喜“时尚前卫”旗舰。于2025年5月发布,它复活了“Edge”这个名字,但在理念上更注重纤薄而非屏幕曲率。5.8毫米纤薄,S25 Edge是有史以来最薄的Galaxy手机 [132]。它本质上是一台瘦身并略作配置调整的Galaxy S25+:同样的6.7英寸显示屏和Snapdragon 8 Elite芯片,但采用了200MP主摄+12MP超广角,并取消了长焦镜头 [133] [134]。电池也缩减至3,900毫安时,以实现纤薄机身 [135] [136]。售价为$1,099(256GB),实际上比S25+更贵,但缺少了后者的3倍长焦镜头和更大电池。它的吸引力在于设计:如果你想要一部极致纤薄轻巧的手机(163克),同时拥有Ultra级别的机身(钛合金边框,Gorilla Glass Ceramic 2)和顶级主摄,Edge就是你的选择 [137]。这是一款小众设备——有TechRadar的文章甚至认为它“可能意味着Galaxy S25 Plus的终结”,因为它以略高的价格提供了更时尚的选择 [138] [139]。但反过来说,S25+拥有更好的电池和长焦镜头。对大多数人来说,常规Plus可能是更全面的选择,而Edge则更注重风格而非绝对性能(三星自己的宣传语也承认它在某些方面“略有不足,从未最强” [140])。不过,对于那些优先考虑便携性和设计的人来说,S25家族能有这个选择还是很棒的。
  • Galaxy S25 FE(粉丝版):三星有推出“粉丝版”手机的传统,将旗舰功能以更实惠的价格下放。没有S24 FE(那一年三星跳过了),但截至2025年8月,传闻强烈指向Galaxy S25 FE即将发布 [141]。事实上,多方可靠爆料基本揭示了其规格。根据爆料者和Android Headlines的泄露,S25 FE将配备6.7英寸120Hz AMOLED显示屏,很可能为FHD+分辨率,并且显著地采用Exynos 2400处理器(三星自家芯片),而不是Snapdragon [142]。预计将配备8GB内存128/256GB存储选项 [143]——比主力S25机型的12GB内存略低,但仍然不错。相机组合传闻为5000万主摄+1200万超广角+800万长焦(3倍),以及1200万前置摄像头 [144]。那颗800万长焦略显担忧(分辨率低于高价机型的1000万/1200万),但应该仍能实现光学变焦。有趣的是,电池容量可能为4500mAh或4900mAh——爆料有分歧,但最新消息暗示三星选择了4900mAh,比上一代FE电池有不错升级 [145] [146]。充电方面传闻为45W有线和15W无线——意味着S25 FE充电速度可与S25+媲美,这对一款更便宜的设备来说是很大的卖点 [147] [148]。总的来说,S25 FE将定位于A系列和S25基础款之间:也许芯片稍弱(Exynos对比Snapdragon)和用料不那么高端,但拥有大尺寸6.7英寸屏幕和三摄组合,价格更亲民。如果发布,预计售价在599-699美元区间,可能会吸引那些无法伸tch到$800+用于旗舰机型。截止到8月中旬,三星尚未正式宣布,但多份报告称“全面发布[即将]到来” [149]。这可能是S25+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高性价比替代选择,不过我们还需要看看Exynos 2400的表现,以及相机方面的妥协是否重要。如果你对预算有限的新三星手机感兴趣,请关注官方消息——S25 FE可能只剩几周就会发布。
  • Galaxy Z Fold 7 和 Z Flip 7:三星的另一旗舰产品线是其可折叠系列,通常在下半年更新。到了2025年,这意味着Galaxy Z Fold 7Galaxy Z Flip 7要么刚刚发布,要么即将到来。事实上,三星官网已经将“Galaxy Z Fold7”和“Flip7”列为 [150]。可折叠系列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但在此提及以便参考。Z Fold7是三星的平板-手机混合体,预计将配备非常高端的配置(很可能是同样的骁龙8 Elite芯片,或许有7.6英寸内折叠屏+6.2英寸外屏等),售价约为1800美元以上。Z Flip7则是可折叠的翻盖手机,配备可对折的6.7英寸显示屏,售价通常在999-1099美元之间。这些设备是三星的创新旗舰,展示了前沿设计。如果你在S25和可折叠机型之间犹豫,主要取决于你对形态的偏好——比如S25 Ultra和Z Fold7的选择,可能就是在传统手机(S25U有更多镜头)和更长续航与可放进口袋的小型平板但更厚重、更贵的可折叠机型之间做取舍。三星将S25 Ultra定位为追求极致传统智能手机体验的用户,而Fold则面向早期采用者或需要大屏幕提升生产力的用户,Flip则更注重时尚和便携(“有趣”的可折叠机型)。2025年的可折叠手机比以往更成熟(防水、更耐用的屏幕),但仍有一些权衡(相机系统不如S25 Ultra先进,电池续航通常因体积受限而略低)。三星能同时提供这两类产品非常难得——实际上,如果你想要真正与众不同的设备,等待Z Fold7/Flip7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Galaxy S25系列仍然是主流选择,销量也会远超可折叠系列。
  • Galaxy A系列(A54/A55、A74等):三星的中端Galaxy A系列(如A54、A55、A34等)为用户提供了价格更低但依然拥有不错屏幕和续航的选择。它们不是旗舰,但价格处于中端(300-500美元)。到2025年,例如Galaxy A55可能已经上市(接替热门的A54)。这些手机通常配备还不错的相机(但镜头数量和高端传感器较少)、速度较慢但够用的处理器,以及更多塑料材质。如果你只是普通用户,不需要顶级性能或高端功能,A系列可以帮你省下不少钱。但你也会失去S25系列的一些优势:比如A系列通常搭载性能较弱的芯片(中端Exynos或骁龙)、分辨率较低的屏幕(通常是1080p 120Hz但亮度不如S系列),以及更短的软件支持(通常4次系统更新而非7次)。许多A系列机型也缺乏无线充电或防水等高端配置(但高端A系列有时有IP67防护)。我们这里不深入讨论具体A系列机型,但值得一提的是,Galaxy A系列是注重预算用户的强力替代选择。例如,Galaxy A54(2023)因其明亮的120Hz屏幕和出色续航在约449美元价位受到好评——到2025年,A55/A56会延续这种高性价比,设计上也可能借鉴S25系列。只是它们无法与S25的性能或相机实力相匹敌。如果你犹豫不决,可以考虑S25 FE(如果发布的话),它可能是很好的中间选择——比A55更高端,但比S25便宜。
  • 竞争: 最后,将S25系列与其2025年的主要竞争对手进行对比也很重要:
    • 苹果iPhone 16系列(2024年末发布)以及即将到来的iPhone 17(预计2025年9月)。iPhone 16 Pro/Pro Max在Max机型上引入了5倍光学变焦潜望式镜头,苹果的A18芯片性能强劲 [151]。iPhone以其精致的使用体验、一流的视频录制质量以及与苹果生态系统的整合而闻名。将S25 Ultra与iPhone 16 Pro Max对比,各有优势:iPhone的相机在每次拍摄时更为一致,视频自动对焦表现出色,但S25 Ultra则提供了更多的多样性(多焦段、更高分辨率的传感器)以及更多“专业”功能,如S Pen支持和自定义选项 [152] [153]。苹果的iOS与安卓不同,因此部分选择取决于生态系统偏好。但单从功能上看:S25 Ultra无疑在一台设备中集成了更多功能(甚至包括USB-C和DeX桌面模式等),而iPhone的优势在于精致和高效。一个显著的区别是电池:iPhone的优化非常到位,iPhone 16 Pro Max的120Hz显示屏和大电池也带来了出色的续航——这两款都是电池续航冠军。高端定价也相似(iPhone 16 Pro Max起售价同样在1199-1299美元左右)。如果你对平台没有偏好,只想要最强大的手机,许多专家会倾向于S25 Ultra,因为它的功能更全面。正如Tom’s Guide在测试后所说,S25 Ultra甚至可以在多个方面超越iPhone 16 Pro Max [154],这得益于三星在AI和相机技术上的积极进步。当然,iPhone粉丝会强调其使用寿命(iPhone同样能获得多年iOS更新,尽管现在三星也能做到)和保值率等。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
    • Google 的 Pixel 9/9 Pro(于 2024 年底发布):Pixel 9 Pro 是 Google 的旗舰机型,以其计算摄影和纯净的 Android 体验著称。它配备了 5× 潜望式 4800 万像素摄像头,拥有出色的图像处理能力(尤其是在低光和人像方面),当然还有来自 Google 的第一时间系统更新。Pixel 的 Tensor G4 芯片更偏向于 AI 功能,速度不如 Snapdragon 8 Elite——这意味着 S25 在原始速度和高端游戏方面会优于 Pixel。但 Pixel 手机的软件智能表现突出——如通话筛选、最佳语音输入、照片中的魔术橡皮擦等功能。有趣的是,三星通过与 Google 合作(S25 的 Gemini 助手基本上就是 Google 最新的 AI)并借鉴了一些 Pixel 技巧(比如音频橡皮擦)缩小了差距。因此,S25 可以同时拥有顶级硬件大量 AI 功能。Pixel 9 Pro 也许在即拍即得的相机一致性上仍有优势(有人认为 Pixel 照片更少需要调整且有标志性风格),但 Galaxy 提供了更多摄像头和更多手动控制。价格方面,Pixel 旗舰机比三星略低——Pixel 9 Pro 起售价约为 999 美元。如果你在意价格并想要纯净 Android 和出色相机,Pixel 很有吸引力。但你会放弃一些高端质感(Pixel 虽然用铝和玻璃,但手感可能不如三星高端,没有手写笔等),以及三星的生态系统(如 Galaxy Watch/Buds 集成,尽管 Pixel 也能用通用 Android 配件)。现在三星和 Pixel 都提供 7 年更新,因此寿命相似 [155] [156]。如果你倾向于简洁和 Google 的软件风格,Pixel 很棒;如果你想要极致功能和顶级性能,Galaxy S25 系列是首选。一些论坛用户甚至在讨论 S25 Ultra、Pixel 9 Pro 和 iPhone 16 Pro Max 谁是 2025 年的“三巨头”——通常最终取决于你更看重三星的强悍硬件、Google 的软件魔法,还是苹果的全方位打磨。
    • 其他:还有其他安卓旗舰,比如 OnePlus 13(如果 2025 年发布)或小米 15 Ultra 等。例如,小米最新机型可能配备 1 英寸大底传感器或超快充电,但这些机型在全球范围内并不普及。OnePlus 13(如部分引用所述)虽然只有 3× 镜头,但其 AI 变焦处理令人印象深刻 [157]。不过,OnePlus 及其他品牌在整体配置(IP 防护等级、无线充电、软件支持时长)上通常难以与三星匹敌。三星在大多数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仍然是苹果和 Google。

总之,三星并不是在真空中运作——Galaxy S25系列在2025年的高端手机中依然强劲,但用户应考虑整个设备生态系统。好消息是,三星为每个人都提供了选择:想要最前沿的屏幕和多任务处理?——可以看看Z Fold。想要时尚的翻盖手机?——Z Flip适合你。需要更便宜的高端手机?——S25 FE很可能即将推出。预算紧张?——A系列为你保驾护航。但如果你特别关注S25 Ultra/Plus/Base,那是因为你想要一款可靠、无妥协的智能手机。在这个领域,主要的替代选择是最新的iPhone或Pixel。每款都有其优点,但Galaxy S25系列可以说提供了最完整的功能组合,尤其适合安卓阵营用户或注重多样性的用户。

优缺点分析:哪款Galaxy S25最值得买?

每款Galaxy S25机型都有自己的优势,面向略有不同的用户群。这里我们将总结S25、S25+和S25 Ultra的主要优缺点,并推荐适合人群:

Galaxy S25(标准版)

优点:

  • 小巧舒适:配备6.2英寸屏幕,S25是市面上为数不多的小尺寸高端手机之一。单手操作轻松,口袋携带方便。
  • 旗舰性能:搭载与更大机型相同的Snapdragon 8 Elite芯片和12GB内存 [158],性能无损失。可流畅运行任何应用或游戏——真正的口袋火箭。
  • 价格更低:起售价799美元,是最实惠的S25。你能以远低于Ultra的价格获得几乎所有旗舰功能(同样的UI、主摄等) [159]。非常适合预算有限但仍想要顶级手机的用户。
  • 同级别中出色的相机:50MP+12MP+10MP三摄覆盖广角/超广角/3倍长焦需求 [160]。大多数场景下都能拍出高质量照片,表现与去年备受好评的S24系列相当。虽然没有高倍潜望变焦,但3倍光学和最高约30倍数码变焦足够日常使用。
  • 电池续航长(中度使用):4000mAh电池虽然是本系列最小,但得益于高效芯片,许多用户依然可以用上一整天,小屏幕也更省电。待机耗电也很低。
  • 完整功能集:IP68防水、无线充电、立体声扬声器、120Hz OLED——没有任何关键功能缺失。它是真正的旗舰,只是体积更小。

缺点:

  • 电池容量有限:重度用户可能会觉得4000mAh只是一般。如果你长时间观看视频或导航,S25可能需要在晚上补充电量,而其他型号还能坚持。并不算弱,但Plus/Ultra续航更长。
  • 充电速度较慢:有线充电最高25W [161],大约是Plus/Ultra的一半速度。完全充满大约需要70分钟,而其他型号大约55分钟即可。虽然不是致命缺点,但更快总是更好。
  • 屏幕分辨率较低:只有FHD+ 1080p。在6.2英寸屏幕上依然非常清晰(416 ppi [162]),但没有Quad HD的额外惊艳。大多数人不会注意到,除非你之前用过更高分辨率的设备。
  • 无超宽带(UWB):根据规格表,S25+和Ultra配备了UWB(用于精确追踪、数字车钥匙等),但有时基础版S25会省略此功能 [163]。这只是一个小功能,仅在你有UWB配件(如三星Galaxy SmartTag+追踪器或某些智能门锁)时才有意义。
  • “花哨功能”较少:显然没有S Pen(那是Ultra专属)。此外,基础版通常散热略逊一筹(因此在持续高负载下可能更早降频,尽管差异很小)。存储最高256GB——基础版没有512GB选项,所以重度媒体用户要么加钱买Plus/Ultra,要么用云存储。
  • 设计不够高端:依然是玻璃和金属,外观很棒,但没有Ultra的钛合金边框或Armor玻璃。边框为铝材。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无所谓,手感依然高端。但如果你追求极致高端材质,这算是个缺点。

最适合:Galaxy S25标准版非常适合想要旗舰体验但追求更小尺寸和更低价格的普通用户。它适合单手操作,也适合不需要极致变焦或超大屏幕的人。如果你主要用来社交、聊天、拍照和休闲游戏,S25能带来S系列的全部性能和精致体验,同时没有体积和价格负担。对于从老款5-6英寸手机换机、觉得现在超大屏手机难以掌控的人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除非你特别需要更大屏幕或电池,否则S25的性能与便携性平衡很可能会让你满意甚至惊喜。

Galaxy S25+(Plus型号)

优点:

  • 大而美丽的显示屏:S25+ 配备了 6.7 英寸的大屏幕,拥有清晰的 Quad HD+ 分辨率 [164]。无论是观看媒体内容、分屏多任务处理,还是仅仅想要更大的可视空间(又不想上 Ultra 尺寸),它都能带来沉浸式体验。同时依然支持 120Hz 刷新率和出色的色彩/亮度表现。
  • 出色的电池续航:配备 4,900 mAh 电池,Plus 版在续航方面表现非常出色。许多用户反映中度使用轻松可达一天半。它是真正的“全天电池”,还有余量,甚至比功耗更高的 Ultra 更加均衡。
  • 旗舰级三摄:与基础版 S25 拥有相同的摄像头(5000 万像素主摄等),这意味着 S25+ 拍照效果极佳。你能获得与小尺寸机型完全相同的成像质量——所以如果你不需要 Ultra 的额外镜头,选择 Plus 也不会牺牲任何画质。它依然是日常拍照的多功能组合 [165]
  • 快速充电:Plus 支持 45W 有线快充,而基础版不支持 [166]。这是一个优势——使用合适的充电器,大约 25 分钟即可从 0 充到 50%。这种额外的速度让临时充电更加方便。无线充电同样支持 15W Qi2,与 Ultra 一致 [167]
  • 价格对比 Ultra:售价 $999,S25+ 比 Ultra 便宜$300 [168]。但你依然能获得相同的处理器、相同的内存、相同的核心体验。对许多人来说,Ultra 的额外配置(潜望式摄像头、S Pen、钛金属)未必值得多花那笔钱。Plus 可以说是高端机型中的性价比之选——同样强大、同样大屏,价格却更低。
  • 比 Ultra 更轻薄:Plus 没有 S Pen 和巨大的摄像头模组,因此比 Ultra 更薄、更轻(也绝对比 iPhone Pro Max 更薄)。它比 Ultra 更易于握持,同时依然拥有大屏幕。Plus 还提供了 Ultra 没有的一些有趣配色(如薄荷绿或冰蓝) [169],适合喜欢个性风格的用户。
  • 功能齐全(仅缺少少数 Ultra 独有功能):你依然拥有 IP68、防水防尘、立体声扬声器、UWB、Wi-Fi 7 等。Plus 甚至和基础版一样采用 Victus 2 玻璃(Ultra 的正面玻璃略强,但实际上 Victus 2 已经非常耐用)。所以除了下文提到的 Ultra 独有功能外,你不会错过任何主要功能。

缺点:

  • 没有5×潜望式或高级相机功能: S25+ 缺少 Ultra 的 5× 长焦和 200MP 传感器。它的 3× 长焦还可以,但如果你是相机发烧友,可能会觉得受限。Plus 无法像 Ultra 那样实现 10× 无损变焦或极限 30×+ 的清晰拍摄。如果相机是你的首要需求,Ultra 仍然是首选。
  • 不支持 S Pen: 与 Ultra 不同,Plus 没有 S Pen。对 99% 的人来说这无关紧要——S Pen 主要吸引小众用户(艺术家、记笔记的人、习惯 Galaxy Note 的用户)。但如果你属于这类人,要知道只有 Ultra 有。Plus 的屏幕虽然大,但没有配备手写笔。
  • 质感略逊一筹: 铝合金中框 vs Ultra 的钛合金。Plus 依然做工精良,但如果和 Ultra 并排放,Ultra 的质感会更“高端”一些。Plus 前后采用标准 Gorilla Glass Victus 2,而 Ultra 则用 Armor 2(实际差别可能很小) [170]
  • 仅有 256/512GB 选项: Plus 没有 1TB 版本 [171]。512GB 对大多数人来说足够,但极致本地存储需求的用户只能选 Ultra。
  • 可能被 S25 Edge 替代: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新 S25 Edge 可能会蚕食 Plus 的市场——Edge 拥有同样的屏幕尺寸和 256/512GB 存储,还增加了 200MP 相机(但失去了长焦和电池),价格相近。如果你非常看重纤薄设计,可能会跳过 Plus 选择 Edge。反之,如果你更看重电池,Plus 比 Edge 更好。这取决于你的优先级,但这也意味着 Plus 在三星自家产品线中也有竞争对手。

最适合: Galaxy S25+ 是全能型。最适合想要大尺寸高端屏幕和出色续航,但不需要 Ultra 的小众功能(如手写笔或超长焦相机)的用户。它非常适合影音爱好者——如果你经常看视频、玩游戏或在手机上多任务处理,6.7 英寸 QHD 屏幕会让你很满意。对于想要旗舰性能和品质但又想省下 Ultra $1,300 高价的用户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Plus 在日常使用中完全有旗舰体验。它往往是最实用的选择:省钱,却几乎不损失“普通”用户体验。如果你觉得 Ultra 太大、太重或太贵,而基础版 S25 又太小或电池不够,S25+ 就是恰到好处的大尺寸。它可能是三者中最“不激动人心”的(因为处于中间),但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是最明智的选择。

Galaxy S25 Ultra(Ultra 机型)

优点:

  • 最先进的相机系统: Ultra 最大的卖点就是它的相机配置。配备了四颗后置摄像头,包括那颗 2 亿像素主摄和 5× 5000 万像素潜望式镜头,它是地球上最全能的拍照手机之一 [172]。你可以用它拍摄从超广角风景到 10 倍变焦特写的各种照片,细节表现出色。全新的 5000 万像素超广角镜头拍出的广角照片更清晰,还能兼作微距镜头,100 倍空间变焦、8K 视频和高级专业模式等功能让摄影爱好者有很多可玩之处。如果你是那种经常拍照/录像、想要三星最强拍照体验的用户,Ultra 无疑是首选。正如一位评测者总结的,“S25 Ultra 带来了卓越的相机体验”,在影像方面确实表现出色 [173]
  • 最大、最高分辨率的显示屏: Ultra 配备的 6.9 英寸 LTPO AMOLED 屏幕非常惊艳。它比 Plus 稍大,这对于 S Pen 使用和想要接近平板体验的用户来说很有意义。QHD+ 分辨率让画面极为细腻,HDR 内容下亮度可达惊人的 2600 尼特 [174]。更大的屏幕非常适合生产力场景(比如用手写笔修图、分屏应用)以及观影和游戏的沉浸体验。
  • 内置 S Pen 手写笔: Ultra 是唯一配备 S Pen 的机型。如果你是 Galaxy Note 粉丝,或者喜欢随手记笔记、画草图、签文件,或用手写笔精确编辑,Ultra 就是你的菜。S Pen 延迟极低,书写手感自然。虽然失去了遥控快门功能,但在许多场景下依然非常实用(你也可以用旧款 S Pen 远程控制手机,只是现在没有蓝牙手势了)。目前没有其他主流手机能做到这种级别的手写笔集成。
  • 高端设计与用料: Ultra 采用了坚固的钛合金中框和第二代大猩猩玻璃 Armor 2 作为正面 [175]。手感扎实,极具高端质感。设计上的调整(圆角、平直边框)也让它看起来更现代、更精致。边框更窄,拿在手里就是话题焦点——这是一部看起来和摸起来都很贵的手机(因为它确实很贵)。独特的配色(比如钛蓝或线上专属的玫瑰金)更添高端氛围。
  • 顶级性能与功能,全面升级: 虽然所有S25都很强大,但Ultra可配置高达1TB存储,确保你永远不会空间不足 [176]。它还拥有最先进的散热系统(可在长时间使用时保持性能),并支持三星所有功能:UWB、Wi-Fi 7、DeX桌面模式(PC/电视)等。它是终极生产力与高端用户设备——几乎集手机、迷你电脑和专业相机于一身。电池续航依然很强:5000mAh,加上能效提升,Ultra轻松续航一天以上。你还可以用45W快充快速补电 [177]
  • 最长的软件支持: 技术上所有S25都享有7年支持,但值得注意的是,购买Ultra意味着你已为未来做好准备。12GB内存和大存储,数年后依然能流畅运行应用,三星也会持续推送更新直到Android 22(如果命名方式不变)——这是一部你可以长期使用且功能始终最新的手机 [178]

缺点:

  • 价格高昂: Ultra起售价为$1,299,价格不菲 [179]。512GB或1TB版本更贵。你为比Plus多出的功能多付了几百美元,这些功能虽然很棒,但对部分用户来说可能有些过剩。如果你不会用S Pen或很少用3倍以上变焦,这笔额外花费可能不值得。它确实是一部投资型手机。
  • 厚重笨重: Ultra是一款大设备。6.9英寸屏幕,加上S Pen和更大相机硬件的重量,比S25+更重(218g) [180],比基础版S25更重得多。它也略厚。如果你手小或不喜欢大手机,Ultra可能会觉得难以掌控,尤其是裸机使用时(不过新圆润设计有所改善)。有评论者开玩笑说它有点像“手机界的Cybertruck”——厚重且棱角分明 [181] [182]。所以如果你很在意便携性或单手操作,Ultra确实挑战了这些极限。
  • 对普通用户来说收益递减:Ultra 的额外功能非常棒,但普通用户可能感觉不到价值超过 300 美元的差异。例如,如果你主要是为社交媒体随手拍照,Plus 版甚至基础版 S25 的照片在很多情况下和 Ultra 的几乎没有区别。Ultra 在小众场景下表现突出(极限变焦、专业编辑等)。同样,普通人可能也不需要 6.9 英寸的大屏或 S Pen。因此,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高阶用户身上。如果你不是这类用户,Ultra 可能有些大材小用(选择低配型号还能省钱)。
  • 包装内无充电器:所有型号都如此,但花这么多钱时,有些人会抱怨三星没有附送 45W 充电器。这是个小缺点,但你需要额外考虑大约 30 美元购买官方快充,或者使用兼容的充电器。
  • 高负载下发热:虽然新芯片很高效,但在极限使用时(如长时间录制 4K 120fps 视频或高强度游戏一小时),Ultra 会变热。得益于改进的散热系统,它比上一代降频更少,但物理规律依然适用。日常使用完全没问题——手机运行流畅——只是提醒一下,如果你长时间导出 8K 视频或在最高画质下玩原神,机身会发热。话虽如此,凭借强大的硬件,它处理这些任务比大多数手机都要好。
  • 大多数功能也会下放到旧型号:许多主打的软件功能(Gemini AI 等)在更新后也会出现在 S24 甚至 S23 上 [183]。所以你主要是在为硬件优势买单。如果你已经有了最近的 Ultra,S25 Ultra 更像是一次优化,而不是彻底革新(The Verge 称其为“小幅硬件升级”,整体上 [184])。有些人可能会认为,等到更大升级(比如传闻明年的 S26 Ultra)会更值得,如果你现在并不急需新相机或芯片的话。

最适合:Galaxy S25 Ultra 是为科技发烧友、专业用户以及不愿妥协的人准备的手机。如果你想要三星最顶级的体验——最强的相机多样性、最大屏幕,以及 S Pen 等独特功能——Ultra 就是你的选择。它尤其适合:

  • 摄影师/内容创作者:会用到多摄像头、拍摄 8K 或 4K120 视频、随时编辑(可能用 S Pen 精准操作),并利用 RAW 拍摄和专业控制。Ultra 的相机系统可以替代卡片机,带来其他型号无法比拟的创作灵活性。
  • 高效办公和记笔记用户:如果你离不开手写笔或喜欢手写笔记,S Pen 集成无可替代。此外,超大屏幕和 DeX 模式配合显示器可当作迷你笔记本,甚至直接在手机上快速编辑文档。
  • 硬核玩家:Ultra 版的 Adreno GPU(集成于骁龙芯片中)全速运行时,能稍微更好地应对最苛刻的游戏,大屏+大电池也让它非常适合长时间游戏。
  • 追求耐用者:如果你打算用手机 4-5 年甚至更久——Ultra 的更高规格(如更大内存/存储)意味着它能更久保持“新鲜感”。而且从心理上讲,既然你已经拥有最顶级的机型,下一个换机周期到来时你也不容易被诱惑升级,因为你知道自己依然处于顶尖行列。

如果你把智能手机视为一项投资或全能设备,Ultra 会证明它的价值。正如The Verge 的 Allison Johnson所写,S25 Ultra 是“三星最大号的手机”,它全力打造一款无所不能、毫无保留的旗舰,配备了“One UI 7.0 的 AI 升级”和顶级硬件 [185]。或者用Tom’s Guide 的评测的简明说法:“这款终极安卓手机可能会让你想要转投阵营” [186]——暗示即使是 iPhone 忠粉也可能被 S25 Ultra 的强大吸引。如果你对此有共鸣,Ultra 就是你的首选。

结论

三星 Galaxy S25 Ultra、S25+ 和 S25 组成了 2025 年旗舰机型的强大三人组,覆盖了极为广泛的用户群体。三款手机都具备三星的核心优势——惊艳的 AMOLED 屏幕、极快的骁龙 8 Elite 芯片、强劲的续航,以及AI 加持的 Android 15体验和长期更新支持。但每一款都有鲜明的定位:

  • Galaxy S25小巧的性能猛兽,以更友好的尺寸和价格带来高端性能和功能。它非常适合想要旗舰体验但不想要大屏累赘或高价负担的用户。可以把它想象成精致的运动轿跑——灵巧、时尚、迅捷,只在续航和变焦上有些许妥协。
  • Galaxy S25+均衡的全能型选手。它以更低的价格提供了大部分 Ultra 体验——大屏、长续航、快充。对于大多数旗舰用户来说,它是最佳平衡点,唯一缺少的是 Ultra 的专业装备(手写笔和潜望式长焦)。它就像一辆豪华轿车,兼顾舒适与性能,只是少了几项顶级配置。
  • Galaxy S25 Ultra是三星的无妥协旗舰,专为追求极致体验的发烧友打造。它将超大显示屏、最先进的相机系统和独特的生产力工具(S Pen)集于一身。这款手机是“展示型”手机,不断突破智能手机的极限——就像一辆选配拉满的超级跑车。有科技专家指出,它在硬件上只是“小幅升级”,但凭借重大的AI新功能,依然处于行业前沿 [187]

如何选择,取决于你的优先需求和用机方式。如果你是普通用户或预算有限,S25或S25+已经足够出色——它们本身就跻身年度最佳手机之列。如果你是科技发烧友、创意专业人士,或只是想要最强大的三星手机,拥有所有顶级配置,S25 Ultra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

同样值得考虑的是三星更广泛的产品线和竞争对手。全新的Galaxy S25 Edge为用户提供了另一种选择——极致纤薄时尚且性能强劲——适合愿意牺牲部分电池和变焦的用户。即将推出的S25 FE可能会将许多S25的特性下放到中端价位,如果你不需要旗舰级速度或相机质量,这会很有吸引力。当然,苹果的iPhone 16/17和谷歌的Pixel 9/10等竞争对手也在争夺你的关注。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其优点,但三星这次表现尤为出色,甚至在软件更新时长和AI功能合作上与谷歌看齐。Galaxy S25系列在iPhone和Pixel面前毫不逊色,硬件多样性方面常常更胜一筹(例如,Ultra的变焦或Plus的超大1440p显示屏在iPhone阵营中没有直接对手 [188] [189])。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激烈竞争带来了好处——在这个顶级档位,无论你选哪款手机,都很难出错。

2025年,三星带来了三款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的Galaxy S25手机。对AI和软件集成的重视,表明三星不仅仅满足于硬件,还在积极提升日常体验。正如一位评测者所说,“这将是一次小幅硬件升级”“但AI升级是重头戏” [190]。这种理念在实际使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手机智能、强大,并面向未来。无论你是摄影爱好者、手游玩家、效率达人,还是只想要一部可靠的通讯娱乐设备,总有一款Galaxy S25适合你。

用一位科技评论者的话来说, “三星 Galaxy S25 Ultra 将手机 AI 推向了新高度……它还带来了卓越的相机体验、出色的性能和超长的电池续航。” [191] 这些优势贯穿于 S25 系列。三星基本上整合了其优势——显示屏、相机、性能、电池——并叠加了一层全新的 AI 加持。最终呈现出一系列极其全面且极具“下一代”感的手机

对于想要验证具体说法或深入了解的读者,我们在本文中引用了相关来源。你可以查阅我们参考的详细参数对比、专家评测和相机分析——从The Verge 的上手体验 [192]到 TechRadar 的相机对比 [193],以及 Tom’s Guide 的长期评测笔记 [194]。这些都进一步验证了 S25 系列的实力。在快速变化的科技世界里,了解主流共识总是明智的,而在 Galaxy S25 家族的案例中,主流评价大多是积极的:三星在关键领域带来了有意义的升级,推出了2025 年最具吸引力的智能手机之一

最终推荐:如果你现在(2025 年 8 月)正打算换新手机,Galaxy S25 系列绝对值得列入你的候选清单。选择最适合你需求和预算的型号——你真的不会选错。S25 Ultra 适合追求极致性能(且预算充足)的人,S25+ 适合想要高端大屏体验但预算不超 $1,000 的用户,S25 则是更紧凑、基础扎实的旗舰。每一款都能带来高端体验,让你多年都用得开心。三星在 S25 这一代找到了节奏,将渐进式提升与创新功能相结合,始终保持领先。结果就是:三款手机都值得推荐,各自都是合适用户的最佳选择

最终,无论你是追求 Ultra 顶级功能的重度用户,还是只想要一部可靠、出色手机的普通消费者(也许会选 Plus 或基础款),Galaxy S25 系列都能满足你的需求。三星 2025 年旗舰真正代表了 Android 手机的最前沿,也再次证明了三星在智能手机领域的领导地位。现在,轮到你决定哪一款“史诗级 Galaxy”最适合你的生活。祝你选机愉快!

来源:三星官方公告与规格表;The Verge [195] [196]的上手评测;TechRadar [197] [198]的深度分析;Tom’s Guide [199] [200]的专家评测;DXOMark 相机评测 [201];以及 9to5Google/AndroidHeadlines 关于软件更新和即将发布机型的新闻 [202] [203]。这些来源均为上述信息提供了更多细节和佐证。

Two flagship phones, which one would you choose? Samsung Mobile Digital Technology S23 Ultra

References

1. en.wikipedia.org, 2. www.theverge.com, 3. en.wikipedia.org, 4. www.theverge.com, 5. www.theverge.com, 6. www.theverge.com, 7. www.theverge.com, 8. en.wikipedia.org, 9. www.techradar.com, 10. www.techradar.com, 11. www.techradar.com, 12. www.techradar.com, 13. www.theverge.com, 14. www.theverge.com, 15. www.theverge.com, 16. www.theverge.com, 17. www.theverge.com, 18. www.theverge.com, 19. www.theverge.com, 20. en.wikipedia.org, 21. www.androidheadlines.com, 22. en.wikipedia.org, 23. en.wikipedia.org, 24. www.theverge.com, 25. en.wikipedia.org, 26. en.wikipedia.org, 27. www.theverge.com, 28. www.theverge.com, 29. www.theverge.com, 30. www.theverge.com, 31. www.theverge.com, 32. en.wikipedia.org, 33. www.tomsguide.com, 34. www.theverge.com, 35. en.wikipedia.org, 36. www.theverge.com, 37. www.theverge.com, 38. www.theverge.com, 39. www.techradar.com, 40. www.techradar.com, 41. www.techradar.com, 42. www.theverge.com, 43. www.theverge.com, 44. www.theverge.com, 45. www.theverge.com, 46. www.theverge.com, 47. www.theverge.com, 48. www.theverge.com, 49. www.samsung.com, 50. www.samsung.com, 51. www.samsung.com, 52. www.samsung.com, 53. www.samsung.com, 54. www.theverge.com, 55. www.theverge.com, 56. www.theverge.com, 57. www.theverge.com, 58. www.theverge.com, 59. www.tomsguide.com, 60. www.theverge.com, 61. www.theverge.com, 62. www.theverge.com, 63. x.com, 64. www.theverge.com, 65. www.androidcentral.com, 66. www.androidheadlines.com, 67. www.techradar.com, 68. www.tomsguide.com, 69. www.techradar.com, 70. www.theverge.com, 71. www.theverge.com, 72. www.theverge.com, 73. www.theverge.com, 74. www.theverge.com, 75. www.theverge.com, 76. www.theverge.com, 77. www.dxomark.com, 78. www.theverge.com, 79. www.theverge.com, 80. www.tomsguide.com, 81. www.tomsguide.com, 82. www.tomsguide.com, 83. www.dxomark.com, 84. www.dxomark.com, 85. www.tomsguide.com, 86. www.theverge.com, 87. www.theverge.com, 88. www.theverge.com, 89. www.theverge.com, 90. www.theverge.com, 91. www.theverge.com, 92. www.theverge.com, 93. www.theverge.com, 94. www.dxomark.com, 95. www.dxomark.com, 96. www.dxomark.com, 97. www.dxomark.com, 98. www.dxomark.com, 99. www.dxomark.com, 100. www.dxomark.com, 101. www.dxomark.com, 102. www.techradar.com, 103. www.theverge.com, 104. www.tomsguide.com, 105. www.tomsguide.com, 106. www.tomsguide.com, 107. www.tomsguide.com, 108. www.theverge.com, 109. www.samsung.com, 110. www.samsung.com, 111. www.samsung.com, 112. www.samsung.com, 113. www.theverge.com, 114. www.samsung.com, 115. www.tomsguide.com, 116. en.wikipedia.org, 117. www.theverge.com, 118. www.tomsguide.com, 119. www.tomsguide.com, 120. en.wikipedia.org, 121. www.dxomark.com, 122. www.dxomark.com, 123. www.theverge.com, 124. www.theverge.com, 125. www.theverge.com, 126. www.theverge.com, 127. www.theverge.com, 128. www.techradar.com, 129. en.wikipedia.org, 130. en.wikipedia.org, 131. en.wikipedia.org, 132. en.wikipedia.org, 133. www.techradar.com, 134. www.techradar.com, 135. www.techradar.com, 136. www.techradar.com, 137. www.techradar.com, 138. www.techradar.com, 139. www.techradar.com, 140. www.techradar.com, 141. www.techradar.com, 142. www.techradar.com, 143. www.techradar.com, 144. www.techradar.com, 145. www.techradar.com, 146. www.techradar.com, 147. www.techradar.com, 148. www.techradar.com, 149. www.techradar.com, 150. www.samsung.com, 151. www.techradar.com, 152. www.techradar.com, 153. www.techradar.com, 154. www.tomsguide.com, 155. 9to5google.com, 156. www.androidheadlines.com, 157. www.tomsguide.com, 158. www.techradar.com, 159. www.theverge.com, 160. www.techradar.com, 161. en.wikipedia.org, 162. en.wikipedia.org, 163. en.wikipedia.org, 164. en.wikipedia.org, 165. www.techradar.com, 166. en.wikipedia.org, 167. en.wikipedia.org, 168. www.theverge.com, 169. www.theverge.com, 170. www.theverge.com, 171. en.wikipedia.org, 172. www.theverge.com, 173. www.tomsguide.com, 174. en.wikipedia.org, 175. www.theverge.com, 176. www.theverge.com, 177. en.wikipedia.org, 178. www.androidheadlines.com, 179. www.theverge.com, 180. en.wikipedia.org, 181. www.theverge.com, 182. www.theverge.com, 183. www.theverge.com, 184. www.theverge.com, 185. www.theverge.com, 186. www.tomsguide.com, 187. www.theverge.com, 188. www.techradar.com, 189. www.techradar.com, 190. www.theverge.com, 191. www.tomsguide.com, 192. www.theverge.com, 193. www.techradar.com, 194. www.tomsguide.com, 195. www.theverge.com, 196. www.theverge.com, 197. www.techradar.com, 198. www.techradar.com, 199. www.tomsguide.com, 200. www.tomsguide.com, 201. www.dxomark.com, 202. www.androidheadlines.com, 203. www.techradar.com

Battle of the Flagship Earbuds 2025: TOZO Golden X2 Pro vs Galaxy Buds 3 Pro vs Sony WF-1000XM5
Previous Story

旗舰耳机之战2025:TOZO Golden X2 Pro对比Galaxy Buds 3 Pro对比索尼WF-1000XM5

Nikon Z9 vs Z8 vs Z6 III: In-Depth 2025 Mirrorless Camera Showdown
Next Story

尼康 Z9 对比 Z8 与 Z6 III:2025 年无反相机深度对决

Go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