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三星下一代 Galaxy S26 Ultra 预计将于 2026 年 1 月发布 [1],而小米 17 Pro Max 已于 2025 年 9 月在中国亮相(预计 2026 年初全球上市) [2] [3]。
- 芯片组:S26 Ultra 将搭载高通骁龙 8 Elite Gen 2(部分地区为 Exynos 版本) [4]。小米 17 Pro Max 则采用更新的骁龙 8 Elite Gen 5(顶配为 16GB 内存/1TB 存储) [5]。
- 电池与充电:三星依然采用约 5,000mAh 电池,但终于升级到 60W 有线快充 [6] [7]。小米则采取不同方案:17 Pro Max 配备7,500mAh电池(L 型设计),支持 100W 有线快充 [8] [9]。两款手机均支持快充和先进电池技术。
- 显示屏: 两款手机均采用约6.9英寸OLED面板。S26 Ultra的显示屏(预计约为6.89英寸)很可能采用三星最新的M14材料、防反光玻璃,甚至配备AI驱动的隐私保护滤镜 [10] [11]。小米17 Pro Max配备6.9英寸主屏(采用新M10技术)以及独特的2.7英寸后置“动态背屏” [12] [13]——一个用于通知、小部件和自拍的小型副屏。
- 摄像头: 传闻三星S26 Ultra将继续采用2亿像素主摄,但会升级光学系统——例如主摄光圈扩大至f/1.4,5倍潜望式长焦(5000万像素)光圈提升至f/2.9(S25为f/3.4) [14]。小米17 Pro Max采用徕卡联合调校的三摄系统(主摄f/1.67,超广角f/2.4),并配备潜望式长焦:5倍光学变焦(f/2.6),还支持30厘米微距模式 [15]。
- 其他功能: S26 Ultra将继续配备S Pen手写笔(但外观有调整) [16],延续三星的生产力定位。小米17 Pro Max不支持手写笔,但主打AI深度集成(搭载HyperOS 3和小爱同学),并支持Wi-Fi 7等功能 [17]。三星One UI 8.5将引入全新本地AI工具(会议翻译、智能剪贴板、“社交创作器”等) [18]。
- 价格与市场:三星的超高端定价预计为(Ultra 版约 $1300+) [19],而小米在中国发布的 17 Pro Max 售价约为 ¥5999(约 $840) [20]。小米的策略公开对标苹果 iPhone 17,甚至跳过一代以匹配数字命名 [21] [22]。与此同时,三星则专注于在 AI 方面超越竞争对手。
在了解这些事实后,让我们深入探讨每款旗舰的具体表现及其对比。
三星 Galaxy S26 Ultra:传闻与预期
三星正为 2026 年的 S 系列带来重大变革。业内爆料称,三星将在 2026 年初的 Unpacked 活动上发布Galaxy S26 Ultra(同时还有全新的“S26 Edge”和基础版 S26/S26 Pro) [23] [24]。有报道甚至暗示其定价将达到高端水平(印度约 ₹159,990,约 $1,900) [25]。正如 PhoneArena 所指出,S26 Ultra 这一名称将被保留,但三星可能会放弃旧的“Plus”命名,转而采用更纤薄的“Edge”机型 [26] [27]。
传言强调没有大幅尺寸增加:Ultra 的屏幕预计约为 6.89 英寸(与 S25 几乎相同的 6.9 英寸) [28] [29]。相反,三星似乎专注于渐进式改进。爆料者(如泄密者 IceUniverse)预计60W 有线快充——比 S25 Ultra 的 45W 提升了 33% [30] [31]。这将终于超过苹果约 40W 的 iPhone 充电速度 [32] [33]。不过,电池容量似乎没有变化:认证信息显示约 4,855mAh(标称约 5,100mAh),本质上与三星自 2020 年以来使用的约 5,000mAh 电池组相同 [34] [35]。(正如 PhoneArena 的 Ilia Temelkov 干脆地指出,三星“可能会采用自 2020 年以来每一款顶级旗舰都用过的同款 5,000mAh 电池” [36]。)人们希望更快的充电速度和效率提升能够弥补电池容量未增长的不足。
在内部配置方面,预计S26 Ultra将搭载高通下一代Snapdragon 8 Elite Gen2芯片(部分地区为Exynos版本),并可能配备高达16GB的内存 [37]。在摄像头方面,三星的重点似乎是变焦光学:有爆料称,5000万像素5倍潜望式镜头将采用更大的f/2.9光圈(相比S25的f/3.4) [38],以提升低光变焦拍摄效果。预计2亿像素主摄将延续,但会有调整(传闻光圈从f/1.7提升至f/1.4 [39]),以捕捉约47%更多的光线。三星还可能加入激光自动对焦和下一代图像处理。简而言之,分析师表示,三星正在“追赶”小米和谷歌等竞争对手的变焦和成像质量 [40] [41]。
三星也在大力推动AI和软件。泄露的One UI 8.5代码显示,可能会有“会议助手”实时翻译、“触控助手”用于更智能的文本选择、智能剪贴板(按需翻译/摘要),以及“社交创作器”可根据图片自动生成标题/评论 [42]。三星甚至在探索多种AI“代理”——自家的Gauss模型、Google Gemini、Perplexity AI等——来驱动这些工具 [43] [44]。正如一份行业总结所指出,三星对生成式AI的“强力推动”很可能会引发关注 [45]。PhoneArena的Iskra Petrova指出,三星甚至可能“与Perplexity AI合作开发Galaxy S26” [46],这凸显了三星对设备端智能的重视。所有这些都表明,S26 Ultra旨在为日常任务——从翻译到照片编辑——增添“AI魔法”,以一种三星此前未曾有过的方式。
在设计方面,爆料暗示新机将采用更为圆润、流畅的外观。泄露的渲染图显示,手机拥有圆角(更类似iPhone的曲线 [47])以及更窄的边框,尽管整体屏幕尺寸仍为6.89英寸。据称Ultra版本将采用防反光玻璃,甚至可能使用三星的M14 OLED材料(一种更亮、更高效的面板) [48] [49]。有传闻称会有一个意外惊喜:一项由软件驱动的隐私滤镜(代号“Flex Magic Pixel”),可让侧面角度观看变得更难,防止旁人偷看你的屏幕 [50] [51]。至关重要的是,三星将保留S Pen:早期传闻担心为了机身纤薄会取消手写笔,但三星显然重新设计了S Pen以适应新的曲面机身 [52] [53]。S Pen插槽(无蓝牙按钮)依然保留,让Galaxy粉丝可以继续使用标志性的手写笔。
总之,S26 Ultra 看起来是一次进化升级:依然采用 6.9 英寸显示屏和约 5,000 mAh 电池,但配备了更快的充电速度(60 W)、更强大的光学系统,以及重大的 AI/软件升级 [54] [55]。正如 PhoneArena 讽刺地指出,三星“可能正在重蹈前代产品最大错误的覆辙”,即没有增加电池容量 [56]。但如果这种取舍能带来超快充电和真正更智能的 AI 功能,三星会认为这很值得。所有目光都将聚焦于 2026 年的 Galaxy Unpacked,看看哪些传言会成真。
小米 17 Pro Max:中国大胆挑战 iPhone 17 的对手
小米已经发布了小米 17 系列(跳过“16”以对应苹果的命名),瞄准苹果 iPhone 17。该系列包括基础版 17、17 Pro,以及顶级的17 Pro Max,于 2025 年 9 月在北京发布。小米 CEO 雷军公开对比新机与苹果,反复强调 17 系列“在电池、性能、拍照等方面全面胜出” [57] [58]。正如 The Verge 所说,这场发布会让人感觉“小米时刻想着库比蒂诺” [59]。其理念是:“正面迎战”苹果,通过命名对标旗舰并在参数上超越。
小米 17 Pro Max 是一款参数怪兽。它搭载了骁龙 8 Elite Gen 5 芯片(当前安卓旗舰处理器),配备 16GB 内存和最高 1TB 存储 [60]。主屏幕为 6.9 英寸锐利 OLED(据称采用全新“M10”技术,具备高亮度/高能效) [61]。但真正引人注目的是后置副屏——小米的“动态背屏”。这是一块 2.5 英寸 × 1.8 英寸的触控面板(约 904×572 分辨率,120Hz,最高 3500 尼特),内嵌在背部摄像头平台上 [62] [63]。它可以显示时钟或通知,利用主摄像头作为自拍取景器,甚至能在配合特殊“Game Boy”风格保护壳时运行简单应用或游戏 [64] [65]。Wired 的 Simon Hill 称这种双屏设计“出奇地精致”——虽然不寻常,但带来了实用好处,比如无需翻转手机即可查看通知 [66]。简而言之,17 Pro Max 利用后屏实现快速信息、AI 固定提醒、音乐控制,以及用 5000 万像素主摄拍摄高质量自拍 [67] [68]。
这就说到了电池续航——小米的另一张王牌。Pro Max 配备了超大容量的7,500 mAh电池(采用全新的L型电芯设计),并支持100 W有线或50 W无线PPS快充 [69] [70]。小米宣称这可以轻松实现两天续航;在发布会演示中,即使是配备5,000 mAh外接电池的iPhone 17,在视频循环测试中也无法比小米更持久 [71]。实际使用中,Wired发现Pro Max在混合使用下也能轻松坚持约两天 [72]。更小的Xiaomi 17 Pro(6.3英寸)同样配备了可观的6,300 mAh电池。(有趣的是,基础版Xiaomi 17意外地配备了7,000 mAh电池——它比Pro略小,但电池更大!)这些无疑是任何6–7英寸旗舰中最大的电池,是小米“碾压iPhone”战略的一部分 [73] [74]。
在相机方面,小米与徕卡合作打造光学系统。17 Pro和Pro Max都采用了三摄50 MP后置组合。它们都配备了50 MP主摄(f/1.67)和50 MP超广角(f/2.4)。长焦则有所不同:Pro Max采用了更大的1/2.52英寸传感器和5倍棱镜潜望镜头(f/2.6),甚至可以近距离对焦至30厘米进行微距拍摄 [75]。(更小的17 Pro在其50 MP传感器上配备了3倍长焦。)尽管采用了矩形相机模组和激进设计,小米的策略是用强大硬件对标iPhone摄影。没有像Mi 13 Ultra那样的可折叠玻璃;小米宣称Pro Max的玻璃极其坚固——甚至曾在宣传视频中让滑板手在其上滑行。最终效果:顶级成像和比以往更细致的变焦。(业内人士称小米主摄传感器为1/1.4英寸,比许多竞品的1/1.68英寸更大,有助于提升弱光表现。)总体来看,评测者称17 Pro Max为“参数怪兽” [76],专为重度摄影、游戏和多任务而生。
除了硬件之外,小米还为17系列配备了现代科技:Wi‑Fi 7、UWB、无缝跨设备功能(甚至宣传可与Mac/iPad生态系统连接),以及基于Android 16、带有AI智能的新HyperOS 3。小米的小爱同学助手可以主动推荐应用和提醒,并能将信息推送到后屏(如航班、二维码)。正如Wired所指出,这种AI甚至延伸到趣味元素(比如后屏上的动画宠物)和连接性(Game Boy风格的保护壳可将手机变为掌上游戏机) [77] [78]。
目前,小米17 Pro Max仅在中国上市。该机于2025年9月27日发布,起售价为5999元人民币(约合840美元) [79]。小米计划在2026年初(很可能在三月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将至少部分17系列机型推向海外市场 [80]。不过,正如PhoneArena所警告,苹果的全球生态系统优势依然是一个障碍——小米的硬件令人印象深刻,但在中国以外的可用性有限 [81]。
面对面对比:旗舰功能
功能 | 三星 Galaxy S26 Ultra(传闻) | 小米 17 Pro Max(已发布) |
---|---|---|
发布时间 | 预计 2026 年 1 月(Unpacked 活动) [82] | 中国发布 2025 年 9 月;全球待定 [83] |
处理器 | 骁龙 8 Elite Gen2;(Exynos 版本) [84] | 骁龙 8 Elite Gen5 [85] |
内存/存储 | 预计 12–16 GB 内存,256GB–1TB 存储 [86] | 16 GB 内存 / 最高 1 TB(Pro Max 顶配) [87] |
屏幕 | 约 6.9 英寸 OLED(AMOLED)约 2K,LTPO,CoE/M14 技术 [88] [89];无副屏 | 6.9 英寸 OLED(M10 技术),120Hz;另有 2.7 英寸Dynamic Back 屏(触控) [90] |
电池 | 约 5,000 mAh(约 4,855mAh) [91];60 W 有线 [92] | 7,500 mAh(超大);100 W 有线,50 W 无线 [93] [94] |
后置摄像头 | 200MP 主摄,12MP 超广角,10MP 3×,50MP 5× 潜望式(更大 f/2.9 光圈) [95] | 50MP 主摄(f/1.67),50MP 超广角(f/2.4),50MP 长焦(5× 光学,f/2.6) [96] |
前置摄像头 | 可能为屏下摄像头(传闻;可能为 4MP UDC) | 标准 20MP(1080p 视频,无 UDC) |
特色功能 | 内置 S Pen(重新设计) [97];“Galaxy AI” 套件(会议助理、触控助理、社交创作) [98];传闻中的 “Flex Magic” 隐私屏幕 [99] | 后置副屏用于通知/自拍 [100];徕卡光学;复古游戏壳;超大电池;AI 助手(超级小爱同学) [101] [102] |
操作系统与界面 | 基于 Android 16 的 One UI 8.5,具备强大本地 AI 功能 [103] | 基于 Android 16 的 HyperOS 3;MIUI/AI 增强,包括小爱同学、多屏投放等 [104] |
发售价格 | 预计约 $1300+(Ultra 级别) [105] | 中国售价 ¥5,999(约 $840) [106] |
市场定位 | 全球(凭借三星的运营商渠道) | 中国优先(全球上市待定,可能为欧洲/亚洲) |
优势总结
- 三星 S26 Ultra: 利用三星生态系统(S Pen、Galaxy Buds/Watch 集成等),并增加了先进的 AI 工具。传闻优势包括更快的充电速度和顶级的显示屏质量。虽然在电池容量上可能不及小米,但希望通过高效能来弥补。
- 小米 17 Pro Max: 在参数上遥遥领先,拥有超大电池和创新的双屏设计。其目标是续航和多媒体/重度用户体验。小米还以低于典型旗舰的定价和炫耀其配置为卖点(甚至在 [107] 上与 iPhone 进行对比)。但代价是中国以外的可用性较窄,以及大胆(甚至有争议)的设计。
AI 与软件:安卓巨头对决
两款手机都主打 AI。三星的市场宣传一年多来一直强调“Galaxy AI”,有爆料称 One UI 8.5 将深度融合 AI 于界面中。新功能如通话实时翻译、更智能的文本编辑和自动生成社交媒体内容,预示手机将更像助手。三星甚至可能允许用户在多种 AI “代理”间选择(其 Gauss 模型、Google 的 Gemini、Perplexity) [108] [109]——这是一种独特的做法。实际应用中,这意味着你的手机不仅能实时翻译视频通话,还能通过 AI 总结文章或起草回复。分析师指出,这显示三星在 AI 领域“加码”,以免被 Google 或 Apple 的本地 AI 努力超越 [110]。
小米方面,则将17系列宣传为高度以AI为驱动。其HyperOS 3系统通过小爱同学学习你的使用习惯——例如,预加载相关应用或在副屏上显示实时信息。小米还在相机中利用AI(如通过徕卡Master AI进行图像调校),甚至在副屏内置了有趣的AI(动画宠物和主题会根据电量、环境等做出反应)。 [111] [112]。三星的AI推进重点在于生产力和隐私(如传闻中的“Flex Magic”隐私显示滤镜 [113]),而小米则更偏向生活方式(副屏小游戏、酷炫配件壳、实时通知等)。两者都承诺带来更丰富的体验:三星侧重生产力/翻译,小米则主打前所未有的续航和新奇的“数码玩具”感。
市场前景与上市情况
截至2025年末,小米17 Pro Max仍是中国市场专属旗舰。小米公关已公开将其称为iPhone 17的对手(甚至专门做了面向苹果用户的演示) [114]。在中国,小米拥有强大的运营商和零售渠道,因此17系列在本土销量有保障。全球市场则不太确定:小米通常会在欧洲推出一两款机型,且往往要晚几个月。有报道称部分小米17机型将在2026年春季(可能在MWC前后)登陆欧洲 [115] [116]。美国市场对小米依然关闭。
三星的Galaxy S系列手机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不过如果有关产量低的传闻属实,S26 Ultra的Exynos版本(面向欧盟)可能供应有限 [117]。三星强大的全球营销和运营商支持意味着S26 Ultra很可能会成为一次重大的全球发布,并伴有以旧换新和运营商优惠。价格会很高(PhoneArena预计Ultra起售价约为1300美元以上 [118],而有爆料称印度售价会更高 [119])。
PhoneArena的一位专家指出,小米的激进策略确实让它“站在了与苹果同一舞台”——通过命名、设计风格的模仿,以及在参数上证明自己的优势 [120]。但三星的策略不同:它并不只是想在价格上压过苹果,而是通过推动新技术(如AI和显示创新)来维持旗舰定价。在这两种情况下,竞争也取决于生态系统。苹果的封闭生态很难被打破,而三星则依赖于Android/OneUI与Galaxy硬件的结合,小米则主打多样性和电池续航优势。
结论:两大巨头,不同路径
总之,三星Galaxy S26 Ultra和小米17 Pro Max代表了2026年旗舰手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愿景。三星的产品(尚未发布)似乎是其Ultra系列的进化——同样的大屏和约5000 mAh电池,但充电速度更快(60 W)、变焦相机升级、设计更纤薄,并在AI功能上押下重注 [121] [122]。小米17 Pro Max则是一次革命性的尝试——超大7500 mAh电池、前后双屏、三颗50 MP徕卡相机,以及顶级骁龙性能——而价格却极具竞争力 [123] [124]。
哪一个“更好”取决于你的价值取向。如果你追求极致续航、出色的后屏,以及有史以来充电速度最快的手机之一,从参数上看小米胜出。如果你更喜欢三星的生态系统(手写笔、深度集成),并希望拥有最前沿的AI工具和全球保障支持,S26 Ultra则更具优势——前提是三星的传闻成真。正如The Verge总结小米的策略:它通过为iPhone和其他竞争对手增加“额外弹药”(电池、性能、有趣的附加功能)来争取胜利 [125]。而三星则通过微调旗舰公式、押注AI吸引用户来争取胜利。
最终,2026年的消费者会根据自身优先级做出选择:也许是硬核参数和耐用性(小米)对品牌信任和生态系统(三星)。我们要等到三星正式发布S26系列(预计2026年1月)以及小米扩大分销后才能知晓。现在,这两大科技巨头的战线已经拉开。正如PhoneArena的iPhone-17-vs-Xiaomi文章所说,“从参数上看”小米17系列已为胜利做好准备 [126]——但三星S26 Ultra也有自己的杀手锏。2026年的旗舰大战才刚刚开始,势必让我们全年持续关注。
来源:所有参数和传闻均参考了权威科技网站和爆料汇总(PhoneArena、Tom’s Guide、TechRadar、The Verge、Wired、SamMobile、Android Authority) [127] [128] [129] [130] [131] [132]。(所有未发布产品的参数均基于最新传闻,官方细节将在发布时确认。)
References
1. ts2.tech, 2. www.phonearena.com, 3. www.theverge.com, 4. ts2.tech, 5. www.wired.com, 6. ts2.tech, 7. ts2.tech, 8. www.wired.com, 9. www.phonearena.com, 10. ts2.tech, 11. www.techradar.com, 12. www.wired.com, 13. www.wired.com, 14. ts2.tech, 15. www.wired.com, 16. ts2.tech, 17. www.wired.com, 18. ts2.tech, 19. ts2.tech, 20. www.phonearena.com, 21. www.theverge.com, 22. www.phonearena.com, 23. ts2.tech, 24. ts2.tech, 25. ts2.tech, 26. ts2.tech, 27. ts2.tech, 28. www.techradar.com, 29. ts2.tech, 30. ts2.tech, 31. ts2.tech, 32. ts2.tech, 33. ts2.tech, 34. ts2.tech, 35. ts2.tech, 36. ts2.tech, 37. ts2.tech, 38. ts2.tech, 39. ts2.tech, 40. ts2.tech, 41. ts2.tech, 42. ts2.tech, 43. ts2.tech, 44. ts2.tech, 45. ts2.tech, 46. ts2.tech, 47. www.tomsguide.com, 48. www.phonearena.com, 49. ts2.tech, 50. www.tomsguide.com, 51. www.techradar.com, 52. ts2.tech, 53. ts2.tech, 54. ts2.tech, 55. ts2.tech, 56. ts2.tech, 57. www.theverge.com, 58. www.phonearena.com, 59. www.theverge.com, 60. www.wired.com, 61. www.wired.com, 62. www.phonearena.com, 63. www.wired.com, 64. www.wired.com, 65. www.wired.com, 66. www.wired.com, 67. www.wired.com, 68. www.wired.com, 69. www.theverge.com, 70. www.wired.com, 71. www.phonearena.com, 72. www.wired.com, 73. www.phonearena.com, 74. www.wired.com, 75. www.wired.com, 76. www.wired.com, 77. www.wired.com, 78. www.wired.com, 79. www.phonearena.com, 80. www.phonearena.com, 81. www.phonearena.com, 82. ts2.tech, 83. www.phonearena.com, 84. ts2.tech, 85. www.wired.com, 86. ts2.tech, 87. www.wired.com, 88. www.phonearena.com, 89. ts2.tech, 90. www.wired.com, 91. ts2.tech, 92. ts2.tech, 93. www.wired.com, 94. www.phonearena.com, 95. ts2.tech, 96. www.wired.com, 97. ts2.tech, 98. ts2.tech, 99. ts2.tech, 100. www.wired.com, 101. www.wired.com, 102. www.wired.com, 103. ts2.tech, 104. www.wired.com, 105. ts2.tech, 106. www.phonearena.com, 107. www.phonearena.com, 108. ts2.tech, 109. ts2.tech, 110. ts2.tech, 111. www.wired.com, 112. www.wired.com, 113. ts2.tech, 114. www.phonearena.com, 115. www.theverge.com, 116. www.phonearena.com, 117. www.tomsguide.com, 118. ts2.tech, 119. ts2.tech, 120. www.phonearena.com, 121. ts2.tech, 122. ts2.tech, 123. www.wired.com, 124. www.phonearena.com, 125. www.phonearena.com, 126. www.phonearena.com, 127. www.phonearena.com, 128. www.theverge.com, 129. www.wired.com, 130. ts2.tech, 131. ts2.tech, 132. ts2.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