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8 月 2025
27 mins read

不要错过2025年8月14日至15日的天空盛事:流星雨、行星连珠等精彩天象!

Don’t Miss These Sky Events on August 14–15, 2025: Shooting Stars, Planet Alignments, and More
  • 英仙座流星雨在8月14日至15日夜间仍活跃,月光干扰明显,黑暗天空下每小时约10–20颗流星,低于常态40–50颗。
  • NOAA空间天气预报中心预测8月8–9日将有Kp5–6(G1–G2)级地磁风暴,14–15日夜间条件将回归较平静,尚无重大极光预报。
  • 8月11–12日金星与木星在约1°的合相后,8月14–15日清晨仍在东方升起,金星视星等约-4,木星仍然明亮。
  • 土星在8月初约在晚上10:30升起,月中接近晚上9–10点,8月下旬接近冲日,视星等约+0.4,整夜可见且光环清晰。
  • 火星在日落后约1小时出现在西方低空,亮度约为五月时的60%,观测窗口较短。
  • 水星将在8月14–15日黄昏于西方地平线下5–10°现身,受夕阳影响较大,8月下旬末周才有较佳观测条件。
  • 天王星在深夜可用双筒望远镜观测,视星等约5.7,位于白羊座;海王星视星等约7.8,位于双鱼座/宝瓶座,肉眼不可见。
  • 8月14–15日多次可见国际空间站(ISS)掠过夜空,通常在日落后或日出前的几小时内经过,可用NASA的Spot the Station等追踪器查询具体时间。
  • SpaceX在8月14日08:29(美国东部时间)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28颗Starlink卫星,8月15日08:44(太平洋夏令时)在范登堡发射24颗Starlink。
  • 8月13日中国发射长征五号B,核心级约30米长、20吨重,预计8月18–19日不受控重返大气层,可能坠落海洋或无人区,夜间有火球观测机会。

准备好迎接2025年8月14日至15日激动人心的夜空吧。从著名流星雨的尾声到可能出现的极光秀,再到明亮行星的相伴和火箭发射,头顶上将有许多精彩上演。以下是一份全面的观星指南——涵盖流星雨、极光、行星、国际空间站、月亮亮点,甚至有人造太空事件——让你可以规划观星,不错过任何精彩。

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在月光下依然闪耀

英仙座流星雨——一年中最受欢迎的“流星雨”之一——在8月14日至15日的夜晚依然活跃(其极大期仅在几天前)[1] [2]。预计每小时仍可看到一些英仙座流星,尤其是在深夜,尽管明亮的月光会减少流星数量。在没有月光干扰的黑暗天空下,英仙座流星雨极大时每小时可达50–100颗流星[3]然而,今年亏凸月几乎淹没了除最亮流星外的所有流星,所以实际观测到的流星数可能只有每小时10–20颗[4] [5]

“普通人在黑暗天空下每小时可见40–50颗英仙座流星……但今年你可能只能看到每小时10到20颗,甚至更少,因为明亮的月光淹没了较暗的流星,”比尔·库克,NASA流星体环境办公室负责人解释道[6]。同样,美国流星学会的流星专家罗伯特·伦斯福德估计,“最佳观测速率可能接近每小时15颗,因为暗流星会被86%照明的月亮光辉掩盖。”他建议观星者天黑后不久可以捕捉到长时间划过大气层的“地掠”流星“直到月亮开始干扰”夜晚稍晚时[7]

如何观赏英仙座流星雨: 找一个远离城市灯光的安全、黑暗地点。最佳观测时间是午夜至黎明之间,此时流星雨的辐射点(在英仙座)位置较高[8]。8月14日至15日,月亮在晚上较晚时分升起(大约晚上10点到11点),所以可以在月亮升起前的夜晚早些时候观测流星,然后在黎明前的清晨再次观测(背对月亮以减少月光干扰)。即使月亮升起,一些明亮的英仙座火流星仍可能划过夜空——这些流星由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的碎屑产生,可能非常明亮,有时还会留下持久的轨迹[9][10]。请耐心等待,让你的眼睛适应黑暗(至少20分钟),享受这仲夏夜晚。英仙座流星雨将持续活跃至8月23日,所以即使过了15日,仍有可能看到几颗流星[11]

(趣闻:英仙座流星雨以英仙座命名,因为流星看起来像是从该星座辐射出来。它们是109P/斯威夫特-塔特尔彗星的尘埃,每年在地球大气层中燃烧形成[12]。)

极光与太空天气:北极光会跳舞吗?

随着太阳接近其11年活动周期的高峰(太阳极大期),地球正经历更频繁的太阳风暴——这意味着极光北极光南极光)出现的几率更高,可能会带来一场视觉盛宴[13] [14]极光的产生是因为太阳上的爆发(如太阳耀斑或日冕物质抛射)将带电粒子抛向地球,引发地磁风暴,使天空中出现绿色、红色和紫色的闪烁光幕。最近,太阳活动非常强烈:例如,2024年5月,一场极端地磁风暴将北极光带到了南至阿肯色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地方,在这些纬度看到极光极为罕见[15] [16]

那么2025年8月14–15日会怎样?NOAA空间天气预报中心的空间天气预报员曾预计8月8–9日会有一次轻度到中度地磁风暴(Kp 5–6,G1–G2级别),源于早前的一次太阳爆发[17] [18]。到14日和15日夜间,预计条件将恢复到较为平静的水平[19]目前没有针对8月14–15日的重大极光风暴的具体预测,但如果太阳再次爆发,情况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请密切关注极光预警——在太阳如此活跃的情况下,突发地磁风暴是有可能的[20]。高纬度的观星者(加拿大、美国北部各州、北欧等)应在那几天夜晚,尤其是本地午夜前后,留意北方地平线上的绿色光芒,以防太阳风活动突然增强。

专家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极光活跃期。 “我们预计未来几个月还会有更多的太阳和地磁风暴,因此有更多机会观测到极光,”NASA太阳物理学家Kelly Korreck[21]上表示。而NOAA空间天气协调员Bill Murtagh指出,“风暴越大,极光越明显,极光可见的范围也会越往南延伸”[22]。换句话说,轻微的太阳风暴会让极光在极地附近舞动,而非常强烈的风暴(在太阳活动极大期更有可能发生)则能将极光推向更低的纬度——不过这些强烈事件也会带来对卫星和电网的风险[23]

如需获取最新的极光预报,你可以查看NOAA官方的极光展望地图(例如SWPC在SpaceWeather.gov的极光仪表盘),这些地图显示每晚预测的极光可见椭圆[24][25]。如果地磁风暴正在发生,SpaceWeather.com和其他天文新闻媒体通常会报道哪些地区有可能看到极光。想要提高观测几率:找一个远离城市灯光的黑暗地点,朝北方(如果你在南半球则朝南),并保持耐心。即使在8月14-15日极光没有强烈出现,夜空依然充满奇观——从流星到繁星点点的银河——所以这趟户外之旅绝不会白费!

可见行星与天体排列:行星的双人舞

五大行星将在2025年8月中旬亮相,并在天空中上演一些壮观的组合:

  • 金星与木星——最亮的双星: 这两颗最亮的行星最近在黎明前的天空上演了一场表演。大约在8月11日至12日,它们出现了极其近距离的合相(相距约1°) [26] [27]。到8月14日至15日的清晨,金星和木星依然是引人注目的双星,在日出前一同从东方升起。金星异常明亮(视星等-4),位于地平线上方约20–30°,而木星则稍微暗一些(但依然非常明亮),就在几度之外[28]在日出前一到两小时向东方望去,你会看到金星(绝对不会错过),然后在附近找到木星——它们将是晨曦中最亮的两颗“星星”。(请记下日期:几天后的8月19日至20日,将有一次美丽的天象组合,届时一弯细月将与金星和木星一同出现在黎明的天空中[29] [30]。)
  • 土星——夜空中的光环宝石:土星在深夜中升起,并且大部分夜晚都可见。八月初,它大约在晚上10:30升起,到月中则接近晚上9–10点[31]。在深夜/清晨时分,土星会高悬在南方天空。土星将在本月晚些时候接近冲日(距离地球最近),因此它正处于一年中最亮的时刻之一(视星等约+0.4)。即使是小型望远镜也能看到土星壮观的光环。请在宝瓶座中寻找土星,它看起来像一颗不会闪烁的金色“星星”。它会整夜从东向西移动,到黎明时分出现在西方[32]
  • 火星——在西方逐渐消失:火星仍然悬挂在傍晚的暮光中。你可以在日落后大约一个小时内,在西方低空找到这颗红色行星 [33]。它现在比今年早些时候暗淡得多——只有五月时亮度的约60% [34]——因为地球和火星的距离更远了。火星会呈现为一个不起眼的红色光点,亮度大约和北斗七星中较亮的星星差不多[35]。请在日落后尽快观测,因为它很快就会落下,到了深夜就很难看见了。
  • 水星——一项挑战:水星将在八月下旬短暂现身。大约在8月14日至15日,水星开始在黄昏时分非常低地出现在地平线上(北半球),但它只在西方地平线上方约5–10°,可能会被夕阳的余晖淹没[36]。到八月最后一周,它将达到最佳傍晚可见性。如果你有一个平坦无遮挡的地平线(也许还需要双筒望远镜),你也许可以在八月中旬日落后不久尝试寻找水星,但注意不要太靠近太阳观测。
  • 天王星和海王星: 这些遥远的行星肉眼不可见,但如果你有双筒望远镜或天文望远镜,你也许可以在深夜在白羊座找到天王星(视星等约5.7),以及在双鱼座/宝瓶座找到海王星(视星等约7.8)。(有趣的是,本月海王星在天空中离土星不远——虽然太暗无法用肉眼看到——实际上“一起”位于宝瓶座,正如《天文杂志》所述[37]。)

欣赏行星盛宴: 对于普通观测者来说,最值得期待的亮点无疑是金星与木星的相伴,出现在清晨。这两颗行星在天空中“擦肩而过”是相对罕见的美景——正如NASA所指出,它们在8月11日至12日最为接近,几乎融合成肉眼可见的一个明亮点[38]。到8月14日至15日,它们稍微拉开距离,但依然是引人注目的双星奇观。此外,别忘了欣赏土星,在夜晚稍晚时分——盛夏正是观测土星的好时节,它的位置也非常适合观测。如果你整夜不眠,还可以看到火星在西方落下,几小时后金星/木星在东方升起,完成一次行星巡游。(如果你正在使用望远镜,注意土星的卫星们也有自己的小型表演:例如,土星最大卫星泰坦在8月会周期性地在土星云顶投下微小的影子,这是资深观测者的乐趣[39]。)

国际空间站与卫星过境

留意国际空间站(ISS),它经常在黎明或黄昏时分明亮掠过头顶。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制造的最大太空物体,每天绕地球16圈(大约每90分钟一圈)[40]。在合适的条件下,它会像一颗明亮、快速移动的“星星”划过天空——通常在日落后或日出前的几分钟可见,此时空间站仍被太阳照亮,而地面天空已变暗[41]

在8月14日至15日,许多地区都能多次看到国际空间站(具体可见性取决于你的纬度和空间站轨道)。所有观测都发生在日出或日落前后几小时内——NASA指出这是最佳观测时段,因为此时空间站反射阳光,而地面天空较暗[42]。例如,8月中旬,许多中北纬城市都能看到清晨的空间站过境。(具体时间会有差异:比如在华沙,8月15日早起的人可能在当地时间凌晨4:30左右看到空间站几分钟;在纽约,明亮的过境可能发生在凌晨5点前——请查阅相关资源获取具体信息。)

要查找国际空间站(ISS)何时飞越你所在地区,你可以使用官方追踪器,比如NASA的“Spot the Station”服务或流行网站Heavens-Above[43]。这些工具会告诉你观测空间站的时间、方向和仰角。一般来说,ISS总是自西向东(大致如此)飞行,并且在纬度超过约51.6°的地区永远不会出现在头顶上方(这是它的轨道倾角)[44]。当你看到它时,非常容易辨认——ISS通常和金星一样明亮,它在星空中平稳穿行,没有闪烁的灯光(不像飞机),也不会突然改变方向

除了ISS,你还可能看到其他卫星滑过夜空。例如,中国空间站天宫SpaceX星链卫星“列车”有时也能看到。8月初刚发射了一批新的星链卫星,所以有时你会看到一串微弱的光点排成一线一起移动(它们分散后会变暗)。这些卫星的出现提醒我们近地轨道变得多么拥挤。不过,ISS依然是夜空的主角——如果你还没见过它,真的值得一看。(有趣事实:以大约28,000公里/小时的速度,ISS只需几分钟就能横跨天空——它比普通飞机快得多[45]

月亮:亏凸月与夜间明灯

月球观测者们请注意:8月14日至15日,月亮是亏凸月,照明度从约80%逐渐减少,接近下弦月。实际上,下弦月将在8月16日出现[46],也就是说14日和15日的月亮距离下弦月只有几天。这一月相会在深夜升起,并在清晨高挂天空。8月14日至15日的月出时间大约在晚上10点到11点(当地时间),具体取决于你的位置。所以,夜晚前半段没有月亮,天色会很暗,而月亮升起后,它明亮的光芒会洒满夜空

这个时机对天文爱好者来说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夜幕降临后黑暗、无月的夜晚非常适合观星(你可以看到更暗的星星、银河,甚至在月亮升起前看到一些早期的英仙座流星)。另一方面,一旦盈凸月升起,它的光辉会妨碍观测暗淡天体——正如我们讨论过的,它会掩盖许多流星和较暗的星星[47] [48]。如果你在那时观测,尽量让自己处于月亮的阴影中,或者至少不要让月亮直接进入视线。

这些日期没有主要的月食或掩星现象发生。下一次值得关注的月食还要等一段时间(下一次月全食将在2025年9月7日发生,部分地区可见)。在8月14日至15日期间,月亮将穿越金牛座和双子座。在黎明前的时段,它高悬在南方,与明亮的木星相映成趣(虽然还不是近距离合相)。如果你有双筒望远镜,可以仔细观察月球本身——盈凸月阶段沿着昼夜分界线(月球白天与夜晚的分界线)能看到壮观的环形山和山脉。

(本月月相:上弦月为8月1日,满月为8月9日,下弦月为8月16日,新月为8月23日[49]。所以到月中时,我们已经过了满月,正朝着新月前进——每晚月亮升起得更晚,月相也逐渐变小。)

其他天象亮点:银河魔力与更多精彩

即使不看上述重点天象,夏季夜空本身也是一场盛宴,尤其在八月中旬。如果你身处黑暗的天空下(尤其是在月亮升起前),银河横跨天际,从南到北。寻找那条乳白色的光带——那是我们银河系盘面上数百万颗遥远恒星的光辉。现在,银河系的核心(位于人马座)在傍晚时分可见于西南方,而夏季大三角(明亮的织女星、天津四和牛郎星)几乎就在头顶上方[50] [51]。在这个三角形内外,有许多星团和星云,使用双筒望远镜或小型望远镜即可观测。

一个推荐的观测目标是哑铃星云(M27),位于小狐狸座。这是一个行星状星云——类似太阳的恒星死亡后遗留下来的云团——也是最容易用小型望远镜观测到的此类天体之一[52][53]。M27因其像苹果核或哑铃的形状而得名。在望远镜或优质双筒望远镜中,它呈现为一个淡灰色斑块,约为月亮视直径的四分之一[54]。它大致位于天津四和牛郎星之间(在夏季大三角内)[55]。观测这样的天体,就像是在凝视我们太阳5000光年后的未来(当太阳在约50亿年后耗尽燃料时,也会形成类似的星云)[56]。这令人感慨地提醒我们宇宙的循环:恒星诞生、发光,最终抛洒物质,为新恒星和行星的诞生提供种子——宇宙无尽的更新[57][58]

如果你身处较北的地区,日落后还可以留意夜光云。这些是空灵的电蓝色云层,有时会在夏夜低悬于地平线,在高层大气中发光。到八月中旬,夜光云的季节已接近尾声,但过去在高纬度地区八月仍有目击记录。它们是一种罕见的大气现象,如果你能看到,将是额外的惊喜。日落后约30–60分钟,朝西北低空寻找任何奇异的蓝色光带或波纹。

简而言之,即使没有特殊天象,八月的夜空依然丰富多彩。从银河的壮丽弧线到遥远星系的微弱光斑(如夜深时东北方升起的仙女座星系),都有许多值得欣赏的内容。如果可以,带上一张星图或一个应用程序——你可能会即兴来一场“梅西耶天体搜寻”,或在等待流星或国际空间站经过时辨认星座!

太空发射与卫星再入:天空中的人类活动

我们的天幕不仅上演着自然现象——人造事件也将在2025年8月14–15日发生:

  • 火箭发射:太空爱好者可能知道,SpaceX在此期间安排了两次发射8月14日,一枚猎鹰9号火箭计划于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29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搭载28颗Starlink互联网卫星进入轨道[59]。紧接着,8月15日,另一枚猎鹰9号将在加利福尼亚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发射24颗Starlink卫星(太平洋夏令时上午8:44左右)[60]。虽然这些都是白天发射(大多数人无法像夜间那样观赏到壮观景象),但它们依然值得关注——是2025年雄心勃勃发射节奏的一部分。如果你住在发射场附近,可能会看到火箭的尾迹或听到轰鸣声。而美国西部部分地区的早起者,甚至可能在发射后一两天的黎明天空中看到新Starlink卫星短暂的“珍珠串”现象,随后它们会逐渐分散。
  • 其他任务:就在我们目标夜晚的前一天,联合发射联盟(ULA)新型Vulcan火箭以其为美国太空军执行的首次任务登上了头条[61]。再往后看,8月21日SpaceX将发射一艘货运龙飞船(CRS-33)前往国际空间站[62]。这些任务在8月14-15日无法直接观测,但它们为背景增色——这是太空活动繁忙的季节!如果你关注太空新闻,可能会在天空中看到一颗额外的“星星”,其实那是正前往目的地的航天器(例如龙飞船追赶国际空间站,尽管那会很难被肉眼发现)。
  • 卫星重返大气层: 有趣的是,一次大型航天器重返大气层即将发生。8月13日,中国发射了一枚长征五号B火箭,搭载了一组卫星[63]。该火箭的核心级(约30米长,20吨重)被留在近地轨道——将在几天内不受控制地重返大气层[64][65]。到8月14日至15日夜间,这个巨大的火箭本体仍将在地球上空环绕,逐渐被大气阻力减速。预计将在大约8月18日至19日左右坠回地球,可能有出入。不受控重返大气层事件难以预测——即使只有1分钟的时间误差,也可能让碎片落区偏移数百英里[66]美国航天公司和美国太空军将在重返前一两天发布预测,但确切的重返时间和地点要到最后几圈轨道才能确定。值得注意的是,天文学家Jonathan McDowell指出,这次长征五号B核心级是“几十年来最大的不受控重返大气层物体”(自1991年礼炮七号空间站重返以来)[67]。让如此巨大的物体无引导坠落的做法在国际上受到批评——NASA和ESA官员称其为不必要的风险[68]。火箭的大部分将在重返大气层时烧毁,但部分部件(尤其是密集的发动机部件)可能会幸存,落到地球表面[69]。重返大气层很可能发生在海洋或无人区上空(任何一个人被击中的概率极低)[70]。不过,这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戏剧性事件。如果重返发生在夜间且经过人口稠密地区,观测者可能会看到壮观的火球状解体景象划过夜空。

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在这之前其实没什么可看的——直到它真正发生,而且很可能会发生在你很远的地方。但了解这些事件,作为人类太空活动全貌的一部分,还是很有意义的。如果你在八月中下旬听到“神秘火球”的报道,那很可能就是那枚火箭坠落了!想要实时更新,可以关注NASA、美国太空司令部,或在社交媒体上经常分享再入预测的知名天文学家。


总之,2025年8月14日至15日的夜晚可谓精彩纷呈:流星雨偶尔划过夏末夜空;如果太阳活动异常,或许还能看到极光;金星和木星在黎明时分上演近距离的天际共舞;壮丽的土星光环展现风采;国际空间站从头顶掠过;还有火箭和卫星的来来往往,提醒我们太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繁忙。正是走到户外,仰望星空,感受动态苍穹的美好时刻。无论你是资深天文爱好者还是普通观星者,这几晚都值得期待。祝你晴空万里,观星愉快!

来源: NASA Watch the Skies 博客;NASA Science “What’s Up” 观星简报;美国流星学会;SpaceWeather.com 和 NOAA SWPC 警报;Space.com 天文新闻;Spaceflight Now 发射计划;以及文中引用的其他专家评论。 [71] [72] [73]

Best astronomy events of 2025 ✨

References

1. www.amsmeteors.org, 2. www.amsmeteors.org, 3. www.space.com, 4. www.nasa.gov, 5. www.space.com, 6. www.nasa.gov, 7. www.space.com, 8. www.nasa.gov, 9. www.space.com, 10. www.space.com, 11. www.amsmeteors.org, 12. www.nasa.gov, 13. earthobservatory.nasa.gov, 14. science.nasa.gov, 15. www.businessinsider.com, 16. www.businessinsider.com, 17. www.space.com, 18. www.space.com, 19. earthsky.org, 20. science.nasa.gov, 21. www.businessinsider.com, 22. www.businessinsider.com, 23. www.businessinsider.com, 24. www.swpc.noaa.gov, 25. www.space.com, 26. science.nasa.gov, 27. science.nasa.gov, 28. science.nasa.gov, 29. science.nasa.gov, 30. science.nasa.gov, 31. science.nasa.gov, 32. science.nasa.gov, 33. science.nasa.gov, 34. science.nasa.gov, 35. science.nasa.gov, 36. science.nasa.gov, 37. www.astronomy.com, 38. science.nasa.gov, 39. www.astronomy.com, 40. www.nasa.gov, 41. www.nasa.gov, 42. www.nasa.gov, 43. www.nasa.gov, 44. www.nasa.gov, 45. www.nasa.gov, 46. science.nasa.gov, 47. www.nasa.gov, 48. www.amsmeteors.org, 49. science.nasa.gov, 50. science.nasa.gov, 51. science.nasa.gov, 52. science.nasa.gov, 53. science.nasa.gov, 54. science.nasa.gov, 55. science.nasa.gov, 56. science.nasa.gov, 57. science.nasa.gov, 58. science.nasa.gov, 59. spaceflightnow.com, 60. spaceflightnow.com, 61. spaceflightnow.com, 62. spaceflightnow.com, 63. en.wikipedia.org, 64. spaceflightnow.com, 65. spaceflightnow.com, 66. spaceflightnow.com, 67. spaceflightnow.com, 68. www.space.com, 69. spaceflightnow.com, 70. spaceflightnow.com, 71. www.nasa.gov, 72. www.businessinsider.com, 73. spaceflightnow.com

Triple Threat Showdown: Vivo X100 Pro+ vs Xiaomi 15 Ultra vs Oppo Find X8 Ultra – 200MP Cameras, Monster Batteries & More
Previous Story

三强对决:vivo X100 Pro+、小米15 Ultra、OPPO Find X8 Ultra——2亿像素相机、超大电池等你来比拼!

Mirrorless Battle 2025: Panasonic S5 II vs Fujifilm X-T5 vs Nikon Z7 II – Which Camera Reigns Supreme?
Next Story

无反相机大战2025:松下S5 II对比富士X-T5对比尼康Z7 II——哪款相机称霸?

Go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