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21日至22日,美国以“午夜铁锤行动”对福尔多Fordow、纳坦兹Natanz、伊斯法罕Isfahan等核心伊朗核设施发动协调打击。
- 先锋部队由怀特曼空军基地第509轰炸联队指挥的七架B-2“幽灵”隐形轰炸机执行,携带14枚GBU-57A/B巨型钻地弹MOP。
- MOP长20.5英尺,重3万磅,专为穿透100英尺以上加固混凝土后爆炸而设计。
- B-2空袭全程18小时,且在途若干次空中加油,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B-2实战行动与历史第二长任务。
- 为突防伊朗防空,F-22猛禽、F-35闪电II等五代战斗机与HARM/AARGM等反辐射武器协同压制雷达与防空系统。
- 针对Isfahan,空袭中动用了“二十余枚”战斧(Tomahawk)对地巡航导弹,与MOP在同一时间窗口落点。
- 一艘俄亥俄级导弹核潜艇(SSGN)在阿拉伯海或阿曼湾对Isfahan实施齐射战斧导弹,单舰携带多达154枚导弹。
- 尼米兹号CVN-68航母打击群提供后备支援、舰载机执行戒备与反导任务,海军电子战力量干扰伊朗雷达与通信。
- 通过KC-135与 KC-46A 等加油机在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设定空中加油节点,保障全程约30小时任务执行。
- 行动由特朗普直接授权,CENTCOM在坦帕指挥,联合空中作战中心CAOC设在乌代德基地,体现跨域全球投送与高度协同的战术执行。
2025年6月21日至22日——美国在一夜之间发动大规模突袭,以“午夜铁锤行动(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为代号,对伊朗最为坚固的核设施——福尔多(Fordow)、纳坦兹(Natanz)和伊斯法罕(Isfahan)进行了协调打击。这场前所未有的袭击于伊朗当地时间6月22日凌晨进行,美国最先进的隐形轰炸机、战斗机护航编队、海军火力和特种弹药高度配合,展现了精密的联合作战能力 [1] [2]。美国官员证实,此次打击通过摧毁深埋地下的关键浓缩设施,“彻底摧毁”了伊朗的核野心 [3]。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宣布,“向主要目标福尔多投下了全部炸弹”,并宣称“所有飞机都安全返航”,盛赞“世界上没有其他军队能完成这一行动” [4]。本报道将详细解析每个平台和作战单位——从B-2幽灵隐形轰炸机、F-22/F-35战机到战斧巡航导弹以及网络作战部队——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合作,对伊朗核计划实施了历史性重创。
隐形轰炸机:B-2“幽灵”投下巨型地堡摧毁弹
这次行动的先锋是一支由怀特曼空军基地第509轰炸联队出动的七架B-2“幽灵”隐形轰炸机编队。这些飞翼式隐形轰炸机以极低的雷达特征渗透伊朗领空,避开了其预警系统 [5]。每架B-2携带两枚空军最重型的常规炸弹——GBU-57A/B 巨型钻地弹(MOP),这是该武器首次投入实战 [6]。MOP长20.5英尺,重3万磅,专为穿透100英尺以上加固混凝土后爆炸而设计 [7]。由于B-2只能携带两枚如此巨大的炸弹,因此此次行动共需至少七架B-2,以投射总计14枚MOP [8]。这些轰炸机从密苏里起飞,飞行18小时直达目标全程几乎无无线电通信,贯彻极致保密 [9]。令人惊叹的是,这次任务完全不依赖任何前沿基地(如迪戈加西亚),而是在空中由加油机多次补给 [10]。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打击行动,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B-2实战行动,也是B-2历史上第二长的作战任务,仅次于“9·11”后的部署 [11] [12]。临近伊朗时,B-2分组突袭两大加固目标:埋藏在山下的福尔多铀浓缩地堡和纳坦兹核设施。伊朗当地时间凌晨2点10分左右,领头的B-2率先对福尔多投下MOP,数分钟后其余轰炸机命中各自目标点 [13] [14]。在整个行动中,14枚巨型钻地弹重击福尔多和纳坦兹目标区,造成巨大地下破坏并封死洞穴 [15] [16]。
为最大化奇袭效果、突破伊朗密集的防空体系,B-2打击行动巧妙运用佯动战术。突袭前,至少有六架B-2向西飞向太平洋——这是为了制造假象,令外界误以为轰炸机只是例行飞赴关岛 [17]。仅有极少数华盛顿和中央司令部坦帕总部的知情者参与策划,这一策略成功转移了注意力 [18] [19],而真正的七机打击编队则从东部横跨大西洋与地中海,彻底避开雷达侦测。凭借隐形和突袭优势,伊朗雷达系统完全失效,无人雷达发现来袭轰炸机,无战机升空,无任何火力对美军实施打击 [20] [21]。一名美方官员指出:“美军B-2轰炸机无声无息突袭伊朗腹地,无雷达警报,无战机拦截,无任何射击。”并强调没有其他国家具备如此能力 [22]。
战斗机护航与防空压制:F-22、F-35和F-16全面清除威胁
B-2隐形轰炸机的进出,一直由“第四、第五代战斗机编队护航”,它们在靠近伊朗时与轰炸机会合 [23]。这支护航力量包括美国空军最先进的隐形战斗机——F-22猛禽,以及F-35闪电II多用途战斗机和其它战术喷气机。隶属第1战斗机联队(弗吉尼亚州兰利-尤斯蒂斯空军基地)的多架F-22,于6月18日已悄然部署至欧洲(英国拉肯希思皇家空军基地) [24],以便顺利前往中东。F-22是美国最强空优战斗机,被部署以清空伊朗空域并形成前沿制空优势,尽管伊朗空军最终未能及时反应 [25]。
F-22的同行者还有F-35战机,它们凭借隐形和先进传感器参与作战。这些五代机成为空中打击部队的“眼睛和耳朵”,负责侦测威胁并干扰敌方传感器。打击编队进入伊朗空域后,护航战机以高空高速冲在最前方,如参谋长丹·凯恩将军所述,“为编队扫清前方的敌方战机及防空导弹威胁” [26] [27]。此外,美军中央司令部预先部署了专用机型负责“野鼬鼠”任务与电子压制,其中可能有装备防空压制(SEAD)任务的F-16CJ“毒蛇”,以及负责电子干扰的美海军EA-18G“咆哮者” [28] [29]。虽然官方未逐一公开平台列表,但一位防务人士透露,美军在该地区确实“部署有空军F-16野鼬鼠和海军EA-18电子战机”,以此压制敌方防空 [30]。
当B-2轰炸机接近目标时,这支“防护包”发射了高速反辐射导弹(HARM),以摧毁或致盲伊朗仍存的雷达系统 [31] [32]。“美军防护包使用了高速压制武器,以确保打击编队安全通过,并由战斗机对任何潜在的伊朗地对空威胁实施了预防性压制射击,”Caine将军解释道 [33]。这很可能涉及AGM-88E AARGM导弹对伊朗的地空导弹(SAM)雷达进行定向攻击。事实上,有报道称,在袭击期间,“爆发了战争以来最猛烈、最广谱的电子干扰”,覆盖了伊朗的通讯和雷达频率 [34] [35]——强烈表明美军电子战部队(可能包括EA-18G“咆哮者”或专用EC-130H“罗盘呼叫”飞机)正在积极削弱伊朗的传感器和指挥网络。得益于这些措施,伊朗的综合防空系统——本就已在前一周中被以色列的持续打击“严重削弱” [36] [37]——从未能够锁定来袭的美军战机。护航轰炸机的战斗机报告称,没有受到伊朗截击机或导弹的干扰 [38]。正如Caine所述,这次打击“异常完美”,实现了完全的突然袭击:伊朗战机“根本没有升空,伊朗的地对空导弹系统似乎也完全没有发现我们” [39]。
精确弹药:钻地弹、巡航导弹与智能炸弹
美军打击编队动用了多种专业化的武器系统,对三个目标核设施实施摧毁。总计约有75枚精确制导武器用于轰击伊朗设施 [40] [41]。先锋部队是早前提到的由B-2轰炸机投送的GBU-57 MOP钻地弹。这14枚巨型穿透弹摧毁了福尔多和纳坦兹关键的地下大厅,使隧道网络和离心机舱塌陷于瓦砾之下 [42] [43]。美方评估称,福尔多——伊朗最深埋的浓缩设施——已被多枚直接命中而“排除在可用名单之外” [44] [45]。
与此同时,第三个目标——伊斯法罕铀转化设施——被采取了不同的打击方式。在东部时间大约下午5点(比B-2轰炸机袭击其它目标早几分钟),美军向伊斯法罕发射了“二十余枚”战斧(Tomahawk)对地巡航导弹 [46]。这些战斧导弹每枚均为GPS制导的亚音速巡航导弹,射程超过1000英里,由中东驻扎的一艘美国海军潜艇发射。官方未公布确切舰只名称,但只有美国海军的四艘俄亥俄级导弹核潜艇(SSGN)具备如此大规模的齐射能力(单艘可携带多达154枚战斧巡航导弹) [47] [48]。潜艇的发射确保伊斯法罕之袭几乎与福尔多和纳坦兹的空袭同步,是协调好的计划,以最大化突袭和混乱效果。实际上,这些战斧导弹被编程为“最后击中伊斯法罕,以在整个行动过程中保持突然性,”Caine将军指出 [49]。在当地时间凌晨2:15到2:35期间,MOP炸弹轰击前两个目标的同时,二十余枚战斧导弹雨点般落在伊斯法罕,摧毁了其地面及浅层地下设施 [50] [51]。
美军战斗机在支援角色中很可能还动用了其他精确武器。例如,F-16CJ Viper和F/A-18“咆哮者”发射的AGM-88 HARM/AARGM就占据了“75枚精确制导武器”中的几枚,目标是伊朗防空雷达——时机恰在打击开始前及期间 [52]。护航战斗机还可能携带更小型的JDAM精确炸弹或SDB(小直径炸弹)滑翔武器,以快速摧毁如若试图进行反击的移动导弹发射车或防空阵地。然而,由于伊朗防御系统被突袭致盲,大部分破坏实际上是由先前计划好的空中钻地弹及海上巡航导弹造成。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比弹药精确同步轰炸所需的极度协调。B-2轰炸机投弹与战斧巡航导弹命中的时机必须保持极小误差,这样伊朗高层便毫无预警、也无机会转移关键资产。“三个伊朗核基础设施目标全都在东部时间晚上6:40至7:05之间被打击——伊朗当地约凌晨2:10到2:35,”参联会主席证实 [53] [54]。通过齐头并进地致命打击,美国确保在一举间给予伊朗核计划最大破坏。
美国海军的作用:航母、潜艇与驱逐舰的部署
美国海军深度参与和支援了对伊朗的打击,既为巡航导弹提供发射平台,又在该地区撑起防御伞。最直接的海军贡献来自一艘导弹核潜艇(很可能是俄亥俄级SSGN),其在伊斯法罕目标上发射了齐射的战斧巡航导弹 [55] [56]。这些俄亥俄级SSGN——由俄亥俄级核潜艇改装——每艘可携带多达154枚战斧导弹,并能以水下隐蔽阵地突然发动大规模火力。该潜艇可能在阿拉伯海或阿曼湾某处发射,其打击时机与B-2轰炸福尔多和纳坦兹的空袭高度协调。如上所述,通过隐蔽的水下平台发射,海军保证了猝不及防的突然性,降低了伊朗部队发现或抢先反击导弹发射的可能。五角大楼简报官员指出,没有其他海军装备能如此快速地齐射“二十多枚”对地导弹,这也表明俄亥俄级导弹核潜艇的使用至关重要 [57]。
除了潜艇之外,一支航母打击群也已就位,为这次行动提供后备支持。尼米兹号(USS Nimitz)(CVN-68)及其护航舰艇在打击行动前几天被迅速部署到美国中央司令部负责区域 [58]。由于B-2轰炸机和潜艇已主导打击,因此航母舰载机不需要对核目标进行轰炸,但航母上的航空联队很可能保持高度戒备。尼米兹号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和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为区域内提供了快速反应能力——比如执行战斗空中巡逻或电子干扰任务,以应对伊朗飞机或导弹对美军目标的威胁。事实上,海军来自VAQ中队的电子战专家(驾驶咆哮者)的确几乎可以肯定是行动支援编队的一部分,他们利用强大的ALQ-99干扰系统,在袭击的关键时刻干扰伊朗雷达和通信 [59]。区域内的海军水面作战舰艇,如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同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支援作用。这些搭载宙斯盾系统的舰船部署在波斯湾及周边,为美军基地及盟友提供空中和导弹防御——因为伊朗或其代理人可能会用弹道导弹或无人机进行报复,这是一项必要的防范措施。在冲突早期,美国海军驱逐舰已经协助拦截了伊朗发射针对以色列的导弹 [60] [61]。现在,在打击行动结束后的短时间内,这些军舰已准备好击落伊朗任何朝美军发射的导弹或其他武器。
尽管这次打击中美海军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并未明确用于发射战斧导弹,但它们很可能已武装待命,以执行后续任务。一旦出现新目标,或者伊朗设施需要进行第二轮打击,它们随时可以发射更多战斧导弹。美海军多种作战平台同时出动——从水面的航母和导弹驱逐舰到水下潜伏的SSGN潜艇——确保了“午夜铁锤”行动期间强大的海上力量投送和部队防护。总而言之,海军不仅通过潜射导弹交付了重要火力,还提供了海上指挥与控制枢纽、舰载雷达预警以及对伊朗海军或导弹反击的有力威慑。结果,区域内所有美军舰艇均保持安全,霍尔木兹海峡在打击后依然对航运开放,尽管德黑兰曾发出威胁 [62] [63]。
海外基地与前沿部署:从怀特曼到乌代德——全球投送能力
执行如此大规模的打击任务,需要一个横跨三大洲的空军基地和前沿部署节点网络。此次行动的起点是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这里是B-2幽灵轰炸机的大本营。所有参战的B-2轰炸机于6月21日零时刚过(美东时间)从怀特曼起飞 [64],开启了漫长的跨大西洋飞行。为实现空中加油,美军沿途在多个指定点部署了加油机。数十架加油机(KC-135“同温层加油机”和KC-46“飞马”)从美国及欧洲出发,为轰炸机提供空中补给 [65] [66]。值得注意的是,6月18日,为蓄势待发,美国空军向欧洲调集了二十多架加油机,主要部署在英国米尔登霍尔皇家空军基地以及其他北约机场 [67] [68]。这让B-2能在飞往中东途中于北大西洋和地中海再次获得空中加油。
空中伴随护航的实现依赖于一系列前沿部署。如前所述,6月18日,来自兰利空军基地的F-22猛禽战斗机进驻英国拉肯希思皇家空军基地 [69],随后可能直接或通过中东基地转赴中东战区。在中东战区,阿联酋阿尔达芙拉空军基地和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成为关键枢纽。阿尔达芙拉长期驻有美军战斗机中队,是F-35或F-16起飞加入打击编队的合逻辑选择。而乌代德基地则是美军联合航空作战中心所在地,承担了区域一切空中任务的协调枢纽。但由于预判伊朗可能进行导弹报复,美军在打击前将乌代德基地的非必要人员和大型飞机转移出基地,如将高价值侦察机和加油机转移至更远的安全地点 [70]。许多支援飞机很可能转移至科威特阿里·阿萨勒姆空军基地或沙特苏丹亲王空军基地(近年来美国军队常用),进一步远离伊朗对其的直接威胁 [71] [72]。事实上,打击后数小时,美军官员证实他们已经“将大型飞机撤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作为预防措施 [73]。
为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其他基地也处于待命状态。迪戈加西亚这座位于印度洋偏远岛屿的基地,历来是轰炸机的前沿部署点。如果有任何B-2在途中出现紧急情况或需选择备降机场,这里可作为转场或回收地点。(最终并未发生这类事故,所有B-2均安全返航密苏里。)土耳其因吉尔利克空军基地虽未公开参与本行动,但如遇到有组员需中途放弃任务,也可提供紧急降落或搜救支持。此外,美军和盟友基地如克里特岛苏达湾海军支援基地以及巴林海军支援基地,为本次行动提供了后勤保障和海军协调。通过发挥这套横跨美国本土、欧洲至波斯湾的全球基地网络,五角大楼证明自己能够在选择的任何时间和地点快速、精准地全球投送力量 [74] [75]。
支援部队:空中加油、情报侦察监视、网络与后勤支柱
执行“午夜铁锤”行动需要一支庞大的支援部队和能力,在幕后为打击行动保驾护航。其中最重要的是庞大的空中加油机队。美国空军集结了大量加油机,保障远程轰炸机与护航战斗机持续作战。KC-135“同温层加油机”和KC-46A“飞马”加油机从多支航空联队集结,为B-2及F-22、F-35等战机在飞行途中提供加油 [76] [77]。凯恩将军指出,“有几十架空中加油机参与,多批次轮换” [78]。这些加油机在大西洋、地中海和波斯湾上空的预定空中加油点与打击编队汇合,为战机提供数以千磅计的燃油,保障全程30小时的任务顺利完成。如果没有这条空中加油桥梁,B-2无法从密苏里直达伊朗后安全返航。因此,包括米尔登霍尔皇家空军基地100空中加油联队以及其他空中国民警卫队加油中队的机组成员,是空中无声的英雄,他们精准完成了任务中的关键空中加油。
另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是ISR——情报、监视与侦察。正如 [79]所报道,“全套情报、监视和侦察飞机”被部署。其阵容很可能包括E-3“岗哨”空中预警与指挥机(AWACS),用于监控空中态势并协调战区内125架飞机的复杂作战编队。AWACS将侦测伊朗空军的任何活动,并协调友军战机巡逻。RC-135“铆钉联合”信号情报机很可能监听伊朗军事通信和雷达信号,实时将情报传递给指挥官。高空的RQ-4“全球鹰”无人机或U-2侦察机或许正在上空盘旋,能在目标被打击后几分钟内提供打击效果的影像证据。事实上,仅在数小时内,商用卫星图像就显示福尔多遭到大规模破坏, [80],印证行动的成功。同时,MQ-9“死神”无人机及其他无人机持续执行监视任务,准备追踪伊朗军队调动,或在伊朗报复时猎杀移动导弹发射车。此次行动还得到天基资产支持——美军侦察卫星很可能实时监控伊朗机场和领空,并为打击部队提供安全通信链路。总的来说,从“云端之上到大气层之外”的全方位ISR体系,确保美方指挥官在整个任务期间都具备极佳的态势感知 [81] [82]。
至关重要的是,网络战部队和电子战小组在瘫痪伊朗回应能力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有报告指出,随着打击行动的开始,伊朗遭遇了“覆盖整个电磁频谱的大规模攻击”,导致无线电、GPS和蜂窝网络严重受阻 [83] [84]。这表明美军网络司令部与国安局的网络操作员在打击到来时,发起了进攻性网络行动,扰乱伊朗的通信及指挥控制系统。通过植入恶意软件或发动针对伊朗防空网和预警系统的网络攻击,美方很可能在关键打击窗口“打乱伊朗决策环”,让其决策层陷入盲区 [85] [86]。与此同时,美海军的EA-18G“咆哮者”和可能的空军EC-130H电子攻击机则在现场压制伊朗雷达波段和通信,如前述。这一网络与电子战的双重打击确保了伊朗指挥官在关键几分钟内完全“聋、哑、瞎”——在其核设施遭受打击时,无法做出任何有组织的应对。
所有这些行动背后,是庞大的后勤与维护保障。五角大楼透露,有“数百名维护和操作专业人士”参与确保此次任务的顺利进行 [87]。在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的地勤人员昼夜不停地备战B-2机队——其中很可能首次在实战中为轰炸机装填3万磅重的MOP钻地炸弹,这是一项极其精密的技术作业。弹药专家、航空电子技师、隐身涂层维护者确保每架B-2都能投入任务。在美国到欧洲的加油机场,后勤人员协调燃油补给,而在中东前沿基地,美军已备妥战斗机及支援机,随时准备升空。空运指挥同样不可或缺:C-17“环球霸王III”运输机在数日前已将人员、武器和物资空运到位,以支持美军部署(例如将F-22预备件和保障团队调往莱肯希斯)。医疗后送小组和搜救直升机也应当处于警戒状态(所幸未被派上用场)。整个行动展现了美军多军兵种一体化作战,高度依赖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太空军与网络部队间的紧密协同。正如凯恩将军所说,“整个任务是在跨多个作战域、战区策划执行的,其协调水平体现了我们的全球投送能力” [88] [89]。
指挥与控制:从白宫到中央司令部
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由美国政府最高层指挥,贯彻了严密的指挥链,确保了行动的保密与高效。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作为三军统帅,作出了发起打击的历史性决定——自1979年以来美国首次直接对伊朗本土动用军事打击 [90]。在行动前数天,特朗普向伊朗发出终极警告要求其停止核活动,警告无果后,他与国家安全顾问磋商并批准了“午夜铁锤行动” [91] [92]。6月21日夜,特朗普和其最高战争内阁齐聚白宫战情室,密切监控作战进展。事后公布的照片显示,副总统J.D.范斯、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国防部长皮特·海格塞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丹“雷金”凯恩上将及白宫办公厅主任苏茜·威尔斯均在现场,指挥行动过程中 [93] [94]。白宫团队从五角大楼和中央司令部获得炸弹命中目标的实时更新。待飞机离开伊朗领空,特朗普总统发表了简短全国讲话,盛赞美军“精确、高效与高超技艺”,并警告伊朗任何报复“都将遭遇比今晚更为猛烈的打击” [95]。
军事执行方面,则由位于佛罗里达州坦帕的美军中央司令部(CENTCOM)负责作战控制(总部设在麦克迪尔空军基地)。鉴于行动极度敏感,计划仅限极少数在中央司令部及联合参谋部的小型保密小组知晓。凯恩将军透露,“只有华盛顿和坦帕极少数人”掌握本次行动的具体时间和细节 [96] [97]。中央司令部司令迈克尔·库里拉上将或其空中作战分队指挥官,在接到命令后负责统一指挥本次斩首行动。联合空中作战中心(CAOC)位于乌代德空军基地,是此役的指挥控制枢纽,依靠安全数据链和卫星通信调度所有行动,从加油机、轰炸机到ISR资产。实际操作中,很可能成立了一个临时联合特遣队(JTF),由空军高级将领统筹空中部分,海军将领协调巡航导弹对地打击。参联会主席凯恩上将全程与一线指挥官和国防部长保持密切沟通,随时为应对突发情况提供建议和决策 [98] [99]。
在五角大楼,国防部长皮特·海格塞斯负责跨部门与国际协调。美方在行动前低调向少数关键盟友通报消息——尤其是以色列,以避免空中行动的冲突。(CNN报道称,美方于打击前立即知会了以色列政府,鉴于以色列战机也活跃于伊朗上空,“这非常有必要,否则可能酿成灾难” [100]。)事实上,此次美军打击发生在以伊冲突第九天,以色列军方(“旭狮行动”)此前一直猛烈轰击伊朗军队和核设施,但始终无法彻底摧毁深埋地下的目标 [101] [102]。以色列国防部门清楚,福尔多等目标超出其能力范围——一份行动前分析就指出,“美国是唯一拥有必要轰炸机和弹药的国家” [103] [104]。因此,美军打击与以军行动紧密配合。海格塞斯后来说,“以色列的军事战果卓著……但此次对伊朗的打击完全由美军主导并执行” [105] [106]。事实上,以军在6月21日前一周内已大幅削弱伊朗防空力量,为B-2轻松渗透打开了局面 [107]。正如凯恩将军所言:“我们确实借助了过去一周半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带来的便利” [108]。但他也明确表示,“剩下的,只有美国空军具备完成的能力——凭借其独有的轰炸机、弹药和保障实力” [109]。
在整个行动过程中,指挥与控制始终在多个冗余层级得到维持。安全的卫星通讯(SATCOM)将总统和五角大楼与空中指挥所连接起来。一架E-4B 国家空中作战中心很可能作为备份指挥节点待命。在作战区域内,AWACS和JSTARS飞机为打击编队提供战术指挥与控制。在海上,“尼米兹”号航空母舰则充当了海军和防空协调的浮动总部。在网络空间,美国网络司令部的作战中心则协调网络攻击时机,使之与动能打击同步。这种多域一体化需要明确的集中指挥权和对预先计划阶段的严密执行。正如Caine将军所述,这是一场联合、综合兵种作战的教科书式范例:“在狭小的空域内,跨多平台严格同步执行,且几乎无通讯。这样的协同正是我们的联合作战力量全球独步的体现。” [110] [111]。
最终,当炸弹命中目标后,指挥重心转向效果评估与遏制。6月22日早上,五角大楼召开简报会,国防部长Hegseth与Caine将军进行初步战损评估——所有武器均命中目标,所有飞机安全返航 [112] [113]。特朗普总统在讲话中称赞军队的完美执行,并表达希望,这次果断打击“将服从于整个自由世界的安全利益”,同时或许能迫使伊朗重回谈判桌 [114] [115]。与此同时,美军在该地区已进入高度戒备。各种应对伊朗报复的预案已就绪:新增的“爱国者”和THAAD防空部队在美军基地周围启用,如前所述,非必要的人员和飞机也转移至更安全的区域 [116]。外交和信息战也同时展开——比如,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奉命将这次打击辩解为反扩散行动,尽管伊朗政府愤怒谴责其为“骇人听闻且非法”,并请求召开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 [117] [118]。
结论:毁灭性打击与全球震荡
“午夜铁锤行动”展现了美国军事力量的巅峰——这是一场精心校准的打击,结合了隐身技术、精确火力与庞大的后勤能力。在一个夜晚,美国将伊朗核计划倒退数年,铲除了长期被认为近乎无法摧毁的加固目标。“我们的初步评估是所有精确弹药都命中预期目标,实现了预期效果,”国防部长Hegseth确认,“尤其是Fordow,这是主要打击对象。” [119]。独立的卫星照片证实了其彻底破坏:Fordow的地下大厅塌陷,通风井被炸毁 [120]。伊朗官员表现强硬却难掩震惊——伊朗原子能机构谴责该打击为“无法无天……丛林法则”,但仍宣称伊朗将以某种形式继续核研究 [121]。战略影响立竿见影:德黑兰制造武器级浓缩铀能力遭受重创,但区域战争风险也一夜飙升。世界屏息以待伊朗的回应,截至次日,伊朗对以色列实施了有限的导弹袭击,并誓言未来还将复仇 [122] [123]。
对于美国及其盟友来说,这次行动是决心的有力宣示。从总统到下属官员,美方一再强调打击目标是“伊朗的核项目,而非伊朗人民”,意在表明这是一场先发制人、非核打击,旨在防止更大威胁 [124]。特朗普总统宣布,“现在是和平的时刻了,” 并向执行任务的“伟大美国勇士们”致以祝贺 [125]。美军指挥官则强调,这次打击是“一次性”行动,是为了消除特定威胁,而非全面战争的开端 [126]。尽管如此,五角大楼仍保持高度戒备。防空与海军单位随时准备挫败伊朗针对美国在海湾地区军队的任何报复。霍尔木兹海峡——全球石油航运的命脉——成为聚焦点,但美海军力量确保其始终畅通,尽管伊朗威胁要封锁 [127] [128]。
在美国国会及国际社会内,反应却严重分化。以色列等盟友高度赞扬这次行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美国“采取了果敢行动”,并认为此举“将彻底改变历史”,以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 [129]。海湾阿拉伯国家悄然欢迎对伊朗野心的打击,同时也为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动荡做准备。美国国内,支持者称赞总统的果断行动(“总统做出了正确决定……只有武力才能阻止伊朗,”一位参议院军事委员会领导如是说 [130]),而国会批评者则警告局势升级风险,以及缺乏对新冲突的明确授权 [131] [132]。五角大楼方面在描述行动完美执行时表现得意,但同时也保持谨慎态度,声明“此刻为时尚早称任务已圆满” [133]。伊朗通过代理人或导弹展开报复的能力仍然令人担忧,未来数日美军仍将高度投入于导弹防御和区域安全 [134]。
“午夜铁锤行动”很可能会成为多年后研究现代美军一体化作战的典范——它展示了如何通过整合隐身武器、网络/电子战、精确武器和联合规划来摧毁最坚固的目标。此役凸显了美国军队的独特作战能力。正如一位观察者所说,当晚参与“从海底到太空的全部作战资产” [135] [136]——换而言之,战争的每个领域都被利用到极致。特朗普总统在打击结束后强调,“世界上没有其他军队能做到这一点。” [137] 此言即使最严厉批评者也难以反驳。这一果断行动究竟能否威慑伊朗核野心,还是催生冲突新篇章,唯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但当前,世界已经见证了美国权力在针对关键威胁时展现出的非凡打击距离与精准度。
消息来源:本报告中的细节来自五角大楼官方简报、现场报道以及对伊朗打击的国防分析,包括《Air & Space Forces Magazine》 [138] [139],The War Zone(Tyler Rogoway、Howard Altman 等) [140] [141],美国海军学会新闻(U.S. Naval Institute News)以及《华盛顿邮报》直播更新 [142] [143],以及其它引用来源。这些内容为2025年6月21日至22日行动中所涉部队和能力提供了全面、客观的说明。
References
1.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2. www.twz.com, 3. www.twz.com, 4. en.wikipedia.org, 5. www.twz.com, 6. www.twz.com, 7. www.reddit.com, 8.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9. www.twz.com, 10.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11. www.twz.com, 12. www.twz.com, 13. www.twz.com, 14. www.twz.com, 15. www.twz.com, 16. www.twz.com, 17.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18. www.twz.com, 19. www.twz.com, 20. www.twz.com, 21. www.twz.com, 22. www.twz.com, 23. www.twz.com, 24.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25. www.twz.com, 26.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27. www.twz.com, 28.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29. www.twz.com, 30.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31.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32.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33.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34. www.twz.com, 35. www.twz.com, 36. www.reddit.com, 37.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38. www.twz.com, 39. www.twz.com, 40. www.twz.com, 41. www.twz.com, 42. www.twz.com, 43. www.twz.com, 44. www.twz.com, 45. www.twz.com, 46. www.twz.com, 47. www.twz.com, 48. www.twz.com, 49. www.twz.com, 50. www.twz.com, 51. www.twz.com, 52. www.twz.com, 53. www.twz.com, 54. www.twz.com, 55. www.twz.com, 56. www.twz.com, 57. www.twz.com, 58.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59. www.twz.com, 60.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61.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62. www.twz.com, 63. www.twz.com, 64.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65.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66.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67.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68.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69.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70.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71.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72.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73.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74. www.twz.com, 75. www.twz.com, 76.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77.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78. www.twz.com, 79. www.twz.com, 80. www.twz.com, 81. www.twz.com, 82. www.twz.com, 83. www.twz.com, 84. www.twz.com, 85. www.twz.com, 86. www.twz.com, 87. www.twz.com, 88. www.twz.com, 89. www.twz.com, 90. www.washingtonpost.com, 91. en.wikipedia.org, 92. www.twz.com, 93.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94. www.washingtonpost.com, 95. www.washingtonpost.com, 96. www.twz.com, 97. www.twz.com, 98. www.twz.com, 99. www.twz.com, 100. www.twz.com, 101.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102.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103.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104.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105.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106.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107.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108.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109.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110. www.twz.com, 111. www.twz.com, 112. www.twz.com, 113. www.twz.com, 114. www.washingtonpost.com, 115. www.washingtonpost.com, 116.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117. www.washingtonpost.com, 118. www.washingtonpost.com, 119. www.twz.com, 120. www.twz.com, 121. www.washingtonpost.com, 122. www.washingtonpost.com, 123. www.washingtonpost.com, 124. www.reddit.com, 125. www.twz.com, 126. www.twz.com, 127. www.twz.com, 128. www.twz.com, 129. www.washingtonpost.com, 130.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131.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132.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133. www.twz.com, 134. www.twz.com, 135. www.twz.com, 136. www.twz.com, 137. en.wikipedia.org, 138.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139. www.airandspaceforces.com, 140. www.twz.com, 141. www.twz.com, 142. www.washingtonpost.com, 143. www.washingtonp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