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3 月 2025
43 mins read

在朝鲜的互联网接入:朝鲜的秘密互联网是如何运作的:发现光明的隐秘世界!

Internet Access in North Korea. How North Korea’s Secret Internet Works: Discover the Hidden World of Kwangmyong
  • 光明网是朝鲜的国内内联网,完全与全球互联网隔离,内容由国家策划和审查,内网托管约1,000到5,500个网站。
  • 全球互联网对普通公民几乎不可用,只有极少数精英可访问,互联网的IP地址总量约为1,024个。
  • Koryolink于2008年12月上线3G网络,2011年覆盖约92%人口、14%国土,2017年用户约390万,约占人口的15.5%。
  • Kang Song Net于2012年推出,Byol于2015年上线,三家运营商共存,Kang Song Net允许用当地货币支付,Byol初为平壤外国居民服务,后扩展到国内3G。
  • 朝鲜的全球互联网连接依赖两条光纤主干线:2010年通过中国联通实现的光纤连接,以及2017年开通的经俄罗斯TransTeleCom的线路。
  • 光纤主干网在1990年代初期逐步扩展,1992年在平壤建立光纤工厂,1995年铺设第一条约300公里的光纤线连接平壤与咸兴,后向全国延展。
  • 到2020年,3G覆盖约94%人口,土地覆盖约14%,手机订阅约为6–6.5百万,约占人口的18%。
  • 4G已在部分地区测试或部署,2023年底开始在国家部分地区部署,通常使用二手华为设备,5G尚未部署。
  • 外国游客的3G互联网价格极高,包含75欧元的USB调制解调器、150美元的SIM卡以及2GB数据包约150欧元,最高10GB约400欧元。
  • 卫星互联网对普通民众基本不可用,政府监控并干扰卫星信号,星链尚未在朝鲜运营,外交机构和极少数机构可能通过卫星连接,成本极高。
Language: 中文. Content:

政府对互联网访问的控制和审查

朝鲜政府严格控制所有互联网使用,仅允许少数精英群体经过特别授权访问全球互联网 [1] [2]。绝大多数公民被禁止访问全球网络;他们被限制在国家运行的国内网络上。即使是那些被允许的用户(如高级官员、国家研究人员和宣传人员),在线活动也受到严格监控。所有聊天、电子邮件和网络内容都在国内网络上由国家筛选和监控 [3]。当局还阻止外国网站——例如,2016年,朝鲜开始封锁Facebook、YouTube、Twitter和许多韩国网站,以遏制外部信息传播 [4] [5]。尝试绕过这些控制是极其危险的:那些被发现使用未经授权连接(如边境附近的中国移动网络)的人将面临严厉的惩罚 [6]。简而言之,朝鲜的领导层紧紧掌控互联网访问,作为更广泛的信息封锁的一部分,确保公民只看到国家批准的内容。

国内内联网(光明网)与全球互联网接入

朝鲜人无法像其他地方那样自由访问全球网络。相反,政府运行一个封闭的国内内联网,称之为光明网(“Brightness”),作为全球互联网的内部替代品 [7]。光明网是一个全国性的网络,有自己的网站、在线服务、电子邮件和搜索引擎,但完全与全球互联网隔离。光明网上的内容由国家策划和审查,包括国内新闻媒体、教育资源、科学和技术数据库以及宣传网站,所有这些都经过当局批准 [8] [9]。截至2010年代中期,光明网估计大约托管数千个内部网站(大约1,000–5,500个),为朝鲜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 [10]。相对而言,朝鲜只有少数几个网站可以在全球网络上访问,而这些基本上都是政府运营的宣传或信息网站(2016年,朝鲜的DNS泄漏显示只有28个.kp域网站可从国外访问) [11]

仅有非常小的精英群体——挑选的政府和军方领导人、值得信赖的学者、国家黑客,以及外国人——被允许在朝鲜访问全球互联网 [12] [13]。该国仅有1024个IP地址分配给互联网使用(总人口约2500万),这凸显出能上网的全球人数很少 [14]。即使对这些用户而言,体验也受到严格控制;他们的活动受到监控并受到审查(例如,对朝鲜用户的连接通常通过中国进行,以便于监控和过滤) [15]。与此同时,普通人只能使用光明网,尽管提供电子邮件、新闻、数字图书馆,甚至一些电子商务或社交网络功能,但基本上是一个没有非审查内容的封闭内联网 [16] [17]。这个双网络系统允许政权在国内推动数字素养和有限的在线服务,同时防止普通公民访问开放的互联网。总结来说,朝鲜的光明网与互联网代表了一个鲜明的鸿沟:一个为大众设置的严密防火墙的国家网络,而真正的互联网访问则受到严格限制,仅为特权少数人提供。

主要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s)及市场份额

朝鲜的电信和互联网市场由国家控制的实体和少数合资企业主导。对于固话和宽带互联网服务,主要(可谓唯一的)ISP是星合资公司,这是朝鲜邮政和电信部与泰国Loxley Pacific的合资企业 [18]。星合资公司获得政府授权提供现代互联网服务,并在2009年接管了该国的互联网地址分配 [19]。实际上,星合资公司处理为机构和少数批准上网用户提供的有限国际带宽和连接。在星合资公司成立之前,朝鲜的任何全球互联网接入都非常简陋——仅限于通过卫星链路或通过直接连接的中国提供给某些政府部门 [20]。今天,星合资公司仍然是朝鲜全球互联网连接的看门人,不过考虑到能上网的人很少,其“市场”极其有限。

在移动领域,有三家电信运营商提供蜂窝服务,均受到国家监管。最大且最早的是Koryolink,作为埃及Orascom电信传媒技术公司和国有的韩国邮政和电信公司之间的合资公司,于2008年推出的3G移动网络​ world.kbs.co.kr [21]。Koryolink对移动服务拥有了四年的排他性,直到2012年并迅速增长——到2012年大约有100万用户,2013年200万,2015年达到了300万​​ world.kbs.co.kr。到2017年中,Koryolink在其网络上大约有390万用户(约占人口的15.5%) [22]。然而,在Koryolink的排他性消失后,政府于2012年推出了第二家运营商——国有的Kang Song Net作为竞争对手​ world.kbs.co.kr [23]。Kang Song Net也运营着一个3G网络并且被创建为提供更多直接的政府控制;其允许用户以朝鲜元支付(与Koryolink用外币收费的一些服务相对),并提供稍微便宜的费率,使其在当地用户中受到欢迎​ world.kbs.co.kr。2015年,一个名为Byol(“星星”)的第三家移动运营商上线​ world.kbs.co.kr [24]。Byol最初为平壤的外国居民提供有线互联网连接,但随后开始为国内用户提供3G移动服务(据报道主要服务政府、军方官员和公民)​ world.kbs.co.kr。Byol也被认为是合资企业,涉及到泰国Loxley Wireless的参与,这表明了在电信领域的另一个外国合作 [25]

三家运营商——Koryolink、Kang Song Net和Byol——现在在有限的电信市场中共存并竞争。由于国家秘密性的缘故,市场份额数据很难获得,但趋势显示Koryolink的当地用户份额随着Kang Song Net和Byol的用户增加而下降。许多朝鲜人在2012年后从Koryolink转到Kang Song Net,因为Kang Song的服务可以用当地货币支付并且语音质量更好​ world.kbs.co.kr。今天Koryolink仍然有大量用户(包括几乎所有的外国人和许多精英本地人)并为外国人在该国提供唯一的合法移动互联网接入 [26] [27]。另一方面,Kang Song Net和Byol专门为朝鲜居民提供服务,并不向他们提供国际电话或互联网​ world.kbs.co.kr。截至2020年,估计朝鲜的手机用户约为600万(约占人口的18%),尽管拥有多个手机的情况可能使实际独立用户数量更低 [28] [29]。总之,朝鲜的ISP和电信行业规模小且为国家主导:由星合资公司处理稀缺的互联网连接,而Koryolink、Kang Song和Byol分享着一个不断增长的手机市场——随着后两者蚕食Koryolink的早期垄断,这是政权为控制外国股份和影响力而采取的策略的一部分​ world.kbs.co.kr

基础设施发展和覆盖(城市与农村)

朝鲜的电信基础设施已经逐渐发展,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在平壤(首都)和其他主要城市中,连接性相对较好:光纤电缆连接了关键机构,蜂窝网络覆盖密集。举例来说,到2011年Koryolink已经建立了453个移动基站,覆盖了平壤以及另外13个主要城市、86个小城市和22条高速公路​ world.kbs.co.kr。到那时,这个网络覆盖了超过92%的朝鲜人口(尽管只覆盖约14%的土地面积,集中在人口密集区)​ world.kbs.co.kr [30]。特别是平壤拥有最先进的电信基础设施——大多数政府部门、大学和较大的企业在首都通过高速光纤线路相互连接 [31],平壤居民比其他地方拥有更多的电话和内联网服务访问。在像平壤这样的富裕中心(以及东北部的罗先经济特区),手机所有权率很高——在20至50岁成人中大约达到70%以上 [32] [33]。这些城市地区还为精英提供互联网接入设施(例如,官员的网络室或大学的实验室)以及图书馆和教育中心的光明内联网信息亭。

与此相反,农村地区和小镇的基础设施更为有限。许多偏远村庄没有固定电话网络,不得不依赖不断扩展的蜂窝网络作为唯一的通信手段 [34]。移动运营商已经稳步地向城市以外扩展:对信号塔部署的调查显示,蜂窝信号现在已经到达农村地区,新的基站出现在几年前没有覆盖的偏远县 [35]。到2022年,估计有650万至700万朝鲜人(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手机,虽然不仅限于城市,也包括网络覆盖已可用的乡村地区 [36] [37]。许多农村地区的信号塔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这表明有努力在电力不可靠的地区为网络供电 [38]。然而,有信号覆盖与互联网接入并不等同——在精英圈子之外,农村用户通常只能进行通话或使用批准的内联网应用程序;他们没有真正的互联网连接。而且,设备和服务的渗透率仍然在农村社区较低。手机拥有权仍然主要集中在相对富裕或关系良好的人群(如地方市场的贸易商或省级官员)。居住在偏远的农业村或贫穷地区的人常常根本买不起手机或电脑,而许多这样的地区经常遭受停电,限制了数字服务的使用。政府有意在所有省份推出通信基础设施——例如,到2000年代初,几乎每个县都铺设了光纤线路(通常是通过大规模劳动力运动) [39] [40]– 但基础设施的质量和使用在城市中心仍然高得多。总之,朝鲜的骨干网络(光纤和蜂窝网络)确实覆盖了全国并在稳步增长,但在连通性和互联网相关服务的实际使用方面,连接的城市和连通较差的农村地区之间仍然存在数字鸿沟。

互联网访问的速度和价格

在朝鲜,互联网接入不仅罕见——而且相比全球标准速度慢且极其昂贵。该国的公共电信远远落后于现代标准:全国范围内的蜂窝系统直到最近仍然限于3G技术(2008年引入)​ world.kbs.co.kr,这意味着数据速度相对较低(最好的情况是每秒几百千比特到几兆比特)。不同于邻国韩国——千兆宽带已普及 —— 朝鲜几乎没有消费者宽带。固定宽带每千人用户订阅在实际上为零,因为禁止公民家庭上网 [41]。只有政府办公、一些大学和外国机构有直接的互联网连接,通常是通过旧的光纤连接甚至过去的拨号类连接。一项韩国的分析指出,朝鲜的总网页版足迹微不足道——在某个时间点,比英国福克兰群岛生成的数据还少 [42]– 强调高带宽服务的使用极为有限。综上所述,普通朝鲜人根本没有体验现代高速度互联网的机会;他们被限制在规模更小的光明内联网,其性能受到落后基础设施和政府带宽限制的制约。

对那些少数能够访问全球互联网的人(主要是外国人和少数精英),价格是一个主要障碍。朝鲜的电信提供商对互联网服务收取昂贵的费用。例如,Koryolink的游客移动互联网(3G)官方收费,首次提供于2013年,被报告为75欧元的USB调制解调器和150美元的SIM卡加上高额的数据费用 [43]。数据套餐费用为150欧元仅得2GB数据,最高可达400欧元得10GB,并加收SIM的月租费 [44]。以这些价格(几百美元就为了获得几GB的流量),只有外国人或极为富有的人才会考虑使用互联网。即使在今天,供大使馆或企业在平壤使用的互联网接入通常是通过可能付出高昂代价的特殊合同进行的。本地人的手机服务计划虽然比这些收费外国人计划要便宜,但与收入相比,仍然很贵。Koryolink的计划历史上要求当用户超过少量的分钟/数据限额后用外币支付,这使得普通公民无法承受​ world.kbs.co.kr。Kang Song Net的引入有助于通过允许用本地元缴纳费用降低一些成本,但普通朝鲜人仍要花费相当一部分收入来购买手机及预付分钟。在实际应用中,许多公民通过共享手机或使用非正规市场充值的方式来访问移动服务。光明内联网在图书馆、学校或其他公共终端上免费使用,但私自拥有电脑或智能手机接入却很昂贵。此外,政府的控制意味着速度被故意限制——例如,即使3G数据在手机上可用,政府当局也常常禁用或限制消费者智能手机上的互联网功能 [45]。大多数朝鲜智能手机的Wi-Fi和移动数据功能被削弱以防止未经授权的浏览 [46],所以用户不能完全利用硬件的速度。所有这些因素造成了一种情况,朝鲜的连接的少数人体验相对的慢速连接和极高的价格,而绝大部分人则根本没有真正的互联网。相比之下,在自由市场的国际上互联网接入成本已经下降而速度却大幅提高;朝鲜因其孤立政策和政策显得在互联网服务领域成为世界上最贵且带宽最短缺的地方之一。

光纤网络的增长与扩展

尽管与外界隔绝,朝鲜在过去几十年里投资建设了一条光纤通信主干线——主要是为了改进国内通信,并支持其控制的内联网和电话系统。在1990年代初期的联合国协助下,朝鲜在平壤建立了一个光纤电缆工厂(1992年),并在1995年铺设了第一条大型光纤线,大约300公里,连接了平壤到东海岸的咸兴 [47]。这条初始主干线成为进一步扩展的模板。在1990年代后期,金正日的政府开展了大规模全国基础设施运动,期间光缆延伸到全国的省级城市和县 [48]。数以万计的士兵和工人被动员费力挖沟并安装纤维电缆,作为更广泛公共工程项目的一部分 [49]。到2000年代初,大多数主要枢纽(以及许多县城)通过光纤联网,取代了之前的长途通信铜线。这为光明网内联网和手机网络的回程奠定了基础。本质上,朝鲜成功创建了一个国家光纤主干网,链接政府部、大学、研究中心和城市。该国的电信交换系统也在现代化过程中同步进行,在光纤推广期间设置了数字交换机 [50]

在国际方面,朝鲜曾长期依赖过时或间接连接,但最近扩大了其边界之外的光纤连接。在2010年前,该国的外部互联网访问主要通过卫星上传(例如,通过德国的合作伙伴)或者通过少数高度控制的线缆进入中国 [51]。2010年末,一个重大改进是在平壤到中国的光纤连接的激活,由中国联通提供,这成为朝鲜的主要全球互联网门户 [52]。这种高容量连接到中国互联网主干线显著增加带宽(尽管绝对带宽数据依旧秘密),减少了对较慢的卫星的依赖。多年来,中国联通的线路是朝鲜网络的唯一通道。然后在2017年,开通了一条第二国际光纤线路通过俄罗斯——一家俄罗斯电信公司TransTeleCom(俄罗斯铁路的子公司)开始通过连接朝鲜与俄罗斯东部的光纤线路路由朝鲜的互联网流量 [53]。这条俄罗斯线路(据说从东北城市清津过境到海参崴),为连通性提供了冗余路径,减少了朝鲜对中国的依赖 [54] [55]。如今,朝鲜的国际互联网访问通过这两个主要的光纤链路处理——一个穿过中国另外一个穿过俄罗斯——这给了政权更多弹性并给了其连通性谈判权 [56]

在国内,光纤网络继续适度发展。国家可能优先连接战略设施(如军用,科研或工业地点)与光纤以实现安全快速通信。有迹象表明,光纤到家庭或光纤宽带对公众不存在,但在政府和研究圈内则使用千兆速度光纤连接(例如,在朝鲜计算机中心,平壤的大学与数据中心之间)。当朝鲜升级其移动网络技术(如采用4G时),它利用光纤主干在网间传输回程流量 [57]。总的来说,朝鲜的光纤设施自从1995年的单一试点线路扩展为当今的全国网络,并支撑着国家内部的通信(电话和内联网)以及其全球互联网的小心控制的连接。

移动网络覆盖和渗透(3G,4G,5G)

过去十年中,朝鲜的移动网络在覆盖和用户数量上看到了显著增长,尽管在技术上仍然落后。该国的现代蜂窝时代始于2008年12月的3G服务推出(Koryolink的上线)​ world.kbs.co.kr。自那以后,3G网络扩展到几乎所有人口稠密地区。到2020年,3G覆盖了约94%的人口(尽管只覆盖14%的国土,重点在城市和交通走廊上) [58]。这意味着大多数朝鲜人居住在可以提供移动信号的区域中,即便许多人负担不起电话费用。如前所述,约有600万到700万手机订阅活跃,相当于约25%的公民拥有手机(一些来源估计渗透率约在18%至25%之间) [59] [60]。这些手机主要用于国内通话和短信交流——超过90%的被调查的近期逃亡者报告说,他们在朝鲜时每天使用手机,主要是联系家人或在非正规市场进行交易 [61]。网络支持基本的数据服务,而有一个有限的移动内联网/互联网访问服务可用(主要针对外国人和精英用户)通过Koryolink的数据计划 [62]。然而,典型的朝鲜用户使用手机主要是工具用于语音通讯,和可能政府批准的应用程序,而不是开放的互联网浏览(大多数当地手机上的互联网功能由软件禁用) [63]

技术代际:朝鲜在技术代升级方面仍保持较长的3G(第三代)移动技术。尽管世界许多国家在2010年代转向4G LTE,朝鲜仅在最近才开始进行转换。据2021年的报道表明,全国正在准备从3G升级到4G [64],到2023年底,已经在国家部分地区开始部署4G网络 [65] [66]。4G部署显然至今仍然有限——其中一个国内运营商Kang Song Net在韩国非军事区附近观测到一个4G信号(可能是LTE),确认4G服务正在测试或激活中 [67] [68]。朝鲜据报道正在使用来自中国二手的华为设备来实施其4G网络 [69],这标志着国际制裁和成本迫使其依靠使用或黑市硬件。这个后知后觉拥抱的4G旨在提高网络容量和数据速度以响应消费者对移动服务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70]。即便如此,政权仍保持谨慎——专家指出,政府当局可能会限制4G的全功能或部署广度以保持控制,确保它们永远落后于前沿一步 [71] [72]。至于5G,朝鲜对下一代无线技术表现出兴趣,但目前没有5G服务。2020年金正恩强调5G技术研究作为优先任务​ world.kbs.co.kr,显示出政府最终想发展5G能力。然而,考虑到技术和制裁挑战,朝鲜的5G目前仍是纯粹的理想——可能需要数年或更长时间来部署5G网络。

手机普及和使用趋势:在金正恩领导下,手机的应用迅速增长。从2000年代初的几乎没有手机用户,到现如今该国有数百万台设备在使用中 [73]。尤其是在城市的年轻人和市场商贩中,手机使用率较高,因为他们依靠电话进行交易和通讯 [74] [75]。有趣的是,2017年的一项研究估计69%的家庭普遍拥有至少一部手机 [76]– 虽然这个数字可能被抽样误差以及更适用于城市地区的,然而这表明手机在朝鲜日常生活中已变得普遍。网络目前主要处理3G语音和短信,但随着4G的推行,拥有较新智能手机的用户可能很快享受更快的连接来使用批准的应用程序(例如国家认可的教育内容流媒体或内联网的电子商务)。没有国际漫游的迹象——朝鲜的网络是封闭圈;例如Koryolink没有漫游协议,外国人在国内若要有服务必须购买本地SIM卡 [77] [78]。而且,国内用户无法进行国际直拨电话或访问外国网站;移动网络维持着同样的隔离限制。总结而言,现在3G蜂窝服务覆盖了朝鲜的大部分地区,约四分之一人口使用;4G在2023年末刚刚开始推行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而5G则在遥远的未来仍是一个目标。尽管受到严格限制与控制,移动连接的扩展示为朝鲜为数不多的高科技增长领域之一。

朝鲜互联网服务的外国伙伴关系

鉴于资源有限及技术根基薄弱,朝鲜一直依赖外国合作,以发展其电信和互联网服务,尽管在严格监督的情况下。早期的合作伙伴之一是泰国的Loxley Pacific于1990年代:Loxley帮助建立了第一个手机网络在罗先(Rason)经济特区,后来参与了管理朝鲜互联网门户的星合资公司ISP [79]。星合资公司,约在2009年成立,是由朝鲜政府(邮政/电信部)和Loxley的合作结果,并有效地控制了朝鲜的全球互联网连接和IP地址分配 [80]。另一个主要的外国玩家是埃及的Orascom。Orascom的子公司CHEO Technology与韩国邮政与电信公司合作,于2008年推出Koryolink,为朝鲜的3G移动网络提供了资金、基础设施和专业知识​ world.kbs.co.kr [81]。Orascom投入数亿美金进入Koryolink,安装基站并可能使用国际供应商(如华为)的设备。在初期年份里,这一合作对推动移动服务至关重要。Orascom报告了用户增长并建造了核心网络,而朝鲜方面则提供监管控制和市场准入​ world.kbs.co.kr [82]。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关系变得紧张:朝鲜推出了竞争对手国有运营商(Kang Song Net, Byol)并限制利润返还,导致Orascom不得不减记其投资。今天,Orascom的角色减少(据报导失去了对Koryolink的管理控制),但是其提供的基础设施仍然是手机系统的骨干​ world.kbs.co.krworld.kbs.co.kr

其他外国合作包括Byol网络与Loxley(泰国)的关联。2015年推出的Byol据称是政府与Loxley Wireless的合资企业,表明泰国继续参与朝鲜电信项目 [83]。Byol最初专注于通过Wi-Fi和光纤为平壤的外籍人士提供互联网服务,这再次表明了如何通过外国实体增强朝鲜有限的互联网供应​ world.kbs.co.kr。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一直是重要的伙伴。自2010年起的主要互联网接入是通过中国联通,这意味着朝鲜全球的互联网接入实际上由中国国有运营商提供 [84]。据称,中国公司还提供了大量硬件:华为和中兴通讯(中国)为电信设备的来源之一。事实上,朝鲜的崭露头角的4G升级采用了二手华为LTE设备,尽管有制裁,还是走私或进口到该国 [85]。2017年俄罗斯电信TransTeleCom协助提供第二条互联网线,可能是平壤和莫斯科之间达成的政府协议 [86]。此外,一些网络管理或网络安全领域可能也存在俄罗斯技术,但细节尚不清楚。

超越电信运营商,外国伙伴关系还扩展到内容及培训。例如,由外国资助捐赠成立的平壤科技大学(PUST)提供的计算机科学教育(在有限情况下监督可进行研究的互联网访问)通过国际教师进行。而一些朝鲜IT公司与外国公司有某些合作(往往是秘密的),从事软件开发。然而,近年的国际制裁让正式合作变得更加困难。Orascom的项目因制裁问题而受到影响,大部分西方公司被禁止提供先进电信设备。制裁和抵制令导致朝鲜更加依赖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或通过违法的采购行为来发展互联网 [87]。总结来说,外国合作伙伴——特别是埃及的Orascom和泰国的Loxley在移动通信,以及中国和俄罗斯国营运营商在主干连通性上——在启动朝鲜的互联网和通信中扮演重要角色。国家在遇到符合其目标的情况下欢迎外来技术,但始终在保持朝鲜的制权之下。因此,某些项目(如Koryolink)在外国方的利益与政权优先事项不一致时经过一段时间后关系恶化。向前看,考虑到在孤立状态下完全依靠国内的发展此类复杂基础设施面临挑战,朝鲜可能继续依靠友好国家(中国、俄罗斯,甚至其他国家)来逐步改善其网络。

朝鲜的卫星互联网接入

卫星互联网在朝鲜几乎对普通民众不存在,即使对多数机构来说也是一种最后手段。历史上,在光纤链路建成之前,朝鲜使用过卫星链路以实现有限的互联网连接。直到2010年左右,该国的主要互联网连接据报道是一条通过德国地面站的卫星链路,为少数政府办公室提供慢速且昂贵的链接 [88]。即便是今天,朝鲜被认为仍然维护某些卫星通信能力作为后备以及特别用途——例如,如果陆地线缆失效,某些军事或外交通信可能通过卫星进行 [89]。然而,普通朝鲜公民绝对无法利用卫星通信,拥有未经授权的卫星传输设施则是重罪。政权积极工作以干扰外国卫星信号(例如外国广播电台)并会迅速找出非法使用卫星电话的地方 [90] [91]

对在朝外国人和外交官来说,卫星互联网技术上可能可行,但受到严格控制。平壤的各大使馆可能使用保密的卫星链路用于他们自己的通讯(根据外交规范允许的,而朝鲜无法轻易监视,这也是为什么大使馆依赖于此)。除此之外,少数国际组织或外国经营的酒店在过去曾通过与政府达成协议的卫星网络提供互联网接入。举例而言,在光纤线到中国的可靠之前,平壤酒店向客人提供的互联网连接有时通过由外国电信公司管理的卫星连接获得。确实有一些全球卫星服务提供商将朝鲜列入覆盖范围(例如,一些VSAT提供商为朝鲜提供解决方案),理论上可以在国家偏远地区设置卫星天线获得互联网 [92] [93]。但在实践中,这种连接需政府批准和监控——无论在朝哪个私人公民或公司都不能独立安装卫星天线以获取互联网。卫星互联网的成本也令人望而却步:设备和服务可花费每月数千美元,远远超过任何非政府或精英圈外的朝鲜人可负担的。而且,任何可疑无线电传输都能被该国的安全机构监视到。卫星电话和调制解调器发出的信号覆盖已知频段,这些频段朝鲜当局进行监控并干扰;在朝鲜违法使用极其危险 [94]。过去逃亡者和活动人士尝试走私卫星通信设备,但由于有这些探测措施有效,成功有限。

就目前而言,没有已知的商业卫星互联网服务(如SpaceX的Starlink)正在朝鲜运行。Starlink的卫星确实飞越这个地区,最近的一份分析指出,新的低地轨道卫星星座(可以将网络直接传送到普通智能手机或小型终端)最终可能对朝鲜的信息封锁呈现出挑战 [95] [96]。例如,计划中的AST SpaceMobile网络或类似系统可能允许有常见智能手机的朝鲜人通过卫星连接互联网前提是他们拥有合适订阅并能接触到天空 [97]。但仍存在显著障碍:用户仍将需要取得并注册这种服务(这是在国内几乎不可能获得的),而政府无疑会将任何未经批准的卫星通信视为间谍活动。此外,虽然这些技术消除了对于大碟的需求,如果政权侦测到未经授权的连接,仍然可以干扰或三角定位信号[98]。总之,朝鲜的地理位置和政府治理使得卫星互联网的部署极其困难。即便某种程度上可能使用卫星作为全国范围内内联网或未来5G的回程连接,但迄今选择光纤和地面无线解决方案,这可能因为它们更容易保障和监控。

总之,卫星互联网在朝鲜仍十分有限且大多数情况下为官方使用。已知的卫星服务提供商(如Inmarsat、Thu raya、Iridium)在区域内技术上可达,但使用它们需要获得通常仅授予外国实体的许可。此类服务的定价极高——例如,卫星电话可以每分钟几美元,宽带终端费用可达数千美元,而朝鲜政府积极干扰未经许可的信号。除非有某种极端的改变,否则普通朝鲜人不会有通过卫星上网的机会,而拥有这些卫星设备的人(如外交人员等)将低调使用。最令人期待的未来可能性是,新兴的卫星技术可能最终打开这种封锁,通过实现更多的隐秘链接,但目前朝鲜政权有效地将天空对未经审查的互联网接入封闭。

数字鸿沟与偏远地区的倡议

朝鲜面临明显的数字鸿沟——不仅在城乡之间,还有政治联系的精英与普通民众之间。如前所述,在平壤和少数几个城市,相对较大比例的人使用手机并接触到数字服务,而在农村以外,许多人仍然缺乏基本的电信接入。例如手机订阅率在像平壤这样富裕地区的成人一些年龄组中超过70%,但在全国范围内仅约18%至25%的人拥有手机 [99] [100]。这意味着数以百万计的农村村庄或贫穷地区的人民仍然离线和脱节。这件事情也是政府政策意识瞄准的结果——政权故意限制接入以确保忠诚,这意味着在平壤的人(通常是精英阶层)被信任拥有更多连接性(如大学的内联网接入或移动服务),而偏远地区的人民被保持在信息真空中,除了国家媒体外几乎没有其他内容。此外,收入也是因素:一个黑市商人或富裕家庭可以购买手机和太阳能板充电,而在农村合作社的自给农民可能无力承担。这创建一个经济的数字鸿沟,乡镇的市场参与者利用手机进行业务交易,而孤立的农民则保持断联。

朝鲜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举措,以改善偏远地区的数字资源接入,但这些努力集中于控制内联网和教育内容而非开放的互联网。一个主要推动力是向省级大学、图书馆和“信息中心”扩展光明网内网络服务。在2010年代,国家在县科学大厅和学校中安装了内联网终端和本地网络,使得没有平壤的学生和研究人员可以查询技术数据库并观看策划内容。例如,光明网为遥远的教育项目中提供了科学和技术期刊、电子图书馆和学习资源 [101]。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系统作为光明网的一部分进行开发,在新冠疫情期间变得重要——农村医院的医生可以通过内联网与平壤的专家进行会诊并进行了一些远程的课程 [102]。同样,政府推出了一个2015年在平壤设计的“科学技术中心”——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和展览设施,设有数十个内联网电脑终端,并鼓励该“技术中心”的分支机构通过内联网接入传播知识。

另一个帮助缩小鸿沟的发展是2010年代后期本地Wi-Fi网络(仅限内联网)的普及。因为升级全国移动网络超越3G的速度缓慢(月由于制裁和成本),许多机构设置了Wi-Fi热点连接光纤骨干以允许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上快速访问数据以供批准内容使用 [103]。美国研究人员发现这些Wi-Fi网络急剧扩展,尤其是在大学和研究中心周围,使得那些地方的人们能够无线访问光明网和其中的数据库 [104]。重要的是,这些Wi-Fi节点没有提供开放的互联网——它们是一种连接封闭国内网络的方法——但它们改善了偏远或服务欠缺地区的内联网接入质量(例如,一位省级城市的学者可以通过本地Wi-Fi内联网连接下载科学资料,而不是需要硬拷贝) [105]

此外,朝鲜生产了一些本地制造(或者更确切地说本地组装)的设备,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旨在以控制的方式传播数字接入。诸如“Achim”或“Myohyang”之类的平板电脑已在一些学校分发;它们搭载着预装的教育软件和电子书,但没有外部联网的能力。此类设备帮助居住地平壤以外的人群熟悉计算机和内联网,而同时让他们待在国家批准内容的围墙花园内 [106]

尽管有这些努力,数字鸿沟仍然显著。居住在远离北部省份或山村的人与那些在平壤的有相对较少的信息。政府的举措旨在传播对经济开发有利的

The North Korean Internet - Kwangmyong #Kwangmyong #northkorea #kimjongun #internet #intranet

References

1. www.businessinsider.com, 2. en.wikipedia.org, 3. www.businessinsider.com, 4. en.wikipedia.org, 5. en.wikipedia.org, 6. blog.telegeography.com, 7. www.businessinsider.com, 8. en.wikipedia.org, 9. en.wikipedia.org, 10. en.wikipedia.org, 11. en.wikipedia.org, 12. www.businessinsider.com, 13. en.wikipedia.org, 14. www.businessinsider.com, 15. en.wikipedia.org, 16. www.businessinsider.com, 17. en.wikipedia.org, 18. en.wikipedia.org, 19. en.wikipedia.org, 20. en.wikipedia.org, 21. 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 22. blog.telegeography.com, 23. 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 24. 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 25. 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 26. www.nknews.org, 27. en.wikipedia.org, 28. 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 29. 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 30. en.wikipedia.org, 31. en.wikipedia.org, 32. 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 33. 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 34. www.reuters.com, 35. www.reuters.com, 36. www.reuters.com, 37. www.reuters.com, 38. www.reuters.com, 39. en.wikipedia.org, 40. en.wikipedia.org, 41. blog.telegeography.com, 42. en.wikipedia.org, 43. www.northkoreatech.org, 44. www.northkoreatech.org, 45. 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 46. 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 47. en.wikipedia.org, 48. en.wikipedia.org, 49. en.wikipedia.org, 50. en.wikipedia.org, 51. en.wikipedia.org, 52. en.wikipedia.org, 53. en.wikipedia.org, 54. en.wikipedia.org, 55. en.wikipedia.org, 56. en.wikipedia.org, 57. usakoreainstitute.org, 58. en.wikipedia.org, 59. www.reuters.com, 60. 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 61. www.reuters.com, 62. en.wikipedia.org, 63. 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 64. en.wikipedia.org, 65. en.wikipedia.org, 66. en.wikipedia.org, 67. www.nknews.org, 68. www.nknews.org, 69. en.wikipedia.org, 70. www.nknews.org, 71. www.nknews.org, 72. www.nknews.org, 73. www.reuters.com, 74. 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 75. 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 76. en.wikipedia.org, 77. blog.telegeography.com, 78. en.wikipedia.org, 79. en.wikipedia.org, 80. en.wikipedia.org, 81. 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 82. en.wikipedia.org, 83. 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 84. en.wikipedia.org, 85. en.wikipedia.org, 86. en.wikipedia.org, 87. www.reuters.com, 88. en.wikipedia.org, 89. en.wikipedia.org, 90. www.38north.org, 91. www.38north.org, 92. www.globaltt.com, 93. www.globaltt.com, 94. www.38north.org, 95. www.38north.org, 96. www.38north.org, 97. www.38north.org, 98. www.38north.org, 99. 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 100. 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 101. en.wikipedia.org, 102. en.wikipedia.org, 103. www.reuters.com, 104. www.reuters.com, 105. www.reuters.com, 106. koreajoongangdaily.joins.com

Internet Access in Somalia: Growth, Challenges, and the Future of Connectivity
Previous Story

索马里互联网接入:增长、挑战与连接未来

Internet Access in Kiribati: Bridging the Digital Divide Across Remote Pacific Islands
Next Story

基里巴斯的互联网接入:弥合偏远太平洋岛屿的数字鸿沟

Go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