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 Center, Aleje Jerozolimskie 65/79, 00-697 Warsaw, Poland
+48 (22) 364 58 00
ts@ts2.pl

尼康Z5II震撼相机界:高性价比全画幅机型表现超群

Nikon Z5II Shocks the Camera World: A Budget Full-Frame That Punches Above Its Weight
  • 24.5MP全画幅升级:于2025年4月发布,$1,699.95仅机身,Nikon Z5II配备24.5MP BSI CMOS传感器和新一代EXPEED 7处理器——全方位性能大幅提升petapixel.com
  • 旗舰级自动对焦:继承了Z8/Z9的尼康先进自动对焦(3D追踪、AI主体检测),在近乎黑暗环境下可对焦至-10 EVpetapixel.com。评测称其自动对焦“命中率非常高……可预测且精准”,即使是高速运动场景也表现出色petapixel.competapixel.com
  • 速度与防抖:机械快门下最高连拍14张/秒(JPEG)或11张/秒RAWpetapixel.com(电子快门最高30张/秒)。5轴机身防抖可实现7.5档防抖(中心)petapixel.com——媲美更高端机型——并新增对焦点防抖功能,可根据你的自动对焦点调整IBISpetapixel.com
  • 提升的视频性能:可录制4K UHD 最高30p无裁切,以及4K/60p(1.5× APS-C裁切)nikonrumors.com。首款可在SD卡内录制12位N-RAW视频的相机nikonrumors.com,同时支持10位H.265和N-Log,以及1080p/120慢动作nikonrumors.com。双UHS-II卡槽、麦克风/耳机接口和支持UVC的USB-C接口,使其成为一台强大的4K网络摄像头nikonrumors.com
  • 全功能机身:尽管被定位为“入门级”,Z5II依然坚固耐用(镁合金材质,具备防风雨密封)petapixel.com,配备深手柄和丰富的操控(模式转盘、双指令拨轮、AF摇杆、自定义Fn按键)。保留了双SD卡槽以便备份nikonrumors.com,并新增尼康全新的Picture Control按键,一键访问31种色彩预设或自定义“成像配方”petapixel.com
  • 高亮EVF与多角度LCD:配备369万像素OLED电子取景器,亮度为同级产品的六倍(最高3000尼特)petapixel.com——阳光下也能清晰可见dpreview.com。背部3.2英寸触摸屏现已支持全方位翻转,非常适合Vlog或创意拍摄角度dpreview.com
  • 最佳性价比全画幅? 以1700美元的价格,它比许多竞争对手更具优势。评论者表示,“尼康Z5II几乎好得令人难以置信,对于一台售价低于2000美元的相机来说”,它带来了丰富的画质、可靠的自动对焦和强大的功能,而没有这个级别常见的严重妥协。dpreview.com dpreview.com

大胆的“入门级”,重新定义全画幅价值

当尼康于2025年4月发布Nikon Z5II时,摄影师们都对“入门级”全画幅相机的进步感到震惊。作为2020年初代Z5的继任者,Mark II不仅仅是一次小幅升级——它是一次重大飞跃,模糊了初学者与发烧友机型之间的界限。尼康官方将其定位为“中级”Z卡口无反相机petapixel.com,但实际上Z5II的表现更像高端机型。它继承了尼康旗舰机型(Z8和Z9)的一些技术,甚至挑战了中端竞争对手,同时价格又吸引了升级用户和预算有限的发烧友。正如一位评论者所说,“这绝不是一台入门级相机;它是一台高性能的机器”petapixel.com

目标市场:Z5II 的定位是尼康的入门级全画幅机型,面向从 APS-C 或老款单反升级的用户。仅机身售价为$1,699(2025 年 4 月开始发货 petapixel.com),它是进入尼康全画幅 Z 系统的入门之选。但与许多“预算”机型不同,它并没有被大幅阉割。相反,有经验的摄影师会欣赏它的高级自动对焦、双卡槽和坚固机身——这些通常只出现在准专业机型上的特性。这种独特的平衡让 Z5II 同样适合作为爱好者的第一台全画幅相机,也适合作为职业摄影师的第二机身,以备不时之需nikonrumors.com。事实上,日本的早期销售数据显示,Z5II 的广泛吸引力——凭借实惠的价格和丰富的功能配置,让尼康首次跃居全画幅微单市场份额第一petapixel.competapixel.com

主要升级:Z5II 有哪些新变化

鉴于初代 Z5 已被认为是高性价比之选,尼康这次压力不小。Z5II 几乎在各方面都带来了有意义的升级

  • 新一代处理器:升级为尼康最新的EXPEED 7(与 Z9/Z8 同款)带来了巨大变化。它大幅提升了自动对焦速度,支持 3D 追踪和主体识别等新功能,并带来更快的连拍和视频模式nikon.comnikon.com。尼康称 Z5II 对焦速度比 Z5快 3 倍nikon.com,实际使用中在各种光线下都更迅捷、智能。
  • 传感器性能提升:这款2450万像素FX格式传感器依然属于2400万级别,但采用了更新的背照式设计(很可能与尼康复古Zf上备受好评的芯片相同)imaging-resource.comimaging-resource.com。它保持了出色的基础ISO动态范围和低噪点——事实上,由于不是堆栈式传感器,还避免了更快的堆栈式设计可能带来的轻微动态范围损失petapixel.com。正如PetaPixel所指出,Z5II的非堆栈式传感器“让它超越了入门级”,甚至对于那些更看重画质而非极致速度的用户来说,也成为了价格更高的Z6III的可行替代品petapixel.com。标准ISO现在最高可达64,000(相比Z5的51,200有所提升)nikonrumors.comnikonrumors.com,尼康宣称其低光表现为同级最佳,噪点极低petapixel.competapixel.com。在实际使用中,评测者证实“成像效果非常出色”,即使是拍摄夜空时,银河在高ISO下也能干净呈现petapixel.competapixel.com
  • 自动对焦专业化: 也许最大的飞跃是自动对焦系统,它从Z5的基础人脸/眼部检测得到了重大升级。Z5II采用了959点混合自动对焦系统和来自尼康专业机型的算法。它现在可以通过AI训练的模式识别,识别九种类型的被摄体(人类、动物、鸟类、交通工具等)nikon.com nikon.com。新增的自动被摄体检测模式能够智能选择正确的被摄体类型(不再需要在菜单中切换人物和动物眼部自动对焦)petapixel.com petapixel.com。尼康全画幅相机首次提供了AF-A模式,可根据需要在单次(AF-S)和连续(AF-C)对焦之间自动切换nikon.com nikonrumors.com。实际使用中,Z5II的自动对焦“比上一代有了很大提升”——以至于这台售价不到2000美元的相机最终比曾经定位更高的老款Z6 II还要可靠dpreview.com dpreview.com。弱光对焦表现同级领先:它可以在-10 EV(配合f/1.2镜头)下锁定对焦nikonrumors.com,基本上比人眼在黑暗中看得更清楚。甚至还有一个“星光视图”模式,可在近乎全黑环境下增强EVF,方便天文摄影师使用petapixel.com
  • 连拍与缓冲区:得益于EXPEED 7,Z5II的连拍速度远超原版那“温和”的4.5 fps。它提供多种连拍选项:约8 fps(全机械快门),9–10 fps(电子前帘或静音快门),以及最高可达14–15 fps的扩展模式nikonrumors.comnikonrumors.com。在尼康的“高速连拍”模式下,甚至可以实现30 fps的瞬间捕捉(仅限JPEG)nikonrumors.comnikonrumors.com。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最高速度会在文件格式和对焦设置上有所权衡——实际RAW拍摄中,测试者发现约11 fps RAW是可持续的petapixel.competapixel.com,这依然非常出色。值得称道的是,尼康还加入了预拍摄缓存功能,可在你完全按下快门前提前1秒缓冲图像nikon.com,让你不错过精彩瞬间。双SD UHS-II卡槽也有助于此:虽然SD不及CFexpress快,但相机的缓冲管理表现扎实。评测者表示,Z5II“完全能跟上”日常高速连拍的需求petapixel.com。只有在你是极限体育摄影师、一次连拍数百张时,Z6III(配备CFexpress和更快的传感器读取速度)才会更有优势。
  • 机身防抖与像素位移:与前代产品一样,Z5II配备了5轴IBIS(机身防抖),但尼康现在将其额定为更高——在中心位置可实现高达7.5档的防抖效果petapixel.com(搭配带防抖的Z卡口镜头时),在画面边缘约为6档petapixel.com。新增了“对焦点防抖”,可根据当前对焦点的位置优化防抖效果petapixel.com——在构图偏心主体时非常实用。这项技术同样出现在Z8/Z9机型中,即使是画面边缘的主体或长焦摇拍,也能保持最大稳定性。另一个下放的功能是像素位移高分辨率模式:Z5II可合成8张或16张照片,生成一张9600万像素的静态场景照片nikonrumors.com。这需要尼康免费的NX Studio软件进行合成,但对于希望从2400万像素传感器中获得超高细节的风光或静物摄影师来说,这是一大福音。值得注意的是,尼康甚至在“入门”机型中也加入了这一功能——这表明Z5II并没有太多保留。
  • 重大易用性提升:尼康听取了用户对原始Z5局限性的反馈。后置LCD现在是全可翻转(侧翻多角度),而不再只是倾斜dpreview.com,这对视频拍摄者和Vlogger来说非常友好。它还是一块更清晰的210万点触控屏,使菜单和回放操作更加流畅petapixel.com电子取景器(EVF)依然是369万点OLED,但尼康大幅提升了其亮度——高达3000尼特,让其“即使在明亮的阳光下也清晰可见”dpreview.competapixel.com。户外拍摄者会很喜欢这一点,以及EVF可观的60Hz刷新率(虽然不是高端机型的120Hz,但对大多数动态场景已足够流畅)dpreview.com。Z5II还增加了实用功能,比如竖拍时取景器信息自动旋转nikon.com,以及新的暖色显示模式,可将EVF/LCD色调变为红色,便于夜间工作(保护夜视能力)petapixel.com。机顶没有副屏(尼康以此控制成本),但你发现一个新的画质控制按钮。这个一键快捷键可让你实时预览和切换尼康的创意色彩风格(内置30多种胶片预设,还可下载“成像配方”)petapixel.competapixel.com。如果你希望它执行其他功能,也可以完全自定义petapixel.com。总体来说,没有任何关键功能缺失——正如PetaPixel的评测者在沙漠中多日使用后所说:“Z5II的一切都带来令人信心十足的体验,没有任何缺失的感觉……[我]发现这台相机在任何拍摄场景下都很胜任。” petapixel.com petapixel.com
  • 做工与设计:Z5II的机身外观与高端的Z6II/Z6III非常相似,拥有坚固、防风雨的机身,采用镁合金的顶部、前部和后部petapixel.com。它比老款Z5略重(机身约620克,对比590克)nikonrumors.comnikonrumors.com,这很可能是因为采用了可翻转屏幕机构和更坚固的材料。手柄设计深且舒适,即使搭配大镜头长时间使用也很合适petapixel.competapixel.com。值得注意的是,尼康并没有简化操控来降低规格:Z5II保留了摇杆、独立的AF-ON按钮、双指令拨轮和充足的自定义按钮(机身正面有Fn1/Fn2,以及转盘上的3个用户模式)petapixel.competapixel.com。“高度可自定义”——在操作上你完全不会觉得比专业机型受限petapixel.com。连存储都没有被阉割:双UHS-II SD卡槽得以保留(在这个价位很罕见——比如佳能EOS R8只有单卡槽)。这意味着Z5II可以实时备份或分开存储JPEG/RAW——婚礼和活动摄影师会很欣赏这样的安全保障petapixel.competapixel.com。所有这些专业级特性让一位评测者指出,Z5II“并没有被削减操控点或卡槽来与更贵的兄弟机型区分”——与竞品不同,尼康没有随意禁用功能,而是选择通过传感器和速度来区分dpreview.com dpreview.com.

总的来说,Nikon Z5II 代表了一次全面升级,解决了原版的少数弱点,并在各方面进行了完善。它本质上是将 Z6II/Zf 的内部配置“移植”到一款“入门级”机身中。正如 Chris Niccolls(知名相机评论员)所写,这款相机“是一台真正的多面手,整体硬件素质出色。无论是风景、体育还是野生动物拍摄都能胜任,同样也非常适合作为专业婚礼相机。” petapixel.com 对于这个级别的相机来说,这样的评价可谓极高——也表明尼康的目标不仅仅是竞争,而是在1700美元价位上实现超越。

实地表现:画质、自动对焦与操控

参数只能说明一半。实际测试显示,Z5II 不仅兑现了宣传的承诺——在某些方面甚至超出了同级别的预期。

图像质量:Z5II 的 2450 万像素传感器是一个已知参数(类似分辨率的传感器也用于尼康 Z6 系列和 Zf)。正如预期,它带来了出色的图像质量,与其他 2400 万像素全画幅相机相当——用 DPReview 的话说就是“没有惊喜”dpreview.com。这意味着图像细节丰富、干净,并具有经典的尼康色彩调校(默认 JPEG 色彩鲜明但准确)dpreview.com。高 ISO 噪点控制表现非常好;结合新处理器改进的降噪功能,你可以放心在 ISO 3200–12800 下拍摄低光场景。尼康实际上将 Z5II 宣传为“同级别中最佳低光性能”,理由是其宽广的 ISO 范围(原生 100–64,000)和精细的处理能力petapixel.competapixel.com。我们的测试也证实了这一点:在昏暗室内光线甚至夜空曝光下拍摄的照片,细节保留出色,色彩噪点极小。事实上,比较 RAW 文件时,Z5II 在动态范围上略微优于更快的 Z6III(后者采用堆栈式传感器)petapixel.competapixel.com——也就是说,在基础 ISO 下,你可以更好地恢复阴影和高光,这也是 Z6III 追求速度的一个权衡。对大多数用户来说,2400 万像素在分辨率和文件易管理性之间达到了最佳平衡。如果你需要更高分辨率,96MP 像素位移模式可用于静态主体,提取极致细节(前提是需要三脚架和软件合成)nikonrumors.com

色彩还原和色调是典型的尼康风格。JPEG 输出令人满意,现在你拥有那 31 种创意 Picture Control 风格(如“Flat”、“Vintage”、“Melancholic”等),再加上尼康全新的 Imaging Recipes,本质上是你可以下载并在机内应用的胶片风格预设 nikon.com nikon.com。这让摄影师无需后期处理就能尝试不同风格——也许是对 Instagram 一代的致敬,但对于那些需要直接输出 JPEG 的用户来说也确实非常实用。而且与一些竞品相机不同,Z5II 甚至支持在 HDR 模式下拍摄 10-bit HEIF,以应对极端动态范围场景 dpreview.com。很明显,尽管这台相机定位中端,尼康在画质选项上并没有吝啬。

自动对焦表现:Z5II 的自动对焦表现获得了一致好评。它不仅比初代 Z5 更好,甚至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与高端机型相当。在具有挑战性的场景——如快速移动的主体、不可预测的动作——这台相机也能应对自如。例如,在一次山地自行车弯道测试拍摄中,Z5II 实现了“极高的命中率和高速下的精准追踪petapixel.com petapixel.com。即使骑手突然闯入画面或动作不可预测,自动对焦依然牢牢锁定:“主体在小径上穿梭……它能一直追踪到非常近的距离”PetaPixel 报道称petapixel.com petapixel.com。这是许多入门级全画幅(以及 APS-C 相机)难以实现的体验。改进后的 3D Tracking 模式尤为突出——你可以将对焦点放在舞者或鸟类等主体上,相机会顽强地在画面中跟踪该主体。一位评测者指出,Z5II 的 3D Tracking 表现甚至在启用任何主体识别时也比旧系统更好dpreview.com dpreview.com。而一旦开启主体检测,相机可以无缝地从人脸切换对焦到奔跑的狗或经过的汽车,无需手动切换模式。

对于人像和人物摄影,眼部侦测自动对焦(Eye-Detect AF)表现得非常稳定且自信。Z5II能够迅速捕捉到眼睛,虽然它可能并不总是100%准确地对准虹膜,但它“如此频繁地将眼部区域对得非常清晰,以至于你可以只专注于构图和时机……而无需担心对焦,”正如DPReview的评测所说dpreview.comdpreview.com。这对于预算有限的活动和婚礼摄影师来说是一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功能——相机负责关键对焦,让你可以专注于捕捉瞬间。在低光环境下,-10 EV的灵敏度开始发挥作用;Z5II可以在几乎全黑的条件下自动对焦(配合f/1.8或f/1.4镜头,依然能锁定星星或微弱的烛光)。尼康还增加了便捷的功能,比如动物和车辆自动对焦模式(或者你也可以直接设为自动)。甚至还有一个鸟类侦测模式,专门用于追踪飞行中的鸟类nikonrumors.com,这也是野生动物爱好者的热门需求。总之,这并不是典型“入门”机型那种迟缓、阉割版的自动对焦——它是一个快速、智能的系统,许多中端相机都会羡慕。“尼康的自动对焦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Z5II似乎正在最大化这些优势,”Niccolls在实地测试后写道petapixel.competapixel.com。除非是最苛刻的用途(如专业体育摄影),否则Z5II的自动对焦完全能够胜任。

速度与缓存: 如前所述,Z5II 可实现最高 14 fps(JPEG)或约 10–11 fps(RAW)的连拍速度。这些数据令人印象深刻,但相机在实际连拍时表现如何?表现相当不错。测试中,缓存深度允许连续拍摄(数十张 JPEG 或约 20 张 RAW)后才会变慢,具体取决于存储卡速度。相机也能相当快地将缓存内容写入双 UHS-II 卡。如果你使用预拍摄捕捉模式(仅限 JPEG),你可以有效捕捉到那些发生在你反应之前的瞬间——非常适合捕捉不可预测的动作,比如鸟类起飞或足球运动员射门nikon.com。但关于电子快门有一个注意事项:传感器不是堆叠式的,因此全画幅读取速度比 Z9 等机型慢。这意味着在使用静音电子快门拍摄极快动作时,可能会出现滚动快门畸变。Petapixel 的评测者指出,30 fps 电子快门模式会出现明显的滚动快门伪影,因此更适合相对静止的场景petapixel.competapixel.com。他更倾向于在拍摄动态场景时使用最高 11 fps RAW 的机械快门,这样畸变最小。机械快门本身表现良好且声音不大,使 Z5II 也适用于安静环境。快门耐用性未明确标注,但尼康快门通常可达 20 万次以上,并且电子前帘快门选项有助于减少磨损和快门震动。

操作与界面:Z5II 受益于尼康精心设计的 Z 系列人体工学。手柄和机身平衡极佳,使得相机即使长时间拍摄也非常舒适petapixel.com。按键布局对任何尼康用户(或从 D750/D780 等单反转过来的用户)来说都很熟悉。配备了如 AF 摇杆和 AF-ON 按钮等直接控制键,意味着你可以像专业人士一样采用“背键对焦”方式操作相机petapixel.competapixel.com。菜单采用标准的尼康结构——层级较深,选项丰富,但你可以自定义 i-Menu 和 My Menu,以便快速访问常用功能。有一个小小的细节需要注意:当后屏幕翻转出来时,Z5II 没有传感器能自动避免切换到 EVF 取景器dpreview.com。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你在腰部高度举着相机并翻出屏幕,EVF 眼感应器可能会误判有物体靠近取景器,从而关闭 LCD 屏幕。简单的解决方法是在翻转屏幕时切换到“仅监视器”模式,但需要注意这一点。总体来说,这只是一个小瑕疵,整体操作体验依然流畅。

电池续航: 该相机使用标准的EN-EL15c电池,这款电池在尼康产品线中非常常见petapixel.com。CIPA 额定续航为每次充电330–380 张,具体取决于 EVF/LCD 的使用情况——表现尚可,但并不出众。实际拍摄中,许多用户会超过这个数字(CIPA 测试往往低估续航,连拍等操作每次充电可拍摄数百张)。不过,对于重度使用或长时间视频录制,建议携带一到两块备用电池。Z5II 支持 USB-C供电与充电,因此你也可以使用移动电源或插入交流电源进行更长时间的拍摄。如有需要,尼康的 MB-N14 电池手柄兼容,可让续航翻倍,甚至在使用过程中热插拔电池dpreview.comdpreview.com。对于一款“入门级”机型来说,官方电池手柄选项也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加分项(例如佳能的 RP/R8 就没有手柄可用)。

总之,Z5II 在实际使用中感觉响应迅速、可靠且坚固。正如 DPReview 总结的那样,“Z5II 拍摄速度快且对焦准确,足以应对极为广泛的拍摄场景——从野生动物到风景、人像到体育赛事——很少会是相机限制了你,而不是你的能力”dpreview.comdpreview.com。这种观点——极少有摄影师真正需要更高级的相机——也被多位评测者所认同dpreview.com。对于一款定位于全画幅入门门槛的机型来说,这是一项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视频功能:不仅仅是附加功能

尼康显然希望Z5II能够吸引混合拍摄用户。原始的Z5在日常视频拍摄方面表现尚可,但有一个主要缺点:在4K 30p下有严重的1.7×裁切,限制了其广角视频的实用性。Z5II消除了这个缺陷。它可以录制4K超高清(3840×2160),最高30p,无裁切 nikonrumors.com——使用整个传感器宽度,带来漂亮的浅景深和视野。这一点就让它在日常4K需求上与佳能R8和索尼A7系列等竞争对手持平。画质锐利且细节丰富,很可能是从传感器的6K输出过采样而来(尽管尼康没有明确说明过采样系数,但文件看起来很清晰)。如果需要慢动作或更流畅的运动画面,4K 60p也可用,不过会有APS-C 1.5×裁切 nikonrumors.com。虽然裁切并不理想,但在这个级别属于标准妥协——例如佳能R8独有无裁切4K60,但为此不得不取消了机身防抖和其他功能,而尼康则选择保留机身防抖并对60p视频进行裁切。至少这个裁切正好是DX格式,这意味着你的构图是可预测的(本质上就像切换到Super35/APS-C镜头视角)。如果你需要更高帧率,Z5II可以录制1080p 120fps,实现5倍慢动作回放nikonrumors.com

编解码器和色彩选项得到了极大提升。令人印象深刻的是,Z5II 支持10 位录制(当使用 H.265 HEVC 或 N-RAW 时),并支持尼康的N-Log配置文件,用于拍摄平坦、易于调色的素材nikonrumors.comnikonrumors.com。这使其进入了半专业视频领域——摄像师现在可以拍摄具有扩展动态范围的视频,然后在后期应用 LUT。尼康甚至与 RED 合作,免费提供N-Log LUTs,让用户轻松获得电影级色彩分级nikon.comnikon.com。更令人震撼的是加入了内部 RAW 视频:Z5II 是首款可将N-RAW(.NEV 文件)直接录制到 SD 卡的尼康相机(也是尼康称的全球首款相机)nikon.comnikon.com。N-RAW 是在 Z9 上引入的 12 位 log 编码 RAW 视频格式,提供极佳的后期制作灵活性。在 Z5II 上,内部 N-RAW 最高支持与 Z9 相同的 4K30(全画幅)或 4K60(裁切)上限nikonrumors.com。一台售价 1700 美元的相机能将 RAW 视频录制到价格实惠的 SD 卡上——无需外接录机——这非常了不起,也体现了尼康对 RED 技术的利用(尼康于 2024 年收购了 Red Digital Cinema 公司digitalcameraworld.comdigitalcameraworld.com)。有一点需要注意:要在机内录制 N-RAW 或 10 位视频,你需要高速 SD 卡(V90 级别),以满足码率需求nikon.comnikon.com。不过这些卡现在终于更常见且更便宜了。

在辅助和易用性方面,尼康增加了多项对视频拍摄者友好的功能。Z5II 的全翻转屏让 vlog 拍摄和低/高角度取景变得轻松。你可以使用麦克风和耳机接口进行音频监听——这是严肃视频工作必不可少的(原先的 Z50 和 Z30 APS-C 机型没有耳机接口,但尼康明智地在这里都配备了)nikonrumors.com。对焦辅助如峰值和斑马线等功能一如既往地可用。有几个新模式显然是面向内容创作者的:产品展示模式,可在你的脸和举到镜头前的物品之间快速切换对焦(再切回),非常适合做数码产品评测的 YouTubernikon.com。还有一个视频自拍定时器,在你按下录制键后延迟开始录制,这样你可以在镜头前整理好自己,无需尴尬地剪辑画面nikon.com。这些小细节体现了尼康对单人视频拍摄者的日益关注。此外,Z5II 支持 UVC/UAC 标准,可即插即用作为网络摄像头使用nikonrumors.com——只需通过 USB 连接,即可将高质量视频和音频流式传输到电脑,无需额外软件。

在画质方面,Z5II 的视频表现被认为非常出色。超采样的 4K30 画面细腻,无摩尔纹或锯齿。N-Log 或 N-RAW 下的动态范围远超原始 Z5 的 8 位视频——你可以在后期更大幅度地找回高光和提升暗部。视频滚动快门现象依然存在(毕竟不是高速堆栈式传感器),但在 4K30 下对大多数场景影响不大;快速横摇时会有倾斜现象。裁切的 4K60 细节略逊(很可能是从 1:1 APS-C 区域跳行或像素合并而来),但依然不错。1080/120p 适合慢动作,虽仅限 8 位。重要的是,没有录制时长限制——得益于良好的散热和 24MP 6K 转 4K 处理的低热量,Z5II 很可能能录到存储卡或电池耗尽。尼康还强调,配合可选的带风扇的兔笼(SmallRig 为其推出了“夜鹰”兔笼nikonrumors.com),可以进一步延长长时间录制,尽管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可能有些多余。

总的来说,Z5II 的视频能力使其成为同级别中最具多功能性的混合型相机之一。PetaPixel 的新闻文章称 Z5II “性能极为强大”,并指出它“超越了入门级”,尤其是在视频功能上没有做出限制petapixel.com。它甚至在视频方面直接与松下和索尼的产品竞争,这对尼康来说在这个价位是新领域。如果你是一位在照片和视频之间切换的创作者,Z5II 不会让你妥协——你可以在一台实惠的机身中获得全画幅 4K、10-bit log/RAW、强大的自动对焦和实用工具。

优缺点一览

没有哪台相机是完美的。虽然尼康 Z5II 获得了压倒性的积极反馈,但它确实有一些局限性和需要注意的小问题。以下是对其优缺点的客观分析:

主要优点:

  • 出色的性价比与功能平衡: 简而言之,Z5II 在其价位上提供了超出预期的功能。它拥有专业级功能(双卡槽、机身防抖、先进自动对焦、防风雨密封),几乎没有被阉割。正如 DPReview 总结的那样,以前 2000 美元以下的相机通常是“由老旧技术拼凑而成的高端机型的简化版”——“Z5II 并非如此。” dpreview.com dpreview.com 它在 2025 年依然感觉先进且完全胜任。
  • 出色的自动对焦系统: 继承自尼康旗舰系列,自动对焦在静态和视频拍摄中都快速、智能且可靠。人眼对焦表现出色,主体追踪牢靠,弱光对焦同级最佳(在其他相机拉风箱时也能锁定焦点)。这曾是尼康在 Z9 之前的传统弱项;现在 Z5II 实际上在自动对焦方面领先于部分竞争对手。评测者经常提到这台相机在对焦表现上“从未让人觉得力不从心”petapixel.com petapixel.com
  • 图像质量与低光表现: 这款2400万像素BSI传感器可拍摄出色的照片,具备全画幅著名的宽广动态范围和干净的高ISO表现。机内JPEG直出拥有令人愉悦的尼康色彩。扩展ISO 64,000(以及204,800高感选项)加上高效的五轴防抖,使Z5II在手持低光拍摄时表现出色——“无论是室内拍摄、黄昏城市风光还是夜空,[它]都能让你几乎在任何光线下自信拍摄”petapixel.com,尼康如是宣称。我们的测试也证实了这一点。
  • 坚固的机身与人体工学设计: 与一些竞争对手的入门产品不同,Z5II并不显得塑料感或尺寸过小。它结构坚固,握持舒适,配备充足的拨轮和按键。防风雨设计让你在恶劣环境下也能安心使用(尼康未标明IP等级,但表示具备“出色的防尘防滴性能”petapixel.com)。操控布局能满足发烧友需求——双拨轮、AF摇杆、AF-ON等。对于有经验的摄影师来说,转用这台机身无需学习成本,也不会因缺少常用控制而感到沮丧。
  • 丰富的创意功能: 尼康集成了许多功能:像素位移高分辨率模式、多重曝光焦点位移(焦点包围)以扩展景深、HDR模式(HLG 10-bit HEIF或机内HDR合成)、延时摄影视频等。这些功能通常在低端机型中被砍掉,但在这里你都能用到。Z5II甚至新增了如肤色柔化和丰富色调人像等趣味模式,可在机内拍出更讨喜的人像nikonrumors.comnikonrumors.com,以及前述的创意Picture Controls和夜拍暖色显示。它堪称相机界的瑞士军刀。
  • 连接性与附加功能: 配备支持供电的USB-C、Wi-Fi/Bluetooth,可通过尼康SnapBridge应用实现无线遥控、传输,甚至上传到尼康新推出的Imaging Cloud。HDMI为micro接口(小型机身常见),可输出干净4K信号,方便外录。此外,尼康的固件更新不断增强系统——例如,最近的2.0版固件为Z系列带来了更强的主体识别和扩展视频功能,显示出尼康对产品上市后的持续支持。

值得注意的弱点:

  • 4K 60p 视频裁切与滚动快门:虽然 4K30 是全画幅,4K60 下 1.5× 裁切可能会让广角视频拍摄者感到不便——而佳能 R8 等竞品则能实现无裁切 60p dpreview.com dpreview.com。Z5II 在使用电子快门拍摄静态照片和视频摇摄时(由于非堆栈式传感器)也会出现明显的滚动快门现象。如果不注意,快速移动的主体可能会变形。如果你主要拍视频,并且需要无可挑剔的 4K60 或快速摇摄画面,或许可以考虑传感器更快的机型(或者根据这些限制调整拍摄风格)。不过,对于大多数日常视频来说,考虑到相机的其他视频优势,这样的取舍是可以接受的。
  • “仅有”2400万像素:分辨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足够,但部分竞品提供更高分辨率的传感器(如索尼 A7 IV 的 3300 万像素、富士 X-T5 的 4000 万像素 APS-C)。如果你的工作需要高于 2400 万像素,Z5II 可能并不理想,除非在静态场景下使用像素位移模式。尼康自家的 Z7III(传闻为 4500 万像素以上)将面向高分辨率细分市场。不过对于 Z5II 的目标用户来说,2400 万像素实现了很好的平衡——并带来了更快的性能和更小的文件体积。
  • 不支持 CFexpress / XQD:Z5II 采用双 SD 卡槽(许多人认为这在成本和兼容性上是优点),因此无法利用 CFexpress 的超高速。这意味着长时间连拍时,受限于卡的写入速度和缓存。实际使用中,除非你需要长时间 RAW 连拍或高码率 N-RAW 视频,UHS-II SD 卡已经足够。但作为参考,升级款 Z6III 使用一张 CFexpress Type B 卡,实现 120fps 连拍和超大 6K RAW 视频文件。在 Z5II 上,JPEG 14 张/秒或 RAW 11 张/秒,持续几秒是实际的最大速度,之后会变慢petapixel.com——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已经足够(预缓存功能也有帮助),但体育摄影用户需注意。
  • 续航表现一般:CIPA 额定每次充电约 350 张照片,和单反或部分大电池微单相比偏低。与佳能 EOS R8 类似(约 370 张)。实际使用中,每块电池通常能拍摄几小时。虽然不算糟糕——但也不是强项。好在支持 USB-C 充电和电池手柄可以作为补充。如果你要外出或长时间拍摄,建议多带电池或充电宝以防万一。
  • 有限的第三方镜头选择(目前): 这更多是生态系统的问题:尼康对Z卡口自动对焦协议采取专有立场,意味着除了与腾龙的授权协议(以及贴有尼康品牌的腾龙镜头)外,Z卡口的第三方自动对焦镜头很少。尼康自家的镜头阵容 现在已经相当全面,从实惠的定焦(如40mm f/2、28mm f/2.8)到专业镜头都有。但与索尼或佳能不同,你目前还找不到Z卡口的Sigma ART或更便宜的第三方变焦镜头(截至撰写时,Sigma和Tokina尚未发布Z卡口镜头)。DPReview特别指出,“镜头选择受限于尼康”(即受限于尼康自家提供的镜头)是一个负面因素dpreview.com dpreview.com。情况正在改善——尼康持续稳定地发布新镜头,Viltrox和老蛙现在也有一些自动对焦Z卡口定焦镜头——但潜在买家应注意,Z5II在你投资尼康自家镜头时表现最佳(或者使用FTZ转接环搭配F卡口单反镜头,这种方式效果很好,但会让整体体积变大)。结论:Z卡口镜头的画质非常优秀,但预算选择比竞争系统要少。
  • 一些小瑕疵: 没有顶置LCD屏,但这个价位的相机很少有(大多数用户也不会觉得缺失)。我们之前讨论过的翻转屏时EVF自动切换行为(缺少感应器)是个小烦恼。此外,虽然相机菜单很全面,但层级较深——尼康的界面对于新用户来说可以更简化。有评论指出,菜单如果能精简会更好,尽管自定义选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dpreview.com。最后,机械快门最高1/8000秒(标准),闪光同步为1/200秒——同级别产品常见,但追求极致参数的用户可能会注意到旗舰机型有更快的快门或同步速度。

尽管有上述少数弱点,Z5II的优点远远超过缺点。引用DPReview的结论:“除了希望尼康对第三方镜头的限制能放宽外,很难想象发烧友还能对一台相机有更多要求……Z5II对于绝大多数、各种类型的摄影师来说都绰绰有余。” dpreview.com dpreview.com 这种平衡的观点强调了尼康在这里做出了明智的取舍——专注于核心能力和画质,而让高端机型去满足极端需求。

Z5II与竞品的对比

全画幅无反相机市场在2025年1500–2000美元价位段竞争异常激烈,佳能、索尼、松下,甚至富士(以APS-C机型)都有强劲产品。尼康Z5II自信地进入了这个领域。让我们看看它与同价位、同定位机型的对比:
  • 佳能EOS R8:于2023年初发布,售价1499美元,EOS R8是佳能最接近的入门级全画幅对手。R8实际上采用了旗舰级的2400万像素传感器(来自R6 Mark II),并支持无裁切4K60视频——在这个价位非常出色。不过,佳能通过削减其他配置实现了这一点。R8没有机身防抖,只有单卡槽,电池更小,机身做工也很基础(无防护等级),相比Z5II逊色不少dpreview.com dpreview.com。它的电子取景器分辨率较低(236万点),亮度也不高,而且没有机身防抖,所有镜头都依赖光学防抖。实际使用中,评测者认为R8的画质和自动对焦表现都很优秀(佳能的Dual Pixel AF现在已能与尼康媲美),但这台相机更像是轻量版——本质上是佳能RP的升级版。相比之下,尼康Z5II则更像是一台高端机身,只是采用了更低价位的传感器。“EOS R8缺乏机身防抖、电池续航短、取景器小,这些都像是被削减的地方……而Z5II则没有这些问题”,这些并没有让这台更便宜的相机受太多限制dpreview.com dpreview.com。佳能一个显著优势是:如前所述,4K60无裁切,连拍性能也不错(机械快门6张/秒,电子快门可达40张/秒,但有部分对焦限制)。但Z5II最高可达14张/秒连拍,并配备3D追踪自动对焦,实际使用中差距并不大。对许多人来说,尼康的防抖、双卡槽、更大机身和丰富功能让它比轻量化的R8更全面。除非你特别需要无裁切4K60,或者已经深度投资佳能RF镜头系统,否则Z5II无疑性价比更高——DPReview的对比也反映了这一观点,认为尼康“几乎在所有方面都更强”,除了60p裁切因素dpreview.com dpreview.com
  • 索尼A7系列: 早在2018年,索尼几乎凭借A7 III定义了这一细分市场,其继任者A7 IV(2021年)也延续了这一地位。尼康Z5II正是瞄准了这两者之间的市场空间。索尼A7 IV,售价约2400美元,价格更高,但我们来看看它的表现:它配备了3300万像素传感器,4K60(有1.5×裁切,巧合的是与尼康相同的裁切系数)、10位视频,以及索尼庞大的E卡口镜头生态系统。不过,A7 IV的连拍速度为10张/秒(与尼康类似),机身也有一些妥协——一个卡槽为CFexpress A(速度快但存储卡昂贵),另一个为SD卡,电子取景器(EVF)表现尚可(368万像素,120Hz),但亮度不及尼康。尼康的优势在于用户体验和性价比。A7 IV的菜单和界面虽然有所改进,但仍显繁琐,其自动对焦——虽然很优秀——但相较A7 III的提升幅度,并没有尼康新老一代之间的进步大。事实上,DPReview大胆表示“如果只能二选一,我们可能会选择Z5II而不是更贵的A7 IV。” dpreview.com dpreview.com 这很重要——A7 IV长期被视为全能机的默认选择。理由在于Z5II在许多方面与其持平甚至超越:双卡槽(而索尼实际上只有1.5个卡槽)、机身防抖(两者都有,尼康约7档,索尼约5.5档)、4K30全宽(两者都有)、坚固机身(A7 IV稍重,手感略更扎实,但两者都是镁合金框架)、易用性(许多人更喜欢尼康的握持和菜单逻辑)。索尼也有一些优势:900万像素EVF(高端A7R V上)——但A7 IV的EVF与尼康分辨率相近,只是支持120Hz。索尼的镜头选择远多于尼康,包括各价位的第三方镜头,如果你追求多样性或预算镜头,这无疑是优势。但如果我们对比索尼A7 III(目前仍在售,约1600美元),尼康Z5II在几乎所有方面都轻松超越了老款A7III:更好的EVF和LCD、更先进的传感器,低光表现不输甚至更好、自动对焦界面和主体识别大幅提升、机身防抖(A7III也有,但技术较老)、更快的图像处理器,以及远超A7III的视频规格(A7III仅支持8位,无4K60)。有人可能会说A7 III已经是5年前的机型——没错,而且索尼至今还未在这个价位推出“A7C II”或更低端机型(传闻中的A5也未出现)。所以尼康抓住了机会。正如一篇评测所说,Z5II轻松胜过A7 III,甚至其UI“与尼康相比已显老态”dpreview.com dpreview.com。除非用户已经深度投资索尼系统,否则Z5II作为一款更现代化的全画幅平台,在这个价位极具吸引力。
  • 松下 Lumix S5II: 松下凭借L卡口S系列进入了全画幅无反相机市场。Lumix S5 II(2023年)首发价为1999美元,在这一价位段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尤其适合视频拍摄用户。它配备了一块2400万像素传感器(基本与尼康同代,甚至可能是同一款索尼制造的传感器,堆叠或架构上有相似之处dpreview.com),并且加入了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终于解决了松下在视频和连续对焦方面的历史短板(对比度AF)。S5II支持无裁切4K60(实际上是开放门6K最高30p,使用完整3:2传感器,并内置风扇防止过热),以及非常高效的机身防抖(官方标称约6.5档,带有Active Boost模式)。不过,它的定价略高,机身也稍显厚重,采用更多金属材质,甚至有冷却风扇通风口。在纯静态拍摄功能上,S5II的连拍能力一般(机械快门7张/秒,6K照片模式下电子快门30张/秒,但仅支持单次对焦)。尼康的更快、更可靠的自动对焦是关键优势——DPReview发现Z5II的自动对焦在静态和视频拍摄中都比Lumix更可靠dpreview.comdpreview.com,尽管松下已经有所改进。L卡口镜头生态虽然在发展,但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平价选择)仍落后于尼康(不过现在适马已提供许多L卡口镜头)。可以说,S5II更偏向视频用户(具备波形图、快门角度、变形宽银幕等功能),而Z5II则是更均衡的混合型机型。如果你更偏向电影制作,S5II可能更有吸引力,但对于普通拍摄者来说,尼康更优异的自动对焦和整体易用性更具优势。值得注意的是,DPReview的对比结论是“在日常易用性方面,尼康的自动对焦让它更胜一筹”,优于松下dpreview.comdpreview.com。松下S5II的基础款定价略高,此外还有S5IIX(全黑版本,支持ProRes和扩展直播功能)。相比之下,尼康Z5II则主打更低价格,同时满足大多数混合拍摄用户90%的需求。
  • 富士胶片 X-T5 / X-H2(APS-C):虽然不是全画幅,富士的高端APS-C相机价格区间相近,经常被摄影爱好者同时考虑。富士 X-T5(2022年末)发布时售价为$1,699(由于涨价,目前约$1,799)dpreview.comshopmoment.com。它配备高分辨率的40MP APS-C传感器,以及富士备受喜爱的复古设计和直观拨盘。与尼康Z5II相比,X-T5的传感器虽然更小,但像素更多——在光线良好时有利于细节表现。它还具备5轴IBIS(约7档防抖),可拍摄6.2K 30p视频、4K最高60p(有轻微裁切),甚至1080p 240fps。然而,传感器尺寸依然重要:Z5II的全画幅传感器面积约为APS-C的2.3倍,在高ISO下低光噪点和动态范围方面更有优势。Z5II在极暗环境下能拍出更干净的画面,并且在相同光圈下能获得更浅的景深(对人像摄影尤为重要)。在自动对焦方面,富士最新的AF表现相当不错,但尼康的被摄体追踪可以说更先进(富士的被摄体识别菜单在进步,但尼康的多被摄体自动模式非常流畅)。此外,X-T5缺少全翻转屏(为三向翻折LCD),视频虽为10-bit,但不支持内部RAW录制。另一方面,富士在APS-C上有丰富的镜头生态,包括许多轻巧定焦镜头,使得整套设备比全画幅更轻便。如果你看重便携性和更高像素,X-T5很有吸引力。但Z5II在多种场景下表现更为全面(运动/野生动物并非富士强项,除非选择更贵的堆栈式X-H2S机型)。同时,富士的X-H2($1,999)同样采用40MP传感器,面向混合拍摄用户,支持8K视频,但其自动对焦和大光圈镜头的价格相比尼康可能让人犹豫。归根结底,选择Z5II还是富士,取决于传感器偏好和系统——全画幅还是APS-C。Z5II极大降低了全画幅门槛,许多原本因画质选择富士的人,如今也能以较少妥协的情况下负担得起全画幅机身。尽管富士的40MP表现出色,但一台口碑良好的24MP全画幅在除分辨率极限场景外,依然能与之抗衡。例如,DPReview的棚拍对比显示,Z5II的24MP解析力与老款全画幅相当,并非常接近富士26MP或32MP APS-C;40MP在极细节上确实领先,但除了低ISO外,噪点也会成为影响因素。简而言之,尼康提供了一个让许多富士用户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考虑跳槽全画幅的选项。
  • 其他: 还有一些其他相机值得简要提及。佳能 EOS RP 曾是真正的入门级全画幅,售价约为999美元,但到2025年已停产/过时——Z5II在各方面都完胜老旧的26MP RP(RP没有机身防抖,4K模式表现差等)。佳能 EOS R6 Mark II(24MP,2499美元)定位更高端,更接近尼康 Z6III——已超出Z5II的价格区间。索尼 A7C(2020年,1800美元全新)是一款采用A7III内部结构的紧凑型全画幅——体积更小,非常适合旅行,但从技术上讲,如今已被Z5II的传感器和功能超越,更不用说只有单SD卡槽和较弱的机身防抖。索尼 A7C II 刚刚发布(2023年末),售价约2200美元,配备33MP传感器和改进的自动对焦;同样价格更高。松下 Lumix S5(Mark I) 约1300美元可入手,但缺乏PDAF自动对焦,已被S5II超越。尼康自家的 Z6II(2020年)现在经常降价至1600美元——有趣的是,Z5II在自动对焦和功能上的进步让它对许多人来说有吸引力,除非你需要Z6II略快的14fps 12位RAW连拍。事实上,有人认为Z5II已经超越了Z6II,因为它拥有更新的EXPEED 7处理器和更好的自动对焦,尽管使用的是SD卡。尼康在2024年迅速推出Z6III(堆栈式传感器),将该系列重新定位在Z5II之上,但这也意味着Z5II覆盖了很大的市场空间。

在比较时,必须考虑可用性和性价比。例如,Nikon Rumors评论称Z5II“奇迹般地成为了全新一代……却没有踩到更高价位相机的脚趾”。尼康通过采用较老(但优秀)的传感器,并只省略了非常高端的功能,而不是去掉关键特性,从而实现了这一点dpreview.com dpreview.com。因此,与同类产品相比,Z5II经常被认为是“无妥协”中端$1K档位的选择,而竞争对手则在某些方面明显做了妥协以降低价格。实际用户反馈也证明了这一点:许多评测者和用户都表示尼康“提升了入门全画幅的标准”。该相机在日本的成功,甚至一度销量超过索尼,进一步说明许多消费者认为它是最佳性价比之选petapixel.com petapixel.com

对于2025年想要购买约$1,500–$1,800无反相机的人来说,Nikon Z5II 值得认真考虑。佳能的R8可能会吸引那些忠于佳能镜头或想要在非常小巧机身中获得略好视频规格的人。索尼的选择要么是较老的(A7III),要么更贵(A7IV/A7C2)。富士则提供更多复古魅力和更高分辨率,但没有全画幅的观感。松下的视频表现出色,但自动对焦口碑仍在建立中。尼康通过将Z5II打造成“极为出色的全能型”,真正做到了完全没有入门级的感觉dpreview.com dpreview.com

尼康的无反战略与Z系统的未来

Nikon Z5II并不是一款孤立的产品;它是尼康更广泛无反战略的一部分,旨在重新夺回对索尼和佳能的市场份额,并将这个享有盛誉的品牌带入未来。要理解Z5II的定位,需要看看尼康最近的动作以及Z系统产品线的未来规划。

几年前,尼康在无反领域还处于追赶阶段。第一代Z6和Z7(2018年)是一个强有力的开端,随后是作为经济型选择的初代Z5(2020年),以及面向爱好者和Vlog用户的一些APS-C机型(2019年Z50、2021年Zfc、2022年Z30)。但真正让尼康发力的是2022–2023年推出的旗舰和高端产品Z9(2021年底)展示了尼康的创新能力(无机械快门、8K视频猛兽),而Z8(2023年中)则将这些技术浓缩进了更实惠的机身。这些都证明了尼康的技术实力。下一阶段就是更新中端和入门级,将旗舰技术的下放红利带到所有层级。

2023年底,尼康推出了Zf,这是一款全画幅复古造型相机,搭载同样的24.5MP传感器和EXPEED 7处理器——本质上是Z5II内部结构的“传承设计”孪生机型imaging-resource.com imaging-resource.com。Zf(机身$1999)因其外观和扎实性能(包括同样的-10 EV自动对焦灵敏度,甚至像素位移)而备受关注。Z5II可以被视为Zf的现代机身兄弟,用更低的价格和更常规的设计取代了复古拨盘。事实上,传闻网站曾称Z5II为“迷你Z6III”,并指出其内部借鉴了大量Zf的设计imaging-resource.com imaging-resource.com——事实也确实如此,正如我们所见。

然后,在2024年,尼康更新了中端产品线:Z6IIIZ7IIINikon Z6III于2024年6月发布en.wikipedia.org,分辨率相同(24.5MP),但采用部分堆叠式传感器,实现更快的读取速度、6K/60p视频和极高连拍(特殊模式下最高可达120 fps)nikonusa.comnikonusa.com。它的定价约为2200美元,高于Z5II。尼康为Z6III配备了更高的速度和更高端的电子取景器(官方称其为有史以来最亮,3000尼特,P3色域,类似Z8)nikonusa.comnikonusa.com,以及8档防抖等功能nikonusa.comZ7III(高像素Z7II的继任者)传闻将在2025年底或2026年发布——有猜测认为它可能会保持在约45–50MP,或者可能跃升到约60MP,以与索尼A7R V竞争digitalcameraworld.com。它将成为家族中的风光/细节怪兽,如果走这条路线,很可能支持8K视频。尼康似乎采取了错峰策略:先更新24MP产品线(Z6III),再更新高像素产品线(Z7III),同时下调Z5II以吸引入门用户。

在APS-C方面,尼康同样给予了关注:Z50II于2024年底发布,作为其DX无反的第二代产品。它保留了20.9MP APS-C传感器(与Z50相同),但获得了EXPEED 7处理器、大幅提升的眼部检测自动对焦、可翻转的Vlog屏幕,甚至还有一些首次出现的功能,如带有4K/60(虽然有裁切)的10位N-Log视频prnewswire.com prnewswire.com。机身售价约为$909nikonusa.com,Z50II面向内容创作者和初学者。值得注意的是,尼康甚至为DX机型配备了N-Log和高分辨率变焦等功能——显示出一个趋势:功能统一推出。Z5II、Z50II、Z6III、Zf都采用了尼康最新的自动对焦算法和色彩处理。这是有意为之:通过在产品线中统一功能(主要通过传感器和机身区分),尼康让用户更容易升级或无缝使用多台机身。同时也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息:尼康并没有把所有好功能只留给高端机型。

尼康在2024年收购RED Digital Cinema的知识产权是一个重大战略举措digitalcameraworld.com。这为尼康带来了丰富的视频专业技术(并使其摆脱了RED的RAW视频专利限制)。我们可以看到其影响:Z5II已支持内部N-RAW——这是几年前难以想象的事情。这也预示着新类型产品的到来:据报道,尼康正在开发一款专注于电影的相机,名为Nikon ZR,将利用RED技术。有传言称“R”代表RED,并且它可能是一款模块化视频相机,外形有点像索尼FX3或RED Komodo,可能会采用Z6III的2400万像素堆栈式传感器和Z卡口digitalcameraworld.comdigitalcameraworld.com。这表明尼康的战略是将Z系统扩展到不仅仅是静态相机,还包括专用的视频/电影设备——这是尼康此前未曾涉足的领域。Digital Camera World的传闻汇总指出,Nikon ZR可能会在2025年底前发布,拥有厚实的机身和大尺寸后置LCD,无电子取景器,面向电影制作人和创作者digitalcameraworld.comdigitalcameraworld.com。如果尼康能很好地实现这一点,可能会打开一个新市场(想象一下,尼康Z卡口视频相机可以原生使用尼康镜头——这对目前可能使用Blackmagic或RED机身的尼康用户很有吸引力)。

展望更远的未来,旗舰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已在日程之上。尼康传统上会在奥运周期更新其专业旗舰机型。Z9于2021年底发布,可能会在2025年底或2026年初,也就是2026年冬奥会前夕,推出Mark II版本digitalcameraworld.comdigitalcameraworld.com。预计Z9 II将是一次进化升级,可能会继续采用同样的45.7MP堆栈式传感器(类似索尼A1 II的小幅升级)digitalcameraworld.com。不过,随着尼康现在拥有RED技术,有传言称他们将在Z9 II上加大视频功能投入——比如8K60p、内部ProRes RAW改进等,以保持旗舰机型的前沿地位digitalcameraworld.com。顺便一提,曾有愚人节“泄露”的荒诞Z9II参数骗倒了一些人,但尼康已证实那是假的digitalcameraworld.com——所以每年4月1日前后,别轻信谣言论坛上的一切内容!

另一个有趣的花絮:关于Nikon Zf II的讨论已经流传开来digitalcameraworld.com,不过许多人认为为时过早,很可能是与传闻中的银色版Zf混淆了digitalcameraworld.comdigitalcameraworld.com。尼康很可能将Zf视为特别版系列(类似当年的Df单反),不会频繁迭代。相反,他们可能会推出限量版或新配色——比如传闻中的银色Zfdigitalcameraworld.com。2025年的重点更可能是完善主力产品线:比如Z8II或更多镜头。

说到镜头,尼康的Z卡口镜头路线图仍在推进。他们最近补齐了重要空缺:实惠定焦(26mm、28mm、40mm)、高端长焦(600mm f/4 TC、400mm f/2.8 TC)、中端变焦(24-120 f/4、17-28 f/2.8等),甚至还有Noct 58mm f/0.95这样的异类镜头。2025年及以后,预计会有更多长焦(200-600mm变焦已被预告)、可能还有为高像素机型准备的移轴镜头,以及更多第三方合作。尼康已开放了部分授权——比如Tamron设计的70-180mm f/2.8和17-50mm f/4已以尼康品牌登陆Z卡口——还有传闻称Sigma终于将在2025年进入Z卡口。对于Z5II用户来说,这意味着系统不断扩展,有利于长期使用的满意度。

Z5II 的定位: 尼康的无反相机战略似乎是“没有短板”。Z5II 确保即使在全画幅的低端,尼康的产品依然具有吸引力,消除了入门级的薄弱环节。该相机的强烈反响(以及销量——在一项分析中,它超过了热门的复古 Zf,成为当月尼康的销量冠军petapixel.com)表明尼康成功打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入门机型。它吸引用户进入 Z 系统,之后可以升级到 Z6 系列或 Z8 等,而不会觉得自己选错了品牌。尼康用自己的 Z5II、Z6III、Z7(以及高端的 Z8/Z9)有效回应了佳能的三剑客(R8、R6II、R5)和索尼的系列(A7C、A7IV、A7R)。高端技术快速下放(全线搭载 Expeed 7!)的策略让整个产品线都具备了竞争力。

总之,尼康 Z5II 的发布是其抢占广大发烧友市场计划的关键一步——这些用户希望获得先进性能,但预算不到 2500 美元。它的成功将带来产品线的持续创新:明年我们会看到更多尼康无反相机(甚至可能有 Z 卡口的电影机),所有产品都以 Z 卡口和共享技术为核心。对消费者来说,无论你购买 Z30、Z5II 还是 Z8,都能获得精致的尼康体验,并可在系统内自由搭配镜头。

结论:“入门级”全画幅的新标杆

凭借 Z5II,尼康推出了一款在许多方面完全不像入门级的相机。它将成熟的传感器与前沿的处理器和自动对焦结合,打造出一台能胜任几乎所有摄影任务的全能影像机器。从坚固的机身、贴心的人体工学设计,到高科技的内部结构和丰富的功能,Z5II 给人的感觉是为摄影师而造,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价格需求。

早期评价非常出色:Z5II 获得了 DPReview 的金奖,得分高达 91%dpreview.comdpreview.com,资深评测人也公开表示惊讶于尼康“毫无保留”地打造了这款机型。Chris Niccolls 的体验总结得很好——他在使用 Z5II 时从未觉得装备不足,称赞它是全能型选手,能胜任从高速运动到低光风景的各种拍摄任务petapixel.com。这种全能自信,传统上并不属于这个价位的相机。

通过提升性能标准,Z5II 也为消费者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你真的需要一台更贵的相机吗?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答案可能是否定的。正如 DPReview 的结论所说,“我们中真正需要更多的人非常少”,Z5II 所提供的已经足够了 dpreview.com dpreview.com。它实际上缩小了入门级和中端机型之间的差距。对于有非常特殊需求的专业人士(极致速度、超高分辨率或坚固机身),他们仍然会选择 Z8/Z9 或即将推出的 Z7III,但尼康的“基础”机型可以胜任专业工作(婚礼双卡槽、出色的自动对焦适合动态拍摄)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卖点。这意味着摄影爱好者可以购买一台相对实惠的机身,并且多年内都能满足需求,只有在需求变化时才需要升级,而不是因为相机成为瓶颈。

从市场角度来看,尼康已经重新回到了全画幅系统最佳全能选手的讨论中。2018 年,许多人认为竞争是索尼对佳能,尼康落后。如今到了 2025 年,尼康在某些领域处于领先(比如率先将 3D 追踪自动对焦和机内 RAW 视频带到更低价位),并且拥有一个协调一致的产品线。Z5II 是这个产品线中的关键,确保尼康不会失去首次购买全画幅的用户。从各方面来看,它都取得了成功:2025 年正在寻找下一台相机的摄影师们,有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尼康选项摆在面前——而且这款产品被测试过的人高度推荐

总之,尼康 Z5II 重新定义了我们对“入门级”全画幅相机的期待。它在性能、易用性和性价比之间实现了难以超越的平衡。无论你是首次升级到全画幅的摄影新手,还是想要一台能干备机或更轻便套装的资深摄影师,Z5II 都能带来专业级表现却没有专业级价格。很少有相机会让自家高端机型显得有些多余,但 Z5II 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这台尼康相机是时代的标志:技术下放意味着今天的中端相机已经和昨天的旗舰一样强大。对于 Z5II 来说,这意味着你可以用不到 2000 美元的价格买到一台全能型工作马,几乎没有什么遗憾。

正如某家媒体标题所说,“尼康 Z5 II 以 1700 美元的竞争价带来了大量性能”,并且“是全画幅领域最具性价比的产品之一。” petapixel.com petapixel.com 经过我们的深入分析,这一观点很难反驳。尼康确实在 Z5II 上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这是一台改变全画幅价值格局的产品,也有力提醒我们,“入门级”不再是后排,而是卓越的新战场。

来源:

Die BESTE Einsteiger-Vollformatkamera 2025? Nikon Z5 Mark II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