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相机2025全系列:所有型号对比(M、SL、Q及更多新品揭晓)

- Leica 的 2025 年产品线涵盖了从经典的 M 系列 数码旁轴相机(6000 万像素,手动对焦的杰作)到现代的 SL 系统 无反相机主力机型,支持 8K 视频 dpreview.com prnewswire.com。定焦镜头的 Q 相机 在紧凑机身中提供全画幅画质,现在还包括一款新的 43mm 镜头 Q3 版本,带来“自然”的视角 leicacamerausa.com。
- 价格区间: Leica 相机价格高昂——从口袋大小的 D-Lux 8 紧凑型约 $1,600 起 dpreview.com,到中画幅 S3 单反高达 $19,000 dpreview.com。可以期待精致的做工,但也要承担“徕卡税”。
- 使用场景: M11 旁轴相机 非常适合旅行、街拍和纪实摄影,适合喜欢手动操作体验的纯粹主义者 petapixel.com。SL3/SL3-S 无反机身则面向专业影棚、风光和混合拍摄(照片/视频)用户,具备高分辨率和高速连拍 dpreview.com prnewswire.com。Q 系列 紧凑型相机则因便携、适合日常携带、旅行和抓拍街头而受欢迎——以简单的定焦镜头设计呈现徕卡标志性的“画质风格” petapixel.com。
- 优点与缺点:整体来看,徕卡相机因其卓越的画质、出色的镜头和永恒的设计而备受赞誉petapixel.com petapixel.com。缺点包括缺乏一些现代便利功能(M系列无自动对焦,高像素型号连拍较慢dpreview.com)以及价格高昂。评论者常指出,购买徕卡部分是在为其声望和手感愉悦买单petapixel.com。
- 新品与即将发布: 徕卡正在庆祝百年摄影历史(1925–2025),推出特别版及新技术。一款Leica Q3 “43”,配备43mm APO镜头,于2024年底发布leicarumors.com leicarumors.com,传闻称Q3 Monochrom因技术难题(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可能需要彩色像素)是否推出尚不确定leicarumors.com。一款M11-V内置电子取景器的型号有相关传闻digitalcameraworld.com,下一代M12有望在2025–26年带来机身防抖或全电子取景器digitalcameraworld.com。徕卡已确认一款无反中画幅“S4”正在开发中(将接替S3),但预计2025年后才会发布digitalcameraworld.com。与此同时,徕卡已退出APS-C:CL/TL系列已停产且无继任产品计划leicarumors.com digitalcameraworld.com。
徕卡M系列旁轴相机(数码)——M11家族
徕卡标志性的M系列相机是手动对焦的全画幅旁轴相机,将复古操作方式与尖端传感器相结合。目前的旗舰产品Leica M11(2022年)采用了6000万像素背照式CMOS传感器和徕卡独有的“三重分辨率”技术,让你可以在不裁切的情况下以6000万、3600万或1800万像素拍摄leica-camera.com。这为同尺寸传感器带来了出色的动态范围(在基础ISO 64下高达15档)和低光表现leica-camera.com。M11保留了经典的M卡口,可更换徕卡镜头,以及光学旁轴对焦机构。值得注意的是,徕卡省略了视频和自动对焦功能——忠于旁轴传统,M11是一款专注于静态拍摄的工具,“始终只保留对摄影师真正有用的功能”leica-camera.com leica-camera.com。
技术亮点:全画幅6000万像素BSI传感器(无低通滤镜)、ISO 64–50,000、新一代Maestro III处理器、64GB内置存储加SD卡槽,以及重新设计的底部,配备USB-C和更大的1800 mAh电池(无可拆卸底板),便于访问leica-camera.com leica-camera.com。M11的230万像素后置LCD显示屏亮度高,并可选配Visoflex 2电子取景器实现眼平取景。快门速度最高可达1/16,000秒(电子快门)——便于在白天用大光圈徕卡镜头拍摄leica-camera.com。
使用场景:M11 因其适合旅行和街头摄影、纪实报道以及肖像拍摄而备受喜爱,尤其适合喜欢慢节奏、深思熟虑拍摄过程的摄影师。其紧凑的机身(黑色铝合金款比以往黄铜机型轻约20%)使其成为最便携的全画幅系统之一leica-camera.com。摄影师们常形容徕卡旁轴相机为inspiring的工具,让他们在创作每一帧时都能深度投入leica-camera.com。正如 PetaPixel 所说,M11“在不背离徕卡旁轴相机受欢迎本质的前提下,更新了经典设计”,将传奇的 M 镜头与大幅提升、极具多样性的传感器结合petapixel.com。
价格:Leica M11 首发售价为$8,995(仅机身),有黑色或银色可选dpreview.com。截至2025年,价格基本保持不变,定位为高端/专业相机。(徕卡著名的镜头,从复古50mm Summicron到现代APO Summicron,价格常常与机身相当。)
优点:无与伦比的做工品质与经典传承设计;画质可与 Sony/Nikon 顶级传感器媲美petapixel.com;独特的“旁轴体验”让许多摄影师觉得极具创作乐趣。M11 结合高分辨率与无 AA 滤镜,带来极为锐利、细节丰富的图像,并呈现难以言喻的Leica look。此外,它比以往的 M 系更灵活:内置存储+SD卡实现可靠备份,USB-C 支持直接文件传输/充电,全新测光模式让实时取景更便捷leica-camera.com leica-camera.com。
缺点: 没有自动对焦或防抖——对焦需通过旁轴对焦窗或实时取景手动完成,对于新手来说有一定学习曲线。连拍速度非常有限(约4.5张/秒),M11并非为高速动作拍摄设计。它完全不支持视频功能,这对需要拍摄照片和视频的用户来说可能是个缺点。此外,与功能丰富的无反相机相比,其价格高昂——你为传承与手感乐趣支付了溢价。正如一位评论者打趣道,SL系列的自动对焦相机并没有吸引他——让他爱上的是把SL变成“带手动M镜头的M系列旁轴相机”petapixel.competapixel.com。简而言之,M11是一款专用工具:“无论你如何评价徕卡的定价……这是该公司近些年来最具吸引力的相机”petapixel.com,正因为它坚持了纯粹主义理念。
专业反馈: M11的评价非常高。PetaPixel称其为“徕卡近年来发布的最佳相机之一”,称赞其现代科技与经典简约的平衡petapixel.com。画质出色——“优秀的动态范围……与索尼和尼康最好的全画幅文件不相上下”petapixel.com。纽约时报摄影博客(例如)称赞M11“捕捉到了瞬间的灵魂”,因为它鼓励更慢、更专注的拍摄过程——这一观点也被许多徕卡爱好者所认同。总之,只要你重视体验而非参数极致,M11绝对可以作为严肃创作的主力相机petapixel.com。
M11 Monochrom: 徕卡的另一款数码旁轴相机是M11 Monochrom(2023年)——在设计上与M11相同,但配备了仅支持黑白的6000万像素传感器。它舍弃了彩色滤镜阵列,仅捕捉亮度数据,从而带来非凡的黑白画质,细节更丰富、噪点更低(高感表现比彩色版大约好1档)reddotforum.com。M11 Monochrom的ISO范围为125至200,000(由于没有拜耳滤镜,基础ISO更高)reddotforum.com。其动态范围和色调表现极佳——摄影师们形容其文件具有类胶片的模拟质感,黑色深邃,高光丰富。“徕卡M11 Monochrom无论你拍什么,都有非常自然、‘模拟’的观感,非常宽容,”一位评测者如此评价petapixel.com。
适用场景: 这台相机是黑白摄影专家、纯艺术及街头摄影师的梦想之选,尤其适合专注于黑白创作的人。其全黑低调设计(无红点,刻字低调)和近乎无声的快门非常适合抓拍。有趣的是,PetaPixel认为M11 Monochrom是理想的旅行相机,因为其紧凑的机身和无干扰的特性让摄影师在旅途中能专注于形状与光线petapixel.com。“紧凑的设计适合经常在路上的摄影师,”他们写道petapixel.com。
价格:上市时机身售价$9,195dpreview.com——比彩色M11贵约200美元。这是一款小众产品,但在2025年没有直接竞争对手(很少有厂商提供专用黑白传感器)。
优点: 无与伦比的黑白成像质量——细节更锐利,高感光度下的噪点控制比彩色M11转黑白大约提升2档 petapixel.com。无需考虑色彩;许多摄影师表示,使用Monochrom拍摄能激发他们“以不同方式”且更具艺术性地看待世界 petapixel.com。机身和操作界面与M11完全相同,因此你能获得所有改进(USB-C、内置存储等)。由于没有色彩滤镜,传感器对光更敏感,可在夜间街拍时使用极高ISO,拍出粗犷的黑白画面。一位测试者指出,即使将ISO推到20,000,依然能获得可用、类似胶片的颗粒感 petapixel.com。
缺点: 显然,无法输出彩色照片——这是一台只会做一件事的相机。它同样没有自动对焦和视频功能。Monochrom的溢价意味着你为更少的多样性付出了更高的价格。话虽如此,Leica Monochrom的买家正是追求“少”——他们看重纯粹性。一个潜在缺点:相位检测像素自动对焦系统(如Leica SL2-S或Q3)无法在此使用,因为相位检测需要色彩滤镜(据说这是Leica无反黑白相机难做的原因之一)leicarumors.com。M11 Monochrom仅支持旁轴对焦,这对于其预期用途来说没问题,但速度不快。
实拍体验: 摄影师们对使用体验赞不绝口。“我享受与所有黑白相机相处的每一秒,M11 Monochrom也不例外——这台相机就是好玩,”PetaPixel如是写道petapixel.com。它迫使你用光影思考,尤其搭配Leica大光圈定焦镜头时,成像独具灵魂。对某些人来说,这台相机代表了Leica最纯粹的精神。Shutterbug杂志总结道:“它能拍出令人惊叹的黑白照片,足以让挑剔的艺术家认可其存在价值。”简而言之,如果你热爱黑白和旁轴摄影,M11 Monochrom无可匹敌(只是记得带台彩色相机备份!)。
M11-P和M11-D: Leica推出了M11的两款特别版本:
- 徕卡 M11-P(2023 年末)是一款更低调的版本,面向专业人士和收藏家。它拥有相同的内部配置(6000 万像素彩色传感器),但增加了蓝宝石水晶显示屏(超强防刮),去除了红色圆点标志,外观更加低调。独特之处在于,M11-P 是首款内置内容凭证用于图像认证的相机——它可以对照片进行加密签名,以证明它们是未经编辑的原始照片petapixel.com。这是内容真实性倡议(Content Authenticity Initiative)的一部分,对关注新闻摄影诚信的摄影记者来说是一大福音。M11-P 的售价约为$9,495。除此之外,性能与 M11 相同。PetaPixel 的评测指出,M11-P“拥有所有徕卡相机标志性的出色便携性和独特拍摄体验”,同时将数字真实性功能作为“全球首创”加入petapixel.com。实际上,这就是为那些追求最精致、最具收藏价值版本的人准备的 M11。
- 徠卡 M11-D(於2024年9月發布)是一款數位M相機,沒有後方LCD螢幕,向類比攝影致敬。延續先前M10-D的設計理念,M11-D強迫你像拍底片一樣拍攝:螢幕位置只有一個復古風格的ISO轉盤leica-camera.com,你需要透過Leica FOTOS應用程式或電腦稍後回看照片。它擁有與M11相同的6000萬像素感光元件和核心規格。這款機型作為徠卡“100週年”慶祝活動的一部分推出,並包含一套限量版的M11-D 100週年紀念版套裝,採用復古風格設計leica-camera.com。其理念是提供“具有數位工作流程的類比攝影體驗”leica-camera.com。使用與售價:M11-D針對追求純粹、無干擾相機體驗的玩家。沒有即時預覽,你完全依賴光學測距取景器和自己的曝光直覺——這是一種刻意的挑戰,許多徠卡愛好者樂在其中。機身售價約為$9,395reddotforum.com。優缺點與M11相似,但更為極致——沒有電子取景器預覽(除非外接Visoflex EVF)、沒有回放或選單,只有最基本的(快門、光圈、對焦、ISO)。優點是能帶來真正沉浸式的拍攝過程,讓人回味底片徠卡的感覺。像Thorsten Overgaard這樣的愛好者早期評價指出:“M11-D結合了類比靈魂與數位便利”——換句話說,你依然能獲得6000萬像素檔案和SD/USB-C,但手感就是復古徠卡。這是小眾中的小眾,但徠卡仍持續服務這群用戶。
底片測距相機(M-A與M6):令人驚訝的是,徠卡至今仍生產35mm底片相機。Leica M-A是一台完全機械式的底片相機(無測光表、無電池、無電子元件——本質上是全新生產的Leica MP)。Leica M6(2022)則是經典1984–2002年M6的復刻版,配備現代0.72×取景器和改良的測距器光學系統。兩者皆可全新購得(M6約$5,300,M-A約$5,950)。這些機型吸引類比愛好者與收藏家;它們與數位M系列共用M卡口鏡頭。徠卡持續支持底片產品,凸顯M系統精神的持久不衰。正如徠卡所言,自1954年以來,M相機僅配備“對攝影真正有用的功能”——這一理念在其底片產品線中至今如一leica-camera.com。(為簡明起見,本文重點仍在數位機型,但值得一提的是徠卡對傳承的雙重承諾。)
Leica SL系列(全片幅無反)——SL3與SL3-S
徠卡SL系統由專業全畫幅無反相機組成,具備自動對焦、高速連拍,並支援徠卡的L卡口鏡頭(以及聯盟夥伴松下和適馬的鏡頭)。這些是最接近佳能/尼康單反或專業無反的徠卡機型,但秉持徠卡的設計理念。2019年底,徠卡推出了4700萬像素的SL2,2020年又推出了較低像素的SL2-S。截至2025年,徠卡已推出第三代機型:SL3和SL3-S。
徠卡SL3(2024):SL3是一款6000萬像素全畫幅電子取景器相機,作為高解析度機型接替SL2。它繼承了M11和Q3的許多元件——特別是同款6000萬像素BSI CMOS感光元件和最新的Maestro IV影像處理器dpreview.comdpreview.com。主要規格:6000萬像素全畫幅BSI感光元件(具備三重解析度輸出:可像M11一樣以6000、3600或1800萬像素RAW/JPEG拍攝)dpreview.com,機身五軸防震(約5級防震效果)dpreview.com,並且首次在SL系列上配備了混合相位檢測自動對焦系統。徠卡在感光元件上加入了相位檢測像素(779個PDAF點結合497個對比點),並具備人類和動物主體識別功能dpreview.com。這終於讓SL的自動對焦達到競爭水準——這很重要,因為早期SL僅用對比AF,對移動主體表現不佳。SL3還可拍攝DCI 8K影片(最高8K/30p或4K/60p),支援10位元錄影且無錄影時長限制dpreview.comdpreview.com,體現其混合拍照/錄影定位。
设计与可用性:SL3机身略有缩小——比SL2轻约55克,体积也更小,边角更加圆润,手柄更深,握持手感更好macfilos.com。它依然采用坚固的防风雨铝合金机身(现在IP54级防尘防泼溅)prnewswire.com。电子取景器为576万像素OLED(刷新率提升至120 fps)dpreview.com,SL3新增了一块可翻折的233万像素后置触摸屏,便于低/高角度拍摄dpreview.com——这是一个受欢迎的人体工学改进。存储方面,SL3采用双卡设计:一张CFexpress Type B卡和一张UHS-II SD卡macfilos.comdpreview.com,与SL2的双SD卡不同。许多专业用户喜欢CFexpress的高速,但也有人对失去第二张SD卡感到遗憾。界面和菜单经过重新设计,与徕卡其他相机(M11、Q3)保持一致,为不同系统带来统一的用户体验macfilos.com。
性能:SL3 提供了出色的图像质量——这块 6000 万像素的传感器(无 AA 滤镜)能够拍摄极为细致的照片,并且由于采用了 BSI 设计,即使搭配可适配的 Leica M 旁轴镜头也能很好地工作,不会出现边角问题dpreview.com。动态范围表现优异;徕卡提到在 ISO 100/320 时采用了双增益架构,以实现最高画质dpreview.com。不过,有一个明显的缺点是连拍速度。在全自动对焦和 14 位画质下,SL3 的最高连拍速度为4 fps(12 位模式下为 5 fps)dpreview.com。只有在对焦和曝光锁定在首帧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更快的连拍(最高 15 fps)dpreview.com。以 2024 年的标准来看,这个速度相当慢——许多同为 6000 万像素的竞品(如索尼 a7R V)在自动对焦下可达 10 fps。考虑到 SL3 拥有强大的处理器和缓存,这一限制令人费解;DPReview 评论道:“以现代标准来看,连拍速度非常低……尤其奇怪的是,这台相机的性能足以支持 8K 视频拍摄”dpreview.com。实际使用中,SL3并不适合高速动态拍摄,除非你提前对焦;它更适合需要高分辨率而对速度要求不高的慢节奏拍摄或棚拍工作。
使用场景: SL3 非常适合风光、影棚、产品、建筑和人像摄影师,他们渴望极高的分辨率和徕卡著名的光学素质。对于希望在极简机身中获得 8K 和徕卡色彩科学的摄像师来说,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凭借 L 卡口,它不仅可以使用徕卡自家的 SL 镜头(这些镜头表现出色但较重),还可以搭配松下 Lumix S 系列和适马的轻便、实惠镜头——让整个系统出人意料地多样化macfilos.com macfilos.com。有评论指出,将 SL3 与紧凑型 Lumix 定焦镜头(如 50mm f/1.8)搭配时,“手感焕然一新”,打造出更适合旅行的套装,同时不牺牲画质macfilos.com macfilos.com。不过,SL3 机身约 850g——手感扎实,类似专业单反。这是一台旗舰级相机,目标用户是那些本可能选择佳能 R5 Ds 或中画幅的摄影师。需要权衡的是,与这些相机不同,SL3 没有可选电池手柄——徕卡更喜欢简洁一体化设计。
价格:徕卡 SL3 首发价为$6,995(仅机身)dpreview.com,比 SL2 贵了 $1,000dpreview.com。这是一款高端定价,正如某对比所说,确实是“为高端再加价”dpreview.com。作为参考,这比大多数 6000 万像素相机都贵(索尼 a7R V 约 $3,900)。买家为徕卡的做工、手感和品牌买单——有些人乐于为此买单。PetaPixel 的初评指出,SL3“用声望和颜值换取了多功能性。这是一个用心的相机系统,但功能有限”petapixel.com。简而言之,如果你想要一台高像素 L 卡口机身,并欣赏徕卡的美学(且买得起),SL3 是巅峰之作——但单从参数来看,性价比确实不高。
优点: 60MP下的卓越画质;改进后的自动对焦(终于有了PDAF)和被摄体追踪,使其在拍摄运动主体时比以往的SL系列更实用dpreview.com;坚固的机身,具备防风雨密封(IP54)和极简美学设计;出色的高分辨率电子取景器和可翻转屏幕;强大的视频功能(8K、无录制时长限制、全尺寸HDMI)。此外,用户界面也一直备受好评——徕卡简化了菜单,如果你是M或Q系列用户,会发现SL3的操控逻辑熟悉且合理macfilos.com。还有L卡口联盟的优势:SL3可兼容大量镜头——从徕卡自家的SL APO镜头到松下的实惠变焦、适马的Art定焦,甚至是改装的老镜头——在灵活性上远超仅限M镜头的M系列相机prnewswire.comprnewswire.com。
缺点: 以其配置来说价格极高;自动对焦连拍速度慢(4–5 fps),与同类产品相比限制了其在体育/野生动物拍摄中的用途dpreview.com。60MP文件体积庞大,需要更快的存储卡和更多存储空间(不过可在机内降采样)。此外,徕卡菜单虽有改进,但仍缺乏日系系统中的部分自定义功能——例如,自动对焦模式仅限基础模式,无法自定义。另一个缺点是重量:仅机身约850克,加上沉重的SL镜头(徕卡24-90mm变焦镜头超过1.1公斤),长时间拍摄时系统会变得沉重。正如一位Macfilos编辑所说,“重量问题总会开始困扰……我说服自己尝试更小的系统,但……它们在成像上无法与SL3直接比较”macfilos.commacfilos.com。本质上,你需要携带很多,但确实能获得卓越的成像效果。
专家观点:DPReview 的 Richard Butler 称赞了 SL3 的文件质量和操控性,他表示:“这是一台基于徕卡 L 卡口的 6000 万像素无反相机……采用了许多 M11 的技术,但界面经过了彻底重新设计”dpreview.com。他们强调,改进的混合自动对焦和 8K 视频是重大飞跃。相反,摄影博客指出,如果你需要速度,SL3 并不适合你——有论坛评论者直言不讳地说:“虽然据说 SL3 的自动对焦有所提升,但如果你真的需要[快速]自动对焦,那 SL3 就不适合你——就是这样。”不过,使用过它的人往往会爱上它:“它在实际使用中令人印象深刻,得益于其令人钦佩的用户界面和内在的简洁性,”Macfilos 写道,并补充说,徕卡全系相机的极简控制方案让 Q3、SL3 和 M11 之间的切换非常顺畅macfilos.commacfilos.com。归根结底,SL3 追求的是在坚固无反机身中最大化画质,而不是赢得参数大战。
Leica SL3-S(2025):SL3-S 是 SL3 的姊妹机型,类似于 SL2-S 之于 SL2。它以牺牲分辨率为代价,换取了速度和低光/视频性能petapixel.com。于 2025 年 1 月发布,SL3-S 配备了2400 万像素 BSI-CMOS 传感器(全画幅),具备类堆栈式能力:可实现最高 30 张/秒连拍并持续自动对焦——使其成为徕卡有史以来连拍速度最快的相机prnewswire.com。它还首次引入了徕卡的真正混合自动对焦(结合相位检测、对比度和深度映射),以实现高速下的被摄体追踪prnewswire.com。用徕卡的话说,SL3-S“结合了三种对焦技术的优势……可在全自动对焦下实现最高 30 张/秒连拍,使 SL3-S 成为徕卡系统相机中速度最快的一款”prnewswire.com。
主要规格: 2400万像素BSI传感器(很可能与松下S5II采用相似的基础传感器,但由徕卡调校),具备多重拍摄模式,可通过传感器位移生成4800万或9600万像素图像(得益于机身防抖,支持手持高分辨率拍摄)petapixel.com petapixel.com。ISO范围为50–200,000,具备更好的动态范围和高ISO下的低噪点表现——非常适合活动和低光环境拍摄prnewswire.com petapixel.com。连拍速度为30张/秒(电子快门,支持追焦),或在对焦/曝光锁定时可达15张/秒(14位),机械快门下可拍摄4–7张/秒的14位RAW文件petapixel.com petapixel.com。得益于全新大容量缓存和Maestro IV处理器,可持续以30张/秒速度拍摄175张DNG文件后才会降速petapixel.com。自动对焦覆盖画面779个PDAF区域,并结合徕卡物体检测算法,支持人眼/人脸/人体识别,甚至即将支持动物自动对焦模式petapixel.com。这与以往的对比度自动对焦相比是巨大的飞跃——早期测试显示SL3-S在追踪运动主体时更加自信。
对于视频,SL3-S可在内部录制最高6K(3:2全开门或16:9)。它通过HDMI可输出5.9K/30p RAW,并可在内部录制最高C4K/60p的ProRes 4:2:2 HQ,无时间限制prnewswire.com prnewswire.com。甚至还支持使用全传感器高度进行4K 9:16(竖屏)录制,适用于社交媒体内容prnewswire.com。该相机配备全尺寸HDMI 2.1接口、可直接录制到SSD的USB-C,并包含timecode插口以实现专业视频同步prnewswire.com prnewswire.com。本质上,徕卡将SL3-S定位为一款serious具备视频能力的相机,而不仅仅是能拍视频的静态相机。它甚至引入了frame.io Cloud integration(计划通过固件实现),可实现直接从相机到云端的素材分享——这也是对现代工作流程的呼应prnewswire.com leicacamerausa.com。
设计与功能:在外观上,SL3-S机身与SL3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刻有“SL3-S”字样。由于一些内部差异,它实际上更轻(768克 vs SL3的850克)petapixel.com,因此操作起来更灵活。它保留了IP54级防护、576万像素电子取景器和可翻折的3.2英寸后屏(SL3-S为333万像素,分辨率略高)petapixel.com。电池容量提升至2200mAh,续航更长petapixel.com。与SL3一样,支持双卡(1张CFexpress,1张SD)。独特的是,SL3-S是首款徕卡在硬件中嵌入内容真实性(C2PA)凭证的相机,就像M11-P一样——每张照片都可以拥有带签名的“数字溯源”元数据,用于检测篡改petapixel.com。目前,徕卡是唯一通过硬件实现这一功能的相机制造商petapixel.com。
使用场景:SL3-S 专为婚礼和活动摄影师、新闻摄影师、体育摄影师(在徕卡用户群体中)以及视频工作者量身打造——基本上适合任何需要更好自动对焦、更快连拍和更高ISO,而不是单纯追求高像素的人。2400万像素对数据更宽容,后期处理更轻松,同时足以应对大幅打印。改进的自动对焦和30张/秒连拍让它成为第一台在体育/动作领域真正具备竞争力的徕卡(纸面参数上)。它对同时拍摄照片和视频的人也很有吸引力,一机两用。然而,$5,295的零售价prnewswire.com,让它与佳能R3或尼康Z8等拥有堆栈式传感器和更先进自动对焦的机型竞争。徕卡的做法略有不同——SL3-S传感器不是堆栈式(是BSI CMOS,可能是全局复位但不是全局快门),这意味着虽然能达到30张/秒,但在电子快门模式下会有一定的果冻效应(徕卡官方警告SL3/Q3 6000万像素在15张/秒以上电子快门时“果冻效应严重”,推测2400万像素机型会好一些但依然存在)petapixel.com。所以对于极快的被摄体,机械快门(最高1/8000秒,4-7张/秒)可能仍然更受青睐,以避免畸变petapixel.com。
优点:超快30张/秒连拍——徕卡有史以来最快prnewswire.com——配合连续自动对焦追踪,终于让SL系统具备了动作拍摄的可行性。出色的混合自动对焦,徕卡称即使在最高连拍速度下也能持续追焦被摄体petapixel.com。高ISO表现强劲;初步样片显示ISO 12,500+下画面依然干净,这得益于没有过高的分辨率。卓越的视频规格(超采样6K、全画幅、ProRes等)和专业连接性(时码、HDMI 2.1)。机身做工和人体工学依然一流,略微减重也提升了长时间手持的舒适度。此外,徕卡加入了frame.io云端支持,表明他们正迎合现代工作流,实现现场图片/视频的即时交付prnewswire.com。
缺点: 价格对比竞争对手 —— 超过5,000美元的售价让SL3-S比索尼A9 II或佳能R6 Mark II等更快的旗舰相机还要贵,而这些相机在自动对焦方面表现相当甚至更好,并且拥有更广泛的镜头生态系统(L卡口之外)。PetaPixel指出,SL3-S“定价如旗舰,但实际上与中档相机竞争”,并质疑谁会为此支付溢价petapixel.com。换句话说,你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获得类似的2400万像素表现,尽管没有徕卡红点的吸引力。另一个缺点:依然没有翻转屏(只能倾斜,不能全方位旋转),而一些视频用户更喜欢全翻转屏。虽然自动对焦有了很大提升,但徕卡的AF能否在实际追踪中媲美佳能/索尼的AI主体识别还有待验证——目前的初步印象是积极但谨慎。最后是镜头价格:徕卡SL镜头非常出色,但价格极高(通常每支超过5,000美元)。幸运的是,适马和松下为SL3-S提供了更多预算友好的选择。
初步印象: 评测者们称赞了SL3-S的做工和性能,但也提到了价格冲击。“徕卡SL3-S做工精良,手感出色,但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人愿意为此支付高昂的价格,”一位PetaPixel编辑评论道petapixel.com x.com。不过,对于已经大量投资M或SL镜头的徕卡专业用户来说,SL3-S是期待已久、在速度上毫不妥协的机身。它终于填补了空白:“SL3-S相比SL2-S有了重大提升……集成了779个PDAF点……让SL3-S成为有史以来最快的徕卡”prnewswire.com petapixel.com。总之,SL3-S是徕卡对现代无反世界的回应——一台为徕卡的奢华方程式增添速度和视频能力的相机。如果你身处徕卡生态系统并需要一台主力机型,它是一个有吸引力但价格不菲的选择。
镜头与兼容性:SL3 和 SL3-S 都使用L卡口。该卡口可兼容徕卡自家的 SL 镜头(以光学卓越著称,如 APO-Summicron-SL 50mm f/2 ASPH 等),也兼容所有 L 卡口联盟镜头,包括松下(Lumix S 系列)和适马的产品。这意味着有数十款自动对焦镜头可选——从超广角 16-35mm 变焦到 600mm 长焦——覆盖了 M 旁轴镜头无法满足的需求(长焦、微距、变焦等)。prnewswire.com。此外,通过转接环,还可以将徕卡 M 镜头装在 SL 机身上进行手动对焦拍摄,并支持峰值对焦(有些 SL 用户这样做,是为了获得 M 镜头的成像风格和电子取景器的便利)。SL 机身甚至为 M 镜头配备了专门的传感器微透镜设计和校准,以“发挥其全部潜力”prnewswire.com。简而言之,SL 系统是徕卡最具多样性的系统——它连接了现代联盟与经典 M 镜头。这对于已经拥有徕卡镜头的人来说更具吸引力。
徕卡 Q 系列(全画幅定焦便携相机)——Q2、Q3 及更多
徕卡 Q 相机是备受喜爱的定焦便携机型,将全画幅传感器和高速定焦镜头装进小巧、适合旅行的机身。它们无需更换镜头即可提供徕卡体验,因此对摄影爱好者甚至部分专业人士来说,是随身携带的理想相机。截至 2025 年,产品线包括徕卡 Q2(2019 年)和Q2 Monochrom(2020 年),以及最新的徕卡 Q3(2023 年)和新款徕卡 Q3 43(2024 年底)。
所有 Q 系列机型外观相似:坚固的金属机身,经典徕卡造型,叶片快门和安静操作,以及固定的Summilux 镜头(Q2/Q3 为 28mm f/1.7)。尽管体积小巧,却配备全画幅传感器,并提供手动控制(镜头上有光圈环,菜单中可调快门速度和 ISO),同时具备现代自动对焦功能。
Leica Q3(2023):Q3 是最新一代产品,相较于广受欢迎的 Q2 带来了重大升级。传感器与性能:它采用了与 M11 和 SL3 相同的 6000 万像素 BSI CMOS 传感器,较 Q2 的 4700 万像素有所提升petapixel.competapixel.com。令人印象深刻的是,Q3 首次为 Q 系列加入了相位检测自动对焦,与 Q2 仅有的对比度自动对焦相比,大大提升了对焦速度和追踪能力petapixel.com。镜头依然是28mm f/1.7 Summilux ASPH——这是一支以极高锐度和优美成像著称的成熟镜头;徕卡确认其解析力足以应对 6000 万像素petapixel.com。得益于高分辨率,Q3 支持机内数码裁切,模拟更长焦距(35、50、75,甚至 90 毫米),同时仍能输出不错分辨率的照片petapixel.com。例如,90mm 裁切后仍有约 1800 万像素——适合日常长焦拍摄。(Raw DNG 文件始终保存完整的 6000 万像素未裁切图像,便于后期灵活处理petapixel.com。)
新特性:Q3 首次为 Leica Q 系列引入了可翻折 3 英寸触摸屏,对于腰平取景或特殊角度拍摄非常实用petapixel.com。徕卡还将 EVF 提升至 576 万像素(Q2 为 368 万),刷新率最高可达 120Hz,带来更清晰、无延迟的取景体验petapixel.com。连接性也有提升:Q3 配备了 Wi-Fi和现在支持 Qi 无线充电(需选配手柄),并与 Leica Fotos 应用实现更好集成,便于快速分享。它甚至配备了 USB-C 和 micro-HDMI 接口,可作为网络摄像头或用于视频外录。
说到视频,Q3 可以拍摄最高8K/30p或 4K/60p 视频——这在一台定焦镜头相机中是个意想不到的功能dpreview.comdpreview.com。虽然 28mm 镜头并不是视频拍摄的常规选择,徕卡还是加入了裁切 4K 模式和改进的自动对焦,以吸引混合拍摄用户。也有一些限制(发布时没有 log 曲线,8K 使用中央裁切),但相比 Q2 的 4K 已经是一次升级。
画质:新传感器与经典镜头的结合带来了极为出色的画面。“6000 万像素是高端相机的甜蜜点,”PetaPixel 指出,并称赞其裁切和大尺寸打印的能力petapixel.com。他们还特别提到徕卡的色彩科学:“徕卡依然有着极其出色的色调和色彩表现……暖色调非常适合肤色,对比度几乎每次都恰到好处”petapixel.competapixel.com。尽管分辨率提升,高感光度表现也有所提升——BSI 设计和 Maestro IV 处理器让 Q3 在低光环境下依然表现出色(ISO 最高可达 100,000,实用范围可达数千)petapixel.com。值得一提的是,Q3 的28mm Summilux 镜头依然令人印象深刻:评测者确认其从中心到边缘都非常锐利,并且保留了内置微距模式(最近对焦距离 17 cm)——非常适合拍摄美食或细节leicacamerausa.comleicacamerausa.com。
使用场景:Q3 是一款完美的日常相机,适合那些想要以简单方式获得全画幅画质的人。它因街头摄影、旅行、环境人像和纪实拍摄而广受喜爱。28mm 镜头鼓励靠近拍摄并捕捉环境——许多街头摄影师喜欢它的叙事广角。配备新翻转屏和改进的自动对焦(包括眼部/人脸检测),抓拍更加轻松。有用户表示用 Q3 拍摄了一整场婚礼,并称其为“梦想成真……一台相机就能覆盖整个活动,无需单反和镜头的繁琐……安静无声且绝对迅速”leicacamerausa.comleicacamerausa.com。这说明了 Q 系列的多功能性。此外,具备防风雨机身(IP52),意味着它能应对恶劣环境——无论晴雨、旅行还是徒步都不在话下。
优点:将大相机画质与便携性结合。无需更换镜头——Summilux 28 镜头足以应对大多数通用场景,高像素传感器也便于后期裁切。用户界面简洁,手动操作也很方便。自动对焦大幅提升:用户反馈 Q3 对运动主体的对焦比 Q2(有时会拉风箱)更快更可靠。新翻转屏和高分辨率 EVF 让取景更愉悦。许多摄影师称赞 Q 系列的手感:安静、低调,却能输出媲美 A7R 系列或 Leica M 的画质文件。PetaPixel 的 Chris Niccolls 称 Q3 是“一台瞬间成为经典的相机”,它将 Q2 的优点全部升级——从防护到分辨率再到可翻转屏幕petapixel.com。在他的上手评测中,他说:“许多功能都得到了升级,让 Q3 更加好用,同时在画质和对焦精度上带来实实在在的提升……我认为大家会更爱 Q3”petapixel.com。
缺点: 主要的限制是固定的28mm镜头——如果你经常需要变焦或不同焦段,Q就只能靠“脚变焦”或使用数码裁切模式(虽然方便,但并非光学变焦)。28mm在拍摄紧凑人像或远距离主体时会有挑战。话虽如此,徕卡Q的理念就是拥抱单一焦段;这会激发创意。另一个缺点是,尽管有相位检测自动对焦,一些评测者指出它仍然不是运动相机——连续自动对焦有很大提升,但在极快动作或低光追焦时仍会吃力(这是紧凑型相机的常见限制)。电池续航一般(CIPA标准约350张),因为BP-SCL6电池较小;建议携带备用电池。Q3在执行高强度任务(8K视频或长时间Wi-Fi传输)时也会发热,不过目前尚未有广泛的过热自动关机报告。最后是价格:在$5,995美元petapixel.com,Q3作为一台定焦相机价格不菲(这个价位已经进入可换镜头相机领域)。但正如许多用户所说,你买的是徕卡的精神——卓越的做工、镜头工艺,以及那种无形的“徕卡魔力”。
Leica Q3 43(2024): 出人意料的是,徕卡还发布了Q3的另一版本,配备不同的定焦镜头。通常被称为“Q3 43”,它将28mm镜头换成了43mm f/2 APO-Summicron镜头leicarumors.comleicacamerausa.com。该型号在2024年中传出传闻,并于2024年底正式发布,为偏好标准焦段而非28mm的用户扩展了Q系列leicarumors.com。徕卡称43mm“反映了人眼的自然视角”——本质上是经典的标准镜头视角leicacamerausa.com。该镜头为APO设计,承诺极高锐度和极低色差(APO镜头是徕卡的标志)。Q3 43在其他方面与Q3相同,均为60MP传感器和相同功能。
适合谁? 很可能,那些觉得28mm太广的摄影师会倾向于选择43mm。它更接近50mm,非常适合人像或需要更多主体分离感的通用摄影。f/2的光圈比28mm的f/1.7略慢,但APO设计可能在全开时带来更锐利的画质。一位早期试用者评论称,画质“异常自然”,43mm焦段对于日常拍摄来说非常直观 leicacamerausa.com。不过,代价是失去了广角视野——在室内或拍摄广阔街景时,43mm的取景会更紧凑。
价格: Q3 43的定价更高——在欧洲约为€6,800(约$7,300)leicarumors.com,反映了APO镜头的成本。截至2025年初,它刚刚开始在门店上架(徕卡甚至在美国官网上标价$7,380)leicacamerausa.com。配件与Q3类似(电池、背带、遮光罩)。考虑到价格,它属于一款更为专业的变体,但也凸显了徕卡为Q系列用户提供多样选择的策略。甚至有传言称未来会有Q3 Monochrom——虽然尚未确认,但徕卡此前推出过Q2 Monochrom。
Leica Q2 和 Q2 Monochrom: 这两款前代机型目前仍在积极销售中(至少在库存售罄前),值得一提:
- Leica Q2(47.3MP,2019年发布)配备28mm f/1.7镜头,无翻转屏,采用对比度检测自动对焦。凭借其简洁和画质而大受欢迎。2025年,Q2的官方售价约为$5,795全新leicacamerausa.com(且常常能以更低价格买到),相比Q3来说是进入徕卡全画幅的“经济”选择。许多网红和摄影师依然钟爱Q2——其外观和成像依然一流。如果不需要60MP或PDAF,Q2是一个很好的替代选择。
- 徕卡 Q2 Monochrom(2020)是黑白版本,采用相同的 4700 万像素传感器,但去除了彩色滤镜。它能拍摄出极为精致的黑白照片,锐度和低光表现更佳(ISO 高达 100,000)。全新售价约为$6,630leicacamerausa.com,实际上比 Q3 更贵——反映了其小众定位。据报道,徕卡已于 2024 年底停产 Q2 Monotech.yahoo.com,很可能是在为未来的 Q3 Monochrom 做准备。喜欢这台相机的用户钟爱其独特的影像风格——就像 M Monochrom 一样,它鼓励你专注于色调和对比。它本身也是一件美丽的物品,采用低调的哑光黑色外观,没有彩色嵌饰。如果未来推出 Q3 Monochrom,可能会采用 43mm 镜头而非 28mm(关于黑白版会用哪支镜头有不少讨论)tech.yahoo.com。目前,如果你只想要一台用于黑白摄影的紧凑型徕卡,Q2 Mono 仍然是不二之选。
Q 系列(整体)优缺点: 所有 Q 相机都具备核心吸引力:全画幅成像与定焦镜头紧凑机身结合,并拥有徕卡标志性的设计和镜头素质。它们极为直观——你可以把 Q 交给新手,他们用自动模式就能拍出惊艳照片,专业用户也能完全手动控制。对焦迅速(尤其是 Q3),快门安静,并配有叶片快门,可在白天高速同步闪光灯补光。画质常被形容为有特殊的“徕卡质感”——这很可能是 Summilux 镜头特性和徕卡色彩调校的结合。机身坚固耐用;许多 Q 经受住了日常重度使用。
不足之处在于,续航只能说一般,而且所有 Q 系列都无法更换镜头——你只能选择一个焦段。这对某些拍摄风格来说可能是创意优势,也可能是限制。此外,没有变焦(只有数码裁切),如果你需要更远的拍摄距离,就必须靠近被摄体或大幅裁切。视频功能虽然有所提升,但仍非主打——没有耳机/麦克风接口,且定焦广角镜头意味着专注视频的用户可能需要其他设备。当然,还有价格:作为紧凑型相机,这些产品价格不菲,但二手市场保值性很好,使用体验也有难以言喻的满足感。正如一位 Reddit 用户所说,2015 年的初代 Q“在 2025 年依然能打”,因为“只要你能适应它的局限,传感器和 Summilux 镜头依然能拍出美丽的照片”thebroketographers.comleica-camera.com。
用户评价: Q系列的拥有者往往会成为其忠实推介者。徕卡官网上充满了热情洋溢的评论:例如,一位Q3用户写道,“Q3直出照片画质惊人……是一台很棒的日常及旅行相机” leicacamerausa.com。另一位则说,“这台相机如梦似幻……安静无声,是[婚礼]场地的完美相机。一台相机就能覆盖整个活动,无需单反和镜头的麻烦……对我来说是颠覆性的工具” leicacamerausa.com。这样的反馈凸显了Q系列为何成为徕卡产品线的基石——它成功地以独特方式融合了奢华、简约与性能。
徕卡APS-C无反(CL/TL系列)——已停产
徕卡曾经推出过APS-C画幅无反相机——Leica CL和Leica TL2——但截至2022年,这两款产品已被官方停产 leicarumors.com。这标志着徕卡“APS-C系统”产品线的终结,也与徕卡未来专注于全画幅和中画幅的战略相一致digitalcameraworld.com。
简要回顾:Leica CL(2017年)是一款2400万像素、旁轴风格的APS-C相机,采用L卡口可更换镜头(可用专用TL镜头或全画幅SL镜头裁切模式)。它配备了内置电子取景器,并以更小巧的机身延续了经典徕卡外观。Leica TL2(2017年)则是更激进的设计——一体成型铝合金机身,极简按键,屏幕占据主导的APS-C机身。两者共用同一图像处理系统(2400万像素CMOS,最高7张/秒连拍,4K视频)和镜头卡口。
它们吸引了一小批热情用户,喜欢徕卡影像风格与轻便器材的结合。例如,CL配18mm饼干镜头是真正能装进口袋的徕卡。不过,这些相机并未有后继机型。到2022年初,关于徕卡已停止CL/TL生产的传闻四起,2022年5月徕卡确认CL/TL系统“现已正式停产”leicarumors.com。
徕卡的 Andreas Kaufmann 博士解释说,公司“希望摆脱”APS-C,专注于全画幅传感器作为其产品线的核心 digitalcameraworld.com。事实上,他还俏皮地建议现有的 TL 镜头用户可以考虑 Sigma fp 或其他 L 卡口机身作为他们的“CL2”——实际上承认徕卡不会再推出新的 APS-C 机身 digitalcameraworld.com。确实,徕卡 CL2 最终并未面世,尽管 2020 年早期有传言称正在开发一款配备 2600 万像素、IBIS 的 CL2 leicarumors.com。这些计划,如果曾经存在,也被搁置了。
当前状态: 虽然新的 CL/TL 相机已经停产,现有镜头依然在用——大约有 7 支徕卡 TL 镜头(如 Elmarit-TL 18mm f/2.8、Vario 18-56mm 等)仍可用于全画幅 L 卡口相机(只是会自动裁切)。CL 的用户表示它依然是一台很棒的相机:其 2400 万像素的输出“在画质上仍可媲美当前的 APS-C 相机”cameradecision.com。但由于没有升级路径,许多 CL 用户要么继续原样使用,要么已经转向全画幅徕卡或松下/适马 L 卡口机身。值得注意的是,徕卡自家官网已不再列出任何 CL 相机在售leicacamerausa.com——到 2025 年,它只会出现在二手或第三方市场。
CL/TL 的优点(供参考): 精美的做工和紧凑的体积;可用优质的 TL 镜头(其中一些是徕卡与松下/适马合作生产);如有需要也能使用全画幅 L 卡口镜头。尤其是 CL,被赞誉为以数码形态重现了徕卡 IIIC 胶片相机的精神。
缺点: 即使在新品时期,它们对于 APS-C 来说价格偏高,功能也略显落后(无 IBIS,高感表现一般)。TL2 的重度触控界面评价两极分化。最终,2500 美元 APS-C 机身的市场很小,徕卡的资源也转向了其他方向。
总结,徕卡的 APS-C 篇章已经结束。“徕卡的最后一台 APS-C 相机,确实就是徕卡的最后一台 APS-C 相机,”有报道这样调侃道 digitalcameraworld.com。展望未来,徕卡将全力投入全画幅(和中画幅)。所以如果你想要小尺寸传感器的徕卡体验,徕卡建议你考虑他们的 D-Lux 等便携机型(采用 4/3 传感器),或者直接在全画幅机身上使用 L 卡口裁切镜头。对于 CL 粉丝来说,这结果有些苦乐参半,但也证明了徕卡将未来寄托于更大尺寸传感器,以及更少的系统维护。
(相关的是,徕卡多年前也停产了较早的APS-C徕卡X系列和APS-C徕卡C(Typ 112)便携机。趋势很明显:除了与松下联合开发的便携机外,徕卡相机现在从全画幅起步。)
徕卡便携相机 – D-Lux、V-Lux、C-Lux(1英寸和MFT传感器便携机)
徕卡提供多款便携相机,将徕卡设计(或联合设计)的镜头与较小的传感器结合在便携一体化机身中。这些相机通常与松下合作开发,在松下成熟的便携相机平台基础上加入徕卡的外观和调整。截至2025年,徕卡的主要便携机型有:
- 徕卡 D-Lux 8 – 一款配备高速变焦镜头的1700万像素大底便携机(2024年新款)
- 徕卡 V-Lux 5 – 一款配备16倍长焦变焦镜头的2000万像素超级变焦“桥机”(2019年发布)
- 徕卡 C-Lux – 一款配备15倍变焦镜头的2000万像素口袋旅行便携机(2018年发布,现已停产)
这些相机(以徕卡标准来说)更为实惠,适合希望拥有徕卡品牌、用于旅行和日常拍摄但又不想承担M/SL系统高昂成本或复杂性的摄影爱好者。
徕卡 D-Lux 8(2024): D-Lux系列一直是徕卡对松下LX系列高端便携机的诠释。D-Lux 8是最新款,于2024年中发布(恰逢徕卡百年纪念)。它配备一块1700万像素M4/3传感器(多画幅比例),搭载一支24–75mm f/1.7–2.8 Vario-Summilux变焦镜头dpreview.comdpreview.com。这支镜头本质上与早期的D-Lux 7(及松下LX100 II)为同一高品质光学设计,拥有极快的光圈范围,非常适合低光环境和浅景深拍摄。该相机通过裁切2200万像素的总传感器面积,在4:3、3:2或16:9比例下输出1700万像素,同时保持相同的对角线视场角dpreview.comdpreview.com。这种“多画幅”设计意味着无论你拍摄4:3还是宽幅16:9,都能在每种格式下利用更多的传感器面积而不损失视角——这是从松下继承来的巧妙特性。
D-Lux 8 有哪些新变化: 它是 2018 年 D-Lux 7 的温和升级。镜头和传感器保持不变,但徕卡更新了机身设计和界面,使其更贴近现代徕卡家族(菜单风格类似 Q3、SL2 等)。dpreview.com dpreview.com。关键改进是电子取景器——现在为 236 万像素 OLED EVF,比以前更大更清晰dpreview.com。后部 LCD 依然是固定的 3 英寸屏幕(184 万像素,提升自 124 万)dpreview.com。D-Lux 8 还增加了UHS-II SD 卡支持和更快的 USB 连接dpreview.com。连拍速度一般(自动对焦约 2 张/秒,无自动对焦 11 张/秒)dpreview.com——与 LX100 系列持平。支持 4K 视频拍摄(最高 30p),并包含徕卡经典的黑白胶片模式等。一项有争议的变化:D-Lux 7 上的一些自定义功能被移除(如变焦记忆和功能锁定选项),Macfilos 称之为“为追求本质而失去受欢迎的功能”macfilos.com。徕卡似乎简化了相机,以契合其极简主义理念,但部分用户对这些开关的缺失表示遗憾。
画质表现:D-Lux 8 在同级别中拥有出色画质——那块 1 英寸级(实际为 4/3 型)传感器远大于普通卡片机,带来丰富细节和不错的动态范围。最高 1700 万像素分辨率足以满足日常打印和分享。Summilux 镜头是亮点:锐度极高,广角端 f/1.7 大光圈带来一定的景深分离和自信的低光拍摄,这是小型卡片机无法比拟的。DPReview 在评测中给了它83%,称其“结合了相对较大的传感器、明亮的 F1.7-2.8 变焦和高度直观的操控……是市面上为数不多的发烧级卡片机之一”dpreview.com。本质上,如果你想要一台口袋便携、但在多种场景下能拍出单反级画质的相机,它就是首选卡片机。
适用场景:非常适合旅行、街拍、家庭聚会——任何你想要极简装备的时候。广角端(等效 24mm f/1.7)甚至可以应急拍摄环境人像或星空。相机内置微型闪光灯,包装内还附带一个可拆卸外接闪光灯(徕卡 SF 40 衍生版),以获得更强闪光。体积小巧,低调隐蔽,非常适合博物馆、餐厅和抓拍。微距能力也值得一提:广角端最近对焦距离可达 3 厘米。
优点: 体积小巧且轻便(约400克),但拥有大相机的特性,如大尺寸传感器和高速镜头。镜头素质极佳——对于便携变焦来说有“无与伦比的光学表现”leicacamerausa.com。多画幅传感器最大化了创意构图选择。升级后的EVF和用户界面让拍摄体验愉快。支持RAW(DNG)和JPEG拍摄,给发烧友带来后期编辑的灵活性。此外,作为徕卡产品,它有着低调而优雅的外观(提供黑色款,并可选配手柄和相机包)。与徕卡其他产品相比,它相对实惠——上市价格为$1,595dpreview.com(比松下版本贵约400美元,这多出来的钱买的是红标、过去附赠的Lightroom授权以及徕卡专属外观设计)。
缺点: 并非真正的口袋变焦;75mm等效焦距的长焦端略短——适合人像,但不适合拍摄远处主体或野生动物。如果你需要更大变焦,V-Lux是选择(下文会讨论)。此外,尽管有改进,本质上还是2018年硬件,所以自动对焦虽然不错,但无法与现代相位检测系统媲美——它是对比度检测。连拍速度在连续自动对焦下为2张/秒非常慢dpreview.com,不适合体育或快速动作拍摄。菜单中一些功能被移除(如步进变焦自定义),让部分高级用户感到不满macfilos.com。另外,传感器为4/3尺寸(相对于全画幅约2倍裁切),因此虽然比手机或1/2.3英寸卡片机好很多,但在低光环境或极浅景深方面无法与全画幅媲美。但在其所在的高端便携机型中,它表现强劲——是富士X100V等机型的有力竞争者(不过X100是定焦35mm,而D-Lux则有变焦的灵活性)。
Leica V-Lux 5(2019):V-Lux 5 是徕卡的“桥式相机”——一款多功能超级变焦相机,配备1英寸2010万像素传感器和16倍光学变焦镜头。它本质上是松下 FZ1000 II 的换标版本,提供了巨大的焦段范围:等效25–400mm f/2.8–4徕卡 DC Vario-Elmarit 镜头adorama.combhphotovideo.com。这涵盖了从广阔风景到良好光线下的野生动物或体育远摄。传感器(1英寸 BSI-CMOS)比典型的卡片机大得多,但比 M4/3 小。它在画质和变焦范围之间取得了平衡。V-Lux 5 配备集成 OLED EVF(236万像素)和全可翻转3英寸触摸屏(非常适合视频和创意角度)adorama.com。它可实现最高12张/秒连拍(AF锁定)和4K/30p视频(支持徕卡4K照片模式,可提取静态图像)。还配备松下的 DFD 自动对焦系统,对于静态或可预测运动的主体对焦很快,但并非真正的相位检测。
适用场景:V-Lux 非常适合旅行者或家庭用户,想要一台一体化相机——它可以在25mm拍摄广阔风景,然后拉到400mm捕捉远处细节或野生动物。预算有限的观鸟者也喜欢它,无需携带多支镜头也能拍到不错的鸟类照片。凭借1英寸传感器,其画质优于小传感器口袋型超级变焦机,尤其在低ISO下表现更佳。它也很受户外爱好者欢迎,适合想要一台结实(虽然不是完全防护,但做工扎实)、无需更换镜头即可应对各种场景的相机。重量约830克——与中端单反配套镜头相当,但这里你拥有完整的25-400mm变焦范围。
优点:无与伦比的多功能性——本质上“一机一镜=无限题材。”镜头在整个变焦范围内都相当锐利(徕卡在镜头设计上的参与很明显,评测网站也指出它在超级变焦中表现非常好)。2.8大光圈和1英寸传感器意味着你实际上可以获得一定的景深分离,并在广角端获得不错的室内照片。相机还具备光学防抖,对于手持400mm拍摄至关重要。微距能力也是一大亮点:广角端最近对焦3厘米,长焦端1米——足以拍摄大型昆虫或花卉。另一个优点:V-Lux 5 拥有许多功能,如景深合成、4K照片模式(以8MP分辨率30fps连拍,选取最佳瞬间),甚至还有用于延时摄影的间隔计。它是一台很棒的学习相机,在傻瓜机的简单和需要时的高级模式之间架起桥梁。对于不想折腾可换镜头系统的人来说,非常自由。
缺点: 1英寸传感器虽然不错,但有其局限性。在ISO 800-1600以上的低光环境下,画质会下降(传感器越小=噪点越多)。400mm端最大光圈为f/4,加上传感器的限制,意味着在全变焦时光线昏暗会很吃力。此外,虽然400mm的焦距已经很可观,但真正严肃的野生动物摄影师通常还想要更长焦——所以这台机器无法取代配有600mm镜头的单反或SL,比如拍摄远处的小鸟。动态拍摄表现一般;连续自动对焦可用,但不及SL3-S甚至中端无反——拍摄快速移动的主体时可能会有一些失焦。另一个缺点是体积——与D-Lux不同,V-Lux 5无法装进口袋;它基本上和单反一样大。有些用户可能更愿意携带一台小型无反加几支镜头,但那样成本可能更高。最后是价格:上市时约为1250美元,现在也差不多——比松下FZ1000 II(约800美元)要贵,主要是为徕卡品牌、捆绑的Adobe软件(也许还有更长的保修)买单。对一些人来说,红点和服务值得;另一些人可能会选择松下的“孪生机型”。
Leica C-Lux(2018):C-Lux是一款便携长焦旅行相机。它本质上是徕卡版的松下ZS200/TZ200。配备1英寸2000万像素传感器和15倍变焦:24–360mm f/3.3–6.4徕卡DC Vario-Elmar镜头。机身比V-Lux小——大衣口袋可装下。内置电子取景器(2.33百万像素的小型EVF)和3英寸固定LCD。适合想要比D-Lux更大变焦范围、又追求便携的用户。
到2025年,C-Lux似乎已停产;徕卡官方商店已标注为此状态leicastoremiami.com。在售期间,它因便携性受到好评——本质上是高质量的白天旅行相机。360mm镜头可拍远景,1英寸传感器在ISO 800以内表现不错。徕卡还推出了时尚配色(浅金或午夜蓝)。新机约1050美元,比索尼RX100 VI(同为24-200mm镜头)等竞品更贵。C-Lux在休闲市场被智能手机取代,在发烧友市场又被(镜头更快的)D-Lux盖过。
优点(C-Lux): 便携机身内实现超大变焦;2000万像素1英寸传感器在光线充足时画质扎实;旅行时需要灵活性又不能带大相机时很实用。还支持4K视频和同级别中较快的自动对焦。
缺点(C-Lux): 长焦端镜头慢(360mm端f/6.4需要充足光线或高ISO);几乎没有RAW缓存(连拍有限);到2025年,智能手机相机通过计算摄影已大幅蚕食这类用途,使小传感器便携机更难卖。因此徕卡(和松下)自2018年后未再更新。
总之,徕卡的便携相机系列为进入该品牌提供了更易接触的门槛,并为不想更换镜头的用户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案。D-Lux 8作为一款顶级发烧友便携机表现突出——Digital Camera World指出,它延续了徕卡在便携机中“搭载Micro Four Thirds传感器的销售成功”digitalcameraworld.com。V-Lux 5依然是最强大的桥式相机之一,而C-Lux虽然已停产,但展现了徕卡吸引便携旅行用户的尝试。
2025年,徕卡甚至为部分便携机推出了100周年纪念版(如“D-Lux 8 100 Years of Leica”,采用复古Leica I外观)leicacamerausa.com,凸显了这些相机在完善徕卡产品线中的重要意义。它们或许没有M系列的声望,也没有SL系列的尖端科技,但却承担着关键角色:以便捷的方式,将徕卡体验带入日常时刻和旅行回忆。
徕卡S系列(中画幅)——S3及未来的S4
在徕卡产品线的顶端是S系列,即徕卡的中画幅数码相机。现行机型为Leica S3(2020年发布),一款6400万像素的中画幅单反风格相机。它采用30×45 mm CMOS传感器(Leica ProFormat)——面积比全画幅35mm大56%。S3的设计为厚重但符合人体工学的机身,配有光学五棱镜取景器(本质上是一台中画幅单反,而非无反,这在其他品牌纷纷转向无反的时代颇为独特)。
Leica S3:它具备极高分辨率、15档动态范围以及典型的中画幅浅景深,带来卓越画质。传感器为3:2比例,无AA滤镜。S3还可拍摄4K视频(电影级4K,使用全幅传感器,帧率为24p),但主要面向静态摄影。连拍速度最高3张/秒——不算快,但足以满足影棚和风光需求。ISO范围100–50,000(最佳画质的基础ISO可能为100)。配备Maestro II处理器和2GB缓存。机身坚固如坦克:全密封防护,专为专业影棚或户外使用设计。
徕卡S系统镜头(S卡口)本身也极具传奇色彩——自动对焦中画幅镜头,配有中央快门,以卓越锐度和成像著称。共有16支S镜头,涵盖24 mm超广角至180 mm长焦(在45×30传感器上约等同于35mm格式的19mm–144mm)photorumors.com。许多镜头配有叶片快门,可实现高速闪光同步,非常适合影棚闪光灯拍摄。
使用场景:S3专为高端时尚、编辑、风光和商业摄影师量身打造,这些用户对图像质量有极致追求。它能输出细节惊人、色调平滑的文件,适合大幅打印或精细后期处理。人像摄影师喜欢“中画幅的观感”——即更大的传感器和徕卡光学带来的立体感和柔和过渡。在影棚环境(产品、汽车等)中,S3凭借联机拍摄和闪光同步功能表现出色。一些艺术和风光摄影师也会使用它;坚固的机身和防护密封让它可以带到户外(不过约1.4公斤的机身加上沉重镜头,携带确实需要决心)。
价格:Leica S3机身首发价为$18,995dpreview.com,体现了其旗舰地位。它属于高端器材——与Phase One中画幅后背和富士GFX100系列同台竞争。它比富士的产品($6k–$10k)更贵,凸显了徕卡的精品定位。对许多人来说,S3多用于租赁或在需要极致画质的影棚环境中使用。
优点:惊人的画质——64MP的大于全画幅传感器带来超越60MP SL3/M11的分辨率和色调深度。中画幅的动态范围和色彩还原尤为突出;徕卡承诺“无裁切全宽4K视频”以及无与伦比观感的中画幅静态照片minimalismmag.com。光学取景器带来明亮、自然的构图体验(有些人更喜欢它用于影棚拍摄而非电子取景器)。S系列镜头是世界上光学素质最顶级的之一,中央快门对闪光摄影师来说是独特优势。S3虽然是单反风格,但配备3英寸92.1万像素屏幕可实时取景,并在需要时可用对比度自动对焦(不过影棚多用手动对焦)。它也是极少数拥有如此高等级防护的中画幅系统——是一台坚固的相机。
缺点:在2025年的背景下,S3有些像“恐龙”。Phase One和富士已转向无反中画幅(配备EVF、更快连拍、更好自动对焦等),而S3仍是反光镜/棱镜设计,采用相对基础的37点相位检测对焦系统(集中分布)。连续自动对焦或追踪运动主体并非其强项。基本上,动态摄影不适合(尽管有人用它拍过节奏缓慢的纪实或环境人像)。另一个缺点是徕卡很久未更新该系统——S3是从37MP的S(Typ 007)长期跳票升级而来。人们普遍感觉该系统开发进度放缓;事实上,徕卡已公开承认S系列发展遇到困难。
即将推出的S4: 好消息是,徕卡已确认一款新的中画幅相机正在研发中——很可能是Leica S4,并且很有可能是无反digitalcameraworld.com。他们甚至在一则宣传视频中藏了一个没有五棱镜的类单反机身彩蛋(暗示无反S)digitalcameraworld.com。不过,徕卡CEO表示这个项目颇具挑战,“也许是因为从S3的单反技术转向与GFX和哈苏的无反中画幅相匹配所带来的阵痛”digitalcameraworld.com。徕卡法国区CEO指出,他不认为这款新中画幅相机会在2025年上市——暗示可能要到2026年或更晚digitalcameraworld.com。所以目前,S3依然独自坚守,潜在买家或许会考虑是否等待S4。
传闻中的S4可能会带来新传感器(也许是100MP?)、机身防抖和电子取景器——让徕卡与无反中画幅潮流接轨。但在此之前,S3依然是主力机型。
S3总结: 这是一台专业工具。对于拥有它的人来说,它因出色的成像效果而备受喜爱。PetaPixel在报道其发布时强调,近1.9万美元的售价“无疑属于高价位”,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徕卡——它终于上市了”,结束了长时间的吊胃口minimalismmag.com。在实际工作流程中,摄影师表示S3的文件拥有美丽的色彩风格,且这台相机虽然分量十足,但比一些中画幅系统更易上手。然而,鉴于徕卡目前的重心已转移,S系列或许已被视为等待新篇章的经典系统。如果你是普通消费者,S3大概率是性能过剩(且价格高不可攀);如果你是需要打印巨幅广告或进行超高端拍摄的专业人士,S3——或其后继机型——就是让人垂涎的徕卡。
徕卡新款与即将发布机型(2025年末–2026年)
展望未来,徕卡有多项令人期待的新动向。根据可靠传闻和官方公告:
- 徕卡 Q3 Monochrom(黑白版): 鉴于徕卡的历史,Q3 的黑白版似乎是合乎逻辑的。然而,传闻称存在一个复杂问题——Q3 这颗 6000 万像素传感器的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系统可能依赖于彩色滤镜(PD 像素需要去马赛克处理),这可能就是为什么“目前”还没有发布 Q3 Monochrom 的原因 leicarumors.com。有报道称徕卡收到了关于 Q3M 的“不利消息”,因此还不愿确认 leicarumors.com。此外,随着 Q3 43 版本的推出,也有人疑问黑白版会用 28mm 镜头还是 43mm 镜头。一些讨论(甚至包括徕卡自家社交媒体的暗示)表明,Q3 Monochrom 可能会在 2025 年发布,并且很可能配备标准的 28mm 镜头,但目前尚未确认 macfilos.com leicarumors.com。Macfilos 预测 Q3 Monochrom 可能会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发布 macfilos.com,这与徕卡彩色 Q 机型后约 1.5 年的发布时间间隔相符。如果成真,预计会是约 6000 万像素的黑白专用机型,售价大约在 6000–6500 美元之间。黑白粉丝们当然对此充满期待,因为这将成为有史以来分辨率最高的黑白便携机型。我们还需继续关注——如果到 2024 年底还没有发布消息,要么是遇到了技术难题,要么是徕卡在谨慎行事。
- 徕卡 M11-V(EVF 版本)和 M12:关于带有内置电子取景器的 M 相机的传闻“多年来一直盛行”,digitalcameraworld.com。徕卡的纯粹主义者通常反对这个想法(旁轴取景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其他人则认为带 EVF 的 M 是现代的补充。最新消息显示,徕卡可能会推出一款M11-V——这是 M11 的特别版,配备了集成 EVF,取代或增加了旁轴取景器digitalcameraworld.com。这可能是测试该概念的一种方式,同时不会疏远核心 M 产品线。它可能会与徕卡百年庆典同时发布,或作为 M12 之前的过渡。事实上,徕卡在 2024 年注册了一个新的相机代码(通过 FCC),许多人猜测这就是带 EVF 的 M11digitalcameraworld.comdigitalcameraworld.com。如果成真,M11-V 将允许通过镜头取景,并可能具备诸如峰值对焦甚至机身防抖等功能(如果徕卡移除了旁轴机构,就有空间实现防抖,正如所暗示的那样)digitalcameraworld.com。至于徕卡 M12,传闻称它可能带来更根本的变化:比如机身防抖和取消机械快门以腾出空间digitalcameraworld.com,甚至可能将电子取景器作为标配。然而,徕卡非常谨慎——他们知道激进的 EVF M 可能会让传统用户不满,因此首先提出了“M11-V”变体的想法digitalcameraworld.com。据 Digital Camera World 报道,一些人曾预计 M12 会在 2024 年(M 旁轴 70 周年)发布,但任何公告都可能被推迟了digitalcameraworld.com。如果徕卡遵循其典型周期,M12 可能会在 2025–26 年左右亮相,可能仍采用 6000 万像素传感器,但配备新技术,如混合取景器或全电子操作。有传闻称,M12 机身可能会略小,后屏更大,部分按钮可能被触控操作取代(类似徕卡 TL 的方式)digitalcameraworld.com。总之,M 系列正处于进化的风口,但徕卡正在创新与传承之间寻求平衡。可以肯定的是,到 2025/26 年我们会看到某种配备 EVF 的 M(无论是 M11-V 还是 M12),徕卡会小心地将其作为一种选择进行营销,而不是取代备受喜爱的旁轴体验 digitalcameraworld.com。
- Leica SL2/SL2-S 后继机型? 随着 SL3 和 SL3-S 的发布,Leica 很可能要到 2027 年左右才会更新这些机型(他们似乎是 4-5 年一个周期)。接下来可能会推出更多 SL 镜头,或者固件更新。Leica 圈子里曾提到 2025 年会有一款 SL3 “内容凭证”固件(因为 SL3 的硬件可以像 SL3-S 一样支持)。但除了刚发布的 SL3-S 外,2025 年不会有新的 SL 机身。
- Leica TL 镜头重生? 由于 APS-C 已经结束,有人猜测 Leica 是否会将 TL 镜头设计用于其他用途——但可能性不大,除了鼓励在全画幅机身上以裁切模式使用。Leica 的 Kaufmann 博士还开玩笑地把 Sigma 的 fp 称为“TL 的现代升级版” digitalcameraworld.com。所以 APS-C 或这些镜头都没有什么新消息。
- 便携系列更新: D-Lux 8 刚在 2024 年发布,所以很新。V-Lux 5 可能会有继任者,如果松下推出 FZ1000 III——但截至 2025 年还没有宣布。如果有的话,Leica 可能会考虑推出 新 C-Lux,前提是松下更新 TZ 系列,但鉴于停产和市场趋势,这种可能性不大。不过,Leica 正在涉足独特的便携产品:比如日本的 Leitz Phone 2(一款贴牌夏普、由 Leica 调校的智能手机)——更像是收藏品,但显示 Leica 正在探索移动领域。他们还有 拍立得相机(Leica Sofort 以及 2023 年底发布的新款 Leica Sofort 2 拍立得打印相机)。这些严格来说不是“高端”相机,但对粉丝来说很有意思。Sofort 2 本质上是一台兼具数码和即时打印功能的 Instax Mini 混合相机。
- 特别版: Leica 会延续限量版的传统。2025 年 6 月底(公司百年庆典活动),Leica 推出了纪念款机型:比如一套 M11-D “徕卡 100 周年”套装,配有复古风格镜头 leica-camera.com,一款 D-Lux 8 100 周年 镍色版 leicacamerausa.com,甚至还有非相机类收藏品(Leica 100 周年泰迪熊!)。虽然这些没有新功能,但往往成为收藏家追捧的对象。我们也可能会看到 M6 铂金版或类似产品来纪念百年。对用户来说,这些版本主要是外观变化,但有时也会暗示未来新品(比如某款特别版镜头可能会先于标准版发布)。
总之,徕卡的路线图似乎专注于在传统中的创新:以尊重其传承的方式,将新技术(电子取景器、自动对焦改进、真实性功能)引入其相机。2025年剩余时间和2026年,旁轴系列将迎来下一步(M11变体或M12),可能会有新的Q黑白机型,以及向无反中画幅S4的推进——同时继续发展成功的Q、SL和紧凑型系列。
徕卡爱好者密切关注像Leica Rumors这样的网站,该网站以“Leica news, before it happens”为著名标语。事实上,该网站的传闻汇总已经证实了上述许多内容:“去年很忙……SL3、Q3 43、D-Lux 8……徕卡今年以SL3-S和百年纪念版开局。接下来会是什么?” digitalcameraworld.com。答案很可能包括像M11-V这样的新尝试和像Q3 Monochrom这样的坚定延续,证明徕卡依然处于传统与科技的交汇点。
对于关注高端相机的普通大众来说,徕卡提供了独特迷人的产品线——从M旁轴的怀旧魅力到SL3-S的现代实力,这个品牌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正如一位评论者所说,“有些器材会激发你创作艺术的欲望,对我和许多人来说,徕卡相机就是这样” petapixel.com。正是这种工艺、历史与性能的融合让徕卡在2025年依然具有影响力,并很可能在未来100年继续引领摄影潮流。
来源: 徕卡官方产品页面和新闻稿 leica-camera.com prnewswire.com;DPReview、PetaPixel、Macfilos 和 Red Dot Forum 的评测 petapixel.com dpreview.com dpreview.com petapixel.com;Leica Rumors 和 DigitalCameraWorld 的新机型信息 leicarumors.com digitalcameraworld.com;Leica Store USA 的最新价格 leicacamerausa.com leicacamerausa.com;以及徕卡自身关于战略的公告(Kaufmann 博士访谈)digitalcameraworld.com。所有信息截至 2025 年均为最新。petapixel.com petapix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