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之战:微软Surface对决苹果、戴尔、惠普、联想与三星——2025–2026终极笔记本与平板大比拼

微软的 Surface 产品线已经扩展为一个完整的硬件生态系统——从 Surface Pro 平板到 Surface Laptop 翻盖本、紧凑型 Surface Go、专为创意人士打造的 Surface Studio 台式机,甚至还有双屏的 Surface Duo。但这些设备与 Apple、Dell、HP、Lenovo、Samsung 以及新兴竞争对手的顶级产品相比表现如何?在这份全面对比中,我们将把整个 Surface 家族与笔记本、平板和二合一领域的主要竞争者进行对比。我们将考察硬件性能、设计质量、价格与价值、操作系统与生态系统、生产力与创意的使用场景、专家评测、市场趋势,以及每个品牌带来的独特创新。最后,你将了解 Surface 设备在 2025–2026 年科技格局中的表现——以及哪一个品牌最适合你的需求。
硬件规格与性能
处理能力——Apple 自研芯片 vs. Intel/AMD vs. Qualcomm: 近年来,Apple 的定制 M 系列芯片(如 M2 和新款 M3)在每瓦性能方面为笔记本级别设定了新标准。Apple 最新的 MacBook 以“极快速度”著称,同时保持低温静音,16 英寸 MacBook Pro 实现了台式机级别的性能,并在轻度使用下可达 18–20 小时续航 ts2.tech ts2.tech。有评论称基于 M4 的 MacBook Air 在 Geekbench 6 跑分中获得 14,849 分,“大幅超越同级别所有其他笔记本” ts2.tech。这种高效能意味着无风扇的 MacBook Air 也能超越许多基于 Intel 的超极本。相比之下,大多数 Windows PC 依赖于 Intel 和 AMD 芯片,虽然纸面性能强劲,但在实际超便携本中常常难以跟上。戴尔 XPS 13 Plus 搭载第 12 代 Intel Core,外观前卫,但由于机身纤薄导致散热和降频问题,被评价为 “被……令人失望的性能拖了后腿” ts2.tech。Intel 第 13 代芯片提升了能效,而新一代 Core Ultra(第 14 代)承诺更好的持续输出,但在超薄类别中,Apple 在每瓦性能上的领先依然明显。
微软看到大势所趋,已经开始将Surface转向基于ARM的处理器。2025年发布的Surface Laptop 7首次搭载高通Snapdragon X Elite芯片,旨在成为Windows阵营中无风扇MacBook Air的对标产品ts2.techts2.tech。早期评测发现,它在日常办公中表现流畅,且“轻松续航一整天”,电池表现出色ts2.tech。但代价是,纯粹的CPU速度仍落后于苹果的M系列芯片——TechRadar指出,ARM版Surface Laptop在性能上“远远不及同价位的MacBook Air”ts2.tech。不过,能效提升非常明显:搭载Snapdragon芯片的Surface Pro 11终于让Surface平板变得既流畅又续航持久,有网站称赞微软“终于做到了苹果四年前用M系列MacBook实现的事情”——为Windows平板带来了显著的电池续航和敏捷的性能ts2.tech。事实上,Surface Pro 11的ARM芯片大大缩小了CPU差距,其多核性能已与苹果处于同一水平(GPU仍稍有落后)ts2.tech。
图形和专业工作负载: 对于图形密集型任务,苹果的集成GPU(在M3 Max上可达40核)非常适合内容创作,但对于严肃的游戏玩家或3D专业人士来说,仍然倾向于选择Windows设备上可用的独立GPU。高端PC笔记本如Razer Blade 16(2025)配备NVIDIA GeForce 5000系列显卡——为3D渲染或游戏提供媲美台式机的性能,但代价是重量和电池续航ts2.tech ts2.tech。微软的便携设备通常采用集成显卡(Intel Iris Xe或Qualcomm Adreno),适合日常创意工作,但在重度3D任务上无法与独立GPU媲美。例外是Surface Laptop Studio 2,可配置NVIDIA RTX显卡,面向创意专业人士。不过,如果你的工作涉及高强度CAD、视频渲染或游戏,戴尔XPS 15/17或惠普OMEN配备独立显卡——或苹果强大的M3 Pro/Max MacBook Pro——都将优于更轻薄的Surface系列。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在内容创作方面的优势还体现在软件优化:macOS上的许多创意应用都针对M系列芯片和Metal图形进行了优化,而Windows设备则受益于更广泛的硬件选择和游戏支持(macOS在AAA游戏方面仍不理想ts2.tech ts2.tech)。
散热与持续性能:设计影响设备能以峰值速度持续运行多长时间。苹果的高效能意味着MacBook在中等负载下通常甚至无需启动风扇。最新的MacBook Pro在高强度持续负载下依然“安静且仅有中度温热”,这与英特尔时代的MacBook容易发烫形成鲜明对比ts2.tech ts2.tech。Windows超极本如戴尔XPS 13也取得了进步——2025款XPS 13的机身和散热改进让其在电池续航测试中几乎达到24小时,创下该类别纪录ts2.tech ts2.tech。然而,在无风扇或超薄设计中推动英特尔或AMD处理器,仍常常导致降频。《The Verge》指出某次XPS重新设计因散热不足,“在负载下变慢”ts2.tech。微软将Surface Pro和Laptop转向ARM,主要是为了降低发热并提升每瓦持续性能。这些基于ARM的Surface无风扇,且在典型负载下保持“安静且凉爽”,用户对此非常喜欢ts2.tech ts2.tech。缺点是,在高强度x86仿真负载下(例如运行未为ARM编译的传统PC应用),Snapdragon会消耗更多电力,甚至可能“为提升性能而牺牲电池续航”ts2.tech ts2.tech。
底线——性能:对于一般生产力需求(网页、Office、编程、轻度创意工作),到2025年所有主流厂商都能提供充足的性能。苹果的MacBook和iPad Pro(搭载M2/M3)表现极其迅速且响应灵敏,尽管许多人认为它们“对于典型iPad工作流来说性能过剩”ts2.tech。Windows 11超极本如XPS 13、HP Spectre x360和Surface Laptop在多任务处理和中等强度创意任务上表现出色,但苹果在性能与续航结合方面依然领先。微软最新的Surface通过采用ARM芯片和NPU,显著缩小了差距——Surface Pro 11“拥有Windows笔记本的性能”,以平板形态呈现ts2.techts2.tech,终于在续航上没有重大妥协。与此同时,如果你需要极致性能(视频剪辑、3D、数据科学),16英寸MacBook Pro(M3 Pro/Max)或搭载Intel i9和NVIDIA显卡的联想ThinkPad P系列/HP ZBook会比任何超便携设备更适合。这就是选择合适工具的问题:Surface设备现在在CPU能效上表现出色,但在纯GPU或专业性能上,一些竞品仍有优势。
设计与做工质量
材料与做工:本高端阵营中的每款设备都拥有顶级的做工品质,但各自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微软的Surface产品以其时尚、现代的设计和高品质材料著称,如Surface Pro和Laptop采用镁铝合金。其表面处理既奢华又耐用,《The Verge》指出Surface Pro的机身“做工精美且出乎意料地易于维修”ts2.techts2.tech——甚至配备了可拆卸SSD升级门,这在平板电脑中极为罕见。苹果则继续为MacBook和iPad采用极简的铝合金一体化设计。MacBook的装配和表面处理堪称行业标杆;即使在最近采用环保(回收铝)材料后,依然手感坚固。评论者常常称赞MacBook的线条简洁和坚固耐用——许多竞争对手模仿Mac的外观并非没有原因。iPad Pro则“极其纤薄且时尚”,甚至“USB-C插头比iPad本身还厚”,但依然保持了刚性和高端质感ts2.techts2.tech。戴尔XPS笔记本采用铝制外壳,部分型号配有碳纤维复合掌托,实现了轻盈且坚固的机身。戴尔的InfinityEdge显示屏引入了超窄边框,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设计潮流。惠普Spectre系列则以宝石切割边缘和双色配色展现时尚风格;它们如珠宝般精致却不失坚固。与此同时,联想ThinkPad(如X1 Carbon等)更注重实用性而非炫酷外观——常用碳纤维和镁材以减轻重量,并通过MIL-STD 810H军规耐用性测试。它们或许不会在咖啡馆吸引目光,但ThinkPad以能经受跌落和粗暴使用而闻名。三星Galaxy Book系列融合金属机身与超薄设计;部分型号如Galaxy Book3 Pro,配备三星OLED屏幕和纤薄坚固的上盖。总体而言,这一类别的产品整体做工都很高——如键盘面板的弹性或转轴的紧实度等细微差别因型号而异,但任何旗舰级的Surface、Mac、XPS、Spectre或ThinkPad都能带来经久耐用的高端质感。
人体工学与外形设计: 微软在外形设计方面确实很有创新。Surface Pro内置支架和可拆卸键盘盖在十年前开创了二合一平板电脑的先河,这一特性至今仍然独具一格。支架几乎可以调节到任意角度,使设备可以从笔记本电脑模式变为几乎平放的绘图画布。苹果的iPad显著地缺乏集成支架,需要通过保护壳或配件来支撑appleinsider.comappleinsider.com。在笔记本电脑使用场景下,Surface Pro的支架+Type Cover组合在桌面上表现良好,但与真正的笔记本电脑铰链相比,在腿上使用时会有些不稳定。联想(Yoga系列)和惠普(Spectre x360)等品牌的可翻转二合一笔记本电脑采用360°铰链,在笔记本和平板模式间切换。例如联想Yoga 9i配备了坚固的铰链,还兼作音响,被称赞为“多功能可转换设计”,在帐篷模式或平板模式下同样稳固ts2.techts2.tech。戴尔则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推出了XPS 13 2-in-1——本质上是一款Surface Pro风格的可拆卸设备,配有折叠键盘,被称为“戴尔对Surface Pro的回应”ts2.tech。这显示了Surface设计的影响力。至于纯笔记本电脑,MacBook、Surface Laptop、XPS、Spectre、ThinkPad等都拥有出色的铰链和均衡的重量分布。Surface Laptop常被拿来与MacBook Air在手感上作比较:简洁优雅的翻盖设计,单手即可轻松打开,部分配色还可选Alcantara织物掌托,触感更柔和。ThinkPad则更注重功能,许多型号配备180度(可平放)铰链和坚固的钢制铰链结构。
有一种独特的类别是一体机台式电脑:微软的Surface Studio是一款28英寸触摸屏电脑,采用零重力铰链设计,可以将显示屏拉下来,变成绘图桌角度进行素描。它的设计令人惊叹——评论者们称赞其“永不过时的设计”,以及巨大的3:2屏幕如何“毫不费力”地滑动到艺术家画布的位置reddit.com。苹果的iMac(24英寸)则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它是一块色彩鲜艳、纤薄的显示屏,计算机组件集成其中,但始终直立在支架上(不支持触控或绘图角度)。虽然Surface Studio的工程设计受到创意人士的喜爱,但它很少更新且价格昂贵,这限制了它的普及techradar.comtechradar.com。事实上,价格与配置一直是对Surface Studio的常见批评——最新的“Surface Studio 2+”(2022年)采用了较旧的内部硬件,但售价很高,而iMac则以不到一半的价格提供了现代的苹果芯片。不过在设计方面,两者都堪称顶级:Studio的可调节铰链与iMac的多彩外观和4.5K Retina显示屏各有千秋。
键盘和触控板:输入质量是做工质量的关键部分。ThinkPad 长期以来一直是键盘的黄金标准——即使变得更轻薄,像 X1 Carbon 这样的型号依然提供响应灵敏、键程深的按键,深受商务用户喜爱。联想还配备了标志性的 TrackPoint 小红点,一些专业人士更喜欢它,因为可以在不离开键盘的情况下实现精准操作。HP EliteBook 和 Dell Latitude(商务级)同样注重舒适的打字体验,并且通常采用防泼溅设计。微软的 Surface Laptop 键盘也非常出色,拥有舒适的 1.3 毫米键程和坚固的按键手感;许多评测者认为它的打字舒适度接近 ThinkPad。对于 Surface Pro,Type Cover 键盘必然更薄,略有些弹性,但最新的 Signature 键盘(适用于 Pro 9/Pro 11)非常好用,甚至还内置了 Slim Pen 存储。苹果的 MacBook 键盘从臭名昭著(2016-2019 年的浅“蝶式”键盘)回归到极佳,得益于 Magic Keyboard 的重新设计。现在,MacBook Air/Pro 提供令人满意的剪刀脚结构和背光——通常被认为是最好的之一,尽管键程略短于 Surface Laptop 或 ThinkPad。至于 触控板,苹果依然是王者:MacBook 的玻璃 Force Touch 触控板最大且最精准,滚动顺滑如丝。Windows 笔记本已经缩小了差距——Surface Laptop 的高精度触控板空间宽敞且响应灵敏,Dell 的 XPS 触控板同样高质量。戴尔在 XPS 13 Plus 的隐形触觉触控板和电容式触控功能区上大胆创新,看起来很有未来感,但有些用户觉得触感和可访问性不如传统设计 ts2.tech。微软则坚持更传统的方式,许多人对此表示认可。总体来说,无论你选择哪款高端设备,都能获得高品质的键盘/触控板,但每个品牌都有其独特手感:ThinkPad 适合打字纯粹主义者,MacBook 以超大高响应触控板著称,Surface 和 XPS 则追求现代平衡体验。
价格与性价比
高端定价标签——以及预算替代方案:微软、苹果和顶级PC OEM厂商的旗舰机型都维持着高昂的价格,但2025年也带来了一些成本缓解和新的预算友好型选择。Surface系列一向价格不菲——例如,Surface Pro平板起售价约为$999(仅限平板),配置更高并加上键盘/手写笔后,价格远超$1,500。苹果的iPad Pro同样起售价为$799(11英寸)到$1,099(12.9英寸)techradar.com techradar.com,而这还不包括$349的妙控键盘或$129的Apple Penciltomsguide.com tomsguide.com。微软和苹果实际上都是在卖给你一台“可以当作笔记本电脑使用”的平板,但如果你需要完整的笔记本体验,必须额外购买键盘配件——没有其他办法。正如TechRadar直言,两家公司都把这些产品宣传为笔记本替代品,却将键盘单独出售:“这里没有赢家,但有一个输家:消费者。” techradar.com。一台Surface Pro 9加上Type Cover和手写笔的总价很容易超过MacBook Pro,但在腿上使用时依然不够稳——这就是极致灵活性的代价。
对于纯笔记本电脑来说,苹果实际上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因为下调了MacBook Air的价格——2025年M4 MacBook Air 13英寸的起售价现在大约为$999,比之前的M2机型便宜了约$100ts2.tech。这比许多Surface Laptop的配置更有价格优势,考虑到其性能和做工,这一价格极具竞争力(TechRadar甚至直言M4 Air是同类中“最值得购买的笔记本电脑”)ts2.techts2.tech。微软则通过发布2025年稍更小、更便宜的Surface Pro和Laptop机型作出回应。新的Surface Pro 12英寸起售价为$799,Surface Laptop 13英寸为$899,每款都比去年的13英寸同类产品便宜了$100tomsguide.comtomsguide.com。这些机型为了达到更低的价格,配置有所降低(分辨率更低的屏幕、不可拆卸SSD),但在苹果定价的压力下,拓宽了Surface的吸引力。与此同时,戴尔旗舰XPS 13的基础款价格一直在$949–$999之间浮动(有时促销时更低),惠普Spectre x360 14的起售价通常接近$1,249——不过,戴尔和惠普也都提供中端系列(Inspiron、Envy)和频繁的折扣,这意味着你经常能以低于Surface或Mac的价格买到配置不错的替代品。联想的产品线覆盖范围极广:高端ThinkPad X1 Carbon可能要价$1,500以上,但面向消费者的IdeaPad或中端Yoga机型在配置相近的情况下会便宜很多(尽管用料不如高端)。
性价比: 在高端市场,这些设备都很昂贵,但性价比可以通过使用寿命和体验来衡量。苹果的 MacBook Pro 虽然起价约为 2,000 美元,但专业人士通常认为物有所值,因为他们会使用 5 年以上,并受益于其稳定的性能和较高的二手价值。“许多专业人士认为,多年使用和生产力提升让其价值合理,” 尤其是考虑到苹果长期的软件支持 ts2.tech ts2.tech。微软的设备则以多功能性体现价值——一台 Surface 可能可以同时替代笔记本电脑 和 iPad,这对合适的用户来说可以证明其价格合理。但如果你不会用到平板模式或手写笔,你可能会为不需要的功能支付溢价。戴尔、惠普和联想等 PC 厂商则常以高性价比竞争:例如,戴尔的 Inspiron 14 Plus 因搭载 H 系列英特尔 CPU 和 RTX GPU,售价约 1,000 美元,被 TechRadar 评为 “全球性价比最高的笔记本” ts2.tech ts2.tech。你可能会为这个价格牺牲一些重量或续航,但从每美元的硬件规格来看,传统 PC 厂商往往更具优势。
在入门级市场,Surface Go(Go 4 型号,面向企业用户)和iPad(标准版)面向预算有限的买家,价格在 400–600 美元区间,但这些设备明显性能较弱,也不是本次高端对决的主角。不过值得注意的是,Chromebook 和入门级 Windows 笔记本(来自宏碁、华硕等)仍然占据 500 美元以下市场——微软和苹果基本避开了这个领域(除了部分老款 iPad)。例如在 2025 年,谷歌推出了售价约 599 美元的 Chromebook Plus,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了令人惊喜的性能 ts2.tech ts2.tech。这些产品并不是 Surface Pro 或 MacBook 的直接竞争对手,但它们说明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完全可以在 Surface/Apple 体系之外找到选择。
生态系统和升级的成本: 价值的另一个方面是拥有成本。众所周知,苹果会高价销售存储和内存——一台配备更多RAM或SSD的Mac或iPad可能会贵上几百美元(苹果的SSD升级价格昂贵)。微软的Surface通常也有不同的RAM/SSD配置层级,并且和苹果一样,许多型号用户无法自行升级(不过部分Surface机型的SSD可由用户更换,这点有帮助)。PC竞争对手通常提供更多配置灵活性,甚至支持用户自行升级(许多ThinkPad、Latitude、EliteBook允许你更换RAM或SSD)。这可以延长设备寿命并提升价值。此外,还要考虑配件:Surface Pen 129美元,Surface Dock,Apple Pencil 129美元,Magic Keyboard 349美元——这些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幸运的是,三星的平板电脑盒内自带S-Pen(性价比不错),而许多Windows二合一设备也自带手写笔或有更便宜的第三方选择。
简而言之,如果你注重性价比,在促销期间购买戴尔XPS或联想Yoga,或者选择配置相似但定位稍低的机型,通常能比买Surface或Mac省下不少钱。但如果你追求最佳体验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为MacBook或Surface支付的溢价往往能换来更好的做工、支持,以及(在苹果的情况下)多年性能不衰减的芯片。例如,富国银行的一位科技分析师指出,2025年企业正在通过租赁方式,用具备AI能力的新机型更新PC设备,因为最新硬件带来的生产力和安全性提升足以抵消成本elfaonline.orgelfaonline.org。对于个人用户来说,最终还是要看哪款设备的优势与你最看重的需求(比如性能、便携性或二合一灵活性)相契合——这才是“物有所值”的关键。
操作系统与生态系统集成
也许微软Surface系列与其竞争对手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软件和生态系统。Surface设备运行Windows 11(部分骁龙机型为ARM特定版本,但依然是完整Windows),而苹果则分为macOS(MacBook、台式机)和iPadOS(iPad)。戴尔、惠普、联想等品牌的PC主要也都运行Windows 11,而三星的平板用的是Android(搭载One UI),其笔记本则用Windows。这带来了各自独特的生态优势和局限:
Windows 11(Surface,PC OEM厂商):Windows 11 提供完整的桌面体验——任务栏、窗口化多任务处理、几乎支持所有应用或外设。在 Surface Pro 或笔记本上,你可以安装从 Adobe Creative Cloud 到 CAD 软件再到视频游戏的所有内容。这种“无妥协”的环境是其相较于 iPad 等设备的关键优势。正如 TechRadar 所说,Surface Pro 是“一台运行完整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ts2.tech。任何需要传统应用、桌面浏览器甚至开发者工具的人都会倾向于选择 Windows(或 macOS)。微软还在 Windows 11 中集成了一些触控/平板优化(更大的触控目标、手势操作),但从根本上说,无论你用触控还是鼠标,它都是同一个操作系统ts2.techts2.tech。这意味着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但在纯平板体验上有时会显得笨拙:传统应用上的“小 X”按钮、屏幕键盘不如移动操作系统流畅等。ts2.tech。尽管如此,Windows 11 已取得进步——你现在甚至可以通过亚马逊应用商店运行 Android 应用——但与原生移动应用相比,应用库仍有限ts2.tech。关于生态系统集成,Windows 与……Windows 配合得很好。Surface 设备与 Microsoft 365 和 OneDrive 云服务集成得非常出色。微软还改进了手机集成:Phone Link 应用(尤其是与三星 Galaxy 手机配对时)可以让你在 Surface 上接收 Android 短信和通知,甚至镜像手机屏幕或在 PC 上运行移动应用ts2.techts2.tech。这是一次扎实的努力,但仍落后于苹果的无缝连续性。
在企业环境中,Windows 通过 Active Directory、Azure AD 和管理工具拥有强大的生态系统——Surface 或 HP/Dell PC 可以加入你的工作域并应用组策略,而 Mac 和 iPad 的处理方式不同。这也是 Surface 和 Windows PC 在企业中无处不在的原因。另一方面,Windows Phone 已经终结,微软的移动服务(Outlook、Teams 等)在所有平台上都可用,所以如果你已经在用 iPhone 或 Android,拥有 Surface 并没有专属优势——你可以自由混用。
macOS(苹果MacBook)和iPadOS(iPad):苹果的生态系统以高度协同著称。如果你拥有iPhone、Apple Watch和MacBook或iPad,它们之间可以以非常便捷的方式互通。例如,MacBook可以接收来自iPhone的短信和电话,或通过Apple Watch解锁。你可以在iPhone上复制文本,然后在Mac上粘贴(通用剪贴板)。自iPadOS 16+起,苹果引入了Stage Manager和更好的外接显示器支持,让iPad更接近笔记本电脑的使用体验。但iPadOS仍然是一个比macOS或Windows更封闭、简化的环境。你只能运行App Store上的应用(或通过TestFlight/企业侧载,预计2025年因监管原因会开放更广泛的侧载)。没有传统的桌面文件系统——每个应用都是沙盒隔离的,Files应用只是一个中介视图。正如一位专家所说,iPad的著名权衡在于“硬件已达笔记本级别,但软件却让它局限在平板的盒子里”ts2.techts2.tech。《The Verge》对M2 iPad Pro的评测指出,苹果通过iPadOS的限制“阻止了这台超便携且超强大的设备成为许多用户期望的完整电脑”ts2.tech。这仍然是Surface与iPad的核心区别:Windows赋予Surface完整的电脑能力,而iPadOS则为iPad带来精致、以触控为主的体验,配有部分专业应用,但并不全面。
在集成方面,如果你已经投资了苹果设备,苹果无疑是赢家。MacBook和iPad可以使用通用控制——只需将iPad放在Mac旁边,你就能神奇地将光标移到iPad上,并用Mac的键盘在iPad上输入ts2.techts2.tech。像AirDrop这样的功能让苹果设备间的文件传输瞬间完成。你可以在iPhone上开始写邮件,在Mac上继续完成(接力)。如果你有Mac和iPad,Sidecar可以让你把iPad当作Mac的无线第二屏。微软在不同设备类型间没有如此无缝的体验。Windows的Your Phone/Phone Link很实用,但它主要是镜像你的手机,而不是把两台设备当作一个统一体验。三星在这方面也有一些生态整合——比如Galaxy手机和Galaxy Book笔记本之间,可以同步笔记、继续浏览会话,或用平板作为笔记本的第二屏(类似Sidecar,通过Samsung Flow)。但这些都是特定厂商的方案,远没有苹果的功能普及。
Android(Samsung Galaxy Tab)和ChromeOS:三星高端的Galaxy Tab S9/S10平板运行Android系统,这意味着有大量应用可用(尽管许多应用未针对大屏幕优化)。Android平板在功能上介于iPad和Windows之间:比iPadOS有更开放的文件系统和多任务处理能力(三星的Dex模式甚至能提供类似桌面的界面,可窗口化运行Android应用),但它们无法像Surface那样运行完整的桌面应用。如果你深度使用谷歌生态(Android手机、Google Drive等),Galaxy Tab或联想Chromebook可能会很好地集成。例如,Chromebook现在可以运行Android应用,并且与Android手机有自己的接力功能。但总体而言,应用差距让Android平板在生产力方面(相比iPad的平板优化应用或Windows的桌面应用)仍有不足,因此三星的平板虽然硬件出色,但尚未取代iPad成为专业人士的首选。它们确实吸引那些喜欢开放系统的用户——你可以自由连接外部存储、使用蓝牙鼠标,甚至在Android上编写应用——但在工作任务上仍未成为主流选择。
哪个生态系统“最好”?这实际上取决于你的其他设备和优先事项:
- 如果你是Apple的深度用户(iPhone、Apple Watch等),连续性是MacBook或iPad的一大优势。一位科技记者指出,如果你完全投入Apple生态,iPad Pro是“一个出色的团队成员”——你可以在设备间无缝使用FaceTime、AirDrop、iMessage等功能ts2.techts2.tech。一旦你在这个组合中加入Windows PC,就会失去部分这种无缝体验(尽管你可以用Outlook代替iCloud等)。
- 如果你处于企业Windows环境或大量使用微软服务,Surface会非常契合。它可以加入你的工作网络,运行完整功能的Office(iPad版Office仍略有简化),并与OneDrive for Business、SharePoint等集成。IT管理员可以用和管理PC一样的工具管理Surface。相比之下,在以Windows为中心的工作场所,iPad或Mac会显得有些另类(不是无法解决,但需要不同的管理工具)。
- 对于跨平台用户(比如你用的是安卓手机、Windows 电脑,也许还有一台 iPad),没有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你会用到各种不同的应用。微软为 iOS/Android 推出了许多自家应用(OneDrive、Office、Teams),谷歌也一样(gSync、Google Drive 覆盖所有平台)。但苹果有些功能是封闭的(iMessage 只在 iPhone 上,AirDrop 只限苹果设备间)。所以有些人会根据自己喜欢的生态系统来选择硬件。常听到的建议是:“如果你有 iPhone,就买 iPad;如果你用 Windows 电脑或需要特定的 Windows 应用,就买 Surface”,等等。tomsguide.com tomsguide.com。这些建议的原因在于,每个生态系统的优势只有在你完全融入其中时才会体现得最明显。
总之,Surface 和 Windows 电脑提供了最大的兼容性,如果你需要某些特定应用(如 Visio、完整版 Photoshop、自定义企业应用)或需要大量窗口的重度多任务处理,这是唯一的选择。苹果设备则提供了一个封闭但高度协同的环境——如果你的工作流程可以完全依赖苹果的应用,并且你更看重精致的简洁而不是极致的灵活性,这会非常有吸引力。三星/安卓则为那些想要一定移动端灵活性、但又不想受苹果限制太多的人提供了中间选项,不过你可能需要自己折腾(比如用 Dex 模式等)才能实现类似桌面的工作流。每个生态系统都有自己的粉丝:有位评测者在用 Surface Pro 作为主力设备后打趣说,“iPad 作为平板的体验好得多”,ts2.tech,但 Surface 更像一台真正的电脑。微软是从桌面系统出发,逐步适配移动端;苹果则是从移动端起步,逐步增强“专业”能力——他们在中间相遇,但出发点完全不同ts2.tech。你的选择应该取决于哪种方式更符合你的需求。
生产力、创意和专业用途场景
本次对比中的每款设备都声称自己非常适合生产力和创意工作,但各有侧重。我们来拆解常见的使用场景,看看 Surface 及其竞品的表现:
办公工作与生产力: 对于一般的生产力需求(邮件、文档、网页、视频会议),任何现代笔记本或平板都能胜任,但工作流程的差异很重要。运行Windows的Surface Pro或Laptop可以提供完整的Microsoft Office套件(包括Excel中的宏等全部功能)、强大的多任务处理(多窗口)、以及轻松连接外设(多显示器、任意打印机等)。这使得Surface和Windows PC在商务领域非常受欢迎——你可以把它们放在办公桌上连接双显示器,表现得就像台式机一样。苹果的MacBook在办公工作方面同样强大;MS Office和Google Workspace也能在macOS上运行。许多专业人士(作家、市场人员、软件开发者)喜欢MacBook,因为它们可靠,而且macOS有Unix底层(对编程很有用)。但如果你的公司依赖某些仅限Windows的软件,Mac可能会成为负担,除非你使用虚拟化或跨平台替代方案。iPad同样可以应对令人惊讶的大量工作——有键盘和触控板配件可以让iPad Pro变身为超薄笔记本。你可以运行Word、Excel等,但这些通常是精简版。多任务处理仅限于屏幕上的少数应用(Stage Manager有所改进,但仍不如Windows那样自由)。正如Tom’s Guide所指出,如果你已经深度融入某一生态系统(苹果或微软)的工作流程,继续使用该设备会更容易tomsguide.com。对于主要处理邮件和演示的学生或经理来说,配外接键盘的iPad可能就足够了,但对于需要同时处理五个表格、一个数据库应用和Slack的重度用户来说,Surface或PC可能更高效。
笔记与会议: 这里2合1形态设备大放异彩。配备Surface Pen的Surface Pro/Go非常适合在OneNote中手写笔记或批注文档。支架设计还能让设备在桌面上书写时保持理想角度。联想Yoga 2合1和惠普Spectre x360可以翻转为平板模式,许多型号也支持主动式手写笔——非常适合在会议中画图或批注PDF。配备Apple Pencil的iPad Pro可以说是手写笔记和绘画的黄金标准——Pencil延迟极低,iPad的触控体验非常流畅。许多学生和插画师因此钟爱iPad。然而,如果需要将手写笔记转为正式文档或与企业系统集成,Windows设备可能更无缝。此外还有Surface Duo,微软的双屏折叠设备(现在较为小众)——它实际上面向移动办公,比如一边通话一边在另一块屏幕上记笔记。它并未大规模流行,微软最近也没有推出新款Duo,但双屏概念在联想Yoga Book 9i(一款配备两块全尺寸屏幕的笔记本)等产品中得以延续ts2.tech ts2.tech。不过,目前大多数人还是会用可翻转笔记本或iPad来进行手写办公。
创意工作 – 艺术、设计、视频、摄影: 这个类别体现了两种理念的对决。Apple 在创意领域有着强大的影响力:MacBook 在设计工作室中随处可见,用于 Photoshop、Illustrator、Final Cut Pro 的视频编辑、Logic 的音乐制作等。MacBook Pro 的高端芯片和色彩精准的 Retina XDR 显示屏正是为这些任务量身定制的(16 英寸 MacBook Pro 显示屏是“参考级”,适用于色彩和 HDR ts2.tech)。在平板方面,iPad Pro 因为像 Procreate 这样的应用(iPad 独占的出色绘画/绘图应用)以及其自然的绘画手感而深受数字艺术家喜爱。“许多艺术家更喜欢 iPad Pro,因为像 Procreate 或 iPad 版 Affinity Designer 这样的应用是为手写笔和触控而设计的,”而在触屏 PC 上使用完整版 Photoshop 时,界面元素很小,操作会显得笨拙ts2.tech ts2.tech。不过,Windows 设备如Surface Pro 和 Surface Studio 让艺术家可以用手写笔运行完整的 Adobe Creative Cloud(Photoshop、Illustrator 等)。尤其是 Surface Studio,配备了巨大的 28 英寸可倾斜屏幕,对艺术家来说独一无二——你可以像在大型绘图桌上一样作画,这是即使最大号 iPad(13 英寸)也无法实现的。一位设计师形容 Surface Studio 的体验与其说是硬件参数,不如说是“值得一提的用户体验”,称赞其可以顺畅旋转大屏幕并在屏幕上使用 Surface Dial 等工具reddit.com reddit.com。不过,Surface Studio 的价格和略显过时的内部配置让一些艺术家选择将 Wacom 数位屏连接到 Mac/PC 上使用。
对于摄影和视频,两个平台的软件都很强大。Adobe Lightroom 和 Photoshop 可在 Windows 和 macOS 上运行(甚至有移动/平板版本)。视频编辑方面,Adobe Premiere 和 DaVinci Resolve 两个平台都有——但 Apple 的 Final Cut Pro 仅限 Mac,并且对 M 系列芯片有极佳优化。配备 M3 Max 的 MacBook Pro 导出 4K 视频的速度明显快于许多 Windows 笔记本,除非那些 Windows 机型配备了强大的 GPU 辅助。但 Windows 设备(如 Dell XPS 17、HP ZBook 等)可以配置 NVIDIA RTX GPU,加速 3D 和视频任务——这是 Apple 的 SoC 在某些 GPU 密集型计算上无法比拟的(如前所述,严肃的游戏玩家或 3D 建模师仍然倾向于 Windows,因为软件可用性更高)。
工程、开发和专业软件: 这正是Surface/Windows 和联想/惠普商用笔记本常常因需求而胜出的地方。许多工程师需要 x86 应用程序或专用软件(如 AutoCAD、SolidWorks、某些会计或 CAD 工具),这些软件只能在 Windows 上运行。一台配备 RTX 显卡的 Surface Laptop Studio 可能是 3D 动画师或 CAD 设计师外出时的紧凑解决方案,而 iPad 根本无法胜任,MacBook 则可能需要双系统启动 Windows(在 Apple Silicon 上这并不简单,因为 Boot Camp 已经没有了——你得用 Parallels 这样的虚拟机)。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情况则比较复杂:Web 开发者和 Unix/Linux 用户通常更喜欢 MacBook,因为其原生 Unix shell 和工具。微软则通过WSL(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在 Windows 11 上做出了回应,这让 Surface 或戴尔几乎同样适合运行 Linux 工具。如果你为 Windows 编码或使用 Visual Studio,显然 Windows 设备(Surface、戴尔等)是理想选择。ThinkPad 和 HP EliteBook因其可靠性和长时间编码时的键盘舒适度,在开发环境中很常见。
专业服务与商务差旅: 这里我们应该提到戴尔 Latitude、HP EliteBook、联想 ThinkPad X/T 系列——这些设备直接与 Surface 竞争商务用户。这些设备通常配备智能卡读卡器、指纹识别器(Surface 配有 Windows Hello 红外人脸识别,可能更方便),以及 4G/5G 蜂窝网络选项。微软确实为企业用户提供带 5G 的型号(Surface Pro 9 5G 配备了带蜂窝网络的骁龙芯片)techradar.com,联想/惠普也有类似产品。对于经常出差的顾问或高管来说,Surface Pro 因其轻便和多功能性很有吸引力——你可以在飞机上用它作为平板阅读 PDF,然后切换为笔记本模式写报告。另一方面,ThinkPad X1 Carbon 可能更受那些只需要一台超可靠、续航超长、键盘极佳、可以全天写作的用户青睐。这最终取决于平板功能是否是决定性因素。一些律师事务所和医院采用了 Surface,方便员工在文档上手写或站立时切换为平板模式;而另一些则为简洁起见坚持使用传统翻盖本。
一个趋势:混合办公意味着大量的视频会议。所有这些厂商都开始强调摄像头和麦克风。Surface 设备利用 Windows Studio Effects(可以通过新型号的 NPU 实现背景虚化、自动取景等功能)ts2.tech ts2.tech。联想推出了如人体感应检测(当你离开时笔记本会自动锁定)等功能。苹果的连续互通功能让你可以用 iPhone 作为 Mac 的高质量摄像头,这是一个巧妙的生态系统优势。因此,对于经常在 Teams/Zoom 上远程办公的人来说,可以考虑 Surface 和商务 PC 现在通常配备 1080p 或更高分辨率的摄像头(Surface Pro 9 的前置摄像头表现不错),而一些较老的戴尔/惠普机型还停留在 720p。iPad Pro 拥有 Center Stage 自动取景功能,非常适合移动视频通话,但它的前置摄像头位置奇怪,位于侧边(横屏时会让你看起来偏离中心,苹果只是在最新的 iPad Pro 上通过增加横向摄像头才修复了这个缺陷)ts2.tech ts2.tech。
用例判决: 如果你是学生或写作者,这些设备都可以胜任——最终可能取决于你更喜欢在笔记本电脑上打字(Surface Laptop、MacBook Air、XPS),还是在平板上手写(Surface Pro、iPad Pro)。对于企业专业人士,Surface Laptop 5/6 或联想 ThinkPad X1、戴尔 Latitude 7000 系列等,兼具便携性和企业功能——尤其是在已经广泛使用 Microsoft 365 的行业,Surface 的优势正在提升。创意专业人士通常会携带两台设备:许多人会配备一台强大的 Mac 或 PC,再加上一台 iPad 或绘图板。Surface 旨在为他们提供二合一体验,尤其是 Surface Laptop Studio 2,凭借其可前拉显示屏和手写笔支持,试图同时充当 Wacom Cintiq 和笔记本电脑。The Verge 的一位平面设计师对此总结得很好:“iPad 是一款更好的平板电脑,”但 Surface 的优势在于“它比单纯的笔记本或平板更灵活。” ts2.tech ts2.tech 换句话说,iPad + Mac 的组合在绝对体验上可能胜过单一的 Surface,但如果你想要一台能胜任多种任务的设备,Surface 非常有吸引力。许多评论者指出,苹果和微软正从不同角度迈向计算的未来——苹果为移动设备增加专业能力,微软则将 PC 适配到移动端——到 2025 年,二者基本在中间汇合,成为“全能型”设备的可行选择ts2.tech。最终还是取决于你的工作流程:如果你每天大量素描、记笔记或在手持屏幕上阅读,你可能会倾向于 iPad 或 Surface Pro。如果以大量打字、数据处理和企业应用为主,Surface Laptop 或 ThinkPad 则是为此量身打造。如果你是视频编辑或游戏玩家,可能会分别选择 MacBook Pro 或配备独立显卡的高性能戴尔/惠普。
评论与专家分析
让我们来看看科技专家和评测者对这些设备的评价:
微软 Surface 产品线评测: 最近的评测普遍认为微软的硬件有了显著提升,但仍存在一些权衡。例如,TechRadar 对 Surface Pro 12 的 2025 年评测指出,它是一款 “不错的 Windows 11 平板”,在较低的价格下提供了 “很高的性价比”,拥有扎实的性能和出色的续航能力 techradar.com techradar.com。不过,同一篇评测也指出,要真正让 Surface Pro 成为笔记本电脑的替代品,必须额外购买键盘,这 “降低了性价比”,并提到 Windows 11 中备受宣传的新 AI 功能(如 Copilot 语音助手和背景虚化)目前感觉 “不够成熟或并非必需” techradar.com techradar.com。简而言之,微软终于解决了续航问题并让 Surface 更加实惠,但附加功能还未完全成熟。The Verge 的体验也有类似观点:在使用 Surface Pro 11 时,评测者表示,虽然 “Surface 的 CPU 性能终于达到了同类产品的水平”,但 Windows 仍未针对纯平板使用进行优化,总结道 “iPad 作为平板的体验要好得多” ts2.tech。但重要的是,他称赞 Surface “整体更灵活”,这也反映了人们常说的观点:“Surface 不是最好的平板……但它的优势在于功能强大。” ts2.tech
苹果MacBook和iPad Pro测评:苹果的设备依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尤其是在性能和续航方面。《The Verge》称M3 MacBook Pro 16为“一台在速度和电池续航上都极为出色的猛兽”,但也指出其价格昂贵,以及macOS依然不是游戏平台ts2.tech ts2.tech。《Wired》在“2025最佳笔记本电脑”榜单中将MacBook Air M4列为首位,称没有其他999美元的笔记本能同时兼顾性能、设计和续航ts2.tech ts2.tech。TechRadar和LaptopMag都强调了苹果在CPU能效方面的领先:无风扇的MacBook Air在基准测试中击败了许多带风扇的Windows笔记本ts2.tech ts2.tech。在iPad方面,测评普遍称赞其硬件(mini-LED XDR显示屏、M2芯片性能),但也经常抱怨iPadOS的局限性。正如一篇Verge测评调侃道,苹果对iPadOS一直很保守,“让[iPad Pro]无法成为许多用户想要的完整电脑”,这也让Surface Pro系列对这些用户更具吸引力ts2.tech。不过,创意类测评者常常会说:“如果你需要一台真正的平板,iPad Pro无可匹敌” ts2.tech——比如触控和手写笔的流畅体验、丰富的平板应用生态(Procreate、LumaFusion等)、以及更优的待机续航。苹果生态的无缝整合也获得了高度评价(Mac、iPad和iPhone间的切换非常便捷),但也有评论指出,如果你使用非苹果服务,这种“锁定”可能是把双刃剑。
戴尔XPS、惠普Spectre、联想ThinkPad、三星:这些竞争对手在科技媒体中也各有拥趸:
- 戴尔 XPS 13/15:XPS 系列经常出现在“最佳笔记本”榜单中。评测者们非常喜欢 XPS 的显示屏质量和紧凑设计。TechRadar 称赞 XPS 13 的新 OLED 屏幕“惊艳”,其电池续航也处于同类领先水平ts2.techts2.tech。Tom’s Guide 发现基于 ARM 的 XPS 续航接近20 小时,“打破了 MacBook 在续航方面的王者地位”ts2.techts2.tech。不过,实验性的 XPS 13 Plus 因为那条不可见的触控输入区获得了褒贬不一的反馈——有人称其创新,有人觉得影响易用性ts2.tech。此外,搭载第 12 代英特尔处理器的 XPS 初期批次存在过热问题,受到批评(如前所述,一位 Verge 作者称某次重新设计“令人费解”,因为它将高发热芯片与散热不足的设计搭配)ts2.tech。
- 惠普 Spectre x360:Spectre x360 14/16 因将时尚与实用结合而备受赞誉。LaptopMag 和 LiveScience 的评测称 Spectre x360 的性能“出色”,并指出其在照片/视频编辑时表现流畅ts2.tech。TechRadar 喜欢 HP 为 Spectre 14 提供 OLED 屏幕甚至 3:2 屏幕比例,让网页和文档浏览空间更大。Spectre 的主要缺点通常是价格略高,以及消费版有些预装软件,但 HP 在这方面已在改进。HP 的EliteBook 和 Dragonfly(商务系列)常因一流的安全功能(隐私屏、存在检测)和轻便设计而获得高分,适合差旅携带。
- 联想 ThinkPad(X1 Carbon、X1 Yoga 等): ThinkPad 仍然在那些重视键盘和耐用性的测评者中拥有铁杆粉丝。Forbes 对最新 X1 Carbon Gen 13 的测评指出它“不负盛名……是最耐用的笔记本之一”,现在配备第13代英特尔芯片,电池续航也非常出色forbes.comforbes.com。ThinkPad X1 Yoga(2合1版本)在企业环境中经常被拿来与 Surface Pro 比较——Windows Central 称 ThinkPad X12 Detachable 是“为企业用户打造的少数真正能替代 Surface Pro 的产品之一,拥有耐用的设计”theguardian.comwindowscentral.com。对 ThinkPad 的批评通常集中在联想在某些型号上对高端屏幕或新技术的采用较慢(他们往往比较保守,以取悦 IT 部门),以及如果单纯比较参数,价格偏高。但在测评中,这通常被其耐用性和企业用户获得的支持所证明是合理的。
- 三星 Galaxy Book & Galaxy Tab: 三星的 Windows 笔记本(Galaxy Book 系列)在全球市场上相对较新,但在一些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们通常非常轻薄,配备漂亮的 AMOLED 显示屏(这是三星的强项)。测评者喜欢它们的显示效果适合多媒体,而且部分 Galaxy Book 支持 S-Pen,延续了 Galaxy Note/Tab 的体验。电池续航表现不错,虽然不是同类最佳,三星还加入了一些手机风格的功能(比如与 Galaxy 手机同步,甚至可以轻松将 Galaxy Tab 作为第二屏使用)。他们基本上是在尝试在 Windows/Android 生态内打造类似苹果的生态系统。虽然没有 XPS 或 Mac 那样被广泛测评,但普遍观点认为,如果你有三星手机,Galaxy Book 很棒——否则它们是不错的超极本,但并没有明显超越戴尔/惠普。Galaxy Tab S9/S10 的测评通常称其为最好的安卓平板,硬件出色(防水、扬声器优秀、顶级显示屏),但也承认安卓在平板优化应用的选择上仍落后于 iPadOSimore.com。
新兴玩家与创新——专家观点: 评论中的一个显著新趋势是对新形态和人工智能的兴奋。可折叠和双屏设备获得了大量关注:评测者对联想的双屏 Yoga Book 9i(两块13英寸OLED屏)和华硕的 ZenBook 17 Fold(单块17英寸可折叠OLED屏)都很着迷——尽管他们都认为这些产品属于第一代,主要面向有经济实力的科技爱好者ts2.tech ts2.tech。“随着技术的成熟,这类产品未来几年可能会变得更普及(也希望更实惠),”一份报告指出ts2.tech ts2.tech。微软自家的 Surface Duo 也参与了这场讨论;其双屏方案(两块独立屏幕)与三星的单屏折叠方案引发了关于口袋设备多任务处理最佳方式的争论。虽然 Surface Duo(v1 和 v2)的评测褒贬不一——概念受到称赞,软件和摄像头受到批评——但它确实影响了其他厂商。有传闻称微软可能会在Surface Duo 3上转向传统的折叠屏方案,但2025年还没有确切消息。分析师表示,微软的移动业务属于小众市场,有人指出 Surface Duo 虽然有创新,但由于价格高昂和吸引力有限,“未能在消费者中产生影响”techradar.com techradar.com,导致微软暂停了该类别的更新。
在AI方面,2024–2025年的设备都开始宣传NPU(神经处理单元)和“AI功能”。高通声称,到2025年,AI PC(配备NPU,可在本地加速AI任务的电脑)将占据近一半的PC出货量elfaonline.orgelfaonline.org。评测者已经看到了一些早期的好处:Windows Studio Effects 可以在不占用CPU的情况下,实现眼神接触和背景移除等有趣功能ts2.tech,微软也正在将Windows Copilot(一款AI助手)直接集成到Windows 11中。搭载骁龙处理器的Surface Laptop和Pro配备了这些NPU,而苹果则在M系列芯片中内置了Neural Engine,用于设备端Siri和图像处理等功能。搭载英特尔的HP或戴尔电脑可能没有NPU,但英特尔最新的芯片可以利用CPU/GPU进行AI处理,下一代产品也将集成AI加速器。IDC和Gartner的分析师指出,Windows 10将在2025年终止支持,加上新的AI能力,正在共同推动PC的升级换代——“许多公司将需要最新一代PC来全面支持其AI计划”,并据此进行升级elfaonline.orgelfaonline.org。因此,企业级笔记本的评测越来越多地提及设备对AI功能的支持情况(例如,摄像头是否利用AI跟踪你,笔记本是否符合本地运行AI模型的规格等)。这是一个新兴领域,但微软和高通正试图在这一领域领先于苹果。苹果并未宣传“AI PC”,但其芯片实际上已经在悄悄完成许多机器学习任务(FaceID、图像分割等)。我们或许会看到,这将成为2026年机型评测中的一个更大竞争点。
总之,专家分析往往得出细致入微的结论,而不是宣布绝对的赢家。PC Magazine 可能会在不同类别中分别评选出最佳二合一设备(通常是 Surface Pro 或联想)和最佳笔记本电脑(通常是 XPS 或 MacBook),正是因为每款产品在不同方面表现出色。正如一位 TechRadar 编辑所说,现在是购买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的最佳时机——“在所有这些类别中,我们都看到了性能和续航方面的重大提升”,因此消费者有了很棒的选择ts2.techts2.tech。这与十年前形成鲜明对比,那时你必须为二合一设备做出很大牺牲,或者 Mac 和 PC 之间存在巨大的性能差距。现在,关键在于细节和你在意的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那么多“正面对比”文章(Surface vs iPad、MacBook vs Dell 等),旨在为特定用户提供指导。在这场较量中,“赢家”实际上取决于使用场景:Surface Pro终于能与 iPad Pro 在全能平板电脑领域一较高下(有些评测更喜欢它的多功能性ts2.tech),而MacBook Air则有效地树立了完美轻薄本的标杆ts2.techts2.tech,像Dell XPS 13这样的设备也推动了 Windows 超极本以自身创新赶超这一标准。
市场趋势与预测
个人计算机市场始终在变化,2025–2026 年有望成为变革性年份。以下是将我们的 Surface 与竞品对比置于背景下的关键趋势与预测:
PC市场反弹与升级周期:在经历了疫情期间的繁荣和随后的低迷后,PC出货量在2024–2025年再次增长。IDC数据显示,全球PC出货量将在2025年增长约4–5%elfaonline.orgelfaonline.org,扭转了2022–23年的下滑趋势。其中一个推动因素是Windows 10终止支持(2025年10月)——数以百万计的企业正在用新款Windows 11硬件替换旧的Windows 10设备elfaonline.org。另一个推动力是对更强大、具备AI能力的PC的需求。Gartner预测,到2025年,约有43%的PC出货将配备专用AI处理器(NPU),而2024年这一比例仅为17%elfaonline.orgelfaonline.org。这是一项重大转变:这意味着无论是Surface、戴尔还是惠普,近一半的新PC都将能够本地运行AI任务(用于安全、自动化等)。微软在这方面处于有利地位,其Surface Pro 9 5G和Pro 11已经配备了NPU,Windows 11也在以AI为核心进行开发(如全新的Copilot)。我们可以预期,Surface及其OEM合作伙伴将继续推出带有AI功能的机型——惠普刚刚宣布在部分2025年笔记本中采用“AI Copilot+”品牌,戴尔/联想也在其商用产品线中加入了AI降噪、背景虚化和电源优化等功能。对于消费者来说,AI可能意味着你的笔记本可以实时提升视频画质,或辅助你的创意工作(例如,Adobe的AI工具在本地AI加速器的支持下运行更快)。
Mac 动能与竞争:自 Apple Silicon 推出后,苹果的 Mac 销量实现了显著增长。事实上,苹果是 2024 年初唯一实现增长的主流 PC 厂商——2024 年第二季度 Mac 出货量激增 21%,全球市场份额达到约 8.7% macrumors.com applemust.com。到 2025 年,苹果在全球 PC 单位销量中占比约为 10%(而营收份额则更高,因为 Mac 定价较高)macdailynews.com macdailynews.com。这给所有 Windows OEM 厂商和微软带来了压力。应对方式有两方面:Windows 设备正在采用ARM 芯片(如高通 Snapdragon)以与苹果的高效能竞争,同时也在利用自身多样性(游戏 PC、二合一、商用加固型笔记本——这些领域苹果涉足较少,除非是高端创意市场)。业内观察人士预测,苹果将继续温和增长,或许到 2026 年份额能达到 12%,但由于企业惯性和某些领域(游戏、企业专用硬件)的短板,不会主导传统 PC 市场。微软的 Surface 作为 Windows 的展示平台,可能会继续尝试创新以对抗苹果。有传言称,Surface Pro X 或新款 Surface Studio 可能会配备与高通联合设计的强大 ARM 处理器(传闻中的“Oryon”核心),以在 2026 年真正挑战 Mac 的性能。如果这些产品成功,我们或许会看到微软+高通与 Apple Silicon 在轻薄本领域的真正对决。
平板电脑和二合一设备的增长:平板电脑出现了令人惊讶的复苏——Canalys 报告称,2025 年初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约 9% canalys.com canalys.com。这部分增长主要来自消费者的换机周期和教育领域。苹果的 iPad 依然是领头羊,按出货量计算,市场份额约为 37%(2025 年第一季度)——苹果当季出货 1370 万台 iPad,是三星 660 万台的两倍多 canalys.com canalys.com。有趣的是,像小米和华为这样的中国品牌在平板市场上快速崛起(小米当季同比增长 56%)canalys.com canalys.com,不过这些大多是面向性价比市场的安卓设备。对于微软来说,Windows 平板在绝对数量上仍属小众。Surface Pro 的销量没有公开披露,但远低于 iPad。不过,微软将二合一设备视为一个战略性细分市场,这一市场正逐渐与笔记本电脑(远大于平板市场)融合。分析师预计,到 2026 年,几乎所有高端笔记本都将配备 触摸屏,并且许多产品会具备某种可转换功能。惠普 CEO 甚至提到,客户对触控和“平板模式”的兴趣在增长,他们的 x360 可转换本出货量超出预期。因此,“平板”和“笔记本”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正是 Surface 所主打的领域。这一趋势有利于 Surface Pro、联想 Yoga、惠普 Spectre x360,甚至配备 Magic Keyboard 的 iPad Pro 等设备,因为用户需要灵活性。我们可以预见更多创新型混合设备:比如 可卷曲屏幕(多家公司已展示了笔记本屏幕可展开为更大尺寸的原型机)以及更完善的双屏设计。联想 Yoga Book 9i 双屏概念机获得了不错的反馈,随着技术进步(更好的电池、更轻的材料),这些产品有望在 2026–27 年成为主流 ts2.tech ts2.tech。
前沿创新展望:未来两年很可能会出现:
- 更好的显示屏: mini-LED 和 OLED 正在高端设备上变得常见。传闻苹果将在 2026 年前将 OLED 引入 MacBook Pro,并可能推出更大的 OLED iPad。120Hz 刷新率曾经只出现在游戏本和 iPad Pro 上,现在也出现在 Surface Pro 9/11 及许多其他设备上ts2.tech。到 2026 年,即使是中端笔记本也可能配备 120Hz 屏幕,实现流畅滚动和手写体验。
- 电池技术: 全天续航现在已成标配。一些 2025 年的笔记本(如那款续航 24 小时的戴尔 XPS)表明,通过高效芯片和大容量电池,实现 20 小时以上续航是可能的ts2.tech ts2.tech。固态电池或新型化学电池可能会在 2026 年底开始出现,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但在此之前,软件优化(如苹果在 iPadOS 上的激进待机功耗管理ts2.tech ts2.tech,或 Windows 改进的 Connected Standby)正在延长实际续航。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性能提升,重负载下任何电池依然消耗很快(Razer 游戏本高负载下仍然不到 2 小时就没电ts2.tech ts2.tech)。因此,趋势是设备分化:极致轻薄长续航用于日常办公,而高性能笔记本在重负载时则需插电使用。
- 可持续性与维修权: 市场趋势(以及某些地区的监管推动)要求设备更加易于维修和环保。新兴品牌Framework以完全模块化的笔记本电脑为卖点——虽然尚未对大众市场构成威胁,但它促使戴尔、惠普等厂商开始强调可维修性。微软的Surface系列曾因“全封闭”设计受到批评;如今,Surface Laptop 5/6和Pro 9配备了可更换SSD,并采用了更模块化的结构ts2.tech。戴尔的Concept Luna正在探索完全免工具维修。到2026年,预计厂商会围绕回收材料进行宣传(苹果已经大力宣传这一点ts2.tech),并简化零部件更换流程。欧盟甚至可能强制要求电池可更换。因此,2026年的Surface或Mac可能不会像以往机型那样“一次性”——这对消费者和环境都是好消息。
市场预测摘要: 分析师普遍认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市场在许多方面将趋于融合,设备能够适应多种角色。正如一份报告所说,厂商正在推出“满足各种需求的设备:持久的超便携本、多功能二合一、强劲的高性能本,以及一系列指向计算未来的创新”ts2.techts2.tech。竞争将异常激烈:到2026年,苹果很可能发布M4或M5芯片,再次提升行业标准(或许是3nm或2nm工艺,拥有更多GPU核心以挑战独立显卡)。高通及其他ARM厂商(有传闻称联发科将进军高端笔记本芯片notebookchat.com)将努力缩小与苹果的差距,惠及Windows设备如Surface。英特尔和AMD也没有停滞——英特尔的路线图显示Meteor Lake和Arrow Lake将带来更高效、模块化的CPU,AMD的Ryzen也在聚焦AI。到2026年底,我们或许会看到首批主流配备可折叠屏幕的混合设备(也许Surface Neo会复活?或者iPad Fold?)。甚至有传言称苹果可能推出15英寸iPad或带触控屏的MacBook(有猜测称苹果将在2027年发布20英寸可折叠Mac/iPadtechradar.comtechradar.com,这表明所有厂商都在关注混合设备的未来)。
对消费者来说,这一切意味着更多选择和更好的产品。对微软来说,这意味着Surface系列必须不断创新才能保持话题性——到目前为止,他们通过Surface Pro的精致设计和大胆的Surface Duo实验做到了这一点。对戴尔和惠普来说,这意味着要找到细分市场(如XPS主打设计、ThinkPad主打商务、Spectre主打时尚),以便与Surface和Mac区分开来。对苹果来说,这意味着要加倍发挥其生态系统的独特优势,以留住创意和高端用户群,即使Windows设备在功能上逐渐赶上。
市场分析师对高端市场仍持乐观态度。Canalys对渠道合作伙伴的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人预计平板和二合一设备的销量将在2025年企业部署中增长,甚至有些人认为平板是“在某些岗位上可替代传统PC的高性价比选择”,canalys.com canalys.com。如果这一趋势持续,微软及其OEM盟友将通过提供Surface风格的设备受益,而苹果可能会进一步推动iPad向笔记本领域发展。与此同时,整个PC市场(包括笔记本)正准备进入一个由AI和新操作系统功能驱动的换机周期,这将惠及所有厂商。
创新与独特功能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每个厂商带来的独特功能和创新——这些可能会打动你,因为它们令人愉悦或解决了特定需求:
微软Surface创新: 微软最大的创新无疑是验证了二合一概念。Surface Pro的支架+可拆卸键盘设计已被广泛模仿(惠普、联想、戴尔现在都有类似设备)。Surface Pen,尤其是新一代的Slim Pen 2,引入了触觉反馈,模拟了纸上书写的感觉——这是艺术家们喜欢的小细节。Surface还采用了有利于生产力的3:2显示比例,现在也被其他厂商采纳(3:2能提供更多垂直空间,非常适合文档和网页浏览)。Surface Studio引入了零重力铰链和SurfaceDial,一个可以放在屏幕上,在Photoshop等应用中调出径向菜单的旋钮。Dial虽然小众,但对创意工作流程非常酷,甚至Adobe等软件也增加了对它的支持。在Surface Laptop上,微软大胆地在部分型号上采用了Alcantara织物键盘面——带来柔软温暖的触感,而不是冰冷的金属。虽然有争议(而且要小心污渍),但确实独特。Surface设备还引领了Windows Hello生物识别登录——几乎所有设备都配备了红外摄像头,可实现瞬间人脸识别登录(现在越来越多笔记本有此功能,但Surface起到了推广作用)。
苹果的独特功能:苹果往往不是第一个推出新功能的,但当他们实现某项功能时,目标是做到最好。Retina 显示屏为高 DPI 设定了标准。iPad Pro 的120Hz ProMotion和Apple Pencil(支持倾斜、压力感应和超低延迟)可以说至今仍提供了任何设备上最流畅的手写笔体验ts2.techts2.tech。苹果自研的芯片本身就是一项巨大创新——将 CPU、GPU、神经引擎、图像信号处理器、媒体编码器等全部集成在一颗芯片上,这也是为什么 MacBook 能在电池供电下编辑多路 4K 或 8K 视频(芯片内有专用的 ProRes 等编码/解码器)。MacBook 还配备了T2/Secure Enclave用于安全防护,并有键盘上的 Touch ID 实现快速登录和 Apple Pay。新款 MacBook Pro 带回了MagSafe充电(磁吸式电源接口,能安全脱落——深受许多人喜爱),M3 Max 机型支持最多 4 台外接显示器,非常适合专业用户。关于生态系统:AirDrop、通用控制、FaceTime 接力等功能——这些软件特性是苹果独有的,如果你深度使用苹果生态,这些不可忽视。虽然不是硬件,但 macOS/iPadOS 独占的高质量创意应用(Final Cut、Logic、Procreate 等)的丰富性,也可以被视为平台的一个“特色”。
戴尔、惠普、联想——差异化亮点:
- 戴尔率先推出了InfinityEdge近乎无边框的显示屏,现在几乎所有品牌都在模仿。XPS 13 Plus 的未来感设计(无可见触控板、触控功能行)是一项创新——无论你喜欢与否,它都在突破边界。戴尔还倾向于在大尺寸机型上提供丰富的接口(XPS 15 配备 USB-C、全尺寸 HDMI 和 SD 卡槽,许多创作者很喜欢,因为 MacBook 曾一度取消这些接口——苹果在 2021 年又加回了一些)。戴尔的Concept Luna(一款完全模块化、无螺丝、部件易更换的笔记本概念)是一个研发项目,未来有望影响可维修性设计。
- 惠普做过一些有趣的尝试,比如Spectre Folio,一款用真皮包裹机身的 2 合 1 设备——在美学上有不同的思路。他们的 Spectre x360 系列引入了切割宝石风格的棱角设计和鲜艳的配色(如深蓝配金色),证明 Windows 笔记本也可以成为时尚单品。惠普还大量集成了隐私功能:Sure View 隐私屏,按下按键即可缩小可视角度(防止“偷窥”),还有存在感应功能,离开时自动锁定笔记本(部分 Elite 机型)。许多惠普机型还配有物理摄像头开关——隐私敏感用户很喜欢(无需用胶带遮挡摄像头)。
- 联想是键盘和转轴工程的王者。Yoga 9i 的旋转音响转轴非常巧妙——扬声器集成在转轴中,无论是笔记本模式还是平板模式都能朝向你ts2.techts2.tech。联想还尝试过E-Ink副屏(ThinkBook Plus 在机盖上有一块电子墨水屏用于通知/阅读),以及ThinkPad X1 Fold,这是第一台可折叠屏幕的 PC(13 英寸 OLED 屏幕可对折,变成类似迷你笔记本)。ThinkPad TrackPoint配合中键滚动依然独特——有些人非常喜欢那个红色小点用于精准定位。联想还经常在 ThinkPad 中配备双电池或快充技术,这让经常出差的人很受用。
- 三星带来了它的显示屏专业技术:许多 Galaxy Book 和 Galaxy Tab 都配备了最好的 OLED 屏幕,有时甚至通过了 HDR600 或 HDR1000 认证(Tab S9 Ultra 的屏幕在观影时令人惊艳)。Galaxy Tab 系列还具备防水功能——iPad Pro 和 Surface 都没有,所以这是一个独特的耐用性优势(你可以在泳池边放心使用 Tab)。Samsung DeX是一项功能,可以将 Galaxy 设备连接到显示器或在特定模式下使用,提供类似桌面的多窗口界面——这是三星独特的移动与桌面体验融合尝试。此外,三星的 S-Pen 手写笔可在其全系设备通用(你可以在 Galaxy Note 手机、Galaxy Tab 以及部分 Galaxy Book 变形本上使用同一支笔),这在设备间互通性上非常贴心。
Surface Duo 与可折叠设备:我们应该提及微软的 Surface Duo 以及整体可折叠趋势,作为创新亮点。Duo 的双屏设计非常新颖——与折叠单一屏幕(如三星 Z Fold)不同,Duo 拥有两块超薄屏幕和 360 度铰链。这带来了一些很酷的使用场景(例如,像真实书本一样用两页阅读 Kindle 电子书,或并排打开两个应用实现真正的多任务处理——即使 Z Fold 也因纵横比问题难以做到)。它还支持手写笔,折叠回去时就像一个迷你数字笔记本。虽然 Duo 没有成为畅销产品,但它影响了软件:Android 因此改进了对双屏的支持,微软自家的 Android 应用(Office、Outlook)也为双屏增强了模式ts2.tech ts2.tech。联想和华硕随后推出了采用类似多应用跨屏理念的双屏笔记本。展望未来,微软可能会将所学应用于更大的设备或未来的可折叠 Windows PC。整个行业的可折叠 OLED 技术也在进步——我们或许会看到三折平板或能折叠进更小包里的笔记本。各品牌都在尝试:华硕的 ZenBook Fold、联想第二代 ThinkPad Fold(16 英寸可折叠,或许 2025 年发布),甚至有苹果申请类似 Surface Studio 的 iMac 专利,可以下压成绘图桌(有人设想未来的 iMac 或 iPad 就是类似 Surface Studio 的绘图桌)windowscentral.com windowscentral.com。
语音、手写笔与新输入方式:创新不仅仅是形态,输入方式也在进化。手写笔如今已很常见,但微软和 Wacom 一直在推动新型笔技术,如电磁共振和带有触觉反馈的手写笔。苹果正在探索悬停功能(Apple Pencil 悬停可在笔靠近屏幕时预览)。语音控制和助手也很重要——Windows Copilot 和苹果 Siri/语音输入的改进意味着你可以用语音或 AI 助手完成很多事。可以想象,到 2026 年,对着笔记本说话(“总结这份报告”或“调整屏幕为照片编辑模式”)会变得很正常。微软作为硬件和平台厂商,可能会在 Surface 中深度集成这些功能(也许会有专为 Copilot 设计的 AI 芯片)。
总之,这场对决中的每个生态系统和品牌都带来了令人兴奋的创新。微软的 Surface 系列引入了新的计算方式,竞争对手也纷纷效仿,并且它持续推动 PC 设计的极限(通常与 Windows 功能更新同步)。苹果则重新定义了芯片,并将设备间的整合打磨到令竞争对手努力追赶的高度。传统 PC 厂商则在材料、形态和特定用户功能上不断创新,以求脱颖而出。对于 2025 年及以后的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有更多选择,可以挑选一款真正量身定制、符合自己优先需求的设备——无论是以手写笔为主的平板、毫无妥协的创意工作站,还是续航超长的超便携笔记本电脑。
来源:
- LaptopMag – Apple M4 MacBook Air 在基准测试中超越竞争对手 ts2.tech ts2.tech
- The Verge – MacBook Pro 16 “极快速度”与电池续航(M3 代) ts2.tech
- The Verge – Dell XPS 13 Plus 重新设计问题(发热、键盘) ts2.tech
- TechRadar – MacBook Air M4 获赞“最值得购买的笔记本” ts2.tech ts2.tech
- TechRadar – Dell XPS 13(2025)OLED 屏与 20+ 小时续航,Snapdragon 对比 Intel ts2.tech ts2.tech
- The Verge – Surface Laptop(Snapdragon)“全天电池续航”与性能权衡 ts2.tech ts2.tech
- NotebookCheck – Surface Pro 11 Snapdragon 性能终于达到预期水平 ts2.tech ts2.tech
- Tom’s Guide – iPad Pro 2022 对比 Surface Pro 9 生态系统建议 tomsguide.com
- TechRadar – Surface Pro 9 对比 iPad Pro – Windows 11 比 iPadOS 更具多样性 techradar.com techradar.com
- TS2 (TechSpace) – 艺术家更喜欢 iPad(Procreate)而非 Surface(Photoshop 界面) ts2.tech ts2.tech
- The Verge – 苹果阻止 iPad Pro 成为完整电脑(iPadOS 限制) ts2.tech
- TS2 – Nathan Edwards(Verge)引述:“iPad 是更好的平板”——Surface 更灵活 ts2.tech ts2.tech
- TechRadar – Surface Pro 12 (2025) 评测结论(性价比、需配键盘、AI 功能不成熟) techradar.com techradar.com
- Tom’s Guide – 新款 2025 Surface Pro 12 英寸和 Laptop 13 英寸定价($799/$899) tomsguide.com tomsguide.com
- TechRadar – ThinkPad X1 Carbon Gen13 耐用性与口碑(Forbes) forbes.com
- Windows Central – ThinkPad X12 Detachable 对比 Surface Pro(耐用、企业级替代方案) theguardian.com windowscentral.com
- MacRumors/IDC – 2024 年第二季度 Mac 出货量增长 21%,市场份额约 8.7% macrumors.com appleworld.today
- IDC via Wells Fargo – 2025 年 PC 出货量将增长 4.3%,受 Win10 停服和 AI 推动 elfaonline.org elfaonline.org
- IDC/Gartner – AI 个人电脑将在2025年占出货量的43%(2024年为17%) elfaonline.org elfaonline.org
- Canalys – 2025年第一季度平板市场增长9%,苹果占37%份额(1370万台),三星占18%(660万台) canalys.com canalys.com
- Canalys – 超过50%的合作伙伴预计企业平板增长,17%认为平板将取代部分个人电脑 canalys.com canalys.com
- TechRadar – 各类别有重大改进,2025年是购买笔记本电脑的最佳时机(TS2摘要) ts2.tech ts2.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