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9 月 2025
56 mins read

请标记日历:Apple Watch Series 11 下周发布,带来颠覆性健康升级

Mark Your Calendars: Apple Watch Series 11 Arrives Next Week with a Game‑Changing Health Upgrade
  • 发布日期确定: 苹果已确认将于2025年9月9日举办一场“令人惊叹”的发布会,届时Apple Watch Series 11将与iPhone 17系列一同亮相[1] [2]。预计发布会结束后将立即开启预售,首批发货时间可能为9月19日[3]
  • 熟悉的设计,创新的技术:不会有重大外观革新——Series 11预计将延续Series 10引入的纤薄42mm/46mm表壳设计 [4]。不过,据传其将搭载如S11芯片支持5G的调制解调器等内部升级,实现更快的连接和细微的性能提升[5]
  • 重大健康升级: 主要亮点功能可能是血压监测——这是Apple Watch的首次尝试。它可能不会给出精确的血压读数,而是检测高血压趋势,并在用户血压持续偏高时发出警报[6] [7]。这种预警方式(类似于Apple的睡眠呼吸暂停警报)有望挽救生命,因为高血压约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3%[8]
  • watchOS 26 和 AI 教练: Series 11 将搭载 watchOS 26 发布,带来众多新功能。预计会有一款由 AI 驱动的 Workout Buddy,它就像虚拟教练一样——根据你的健身数据提供实时指导和鼓励 [9] [10]。全新的 “手腕轻甩”手势,只需甩动手腕即可关闭通知 [11],而且苹果终于加入了 睡眠评分,每晚分析你的睡眠质量 [12]。苹果的 健康 app 也变得更智能,正在进行代号为 Project Mulberry 的改版,旨在为用户提供可操作的健康洞察和 AI 健康教练 [13]
  • 渐进式性能提升: Series 11 的 Apple S11 SiP 芯片预计不会比去年的 S10 有巨大飞跃。泄露的代码显示它采用与 S9/S10 相同的架构,这意味着速度和能效提升将较为温和[14][15]。不过,即使是小幅提升也有助于电池续航,并能实现新的软件功能。据报道,Apple 还将把英特尔基带更换为联发科 5G RedCap 基带,这将为手表带来专为可穿戴设备设计的 5G 蜂窝连接(终于超越 4G LTE)[16][17]。对于极限探险者来说,坚固的Apple Watch Ultra 3型号传闻将增加卫星消息功能,可在无信号区域发送短信[18][19]
  • 价格档位不变:预计 Apple 将维持现有定价。Series 11 的 42mm 铝合金(GPS)基础款起售价约为$399美元,46mm 约为$429,蜂窝版需加 $100[20][21]。高端钛金属表壳(Series 10 的自然色、金色和石板色钛金属版的继任者)价格更高,预计在 $699–799 区间。Apple Watch Ultra 3预计售价约为$799(蜂窝为标配)[22]
  • 暂无新传感器(目前): 除了可能的血压传感器外,今年预计不会有全新的健康传感器 [23]。关于无创血糖监测的传闻仍然只是愿景——苹果正在研发,但据彭博社称,“还需要很多年”[24]。同样,内置摄像头的讨论更多是针对未来机型:苹果已经为 Apple Watch 原型设计了一个微型屏下摄像头(用于“视觉智能”任务,而非 FaceTime),但即使真的出现,也会非常低调且属于实验性质[25]。最有可能的是,Series 11 的进步主要体现在软件和细节优化,而不是全新的硬件小玩意。
  • 续航期待:官方预计 Series 11 仍将维持熟悉的“全天”18 小时续航[26][27],因为苹果尚未宣布更大的电池。不过,通过更高效的显示屏(苹果已探索下一代LTPO 或甚至 micro-LED 屏幕)等优化,实际续航可能会有所提升[28][29]。Apple Watch Series 10 是有史以来最薄的,但依然保持 18 小时续航,因此粉丝们希望 Series 11 能最终突破 18 小时大关,通过更好的电源管理实现更长续航[30]。苹果尚未确认任何电池升级,但爱好者们仍然期待这款智能手表能在充电后坚持到第二天。

Apple Watch Series 11 已确认与传闻功能

Apple Watch Series 10(42mm 和 46mm)采用了更纤薄的设计和更大的显示屏——预计 Series 11 的外观将与前代几乎完全相同[31] [32].

设计与显示:不要期待有戏剧性的外观变化。Apple Watch Series 11 有望在外观上几乎与 Series 10 保持一致 [33]。去年的机型带来了更纤薄的表壳,比前几代薄约 10%,并将屏幕尺寸扩大到 42mm 和 46mm(从 41/45mm 增加)[34]。Series 11 将继续采用这些尺寸,因此你现有的表带应该仍然适用(苹果传闻中的磁吸表带新设计尚未出现)[35]。有传言称苹果可能会采用更节能的显示屏——可能是改进版 LTPO OLED 或早期 micro-LED 技术——以提升亮度和电池续航[36]。不过,最新报道显示真正的 micro-LED 屏幕不太可能在 Series 11 上亮相(这些前沿显示技术可能会留给未来的 Ultra 机型)[37] [38]。我们很可能会看到新的配色和材质,因为苹果每年都会为产品线带来外观上的小幅更新。Series 10 推出了抛光的亮黑色铝合金和新的钛金属配色[39] [40],因此 Series 11 也可能会在铝合金和钛金属表壳上推出调整后的配色。总体来看,“如果没坏就别修”的理念依然主导——Series 11 的外观将是在已有成功设计上的小幅优化,而非彻底革新。

新处理器(S11芯片):和每年的更新一样,Series 11 配备了新的 Apple 芯片大脑——S11 系统级封装(SiP)。不过,别被新名字迷惑。据业内人士透露,S11 本质上与 S9 和 S10 芯片架构相同预计不会有重大速度或能效提升[41][42]。苹果很可能只是对芯片做了微调,以便命名为“S11”,但泄露的内部信息显示它仍然使用了过去两代的 T8310 核心[43]。实际上,Series 11 的使用体验应该和 Series 10 一样流畅,可以轻松应对 watchOS 26 的功能——但性能上可能不会有巨大飞跃。好处是,电池续航可能会因小幅优化而受益。Apple Watch 的日常任务表现已经非常流畅,因此 S11 将专注于提升效率和支持新软件功能(比如为 Siri 和 Workout Buddy 提供设备端 AI 处理)。值得注意的是,Series 10 的 S10 芯片引入了 4 核神经引擎,实现了免触控的双指互点手势和设备端 Siri 处理[44][45]。S11 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事实上,一些报道甚至因其升级幅度有限而称其为“S12”[46]——这也说明了Apple Watch 的芯片正在趋于成熟。正如一位资深科技分析师所说,“Apple Watch 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产品……除了彻底重新设计芯片,苹果在芯片方面能做的不多了”[47]。因此,今年在处理器方面,请期待优化而非革命性变化

5G 连接:有一项硬件升级将首次实现:据传配备蜂窝网络的 Apple Watch Series 11 型号将首次采用5G 无线。目前,从 Series 3 开始的每一代 Apple Watch 蜂窝版都仅限于 4G LTE。但据报道,苹果将转用支持 5G RedCap 的联发科(MediaTek)调制解调器,这是一种专为可穿戴设备等低功耗设备定制的 5G 变体[48][49]5G RedCap(降低能力版)并不是为了让你在手表上高速观看视频,而是提供高效连接和更好的覆盖范围,同时比完整 5G 更省电。实际使用中,支持 5G 的 Series 11 应该能带来更可靠的连接(尤其在人多的地方),并可能让 Siri 查询或地图更新等数据稍快一些。这一升级其实早该实现,因为其他所有蜂窝版苹果设备早已支持 5G。更重要的是,采用新一代调制解调器有助于通过优化网络任务的能耗来提升续航——这样常驻的 LTE(很快是 5G)就不会那么快耗尽手表电量。蓝牙和 Wi-Fi也有望升级;比如去年机型已支持蓝牙 5.3,Series 11 可能会支持最新 Wi-Fi 标准以提升覆盖范围。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升级到 5G 是一种细微的提升,但它让 Apple Watch 能适应未来网络发展。(与此同时,传闻即将发布的 Ultra 3 还将进一步支持卫星消息功能,可在超出蜂窝覆盖范围时用于紧急联络[50][51],不过这可能只限于最贵的型号。)

健康与传感器:健康追踪已成为 Apple Watch 的核心功能,预计 Series 11 将进一步加强健康功能——主要通过新软件实现,因为目前尚未确认有全新传感器硬件[52]。最受关注的是血压监测。多年来,Apple 一直致力于基于手腕的血压功能,多方消息称该功能有望最终在 2025 款手表中亮相[53]。不过,不要指望它能像袖带一样给出精确的收缩压/舒张压读数。相反,Apple 的做法很可能会效仿其房颤和睡眠呼吸暂停警报:手表将追踪趋势并在一段时间内标记高血压迹象,如果你的血压似乎在上升,会提示你寻求医疗建议[54][55]。本质上,它可能会提醒你,“嘿,你最近的血压有点高”——对于数百万不知自己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说,这可能是救命的提醒。这将是Watch 工具箱中的一项重大新增功能,因为高血压是常常没有症状的“无声杀手”[56]。据报道,Apple 计划为该功能获得 FDA 认证,就像 ECG 和血氧传感器一样[57][58]。目前有争议的是,所有Series 11 机型都会配备血压功能,还是仅限于Apple Watch Ultra 3(由于体积更大,更容易容纳额外传感器硬件)。有报道称,Ultra 3 将成为 Apple 首款支持血压监测的产品,Series 11 可能随后跟进[59]。我们还需等待发布会才能确定。除此之外,预计不会有新传感器(如体温等)——Apple 仅在 Series 8 中新增了皮肤温度感应用于周期追踪。而被视为“圣杯”的无创血糖监测,据各方说法“还需要很多年”[60]。苹果正在研究它(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和注重健康的用户),但这项技术在2025年还未准备好。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苹果已经悄然解决了一场影响现有传感器的法律纠纷:在与Masimo的争议后,苹果正在美国重新启用血氧(SpO₂)功能,适用于Series 9和10手表。[61],这意味着Series 11也将在上市首日就激活SpO₂功能。血氧监测功能最早在Series 6中引入,曾短暂面临专利问题,但现在已经解决。因此,Series 11将继续提供我们所见的全套健康传感器:心电图(ECG)、血氧、皮肤温度变化、光学心率等——现在还可能新增血压提醒。苹果的总体目标是让手表成为更强大的健康守护者。事实上,今年正值Apple Watch十周年,虽然苹果去年没有推出特别的“周年纪念版”硬件,但一直在强调每一代新产品都在十年健康创新的基础上不断进步[62]。如果Series 11引入了像血压这样的重大健康指标,它可能会被视为这一努力的集大成者。

watchOS 26软件升级:Series 11最令人兴奋的许多“功能”实际上将来自watchOS 26,这是一款将随手表一同发布的新操作系统。苹果的软件更新带来了更智能的教练、新应用和界面改进,让手表即使在旧硬件上也焕然一新。以下是一些亮点:

  • AI教练与Workout Buddy:借鉴私人教练的理念,Workout Buddy是一款内置教练,利用Apple Intelligence(苹果对其AI计划的称呼)在你锻炼时为你提供指导。它会分析你的锻炼数据和历史,实时给出反馈——甚至在锻炼过程中用类人声音为你加油打气,进行激励性的“鼓励谈话”[63][64]。在早期测试中,它听起来与真实的Apple Fitness+教练为你加油几乎一模一样。该功能利用生成式AI模型和配对iPhone的处理能力,打造互动式训练体验[65]。如果你正在艰难跑步或尝试刷新个人纪录,Workout Buddy或许能给你额外的动力。
  • 睡眠洞察与评分:苹果终于通过加入睡眠质量评分赶上了竞争对手。你的 Apple Watch 会利用其传感器监测你的睡眠阶段和时长,然后每天早晨生成一个简单的分数(例如 0–100 或类似分值),用来评估你的睡眠质量[66]。像 Fitbit 和 Oura 这样的竞争对手早已为用户提供单一的睡眠指标;苹果的实现方式很可能会综合多项健康指标(心率、呼吸、运动)来生成分数,并配以彩色图表展示你的 REM、深度和浅度睡眠分布[67][68]。这与苹果现有的睡眠应用数据相辅相成,但让你一目了然地判断“你昨晚睡得如何”[69][70]。此外,watchOS 26 增加了睡眠专注模式,并可能更突出地集成睡眠呼吸暂停检测——Series 10 已引入了睡眠呼吸暂停风险警报(通过夜间呼吸异常检测)[71][72],因此 Series 11 将继续利用这些算法来保障你的睡眠健康。
  • 新手势和界面:watchOS 26 将刷新 Apple Watch 的外观和体验。全新的“液态玻璃”用户界面设计为应用带来半透明、磨砂玻璃的外观,让背景色彩渗透出来,营造出炫酷的视觉效果[73]。整体界面将更贴合 iOS 26 的现代设计语言。Apple 还引入了手腕轻甩手势——只需向外甩动手腕,即可瞬间关闭提醒或通知[74]。这是一个直观的小技巧,让单手操作更轻松(而且几乎像魔法一样,仿佛把通知“赶走”)。智能叠放表盘小组件轮播变得更智能,利用机器学习在合适的时间显示合适的小组件。控制中心也进行了改版,以便更快访问设置[75]。值得注意的是,Apple 首次为手表添加了原生备忘录应用[76]。你可以查看从 iPhone 同步过来的备忘录,甚至通过语音输入或小键盘添加新备忘录(不过编辑现有备忘录仍有限制)[77]。这些变化看似细微,但合在一起让手表更加独立且易用。
  • Apple Intelligence (AI) 集成:虽然苹果目前还没有在手表上推出完整的“Siri 2.0”(苹果承认其重大AI驱动的Siri升级被推迟)[78],但watchOS 26确实在某些功能中利用了AI。除了Workout Buddy的教练功能外,新的实时语音转录功能将使用你iPhone的AI引擎实时转录电话或语音信息,并在手表屏幕上显示文本[79]。还有自动音量调节提醒——手表可以利用AI算法根据环境噪音智能地提高或降低通知音量[80]。这些“智能”行为为未来更多Apple Intelligence功能打下了基础。很明显,苹果正在为手表最终能够处理更多AI驱动的个人健康教练功能做准备(传闻中的“AI健康教练”功能据说正在开发中[81])。目前,你的手表在进行大量AI处理时仍需依赖配对的iPhone,但Series 11用户将能率先体验到部分下一代功能。

总的来说,已确认和传闻的功能将Series 11描绘成一次渐进但有意义的升级。它不会彻底改变Apple Watch的本质,但有望成为迄今为止最精致、功能最丰富的版本。随着连接性(5G)的升级、潜在的新健康监测功能以及大量软件改进,Series 11有望让苹果继续在智能手表领域保持领先——即使今年没有炫目的外观设计或突破性的传感器。

发布日期、定价及发布会详情

Apple Watch Series 11 即将到来。苹果秋季大型产品发布会定于 2025 年 9 月 9 日举行,地点在库比蒂诺的 Apple Park 园区[82]。公司已向媒体发出邀请函,预告将有一场“Awe Dropping”的展示——暗示会有一些惊喜。按照惯例,苹果会在九月初的活动中发布新款 iPhone 和 Apple Watch,今年也不例外。预计 Series 11 将与 iPhone 17 系列同台亮相,还有可能发布其他设备,比如下一代 AirPods Pro 3[83]。事实上,苹果几乎已经通过在部分宣传资料中提及“Wonderlust”(呼应 Apple Watch 的旅行和健身理念),间接确认了新表的发布,多家可靠消息源也明确将 Apple Watch 11 列入当天的发布清单[84]

什么时候可以买到?如果苹果延续以往的做法,Series 11 的预售将在 9 月 9 日发布会后不久开启,很可能就是当天或次日早上。首批上市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等)的用户应该可以立即下单。预计发货和门店上架将在大约一周后开始——大约在 2025 年 9 月 19 日星期五——这与苹果以往的节奏一致(去年的 Series 10 发布会是 9 月 9 日,9 月 20 日开售)[85][86]。苹果通常会分批上市,所以如果不在首批,其他国家可能会在 9 月底或 10 月初见到 Series 11。

至于价格对买家来说的好消息Apple Watch 多年来价格一直稳定,Series 11 很可能会延续同样的定价区间[87]。据 Macworld 及其他业内人士透露,自 2017 年的 Series 3 以来,苹果手表的定价结构就没有变化过[88]。预计如下:

  • 基础款 Apple Watch Series 11(铝制表壳,仅GPS版)在美国的42mm尺寸预计起售价为399美元 [89] [90]。更大的46mm铝制型号价格大约为429美元。像往常一样,增加蜂窝连接(LTE/5G)需在这些价格基础上额外加收100美元。
  • 苹果很可能会继续提供高端表壳材质。去年,Series 10 推出了钛金属选项(取代不锈钢),价格更高。对于 Series 11,铝制GPS+蜂窝42mm版本可能约为499美元,而钛金属版本起售价大约为699美元(42mm),46mm钛金属则可高达799美元以上 [91] [92]。这些价格与 Series 10 的区间相似,顶配46mm钛金属蜂窝版大约为799美元。
  • Apple Watch Ultra 3——一款与 Series 11 同步发布的独立旗舰型号——预计将维持799美元(与 Ultra 1 和 2 的基础价相同)[93]。这款手表配备超耐用的钛金属50mm表壳(传闻比 Ultra 2 屏幕略大[94])、坚固设计和标准蜂窝功能。如果新增了如卫星SOS等新功能,据报道苹果不会在常规 Ultra 价格之外额外收费。
  • Apple Watch SE 3呢?目前有相互矛盾的传闻。一些爆料暗示2025年会有一款经过更新的SE机型(可能采用塑料儿童友好型表壳)[95],而另一些则认为苹果可能会跳过本轮SE的更新[96]。如果SE(第三代)真的发布,它将定位于更低的价格区间——起售价很可能为$249(与现有SE2相同)[97]。如果新SE采用更便宜的材料,苹果甚至可能略微下调价格,但这只是猜测。目前来看,Series 11和Ultra 3是最有把握会在9月9日发布会上亮相的产品,SE 3则是一个变数。

苹果的发布活动细节承诺带来不止于数字的内容。“Awe Dropping”标语暗示苹果希望让观众惊叹——可能会现场演示新健康功能或AI教练的强大表现。这是Apple Watch进入第二个十年后的首次发布会,我们或许会听到苹果回顾这款设备拯救生命的故事及其对用户健康的影响。苹果也有可能提及10周年纪念(初代Watch于2014年发布,2015年上市)[98],并将Series 11定位为十年经验的结晶。

如果你打算购买,请记好日期:9月9日是重磅发布日,最早的发货时间大约在一周半后。苹果零售店很可能在上市当天就有体验机,我们预计届时会有大量Apple Watch粉丝涌入,亲自试戴新表带、新表盘和新功能。

总之,Series 11将于2025年9月9日发布起售价为$399,与Series 10相同[99][100]。发布会将全面介绍新功能,并带来Apple Watch Ultra 3(适合追求最大最强Apple Watch的用户)。如果你正考虑升级,不用等太久——下一代Apple Watch即将到来。

Series 11与Series 10(以及Ultra 2)对比

Apple Watch Series 11外观可能与Series 10相似,但确实带来了一系列升级。以下是Series 11相较于Series 10和去年的Ultra 2的主要升级对比

  • 设计与显示: Series 10 引入了更精致的设计——更薄的表壳、更大的屏幕和新尺寸(42/46mm),边框更窄 [101] [102]Series 11 保持相同的设计(苹果今年没有更改表壳或显示屏尺寸)[103]。所以从外观上看,Series 10 和 11 很难区分。两者都配备了明亮的常亮 Retina OLED 显示屏。如有区别,可能在于 Series 11 使用了略有提升的显示技术以提高效率,但分辨率和亮度预计相似。简而言之,Series 11 外观没有重大变化。相比之下,Apple Watch Ultra 2(2024)已经有了独特的设计——49mm 坚固表壳——而即将推出的Ultra 3据传将升级为50mm 显示屏(边框更窄,机身不变大)[104]。因此,Ultra 3 相较于 Ultra 2 屏幕有明显升级,而 Series 11 的显示屏与 Series 10 基本持平。
  • 性能(芯片): Series 10 搭载 S10 芯片,去年是一次不错的升级——苹果宣传其神经引擎和速度,尽管实际上 S10 只比 S9 略快。Series 11 配备了S11 芯片,但如前所述,这基本上只是小幅迭代。内部信息显示S11 与 S10 拥有相同的核心架构 [105],所以实际速度提升不会太大。可以把它看作 Series 10 的性能,可能效率略有提升。所有新的 watchOS 26 功能也将在 Series 10 上运行,因此 Series 11 没有宣布任何独占的高负载处理功能。Ultra 系列与常规系列使用相同芯片,所以Ultra 2(2023 年)用的是 S9,Ultra 3将与 Series 11 共用 S11——这意味着 Ultra 3 相较于 Ultra 2 也只有小幅速度提升。在原始性能上,Series 11 = Series 10,而Ultra 3 = Series 11(只是外壳不同)。
  • 健康与传感器:这是 Series 11 试图领先的地方。Series 10带来了新的健康功能,比如睡眠呼吸暂停监测,它利用运动数据来标记潜在的睡眠呼吸暂停事件[106][107]。它还包括带有温度感应的周期追踪(首次在 Series 8 推出)以及常规的心电图等。但它没有血压监测——这是Series 11 的重大传闻新增功能[108]。如果 Apple 在 Series 11 中实现了血压警报,这将是比 Series 10 更重大的健康升级。Series 10 和 11 都运行最新的 watchOS,因此它们将共享如新的睡眠评分和 Workout Buddy 等功能;然而,如果血压监测需要新的传感器校准或专用硬件,它可能会仅限于 Series 11(以及可能的 Ultra 3)。说到Ultra 2 对比 Ultra 3:Ultra 2 没有增加超出 Series 9/10 的新传感器,因此 Ultra 3 同样将血压监测作为主要的新健康功能。另一个小区别:Series 10 推出了水深和温度感应,为游泳者和潜水员提供服务(最高 6 米)[109][110],此前只有 Ultra 拥有(Ultra 可达 40 米)。Series 11 当然会保留这一点;Ultra 3 在极限深度能力上仍有优势。2025 款没有新增葡萄糖或其他传感器。所以总体来说,Series 11 相比 Series 10 的健康优势在于血压监测(如果实现)和增强的软件,而 Ultra 3 相比 Ultra 2 的优势也是如此,外加可能有新的高度计或环境传感器(并没有强烈传闻,仅为推测)。
  • 电池续航:众所周知,Apple Watch 的电池续航时间约为 18 小时(“全天”),无论是常规系列还是 Ultra(Ultra 因电池更大约为 36 小时)。Series 10尽管提升了能效,并未延长电池续航——依然维持在 18 小时,主要是为了平衡更亮更大的屏幕和更薄的电池[111]Series 11预计也不会有明显更大的电池或更高的续航评级;苹果很可能仍然标称约 18 小时。不过,任何小幅的能效提升(芯片或屏幕)都可能在实际使用中带来略多的续航,尤其是在低功耗场景或新 watchOS 功能管理电量时。一些乐观者希望 Series 11 能最终实现标准 20 小时以上续航,但苹果并未透露相关信息。Ultra 2标称约 36 小时,Ultra 3很可能也类似(除非更高效的屏幕或处理器能多挤出几小时)。结论:不要指望 Series 11 和 Series 10 在电池续航上有大幅差异。两者都能满足一天使用,需要每晚充电,除非你用低电量模式延长到第二天。许多论坛用户对此非常渴望突破——“我们需要大幅提升电池续航,”一位用户写道,称目前的升级“乏善可陈”,如果没有更长续航的话[112]——但这一代并没有传闻会带来大幅电池提升。
  • 连接性与其他功能: Series 10 仅支持4G LTE蜂窝网络,并配备了蓝牙5.3。Series 11 则升级为5G功能(蜂窝版机型)[113]。对于使用蜂窝网络的用户来说,这是一个显著的升级——你可能会体验到更快的数据速度和更好的覆盖范围。Series 11 还有可能支持苹果的卫星紧急求救(Emergency SOS via satellite),如果苹果开启该功能的话(不过目前的信息显示,卫星短信可能暂时仅限于Ultra 3[114]。除了网络技术外,Series 11 包含了 Series 10 的所有功能:常亮显示屏、用于精准查找的超宽带芯片(Series 10 配备了 U2 芯片用于查找 iPhone;Series 11 可能相同,或者如果 iPhone 17 推出新芯片则为 U3)、本地 Siri 处理(Series 10 已经开始用神经引擎在设备上处理部分 Siri 请求;Series 11 会继续这一点)。Series 10 和 11 都具备车祸检测、跌倒检测、防水50米等核心安全功能,这些没有变化。watchOS 26 的界面更新(新手势、新应用等)也会通过软件更新推送到 Series 10,因此 Series 11 并没有独占这些新功能,除了可能在表盘或表带/表盘组合上有些许专属。与此同时,Ultra 3 对比 Ultra 2:Ultra 3 也将配备新的 5G 调制解调器,并很可能加入新的双频 GPS 改进(Ultra 2 已经拥有顶级 GPS)。Ultra 3 可能会引入如增强潜水指标或黑色钛金属配色(Ultra 2 在原有自然钛金属基础上新增了黑色选项)。但从根本上说,Ultra 3 之于 Ultra 2,就像 Series 11 之于 Series 10——都是在相同设计基础上的小幅升级,内部略有提升。

总的来说,Series 11 相较于 Series 10 是一次迭代升级,而不是彻底的革新。如果你已经拥有 Series 10,你会发现 Series 11 几乎一切都很熟悉——只是速度更快了一些,连接性更强了一些,并且在 watchOS 26 推出后会有一些新的健康追踪功能。没有外壳重新设计或炫目的新传感器,说明苹果正在有节奏地推进;更大的变化可能会留到明年的机型(事实上,一些专家已经在建议2026 年的 Series 12可能会带来“重大传感器升级”,比如无创血糖监测或全新外形设计[115][116])。对于使用较老手表(Series 8、7 或更早)的用户来说,Series 11 会是一次显著的飞跃——你将获得过去几年所有的累积改进(更大的屏幕,自 S7 以来更快的芯片,新的健康功能等)。与竞品相比,苹果依然保持领先。三星的 Galaxy Watch 和谷歌的 Pixel Watch 也在增加类似的健康功能(如三星在部分地区支持血压监测,通过第三方支持血糖追踪等),因此 Series 11 的新增功能让 Apple Watch 至少保持了同等甚至更好的水平。Ultra 3则似乎是苹果本轮更侧重创新的产品——有传闻称其将支持卫星功能和略大的微型 LED 显示屏(后来被淡化)[117]。如果你追求苹果可穿戴技术的最前沿,Ultra 3 会是值得关注的产品(双关语)。但对于主流用户来说,Series 11 是对成功公式的安全、渐进式完善——在 Series 10 设计基础上,增加了实用的新健康和连接功能,以继续领跑智能手表市场。

专家和分析师怎么说

在本次发布前,科技分析师和行业专家一直在预测 Apple Watch Series 11 的表现。普遍共识是,2025 款机型将是一次“调优”而非“重建”,不会颠覆我们熟悉的 Apple Watch。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评论汇总:

  • “没有激进变化,但有实质升级”:MacRumors 的 Juli Clover 指出,Series 11 在设计上不会有突破性变化——苹果似乎将任何重大重新设计(传闻中的“Apple Watch X”)留到以后[118]。不过,她强调我们“今年可能会看到一些新的健康相关功能”,比如血压传感器[119]。这种观点代表了大多数专家的看法:苹果并不打算用 Series 11 重新发明轮子,而是打磨轮子并加上新轮毂盖(以健康和 AI 功能的形式)。
  • Mark Gurman(彭博社)——一位备受尊敬的苹果观察者——提供了几个关键见解。根据Gurman的说法,苹果一直在为Apple Watch开发血压监测功能,但这一直是一个容易被推迟的技术难题[120]。他报道称,当苹果的这项功能推出时,“不会提供精确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监测高血压并提醒用户[121]。换句话说,Gurman认为苹果的血压功能更像是一种健康指标,而不是医疗级工具——这一做法也得到了其他消息来源的证实。Gurman还透露,苹果内部正在进行一个代号为Project Mulberry的健康应用大改造项目,这与Apple Watch的新功能密切相关[122]。他表示,更新后的健康应用将从你的数据中提供可操作的见解,甚至配备一个AI健康教练,为你推荐改进建议[123]。这很可能与watchOS 26的新教练功能相结合。Gurman的报道显示,苹果正大力投入AI驱动的健康趋势,利用手表的传感器和云端智能,引导用户养成更好的习惯。最后,Gurman提到了未来Apple Watch可能配备内置摄像头——有可能在Series 11或未来机型的屏幕下方隐藏一个微型摄像头[124]。虽然他对在手腕上用它进行FaceTime通话持怀疑态度,但他推测它可以支持视觉智能功能(比如通过手表识别物体或扫描二维码)[125]。这更具前瞻性,但仅仅是提及就已经让人对Apple Watch未来能处理视觉AR任务感到兴奋。Gurman的总体看法是:Series 11是一个过渡阶段——增加了新的健康功能,并为后续更大变化(如摄像头或后续机型的血糖传感器)做准备。
  • AppleInsider 的 Wesley Hilliard 也表示,Apple Watch 现在是一款“成熟产品”,在当前外形下增长空间有限[126]。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他将 Series 11 描述为很可能是“较小的、渐进式的更新,变化相对较少”,并援引泄露的苹果数据称 S11 芯片不会有重大飞跃[127]。他的分析暗示,苹果正处于一个渐进周期,直到“重大重新设计”出现。Hilliard 的务实观点是,除了新调制解调器和备受期待的健康功能外,Series 11 主要是微调。他指出,苹果已经做了好几年的外部调整(如 Series 7 的更大屏幕、Series 8 的温度传感器、Series 10 的更薄机身),现在可能已经触及天花板,除非出现重大突破(比如新外形或新传感器)[128]。简而言之,不要期待有戏剧性的飞跃——这是我们从多位专家来源处听到的共同观点。
  • Tom’s Guide 的 Dan Bracaglia 提供了详细的预览,并持谨慎乐观态度。他汇总了所有爆料,得出结论:“Apple Watch 11 不会进行设计大改”,但会加入“实用的新功能”,这将使其保持竞争力[129]。Bracaglia 对显示技术的改进尤其感到兴奋——他指出,更高效的屏幕不仅可以提升电池续航,还能提高像素密度和亮度[130]。他认为,micro-LED 或先进 OLED有望让本已业界领先的 Apple Watch 屏幕更上一层楼[131][132]。(不过他也承认,micro-LED 今年似乎“无望”[133]。)在 Tom’s Guide 的报道中,Bracaglia 和同事 Jane McGuire 也强调了电池续航问题。McGuire 写道,她“希望 Apple Watch Series 11 能成为首款……突破 18 小时续航大关的产品”,并表示更高效的显示屏可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134]。这反映了评论者的普遍观点——Apple Watch 最大的短板一直是电池续航,专家们非常希望看到这方面的进步。即使苹果没有宣传,哪怕多出一两个小时的续航,也会受到这群人的称赞。
  • 健康科技专家:虽然大多数健康专业人士都在等待官方设备发布后再发表评论,医学界正密切关注苹果的动向。苹果在引入健康功能方面一贯负责任(有研究和监管审批),我们可以参考其他设备的类似功能。例如,三星最近的手表在部分国家可提供血压读数(需用袖带校准),心脏病专家指出,虽然方便,但这些读数“仅供参考,并非诊断依据”。预计苹果也会采取类似立场——如果 Series 11 提供血压预警,医生们很可能会欢迎其带来的健康意识提升,但会提醒用户不能替代真实袖带测量。美国心脏协会曾与苹果合作过多项研究(如房颤检测),因此如果 AHA 代表在发布会期间或之后为高血压预警功能背书,也不足为奇。苹果的方法不会给出原始血压数值,只提供趋势预警,这实际上可能会让健康专家更放心,因为这样可以降低人们根据具体(且可能不准确)数值自行用药的风险。相反,这会鼓励用户正确地去看医生——这才是理想结果。
  • 金融和市场分析师: 像IDC或Counterpoint Research这样的市场观察者指出,Apple Watch依然主导着智能手表领域,但竞争正在加剧(谷歌的Pixel Watch不断进步,三星也在推动更多健康功能)。他们会关注Series 11的功能列表,看看苹果是否做得足够以推动用户升级。目前,分析师预测Series 11的销量将保持稳定但不会爆发式增长,因为升级幅度有限。有些人指出,苹果可能在为传闻中的“Apple Watch X”或Series 12保留更大变化,以推动更大规模的升级潮[135]。不过,任何新增的健康功能(如血压监测)都可能吸引大量有健康需求的用户升级。我们可能会听到分析师这样说:“如果Apple Watch 11真的加入了血压监测功能,它可能会吸引数百万注重健康的消费者,并开启新的医疗合作伙伴关系。” 苹果的股票观察者也会密切关注定价——由于苹果保持价格不变,在经济不景气时吸引力依然很高。总体来看,分析师评论认为Series 11将巩固苹果的市场地位,而不是实现大幅扩张——它让Apple Watch依然是iPhone用户的必备品,但由于缺乏令人眼前一亮的新硬件,可能不会吸引大量Android手表用户转投
  • 科技媒体反应: 媒体如MacworldThe Verge肯定会在手表发布后进行深度评测。在预览中,Macworld强调了5G和卫星功能的可能性,认为这是重要的进步,甚至称5G的加入“早该有了”,但对未来有重要意义[136]The Verge截至目前还未发布详细的Series 11传闻文章,但我们可以想象他们的观点:他们通常关注苹果是否做得足够以证明每年升级的合理性。他们可能会称赞睡眠评分和Workout Buddy等功能(这些与可穿戴设备向AI和整体健康发展的趋势一致),但也会质疑为何多日续航或全新设计等长期呼声高的功能还未出现。正如一位评论员在Twitter/X上调侃的,Apple Watch Series 11听起来像“Series 10S”——类似于iPhone偶尔的小幅升级的“S年”。这种说法表明科技评论员认为这是Apple Watch的一个“打磨年”

总结专家们的讨论:大多数人认为 Apple Watch Series 11 将是一次渐进式升级,会增加有用的健康和连接性改进,但不会有革命性的变化。对于潜在的血压功能和 AI 健康教练,大家既感到兴奋——这些功能可能会显著提升用户的健康追踪体验——也有些人期待下一个重大突破(无论是新外形、新传感器,还是电池寿命的大飞跃)。苹果因其据传即将带来的新功能(尤其是如果能实现血压监测)而受到称赞,但也因在硬件上过于保守而被部分人侧目。分析师们的主流观点是,苹果很可能将真正“令人惊叹”的创新留到 2026 年或更晚,而 Series 11 只是对已经成功的产品公式进行渐进式提升。对消费者来说,这意味着更好的 Apple Watch 即将到来——只是不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消费者热议:愿望清单与反应

苹果的客户和粉丝们如何看待即将到来的 Series 11?目前只有传闻,科技论坛和社交媒体上既有兴奋也有怀疑。以下是消费者情绪的快照:

  • 电池续航是最大诉求:浏览任何 Apple Watch 讨论区,你都会看到一个共同的呼声——用户们迫切希望更长的电池续航。许多人认为 Apple Watch 约 18 小时的续航是其致命弱点,尤其是与能用好几天的 Garmin 运动手表相比。在 MacRumors 论坛本次发布前的讨论中,一位用户感叹道,“我们需要大幅提升电池续航。其他传闻中的功能都很平庸。” [137] 这一观点获得了多次点赞,显示对许多人来说,电池改进比任何新功能都更重要。另一位用户则直接表示希望“Apple Watch 的电池续航能好很多。” [138] 许多人希望 Series 11 的效率优化能让每次充电的使用时间更长,即使苹果并未宣传这一点。还有人表示,如果苹果不能很快大幅提升续航,他们可能会转向其他品牌:“除非它能在徒步时续航更久,否则我会继续用 Garmin,”一位户外爱好者写道[139]。很明显,多天续航是社区愿望清单的首位——但很遗憾,除非使用低功耗模式,Series 11 可能难以完全实现这一点。
  • 对血压监测的高度期待: 另一方面,消费者最期待的传闻是血压传感器。论坛和推特上的用户一直在讨论,如果 Apple Watch 能帮助检测高血压,将会带来多大的改变。许多人身边都有受高血压影响的朋友或家人,因此手表能够安静地监测并预警的想法引发了热议。一位论坛评论者写道,所有传闻中的改进都微不足道,“除非他们让血压监测真正可用。” [140] 换句话说,一些潜在升级用户正专门等待这个功能是否会实现——这可能是他们购买 Series 11 的决定性因素。大家也很好奇苹果会如何实现这一功能。有人在问是否需要定期校准(就像三星的方案那样),还是开箱即用。还有人关心它是否会在全球范围内推出,或会因地区监管而受限。但总体来看,消费者的讨论表明,血压监测有望成为 Series 11 针对健康用户的杀手级功能。这有点像 Series 4 首次加入 ECG 时一样——成为让 Apple Watch 脱颖而出的亮点。社交媒体上也有类似评论,“如果 Watch 11 能提醒我血压问题,我第一天就升级,”显示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卖点。
  • 普遍的兴奋与“升级疲劳”: Apple Watch 拥有一批热情的用户,许多人对 Series 11 抱有矛盾心理。长期 Apple Watch 粉丝对任何改进都感到兴奋——他们喜欢这个平台,认为哪怕是小幅升级也很有价值。例如,一位曾短暂转用安卓的论坛用户回忆道,“我真的很喜欢我的 [Apple Watch] S9……只有正面的评价,我相信 S11 也会很棒。” [141] 这种乐观观点在那些单纯享受 Apple Watch 精致体验和生态整合的用户中很常见。他们相信,即使 Series 11 并非革命性产品,依然会是 iPhone 用户最好的智能手表体验。另一方面,一些科技爱好者对这次传闻中的小幅升级感到有些失望。比如有评论说“听起来没什么新意”(除非血压功能上线)[142],或者称 Series 11 是“小幅更新”的言论也很常见。Reddit 和论坛上不少现有 Series 8 或 9 用户表示,他们可能会跳过 Series 11,等明年更大的升级。有些文章(和帖子)标题为“跳过 Apple Watch 11——明年可能有大升级”,这也暗示一部分精明的消费者在做长远打算[143]。他们猜测 Apple Watch Series 12(或传说中的“Series X”)可能会带来重大创新(有传言称2026 年将实现无创血糖监测或全新设计)。如果 Series 11 只是小幅升级,为什么现在要花钱买?这种心态并非普遍,但在更倾向于投机的粉丝中确实存在。
  • 愿望清单功能仍未实现: 除了电池续航,用户还有许多功能请求未能出现在第11代(至少据传闻如此)。其中一个重要需求是压力监测——一些竞争对手可以评估压力或恢复情况(通常通过心率变异性指标)。虽然苹果有做一些HRV记录,但并没有提供简单的压力分数或恢复建议。一些苹果论坛用户表示,他们希望Apple Watch能提供引导式呼吸或压力提醒,而不仅仅是偶尔的Breathe应用提示。高级睡眠分析(如自动检测睡眠障碍)也是一个愿望——不过新的睡眠分数将朝这个方向迈进一步。自定义表盘(第三方表盘)一直是社区的长期诉求;watchOS 26并未开放,仍然只限于苹果自家精选表盘。还有一个小众但声音很大的请求:将Apple Watch与iPad或Android配对。目前Apple Watch需要iPhone来设置和管理。一位论坛用户打趣道,“我们能不能让iPad支持Apple Watch管理?谢谢。” [144]——这一点得到了希望有更多灵活性的用户的认同。虽然苹果希望保持iPhone+Watch的协同效应,这种改变不太可能发生,但它依然在愿望清单上。
  • 与竞争对手的对比: 在网络讨论中,粉丝们经常将Apple Watch与三星Galaxy Watch谷歌Pixel Watch等产品进行比较。随着三星发布Galaxy Watch 7/8、谷歌准备推出Pixel Watch 2/3,一些苹果用户注意到这些设备上的持续温度追踪、不同的外形(圆形表盘)、以及更长的电池模式等功能。不过,许多人也指出,即使没有多天续航,Apple Watch在应用生态、精致度和数据准确性方面依然胜出。大家有一种自豪感,认为苹果不会在功能不成熟时就仓促上线(比如,大家预期苹果的血压功能会比三星的更易用,后者需要每月用袖带校准)。不过,也有一部分用户——尤其是健身爱好者——会为特定需求使用Garmin或Coros手表。这些论坛用户常说,他们会在严肃训练或探险时用那些手表,但日常还是戴Apple Watch。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我徒步时戴Garmin,其他时候都戴Apple Watch。” 如果苹果能延长续航,可能会吸引更多这类用户全职使用Apple Watch。社交媒体情绪整体上对Apple Watch依然积极;这款设备的客户满意度非常高,所以即使是小幅升级,也会让忠实用户抱有“迫不及待想买”的态度。唯一的保留意见来自那些技术型买家,他们不会每年都升级,想等到有重大突破时再购买。这些人可能会继续用他们的Series 7、8或9,再等一年。
  • Ultra 与常规版之争:在 Apple Watch 社区中,还有一个讨论话题:我应该买 Series 11 还是直接上 Ultra 3?Ultra 有自己的粉丝群体(更大的电池、更坚固的外壳、独特的外观),一些 Series 用户也考虑在这一代换到 Ultra。像“看起来今年 Ultra 3 会更有看头。也合理,毕竟 Ultra 2 并不算真正的升级。”这样的评论在[145]上出现,说明即使在 Apple Watch 粉丝中,也有人认为Ultra 3 才是变化更大的那一款(比如可能有新的 micro-LED 屏幕或独占的卫星功能)。如果 Ultra 3 真有一些独特功能,尽管价格更高,还是会有一部分用户选择它而不是 Series 11。另一方面,很多用户觉得 Ultra 太大或太贵,还是更关注主线 Series。

总结一下氛围:消费者普遍对 Apple Watch Series 11 感到兴奋,尤其是如果它带来有意义的健康功能提升,比如血压监测和更强的睡眠追踪。不过在那些关注每一条爆料的发烧友中,也有一些“升级疲劳”——他们知道 Series 11 不会有革命性变化,有些人已经开始期待下一代了。但对于那些可能从 Series 5 或 Series 6 升级的普通用户来说,Series 11 依然非常有吸引力。Apple Watch 已经积累了很好的口碑——像跌倒检测、心电图、健身追踪等功能确实拯救过生命,也提升了很多人的日常健康。所以,即使只是小幅升级,也会引发关注,因为大家相信 Apple 会让最好的智能手表变得更好。

在网上,你会看到各种评论,从“首发必买!”“一般般,我先观望。”。等到 9 月 9 日 Apple 正式公布功能后,很多讨论会更加明朗。如果真的确认有血压监测,社交媒体肯定会被这个消息刷屏,关注度也会大增(尤其是老年人或有健康问题、以前没考虑过 Apple Watch 的人)。如果这个功能没能上线,Series 11 可能就会被认为只是小幅进步,讨论很快会转向“Apple Watch 12 什么时候出?”

可以确定的是:Apple Watch 社区正在积极讨论 Series 11,即使是持怀疑态度的人也在期待 Apple 的发布会——因为 Apple 总能带来惊喜。各种传闻中的升级让粉丝们开始畅想一款更好的健康守护者、更聪明的健身教练、更独立的智能设备。如果 Series 11 能实现其中一部分,普通大众很可能会认为它是全球最畅销手表系列中值得继任的新一代。发布会后,随着评测出炉、用户上手(或者说“上腕”)新设备,最终结论也会浮现。在那之前,讨论还会继续,愿望清单依然很长——但Apple Watch Series 11 已经近在眼前,准备好进一步巩固和强化 Apple 在可穿戴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来源:

  1. Jane McGuire,Tom’s Guide – “Apple Watch Series 11 将于下周发布……”(2025年9月2日)[146] [147]
  2. Juli Clover,MacRumors – “2025年Apple Watch Series 11的所有传闻”(2025年8月26日)[148] [149]
  3. Alyse Stanley,Tom’s Guide – “Apple Watch 11——这里有5个最大的传闻升级” (2025年8月9日)[150] [151]
  4. Dan Bracaglia & Jane McGuire,Tom’s Guide – “Apple Watch 11——迄今为止所有最大的传闻” (2025年8月26日)[152] [153]
  5. Michael Simon,Macworld – “新Apple Watch 2025:Series 11、Ultra 3、SE 3——我们所知道的” (2025年8月30日)[154] [155]
  6. Wesley Hilliard,AppleInsider – “Apple Watch Series 11将在S11芯片组中带来小幅升级” (2025年8月13日)[156] [157]
  7. Apple Newsroom – “Introducing Apple Watch Series 10” (新闻稿,2024年9月9日) [158] [159]
  8. Tom’s Guide 论坛 / MacRumors 论坛 – 用户关于 Apple Watch 11 传闻的讨论 [160] [161].
Apple Health: 7 Secret Tips to Maximize Your Health

References

1. www.macrumors.com, 2. www.tomsguide.com, 3. www.macworld.com, 4. www.tomsguide.com, 5. www.tomsguide.com, 6. www.macrumors.com, 7. www.tomsguide.com, 8. www.tomsguide.com, 9. www.tomsguide.com, 10. www.macworld.com, 11. www.tomsguide.com, 12. www.tomsguide.com, 13. www.tomsguide.com, 14. appleinsider.com, 15. www.macworld.com, 16. www.macrumors.com, 17. www.tomsguide.com, 18. www.tomsguide.com, 19. www.macworld.com, 20. www.tomsguide.com, 21. www.macworld.com, 22. www.macworld.com, 23. www.tomsguide.com, 24. www.tomsguide.com, 25. www.tomsguide.com, 26. www.apple.com, 27. www.apple.com, 28. www.tomsguide.com, 29. www.tomsguide.com, 30. www.tomsguide.com, 31. www.tomsguide.com, 32. www.macworld.com, 33. www.tomsguide.com, 34. www.macworld.com, 35. www.macrumors.com, 36. www.tomsguide.com, 37. www.tomsguide.com, 38. www.macworld.com, 39. www.apple.com, 40. www.macworld.com, 41. appleinsider.com, 42. www.macworld.com, 43. appleinsider.com, 44. www.apple.com, 45. www.apple.com, 46. www.tomsguide.com, 47. appleinsider.com, 48. www.macrumors.com, 49. www.tomsguide.com, 50. www.tomsguide.com, 51. www.macworld.com, 52. www.tomsguide.com, 53. www.macworld.com, 54. www.macrumors.com, 55. www.tomsguide.com, 56. www.tomsguide.com, 57. www.apple.com, 58. www.apple.com, 59. www.tomsguide.com, 60. www.tomsguide.com, 61. www.tomsguide.com, 62. www.macrumors.com, 63. www.tomsguide.com, 64. www.macworld.com, 65. www.macrumors.com, 66. www.tomsguide.com, 67. www.tomsguide.com, 68. www.tomsguide.com, 69. www.tomsguide.com, 70. www.tomsguide.com, 71. www.apple.com, 72. www.apple.com, 73. www.tomsguide.com, 74. www.tomsguide.com, 75. www.macrumors.com, 76. www.tomsguide.com, 77. www.tomsguide.com, 78. www.tomsguide.com, 79. www.macworld.com, 80. www.macworld.com, 81. www.tomsguide.com, 82. www.macrumors.com, 83. www.tomsguide.com, 84. www.tomsguide.com, 85. www.apple.com, 86. www.macworld.com, 87. www.macworld.com, 88. www.macworld.com, 89. www.tomsguide.com, 90. www.macworld.com, 91. www.target.com, 92. www.apple.com, 93. www.macworld.com, 94. www.macworld.com, 95. www.macworld.com, 96. www.tomsguide.com, 97. www.macworld.com, 98. www.macrumors.com, 99. www.tomsguide.com, 100. www.macworld.com, 101. www.apple.com, 102. www.macworld.com, 103. www.tomsguide.com, 104. www.macworld.com, 105. appleinsider.com, 106. www.apple.com, 107. www.apple.com, 108. www.macworld.com, 109. www.apple.com, 110. www.apple.com, 111. www.apple.com, 112. forums.macrumors.com, 113. www.tomsguide.com, 114. www.macworld.com, 115. www.tomsguide.com, 116. www.tomsguide.com, 117. www.tomsguide.com, 118. www.macrumors.com, 119. www.macrumors.com, 120. www.macrumors.com, 121. www.macrumors.com, 122. www.tomsguide.com, 123. www.tomsguide.com, 124. www.tomsguide.com, 125. www.tomsguide.com, 126. appleinsider.com, 127. appleinsider.com, 128. appleinsider.com, 129. www.tomsguide.com, 130. www.tomsguide.com, 131. www.tomsguide.com, 132. www.tomsguide.com, 133. www.tomsguide.com, 134. www.tomsguide.com, 135. www.tomsguide.com, 136. www.macworld.com, 137. forums.macrumors.com, 138. forums.macrumors.com, 139. forums.macrumors.com, 140. forums.macrumors.com, 141. forums.macrumors.com, 142. forums.macrumors.com, 143. www.tomsguide.com, 144. forums.macrumors.com, 145. forums.macrumors.com, 146. www.tomsguide.com, 147. www.tomsguide.com, 148. www.macrumors.com, 149. www.macrumors.com, 150. www.tomsguide.com, 151. www.tomsguide.com, 152. www.tomsguide.com, 153. www.tomsguide.com, 154. www.macworld.com, 155. www.macworld.com, 156. appleinsider.com, 157. appleinsider.com, 158. www.apple.com, 159. www.apple.com, 160. forums.macrumors.com, 161. forums.macrumors.com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COROS Nomad: The Game-Changing Adventure Watch
Previous Story

冒险手表之战:Garmin Instinct 3 对比 COROS Nomad 与 Suunto Vertical Titanium

DJI Mini 5 Pro Leak Shocks Drone World with 52-Minute Flight Time and 1-Inch Camera – Everything We Know
Next Story

DJI Mini 5 Pro 爆料震撼无人机界:52分钟续航与1英寸相机——我们所知的一切

Go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