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9年,特斯拉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实验时接收到周期性无线电信号,被阴谋论者解读为来自地球轨道的黑骑士,现代科学认为是自然无线电噪声或干扰。
- 1927年,挪威业余无线电爱好者观测到长延迟回波,1973年邓肯·卢南据此绘出指向牧夫座ε星的星图,称可能是围绕地球运行的13,000年外星探测器,随后他撤回并不主张其与黑骑士直接相关。
- 1954年美国 UFO研究者唐纳德·凯霍声称发现两颗不明卫星绕地球,主流媒体有所报道但缺乏证据,后来常被视为宣传噱头。
- 1960年美国军方在极地轨道发现一个不明“黑暗物体”,官方随后解释为Discoverer 8碎片,属于 CORONA 间谍卫星计划。
- 1963年水星任务 Faith 7 时,戈登·库珀据称看到发光绿物体,但库珀否认,NASA记录也未证实此事。
- 1970年代,“黑骑士”这个名称在传说中出现,用来描述这颗传说中古老的卫星,其来源尚不清楚,且与英国的 Black Knight 火箭项目无关。
- 1998年STS-88任务期间,奋进号拍摄到一个黑色不规则物体漂浮在近地轨道,随后成为阴谋论的热议证据。
- NASA及相关宇航员对1998年照片给出解释,称该物体其实是航天飞机隔热毯的碎片,编号025570,约一周后烧毁于大气层。
- 科学界普遍共识是没有证据表明存在远古外星卫星,若真有大型未知物体也会被众多雷达和望远镜发现,2020年的所谓地球“微型卫星”其实是1960年代的废弃火箭级。
- 最终结论是黑骑士卫星只是一个现代神话与文化现象,NASA和主流机构将其视为虚构,不存在已知的外星卫星在地球轨道上监视地球。
黑骑士卫星的阴谋论声称,有一个神秘的外星物体在地球轨道上绕行了数千年,监视着人类。几十年来,这个传说将一些零散的事件——从尼古拉·特斯拉早期的无线电实验到NASA航天飞机的照片——编织成了一个统一的叙事。尽管有科学的揭穿和官方解释,黑骑士的故事却始终未曾消失,在UFO圈、八卦媒体和网络传说中愈发流行。本报告以中立、深入的视角呈现了黑骑士卫星传说,涵盖其起源、所谓的证据、相关主要人物、媒体与流行文化引用,以及针对这些说法的科学反驳和官方解释。
黑骑士传说的起源与历史时间线
黑骑士的神话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回溯性地将20世纪若干无关事件联系起来逐步演变而来的。在其所谓的时间线上,几个重要的里程碑包括:
- 1899年——特斯拉的神秘信号:著名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在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实验时,报告发现异常的重复无线电信号。特斯拉猜测这些信号可能是来自火星的智能通信尝试 [1] [2]。(现代科学家认为,特斯拉更可能截获了自然无线电源或人为干扰,但阴谋论信徒后来将此事与黑骑士联系在一起。)特斯拉本人从未宣称接收到地球轨道卫星的信号,但有人坚称他的确无意中收听到了黑骑士的传输 [3] [4]。
- 1920年代——长时延无线电回波:1927年,挪威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约尔根·哈尔斯观测到长时延回波(LDE)——即无线电信号神秘地在几秒后再次返回 [5]。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回波没有明确解释,令科学家们着迷。几十年后,1973年,苏格兰研究员邓肯·卢南重新分析旧的LDE数据,声称发现了某种模式。通过绘制回波延迟图,卢南称他发现了类似于一个星图,指向牧夫座ε星(Epsilon Boötes),暗示这些回波可能是一个围绕地球13,000年的外星探测器的信息 [6] [7]。值得注意的是,卢南本人并未将其假设对象命名为“黑骑士”,也未坚持其想法为事实——他最终将一部分解读收回,称其“不科学” [8]。尽管如此,后来的故事讲述者还是将卢南关于这颗1.3万年探测器的猜想纳入了黑骑士传说。
- 1954年——“两个卫星”的谣言:在冷战太空竞赛的恐慌中,美国UFO研究者唐纳德·凯霍向报纸声称,空军发现有两颗不明卫星绕地球运行 [9] ——当时(1954年)还没有国家能发射卫星(直到1957年才有斯普特尼克号)。主流媒体如《旧金山观察家报》和《圣路易斯邮报-快报》报道了这些说法 [10] [11]。凯霍当时正宣传自己的UFO著作,并未提供证据,许多人怀疑这只是一次宣传噱头 [12]。然而,神秘“人造月亮”的概念还是进入了大众想象。
- 1960年2月——轨道上不明黑暗物体:美国军方探测到一个不明“黑暗物体”在极地轨道运行,登上了新闻头条,并成为黑骑士传说的又一支柱。《时代》周刊报道称,美国海军发现该物体时认为可能是苏联卫星残骸 [13]。这引发了担忧,因为无论是美苏都未承认拥有这样的物体,特别是极地轨道(能覆盖全球)。然而不久后,美国国防部公布真相:那是侦察卫星Discoverer 8的残骸,属于秘密的CORONA间谍卫星计划 [14] [15]。换句话说,这个“神秘卫星”其实是美方侦察任务中失控的部件——而非一艘13000年前的外星飞船。(Discoverer 8 失灵,其中组件进入了意外轨道。)这个官方解释已在《时代》周刊的后续报道中发布,但黑骑士爱好者却常忽视或轻描淡写这个解释 [16]。
- 1963年——戈登·库珀太空目击事件:另一个被频繁引用的故事涉及水星宇航员戈登·库珀。1963年他进行Faith 7轨道飞行任务时,库珀据称看到胶囊前方有发光绿物体,还说地面站也追踪到不明物体。黑骑士支持者将其视为外星卫星的“目击事件”。但库珀自己否认了此事:无论是任务记录还是自述都表明他从未报告在这次任务中遭遇飞船 [17] [18]。(库珀在其他场合确是UFO信仰者,这才让此传言更流行。)事实上,NASA记录并无库珀在9号水星任务中发现黑骑士的证据。
- 1970年代——“黑骑士”名称出现:到了70年代,这些线索(特斯拉信号、哈尔斯回波、神秘轨道物体等)逐渐在UFO传说中被编织在一起。“黑骑士”一词开始出现,用于描述这颗传说中古老的卫星。这个名字的来源尚不确定——并非来自特斯拉或早期报道,可能只是后来被选用的戏剧化绰号 [19]。(巧合的是,英国在1960年代曾有一个用于导弹再入测试的火箭项目叫Black Knight,但该项目与传说毫无关系,且实际未将任何卫星送入轨道 [20] [21]。)
- 1998年——STS-88航天飞机照片:现代黑骑士阴谋的复兴源于一组有趣的NASA照片。1998年12月航天飞机奋进号STS-88任务(国际空间站首飞任务)期间,宇航员们拍到一个黑色、不规则形状的物体漂浮在近地轨道 [22]。这些照片显示,一个黑色物体在地球大气背景下呈剪影状——NASA网站公开后,立刻引发UFO和阴谋圈的热议 [23]。爱好者称这终于是那颗盘旋千年的黑骑士卫星的照片证据。随着这些图片在网上疯传,传说也获得了新生(后文将详细解释这些照片及其官方解释)。
这些事件本身彼此毫无关联,仅仅是在多年的臆测与猜想下被拼接成了一个故事。正如一位高级天文学家所言:“黑骑士是把完全无关的故事混在一起,在网络上搅拌、烹煮,最后成了一个杂乱无序、前后矛盾的神话团块。” [24]。在下方章节中,我们将探讨这一神话背后的所谓证据、相关人士、媒体与流行文化演绎,以及科学界和官方对这些说法的真实回应。
所谓的照片和无线电证据
黑骑士卫星阴谋论的支持者将各种证据碎片拼凑在一起——主要是异常的无线电信号和令人费解的图像——试图证明一颗远古外星卫星的存在。
- 神秘无线电信号:该传说的基础在于一些无法解释的无线电现象。黑骑士传说将尼古拉·特斯拉1899年监听到的信号视为该卫星的首次传输。特斯拉曾写道,他接收到了“周期性的”信号,似乎展现出数字序列,他将其解读为来自火星智慧生命的潜在讯息 [25] [26]。而如今的科学家们更倾向于认为,他接收到的是自然宇宙射电爆发或背景噪声。事实上,1899年并没有已知的人造无线电源;第一颗确认的地外射电源(我们银河系中心)直到上世纪30年代才被发现 [27]。如果特斯拉真的接收到信号,现代专家认为它“极有可能来自地球”,而不是一颗卫星 [28] [29]。另一起无线电案例发生在1928年,当时乔根·哈尔斯观察到他自己发射的信号出现了几秒钟后的长延迟回波 [30]。阴谋论者推测这些LDE回波是黑骑士的回应。然而,长延迟回波是一种已知(虽然尚未完全理解)的气象层/电离层现象;并没有具体证据将它们与外星物体联系起来。即使是邓肯·卢南1973年著名的异解(提出外星探测器)也只是推测性的思想实验,而卢南本人也与“黑骑士”理论保持了距离 [31] [32]。
- 早期卫星观测:除了无线电信号,信仰者还提到20世纪中期的关于不明轨道物体的报告。基霍在1954年宣称发现“两颗未知卫星”,以及1960年探测到的黑色轨道物体(前文提及),都被视为人类发射第一颗卫星之前轨道上确有异物的证据。然而,仔细调查显示这些说法都有平凡的解释或缺乏证据。基霍的故事似乎只是一次在他宣传新书时的耸人听闻新闻 [33]。而1960年发现的物体,如前所述,实际上被确定为美国太空垃圾(最初未公开承认,是因其军用性质)——具体来说,是一枚Discoverer间谍卫星的碎片 [34] [35]。简言之,那些早期观测从未证实有“不明外星飞船”,只有被误认的人造物体。
- NASA 1998年照片证据:现今关于黑骑士最有力的“证据”是视觉材料。1998年航天飞机STS-88任务的照片显示,一个黑色物体漂浮在地球背景前 [36]。这些高分辨率图片(下图所示)引发了公众的想象力,至今仍在阴谋相关的文章和视频中不断被引用。UFO爱好者声称,该物体奇怪的不对称形状和深色外观表明它是一颗远古外星卫星,被相机捕捉到了。NASA则有更平淡的解释:在那次任务中(组装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正安装空间舱的隔热罩。期间,宇航员杰瑞·罗斯的隔热毯脱手漂移到太空中 [37] [38]。机组成员在日志中清楚记录了这个遗失情况——“杰瑞,你的其中一块隔热罩跑掉了。”指挥官罗伯特·卡巴纳广播道,物品正漂浮进太空 [39]。那块丢失的毯子(也被称为舱轴销罩)被拍摄下来,因其缓慢翻滚、在阳光照射下显得黑色且与地球表面对比鲜明 [40] [41]。NASA追踪并登记了该碎片(编号025570),并确认它在约一周后重返地球大气层并烧毁 [42] [43]。换句话说,著名的“黑骑士照片”只不过是任务期间被弄丢的一块太空隔热材料,并不是千年飞船。宇航员杰瑞·罗斯后来甚至表示,因那块毯子而滋生的阴谋论只是“浪费大脑资源” [44]。
一张常被认为显示“黑骑士”围绕地球运行的1998年NASA航天飞机照片。实际上,STS-88任务期间,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舱外行走时丢失了一块隔热毯,这块奇特造型的太空杂物被拍摄下来 [45] [46]。该物体被官方登记,并于数日后焚毁于大气层,但图片却滋生了病毒式流言。
总之,所提出的任何证据——不论是难解的无线电回声,还是令人好奇的照片——均无法确凿地说明有一颗远古外星卫星。每一种说法都有(地球上的)替代解释。尽管如此,支持者认为这些异常现象组合起来、跨越几十年,仍然指向轨道上存在某种异星监视体。正如接下来讨论的,这一信念不断被多位个人甚至部分航天界人士推动和强化。
涉及的知名人士与航天机构
多位知名人士与机构被卷入黑骑士卫星传说,有的被称为目击者,有的无意间助推了流言,有的则公开辟谣。以下为常被提及的一些重要角色:
- 尼古拉·特斯拉(发明家,1856–1943):特斯拉的无线电实验可谓该传说的起点。1899年,他接收到异常信号并认为可能具备智慧性 [47]。尽管特斯拉当时提到过可能来自火星的通讯(而同时代科学家视之为猜测),黑骑士传说却将他描述为首位探测到该假想卫星的人类。事实上,特斯拉本人并未主张信号来自轨道,而今天的科学界认为他所称的“火星信号”极有可能是自然现象,而非外星人 [48] [49]。
- 唐纳德·基霍(UFO研究者):基霍曾是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少校,在上世纪50年代成为著名的UFO作家。1954年,他向媒体宣称空军正追踪两颗不明轨道卫星 [50] [51]。这一惊人说法让黑骑士故事最早流行。然而,没有任何证据或官方佐证问世。许多怀疑论者还指出新闻报道多带调侃或宣传性质 [52]——毕竟基霍有借写作推销新书时“放大”UFO新闻的前科。但他的发言确实让外星机器在轨道上的说法在斯普特尼克发射前就流传下来,使其成为黑骑士传说奠基者。
- 美国航天局NASA及航天飞机项目:NASA在现代版本的黑骑士传说中处于中心地位,尤其因为STS-88事件。在阴谋故事中,NASA经常被批评为“掩盖”黑骑士的存在 [53]。而实际上,NASA是公开发布了1998年照片,并一直将该物体认定为遗失的隔热毯,而非外星飞船 [54] [55]。相关宇航员(杰瑞·罗斯和指挥官罗伯特·卡巴纳)都公开讨论了该遗失事件。NASA不仅没有“隐瞒”物体,还将其登记入册并记录其再入情况。此外,NASA工程师和史学者——如詹姆斯·奥博格(前航天飞机工程师)——也投入精力驳斥黑骑士说法。奥博格曾参与STS-88任务团队,采访了机组人员,并逐步还原了隔热毯丢失经过,以及传言如何因误解发展壮大 [56] [57]。总而言之,NASA的角色是提供平凡解释、就太空碎片透明公示,而阴谋论者则仍称NASA“掩盖真相”。
- 美国军方与太空监测:尽管并非总被单独列出,美军如空军与海军在黑骑士传说中频繁出现。海军1960年侦测到的Discoverer 8 碎片、空军早期卫星追踪工作,都曾被作为轨道上存有可疑目标的证据 [58]。如今空军的太空监视系统追踪着数千件轨道碎片——如果真有大型未知卫星,理应也会被收录。事实上,1998年丢失的航天飞机隔热毯便被美军监测并归档 [59]。官方上,无论是美军还是其他航天机构都从未真正发现过围绕地球的外星物体。冷战期间偶有虚警和异常雷达信号,但最后都被归因为已知目标或仪器误差;而英国上世纪50-60年代的火箭项目“黑骑士”(Black Knight)也只是名称巧合——它与外星卫星无关,且从未将任何载荷送入轨道 [60] [61]。
- 宇航员戈登·库珀:据称库珀在1963年水星飞行任务期间遇到“黑骑士”,阴谋论常加以引用。库珀本人总体相信UFO现象,但对于此次任务他明确否认见到过任何飞船 [62] [63]。尽管如此,他的名字仍被用来“增强”在轨道上确有异物的可信度。与此同时,没有其他宇航员报告过类似的远古卫星目击事件——作为数百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参与者,这种大型外星物体若真存在,几乎不可能至今无人再观察到。
- 邓肯·卢南(科普作家):卢南本人并未真正宣扬“黑骑士”,但他1973年对长延迟无线电回波的研究曾推测在月球附近有颗1.3万年前的外星探测器 [64]。后来的作者将此观点与黑骑士神话结合,等同于将卢南假想的探测器视作黑骑士。实际情况是,卢南本人已经澄清,他没有提出“Black Knight”这个名字,也不是阴谋论的始作俑者——他只是将星图假设看作思想实验而非事实 [65] [66]。他还收回了部分结果并强调:是后来者把这套说法强加到了“黑骑士”身上 [67]。尽管如此,卢南的1.3万年时间线和武仙座起源故事如今已成为黑骑士传说重要元素。
- 玛蒂娜·雷德帕斯等科普人士:在辟谣领域,像北爱尔兰阿马天文馆的科普传达者玛蒂娜·雷德帕斯等人也曾发声。雷德帕斯曾评价黑骑士传说是“由毫无关联的故事拼凑而成的混杂物”,被夸大编造成神话 [68]。她及天文学界其他成员指出,所有所谓目击或信号都有普通解释,或仅是未证实的异常,根本无需借助“古老外星卫星”这类假设。他们代表了科学界共识:有趣现象应客观调查,但黑骑士只是现代民间传说而非事实。
媒体报道与流行文化引用
黑骑士卫星激发了公众想象,导致大量的媒体报道——涵盖严肃的科学文章、耸人听闻的小报新闻——以及在娱乐和互联网文化中的引用。
- 新闻与互联网媒体:在互联网时代,黑骑士阴谋通过病毒式文章和YouTube视频爆红。小报和标题党网站为了赚取关注,刊登了许多耸人听闻(且往往极不可靠)的故事。例如,英国的《每日邮报》于2017年曾发布标题称:“外星卫星于12,000多年前被安置用来监视人类,现已被光明会精英士兵击落,UFO猎人称。” [69]。这种包含秘密社团击落古老外星探测器的奇幻说法,凸显了媒体夸大可以达到的极端程度,尽管毫无证据。另一方面,主流科学媒体也报道过黑骑士,通常是为了辟谣或探究人们为何相信这个传说。像Space.com、Live Science以及Popular Mechanics等媒体,都发布了详细文章,解释其历史并请专家反驳这一阴谋论 [70] [71]。甚至《时代》杂志和Vice (Motherboard)也曾将这一现象纳入太空民俗与阴谋文化的讨论范围 [72] [73]。黑骑士持久的媒体吸引力,正是源自于其神秘、太空与外星等元素的混合——这是一个能引发点击和好奇心的故事。
- 电视与纪录片:这一阴谋论也经常出现在超自然或科幻电视节目中。历史频道的《远古外星人》(Ancient Aliens)——以探索边缘UFO理论闻名——曾提及黑骑士卫星,并将其作为远古宇航员技术的潜在实例。同理,历史频道的《The UnXplained》和其它有线节目也曾将黑骑士视为真实外星人工制品进行猜测。这些节目常常以戏剧化的方式呈现传说,虚实结合,帮助黑骑士在流行文化中巩固了诱人谜团的地位。此外,许多独立纪录片和YouTube影像也由UFO爱好者制作。例如,研究员Billy Carson在2019年制作的《黑骑士卫星:不为人知的故事》,汇集了阴谋论观点。尽管这些作品吸引信徒,但它们的说法并未被主流科学所支持。
- 虚构与流行文化:黑骑士也启发了许多创意作品。2015年,百事可乐甚至拍摄了短片《Black Knight Decoded》,构想了卫星向地球传递信息的科幻故事(主演包括David Oyelowo和Freida Pinto)。这其实是一次营销活动,说明这一传说的神秘魅力已渗透到企业宣传当中 [74] [75]。黑骑士的元素——作为一颗古老的外星观察者——也出现在小说和电子游戏中,有时甚至被错误地认为在主流电影中出现过(比如传闻称在《变形金刚》或《星际穿越》等电影存在黑骑士的暗示,但这些基本是影迷猜测或边缘性联系)。此外,科幻小说及无数网络短篇小说也以“黑骑士”传说的外星“观察”卫星为蓝本构建情节。黑骑士频繁出现在漫画、艺术与音乐作品中(在歌词和乐队名中被点名也是常事),进一步证明了其文化影响力。本质上,黑骑士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神话——一段深受讲故事者喜爱的太空时代民俗。
从严肃报道到荒诞小报,从电视纪录片到品牌短片,黑骑士卫星的传说在媒体曝光中不断繁衍壮大。每一次讲述都加剧了其神秘感,从而吸引了不了解真实解释的新观众。这一循环帮助了该阴谋论的持久流行。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科学界如何解读这些说法,以及针对此传说每一个元素的科学反驳。
科学与怀疑主义的解读
从科学角度看,黑骑士卫星传说被视为对普通现象的误读与人类寻求模式本能共同作用的产物。怀疑派和专家们对为何该理论站不住脚提出了以下核心观点:
- 拼接无关事件:正如Martina Redpath和记者James Oberg等调查者所指出,黑骑士背后并无单一真实物体,只是被人为拼接的各种无关轶事 [76]。事实上,早期的相关事件甚至都未用“黑骑士”这个词 [77]。每一个证据点都是事后多年或几十年才被后人强行串联,属于“事后诸葛”与强行连线。Skeptoid播客的Brian Dunning就称这个故事为“富有想象力的拼凑”,实际上是用不同事件拼出一个故事 [78]。换句话说,这个阴谋更多地存在于叙述之中,而非物理现实。
- 人类寻求模式与阴谋文化:心理学家们指出,人类大脑天生喜欢在事物中寻找模式和意图——尤其是面对太空谜团时。黑骑士传说部分延续至今,正是因为它激发了人们对外星生命和秘密隐瞒的迷恋。“我们的头脑天生会寻找模式、故事和隐藏意义,”Space.com的分析写道 [79]。在面对模糊信号或图像时,有些人容易臆断存在外星人等“故意为之”,而不是接受不确定性或偶然巧合。此理论也顺应了更广泛的UFO亚文化和对权威的不信任(例如NASA隐瞒证据的观点,尽管没有根据,也能引发共鸣)。太空考古学家Alice Gorman博士指出,实际上太空阴谋为什么没有更多才令人惊讶:“我们无法直接检查每一块环绕地球的太空垃圾,‘看不见时你可以任意想象它是什么。’” [80] [81] 本质上,“黑骑士”就像一种现代神话,靠想象力与对未知世界的吸引力而驱动。
- 可行性与物理问题:科学家还质疑黑骑士设想的可行性。轨道力学本身就是个大难题:若要让某物体在近地轨道上停留13,000年几乎不可能,除非具备推进力。大气阻力、引力扰动和碰撞早已导致其脱离轨道或坠落。“一件物体如何在轨道上维持13,000年?”Gorman博士质问道,并指出卫星若不“保持轨位”就最终会坠落 [82]。支持者可能会想象先进外星科技,但那纯属推脱。此外,如果有“远古探测器”在近极地轨道运行(如传言所称),一定会被现代雷达和望远镜发现。数以千计的专业和业余天文爱好者跟踪卫星,自1998年“毛毯事件”外从未确认观测到任何大型不明物体——这恰好反证了藏有巨大神秘物体的可能性。总之,让某颗隐秘卫星长期绕地球运行既不合逻辑也违背物理规律。
- 每一“证据”都能对号入座于平常解释:几乎所有黑骑士传说涉及的要素,都有详实的地球常理解释:
- 特斯拉1899年的信号极可能是自然无线电噪声或干扰(因为他当时用的是极其灵敏的接收设备) [83]。彼时火星或其他星球上并无已知发射源,连特斯拉的同行也未认可他的观点 [84]。
- 1920年代的长延迟回波现象虽然尚无定论,但不必诉诸外星理论——科学猜测包括电离层反射或等离子体效应等。这些信号没有信息内容,只是重复了原始发射信号 [85]。
- 20世纪50–60年代的神秘卫星要么是误报,要么是人类制造的秘密硬件。1960年那颗物体已被解密文件确认是Discoverer 8的碎片 [86]。当时并无不明人造卫星被持续跟踪或回收。
- STS-88“黑骑士”照片拍到的是已知物体——隔热毯。此结论有多重证据:宇航员证词、任务日志、NASA公开目录,乃至独立图像分析 [87] [88]。航天专家指出,对应物体在不同照片中的形状符合轻质毯子自旋的特性(角度变化会让其形状看起来诡异且像飞船) [89]。实际上,有些STS-88照片还能在空间站结构的另一侧清楚看到“配对”毯子尚未掉落作对照 [90]。仔细分析这些影像,可以确定其中毫无超自然成分。
- 声称黑骑士发射了信号或尝试接触的说法毫无根据。除了被误读的特斯拉和长延迟回波事件之外,从未有任何未知轨道物体被确认发射过智能信号。射电天文学家和业余卫星观测者从未接收到任何不属于已知卫星的地球轨道智能电波。
综上,科学界的共识是:黑骑士卫星并非真实的外星产物,而是源于神话与误判的总和。正如某天文媒体总结,“宇宙很大,天文学家一直在寻找其他生命的迹象……但黑骑士卫星绝不是答案,也从未曾是。” [91]
反驳与官方解释
多年来,众多官方声明和调查已经对“黑骑士”卫星的相关说法作出回应,始终给出常规的解释。下面我们逐条总结权威的反对观点:
- NASA对1998年照片的解释:NASA及参与的宇航员对STS-88任务事件进行了详尽记录。宇航员Jerry Ross回忆,他在太空行走时,他们正在安装的一个热绝缘毯脱落,漂离至无法回收的距离 [92] [93]。任务记录显示了机组成员注意到丢失瞬间的情形 [94]。NASA的公开照片档案将这些图片中的物体归类为“太空垃圾”,并明确注明是航天飞机任务的隔热毯覆盖物 [95]。前NASA工程师James Oberg进行了深入分析,采访同事并调取任务数据,证实了所有细节:“每个环节都与我作为终生航天专家所了解的内容一致——为何需要这些毯子、为何会脱落、为何会以这种方式飘走。” [96]。这些照片并未被隐瞒,实际上NASA最初就公开在服务器上。(讽刺的是,NASA后来重组网站导致部分图片链接失效,阴谋论者竟以此为“掩盖证据” [97]。)实际上,该物体只是无害的太空垃圾,大小类似座垫。美军太空监视网已记录该物体,并追踪到它于1998年12月烧毁在地球大气层 [98] [99]。并不存在神秘航天器——只是一件普通(却不幸)丢失的设备。
- 早期“卫星”报告的官方调查:美国政府曾间接回应早期黑骑士相关事件。1960年那个一度被怀疑为苏联物体的不明目标,经美国国防部快速分析后认定是发现者八号(Discoverer VIII)的遗骸,《时代》杂志1960年3月7日报道 [100]。此信息随着CORONA项目数十年后解密而公开,确认该物体并无异常,仅是秘密卫星残骸。至于所谓的1954年观测事件,几乎没有证据显示空军真的发现了此类物体;更像是Keyhoe的猜测性言论。未有20世纪50年代的官方记录能证实轨道上的不明卫星(美国空军确实积极监测苏联发射或自然卫星,但当时并未发现)。值得注意的是,著名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曾参与“月球守望计划”搜索卫星,结果未发现超出正常人造或自然物体 [101]。如果真的存在一个1.3万年前的外星卫星,这些早期天文观测完全未见其踪。
- 尼古拉·特斯拉信号的解释:特斯拉于1899年提出的“火星信号”无人证实,特斯拉本人也未深入追查。科学家事后多认为其为普通现象。一种主流观点认为,特斯拉实际上收到的是大气无线电噪声或地球上的远距离发射电台信号(当时马可尼正进行全球无线实验)。另一种推测则是,特斯拉可能接收到类似脉冲星这样的自然天体无线电源,但通常脉冲星的信号远低于其设备接收极限 [102] [103]。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Varoujan Gorjian表示,如果特斯拉真的听到什么,“极有可能来自地球。” [104] 简言之,没有确凿证据表明特斯拉收到外星信号,当然更无迹象其与地球轨道某物有关。
- Duncan Lunan的撤回声明:20世纪70年代,Duncan Lunan的假说为黑骑士神话提供了“学术分量”,但他本人之后已澄清。Lunan表示,他关于天琴座织女星探测器的文章只是猜想分析,并非严肃主张,并且他后来发现自己的分析中存在错误。他在采访和著述中明确表示并不支持黑骑士阴谋论,并未宣称地球轨道有“1.3万年前的卫星”环绕 [105] [106]。这一官方立场很重要,因为很多阴谋网站仍引用他1973年的原始推测作为证据。提出该理论的人本人已明确否认其与黑骑士有关——而阴谋论者大多对此只字不提。
- 科学界的普遍共识:世界各地航天机构和科学家都一致认为,目前没有任何外星卫星环绕地球的证据。NASA、欧洲航天局等部门始终追踪地球轨道的各类目标,从在役卫星到太空垃圾,监测的碎片达数万之众。如果确有一种庞大且极为古老的异常物体处于稳定轨道,早就会被发现。偶尔的确会有新“不明物体”被探测到,但这些无一例外是火箭遗骸、旧卫星碎片,或是地球临时俘获的小型小行星之类的自然天体。例如2020年,天文学家发现所谓地球“微型卫星”,后来证明其实是1960年代的废弃火箭级——而非外星物体。所有有关黑骑士再现的说法,航天专家都能指认出已有目标,或给出合理解释。所以共识是,地球并未被远古外星探测器监视。
- 最终官方观点:黑骑士卫星依然是引人入胜的故事,但官方消息始终视其为虚构。正如一位NASA发言人在被问及时直言,地球轨道上“根本不存在任何已知的外星卫星”,舱外拍摄的那个物体只是“一块隔热毯,仅此而已。” [107] [108]。甚至主流的不明飞行物研究者也承认黑骑士更像是神话故事而非现实。对科学而言,黑骑士提醒我们:人类想象力能凭空将一点事实扩充成复杂叙事。在有真正有力且可检验的远古人造卫星证据出现前(目前为止无一存在),黑骑士只能属于阴谋论范畴,而非已确立的事实。
尽管被彻底辟谣,黑骑士卫星阴谋论依然阴魂不散。它活跃于网络论坛、深夜电台脱口秀和科幻作品中——成为当代神话,体现着我们对未知的迷恋。归根结底,“1.3万年前的外星卫星”与其说是客观现实,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在宇宙苍穹中追寻意义时自编自演的宇宙谜团故事 [109] [110]。
信息来源:本报告所引用的信息基于历史新闻档案、NASA任务记载,以及天文学家和科学传播者的分析。主要参考资料包括Space.com和Live Science有关黑骑士神话的专题 [111] [112],Popular Mechanics杂志的专家解读专题 [113] [114],Armagh天文台关于阴谋论的辟谣文章 [115] [116],以及NASA官员及STS-88任务宇航员公开声明 [117] [118]。这些资料共同提供了详实证据:黑骑士卫星所谓传说,实则是基于误解的传奇故事,而非真实的外星造物。
References
1. www.popularmechanics.com, 2. www.popularmechanics.com, 3. www.thevintagenews.com, 4. www.thevintagenews.com, 5. www.space.com, 6. www.popularmechanics.com, 7. armaghplanet.com, 8. en.wikipedia.org, 9. www.space.com, 10. www.thevintagenews.com, 11. www.thevintagenews.com, 12. en.wikipedia.org, 13. www.space.com, 14. www.space.com, 15. armaghplanet.com, 16. en.wikipedia.org, 17. www.popularmechanics.com, 18. armaghplanet.com, 19. armaghplanet.com, 20. armaghplanet.com, 21. en.wikipedia.org, 22. www.space.com, 23. www.space.com, 24. armaghplanet.com, 25. www.popularmechanics.com, 26. www.popularmechanics.com, 27. www.space.com, 28. www.space.com, 29. www.space.com, 30. www.space.com, 31. www.popularmechanics.com, 32. www.popularmechanics.com, 33. en.wikipedia.org, 34. www.space.com, 35. armaghplanet.com, 36. www.space.com, 37. www.space.com, 38. www.space.com, 39. www.space.com, 40. www.space.com, 41. armaghplanet.com, 42. www.space.com, 43. armaghplanet.com, 44. www.thevintagenews.com, 45. www.space.com, 46. armaghplanet.com, 47. www.popularmechanics.com, 48. www.popularmechanics.com, 49. www.space.com, 50. www.thevintagenews.com, 51. www.thevintagenews.com, 52. en.wikipedia.org, 53. en.wikipedia.org, 54. www.space.com, 55. www.space.com, 56. www.space.com, 57. www.space.com, 58. www.space.com, 59. www.thevintagenews.com, 60. armaghplanet.com, 61. en.wikipedia.org, 62. www.popularmechanics.com, 63. armaghplanet.com, 64. www.popularmechanics.com, 65. armaghplanet.com, 66. armaghplanet.com, 67. en.wikipedia.org, 68. armaghplanet.com, 69. www.livescience.com, 70. www.space.com, 71. www.popularmechanics.com, 72. en.wikipedia.org, 73. www.vice.com, 74. en.wikipedia.org, 75. en.wikipedia.org, 76. armaghplanet.com, 77. en.wikipedia.org, 78. en.wikipedia.org, 79. www.space.com, 80. www.popularmechanics.com, 81. www.popularmechanics.com, 82. www.popularmechanics.com, 83. www.space.com, 84. www.vice.com, 85. armaghplanet.com, 86. armaghplanet.com, 87. www.space.com, 88. armaghplanet.com, 89. www.space.com, 90. armaghplanet.com, 91. armaghplanet.com, 92. www.thevintagenews.com, 93. www.thevintagenews.com, 94. www.space.com, 95. en.wikipedia.org, 96. www.space.com, 97. www.space.com, 98. www.space.com, 99. armaghplanet.com, 100. en.wikipedia.org, 101. armaghplanet.com, 102. www.popularmechanics.com, 103. www.space.com, 104. www.space.com, 105. en.wikipedia.org, 106. www.livescience.com, 107. www.space.com, 108. www.space.com, 109. www.space.com, 110. armaghplanet.com, 111. www.space.com, 112. www.livescience.com, 113. www.popularmechanics.com, 114. www.popularmechanics.com, 115. armaghplanet.com, 116. armaghplanet.com, 117. www.space.com, 118. www.spac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