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一代音频技术:苹果新款AirPods Pro 3(于2025年9月发布)采用重新设计的入耳式贴合和泡沫耳塞,号称拥有“全球最佳入耳主动降噪” [1],并配备内置心率传感器和对话实时翻译等独特功能 [2]。
- Bose的降噪之王:Bose QuietComfort Ultra Earbuds II(2025年)在Bose降噪传统基础上,配备增强型自适应ANC和“世界级降噪” [3]。测评者称赞其丰富、偏重低音的音效——一位专家表示“这是我戴过音质最好的耳塞” [4]——Tom’s Guide称其为“迄今为止最好的降噪耳塞”,目前可选 [5]。
- 三星双单元动力:Samsung Galaxy Buds3 Pro(2024年末)引入双单元系统(低音单元+平面高音单元)和双放大器,实现“宽广音域” [6]。其亮点包括IP57级防水防尘、先进的环境音模式(语音检测、警报提示) [7],以及Galaxy AI平台,可在三星设备上实现360音效甚至实时翻译 [8]。不过,其续航时间(开启ANC约6小时)短于苹果领先的8小时 [9] [10]。
- 降噪之战:这三款耳塞都具备主动降噪和通透(环境)模式。Bose一直是主动降噪的标杆——其“安静”模式在最高设置下可以营造出“诡异的真空静谧”,无对手能及 [11],即使是突发噪音(如警报声)也能被Bose的AdaptiveSense技术平滑处理 [12]。Apple宣称AirPods Pro 3的降噪能力是上一代的两倍 [13],早期测试发现其背景噪音明显更低,通透模式也更自然 [14]。Samsung的主动降噪同样有效(实验室测试表现出色 [15]),但有些评测者发现其降噪效果略逊于上一代Buds2 Pro,原因不明 [16]。
- 电池与充电:AirPods Pro 3 单次充电(开启ANC)可聆听约8小时,相比之前的AirPods有大幅提升 [17]。Bose QC Ultra II 和 Galaxy Buds3 Pro 每次充电在开启ANC的情况下续航约5–6小时 [18] [19]。三者均配备无线充电盒,总聆听时间可达24–30小时。Bose在Ultra Gen 2上首次加入无线充电功能 [20] [21],追赶上了Apple和Samsung的便利性。快充功能可快速补能——例如,Bose 20分钟充电可提供约2小时播放时间 [22]。电池续航足以满足日常使用,尽管Bose自己也承认其“与大多数竞品的8小时相比相形见绌” [23](此处指Apple)。长途飞行时,Samsung耳机可能需要在充电盒中中途补电 [24] [25],但三款耳机的充电盒都能多次为耳机充电。
- 设计、贴合度与舒适性:每个品牌都有不同的设计思路。AirPods Pro 3经过了细微的重新塑形——耳机本体更小,硅胶耳塞外层现在有一层泡沫,更好地密封耳道 [26]。苹果甚至推出了五种耳塞尺寸(XS到XL),包括全新的XXS,旨在实现他们“有史以来最牢固、最贴合的AirPods” [27]。它们也更坚固,达到了IP57防汗/防水等级,适合健身和户外使用 [28]。Bose QuietComfort Ultra II耳塞外观与第一代相似——短柄设计,佩戴时更深入耳道——但Bose增加了一个柔软的稳定环(鳍片),可在耳甲腔内固定,带来极为牢固的佩戴感 [29] [30]。舒适性是其强项:评测者表示这些耳塞“佩戴后不会移位”,即使运动时也依然舒适 [31] [32]。Bose还为新耳塞设计了带有防耳垢网的耳塞,便于清洁 [33],并提供三种颜色(经典黑或白,以及大胆的深梅紫) [34] [35]。三星Galaxy Buds3 Pro在本代产品中“完全重新设计” [36],采用了独特的“刀锋”-形状的茎,内置LED灯效。这种棒棒糖式的茎有助于将耳塞固定在耳朵中(SoundGuys指出这是“向苹果学到的诀窍” [37]),并且内置了用于点击和滑动控制的触摸传感器 [38]。用户认为Buds3 Pro在日常使用和锻炼时都很舒适——它们很轻,并且IP57级,可防汗防雨 [39]。不过,有少数用户反映光滑的耳塞有点滑,不太好拿,且刚拿到时佩戴并不完美,直到他们找到了合适的耳塞套 [40]。总体来说,这三款产品的佩戴都很牢固;Bose或许因有翼状耳塞而在稳定性上略胜一筹 [41],而苹果则凭借更小的体积和更多的耳塞选择,适合更广泛的耳型 [42]。
- 音质:这些都是旗舰级耳机,因此音质理应很高,但每款都有自己的特色。Bose以温暖、丰富的声音著称。QuietComfort Ultra Earbuds II 采用与前代相同的驱动单元,但经过了微调:评测者听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新低频深度”,整体音色平滑自然 [43]。事实上,AppleInsider 直言“在同价位中没有能超越 QC Ultra 2 音质的产品” [44],并强调其强劲的低音不会掩盖中频 [45],以及对于入耳式耳机来说出人意料的宽广声场 [46]。苹果的 AirPods Pro 3则主打均衡的保真度和先进技术。苹果宣传其“多端口声学架构”,可控制气流以实现最佳空间音效,并通过自适应均衡器实时调整声音 [47] [48]。其效果应当是更深沉的低音和高频“生动的人声清晰度” [49]。早期试听指出,低音平衡相比 AirPods Pro 2 明显提升 [50]。前代 AirPods Pro 2 已因细腻、干净的音质而备受赞誉(获得 What Hi-Fi 五星评价) [51],因此人们普遍期待 AirPods Pro 3 在全面评测后能达到甚至超越这一标准。whathifi.com。三星 Galaxy Buds3 Pro 通过采用双单元驱动系统(在耳塞中很少见的功能)为音质发烧友带来新体验。每只耳塞都配备了一个10.5毫米的动态低音单元和一个6.1毫米的平面高音单元 [52],由双放大器驱动——对于微小的耳塞来说,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硬件配置 [53]。其回报是充满活力的声音:What Hi-Fi 形容 Buds3 Pro 的音频为“明亮、活泼且富有冲击力的声音”,能够展现音乐中的大量细节 [54]。对于喜欢柔和调音的听众来说,它们可能会显得有点“激进和刺耳” [55],并且在动态细腻度上可能略逊于 Bose 或其他高端竞品 [56]。不过,对大多数人来说,Buds3 Pro 的音质依然非常出色——三星甚至为追求高于标准蓝牙音质的用户(通过 Galaxy 设备上的 SSC 编解码器)提供了 24 位高保真音频支持 [57] [58]。简而言之,Bose 倾向于提供强劲、饱满的声音,既能满足低音爱好者,也能满足细节控 [59] [60];Apple 则专注于清晰度和空间沉浸感,整体风格中性均衡;而Samsung 则带来富有冲击力、沉浸式的音效,尤其适合用三星手机解锁其最高保真模式的用户。
- 主动降噪与环境音模式:这三款耳机都致力于在你需要时隔绝外界噪音,在你想要时让外界声音进入。Bose长期以来一直是主动降噪领域的冠军,并持续带来惊喜。QC Ultra II 的降噪在 SoundGuys 的测试中可以“将外部噪音的响度降低 85%”——这是他们有史以来记录到的最佳成绩之一 [61]。Bose 使用其CustomTune校准,根据你的耳型和环境个性化降噪效果 [62]。它提供多种降噪模式:“Quiet”用于最大程度降噪,“Aware”用于通透模式,还有可选的带有头部追踪空间音频的“Immersion”模式 [63]。在Quiet模式下,Bose 能营造出令人惊叹的安静——有评论者表示这就像被安静包裹,即使是低频轰鸣和突发声响也被降至“微不足道” [64] [65]。值得一提的是,Bose 改进了耳机对突发噪音(如汽车喇叭或地铁尖叫声)的处理方式——更新后的算法能平滑地适应并过滤这些噪音,不会让听众感到突兀 [66]。在通透(Aware)模式下,Bose 也表现出色:声音自然,还利用 ActiveSense 主动感知技术来抑制非常突发的高分贝噪音,保护听力 [67] [68]。AirPods Pro 3大胆宣称拥有“全球任何入耳式耳机中最强的主动降噪” [69] [70]。Apple 表示其新麦克风和计算音频消除的噪音量高达 AirPods Pro 2 的 2 倍(比初代 Pro 高 4 倍) [71]。早期体验显示有明显的提升——MacRumors 发现日常噪音几乎完全消失,尽管还没有进行完整的科学测试 [72]。Apple 的通透模式本就一流,现在更加自适应:据称你自己的声音和他人的声音传递得比以往“更自然”,同时还能屏蔽刺耳噪音 [73]。此外,AirPods Pro 3 受益于 Apple 的 H2 芯片和算法,在你在嘈杂与安静环境间切换时能即时适应。Galaxy Buds3 Pro 也具备强大的降噪能力——RTINGS 评价其隔音效果为“出色”,非常适合飞机引擎噪音或办公室闲聊 [74] [75]。你可以在应用中调节 ANC 等级,并配有自适应降噪控制,利用“Galaxy AI”根据环境自动调整 ANC [76] [77]。三星的环境音(通透)模式也很有效,尽管像大多数耳机一样,你还是能感觉到佩戴着。三星还加入了巧妙功能:语音检测,当检测到你开始与人说话时会立即切换到环境音模式 [78],以及警报检测,能自动传递警笛或警报等紧急声音 [79],确保你不会错过。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测试反而发现 Buds3 Pro 的 ANC 比上一代 Buds2 Pro 的顶级降噪略逊一筹 [80]。不过依然非常出色——大多数用户可能察觉不到——但专业评测者指出,Bose(甚至 Apple)在降噪上更为激进。通话方面,三款耳机都采用多麦克风和 AI 降噪。Bose 的麦克风系统配备 8 个麦克风和全新 AI 过滤,因能让通话“清晰如水……即使在有风的环境下”而受到好评 [81] [82]。风噪和背景杂音被最小化,因此来电者可以清楚地听到你的声音 [83]。苹果还通过更好的降噪提升了语音通话清晰度,三星的Buds3 Pro表现也不错,不过根据一些测试,强烈的背景噪音仍然可能传到对方耳中 [84] [85]。
- 智能功能与语音助手支持:在这里,这些生态系统出现了分歧。AirPods Pro 3与苹果生态深度整合。与苹果设备配对瞬间完成,并支持免提“嘿 Siri”语音指令来进行查询或控制。在这一代新品中,苹果引入了实时翻译:当与 iPhone 配对时,你可以与他人用不同语言对话,并实时看到(或听到)翻译文本,苹果在现场演示中展示了这一功能(在一次演示中实现了英语与西班牙语的实时对话) [86]。另一个独特功能是健身集成——这是首款配备心率传感器的耳塞。它们可以将锻炼时的心率甚至消耗的卡路里直接传送到 iPhone 上的健身 app [87],因此你基本上可以不戴手表就追踪锻炼。AirPods 还保留了空间音频与动态头部追踪(为苹果设备上的电影和音乐带来沉浸式音效)以及自适应均衡(自动根据你的耳型调音)等功能。Bose Ultra Earbuds II在设计上更偏向平台无关,但它们配备了强大的Bose Music app(支持 iOS 和 Android)以自定义设置。没有内置的始终监听语音助手,但你可以设置长按耳塞来唤醒手机的语音助手(如 Siri 或 Google Assistant) [88] [89]。Bose 更专注于音频功能:例如,它们拥有一个名为“沉浸音频”的空间音频模式,有两种设置——静止(固定空间效果)和动态(头部追踪音频) [90]。如果你在观看 Dolby Atmos 或空间音频内容,这些耳塞可以营造类似苹果空间音频的环绕效果。Bose 还支持多点连接——你可以同时将耳塞连接到两台设备(比如笔记本和手机),来电时会自动切换 [91],这对于经常切换设备的人来说很方便(苹果 AirPods 在苹果生态内可无缝切换设备,但与非苹果设备不支持真正的多点连接)。在语音助手方面,Bose 不会限制你——Bose 耳塞历来允许通过 app 集成 Google Assistant 或 Alexa,尽管 Ultra II 的评测更关注其它新增功能(我们可以推断你仍可通过点击使用你喜欢的助手)。Samsung Galaxy Buds3 Pro功能丰富,尤其是如果你拥有三星 Galaxy 手机。通过三星生态系统,你可以360音频环绕声(三星对空间音频的回应),你甚至可以配合头部追踪使用,获得更沉浸的体验 [92]。此外还有全新的“Galaxy AI”智能功能套件:我们前面提到过语音检测和警报检测,三星还推出了“实时翻译” [93]。这听起来类似于苹果的功能——很可能可以在与兼容的三星设备配合使用时实现语音的实时翻译(三星的宣传中提到“Galaxy AI 已上线”,并重点介绍了实时翻译 [94])。在语音助手方面,三星的耳机支持Bixby,也就是三星自家的语音助手——如果你有Galaxy手机,可以通过唤醒词或长按来使用Bixby命令。如果你用的是其他安卓手机,仍然可以手动唤醒Google Assistant。(在iPhone上,Buds3 Pro只能用于基础的音频和通话功能,因为三星没有iOS应用——你将无法使用那些专属的Galaxy高级功能)。值得注意的是,三星的应用(在Android/Windows上)提供了九段均衡器和预设 [95] [96],让你比苹果或Bose更细致地调节音效。Buds3 Pro还支持全新的蓝牙5.4和Auracast广播(即将到来的多设备音频分享功能),这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技术 [97] [98]。这三款耳机都支持“查找我的耳机”功能(苹果通过Find My网络,三星通过SmartThings Find,Bose通过自家应用),帮助你定位丢失的耳机。同时都支持摘下自动暂停音乐的入耳检测。总体来看,苹果和三星的耳机都深度集成于各自的生态系统,拥有专属功能(苹果的健身/翻译,三星的360音频/AI功能),而Bose则提供广泛的兼容性和自定义选项,确保无论你用什么手机都能获得大部分功能。
- 应用与生态系统集成:AirPods Pro 3专为苹果生态系统设计。它们可以与iPhone、iPad 和 Mac 无缝配对——只需打开充电盒即可同步。苹果生态系统允许 AirPods 根据使用情况在你的苹果设备间无缝切换(比如在 Mac 上听音乐时,接到 iPhone 电话时自动切换)。然而,在非苹果设备上,AirPods Pro 3 仅作为基础蓝牙耳机使用(没有自动配对弹窗或自定义设置,高级功能如空间音频或便捷固件更新基本不可用)。AirPods 没有官方 Android 应用,因此 Android 用户无法调整设置或在屏幕上查看电量。相比之下,三星 Galaxy Buds3 Pro更偏向 Android(尤其是三星 Galaxy 手机),但它们至少也有 Windows PC 的应用 [99] [100]。如果你有三星手机,耳机可以与手机设置集成,弹出便捷界面显示电量、ANC 和 360 音频。它们还可以在登录同一账户的三星设备间“无缝切换”(类似苹果) [101]。在其他 Android 手机上,你仍然可以通过 Galaxy Wearable 应用获得大部分功能(包括强大的 EQ 和 ANC 控制)。如前所述,在 iPhone 上,Buds3 Pro 只能以基础模式使用(蓝牙音频和通话)——iPhone 没有应用,甚至可能没有合适的编解码器支持(三星的 SSC hi-fi 编解码器在 iPhone 上很可能会降级为标准 AAC)。Bose则采取了中立路线:Bose Music 应用支持 iOS 和 Android,所有用户都能完全访问设置、固件更新和功能 [102] [103]。Bose 还独特地支持真正的多点蓝牙 5.3 配对,因此你可以同时连接(比如)笔记本电脑和手机 [104]——对于跨生态系统混合使用工作和个人设备的人来说非常实用。在编解码器方面,Bose 支持通用的 AAC 和 SBC 编解码器(覆盖苹果及大多数设备),还支持高通 aptX Adaptive,为支持的设备提供高品质音频 [105]。(三星使用自己的“无缝”编解码器适用于 Galaxy,Apple 则使用 AAC——值得一提的是,这三款耳机都不支持 Sony 的 LDAC。三者的蓝牙连接范围大致都在 10 米或以上(在一次测试中,三星的 BT 5.4 实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 65 米以上视距连接 [106])。总之,请根据你的生态系统选择:如果你是 Apple 用户,AirPods Pro 3 简直是梦幻之选(否则吸引力会小很多);Galaxy Buds3 Pro 最适合三星手机(以及整个 Android 阵营);而 Bose 则提供了一个稳健、中立的平台体验,虽然“自动化”稍弱,但用户可以获得更多手动控制权。
- 价格与性价比: 这些都是高端耳塞,价格也反映了这一点。AirPods Pro 3的发售价为249美元(USD) [107]——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在增加了心率传感器和改进内部结构等功能的同时,保持了与上一代相同的价格。Galaxy Buds3 Pro的首发价也大约为249美元(英国为219英镑) [108],不过三星经常会有折扣或捆绑优惠——三星官网甚至以以旧换新优惠价宣传至约189美元 [109]。与此同时,Bose QuietComfort Ultra Earbuds II的零售价更高,为299美元 [110]。Bose将自己定位在高端市场,这也符合其长期以来的音频声誉。它们值不值多花50美元?对某些人来说,是的——如果你最看重顶级降噪和丰富音质,Bose绝对能满足,而且许多评测者认为QC Ultra对得起这个价格(“很难想象耳塞能有更好的音质……尤其是在300美元价位” [111])。不过,300美元对于耳塞来说确实不便宜。苹果和三星大约249美元的定价,虽然也贵,但相对更容易接受,也与其他旗舰耳塞持平(作为参考,索尼WF-1000XM5的发售价也是299美元,而谷歌Pixel Buds Pro约为199美元)。性价比最终取决于你最看重什么。如果你拥有iPhone和Apple Watch,AirPods Pro 3可能是最有价值的选择,因为它们能无缝集成,甚至在健身方面部分取代手表功能——本质上你为这种协同体验买单。如果你是安卓用户(尤其是三星),Buds3 Pro几乎能以同样或更低的价格提供所有同级功能(高保真音频、空间音效、主动降噪等),性价比很高——而且三星每一代都在积极改进自家耳塞。Bose则更适合那些只想要最佳降噪和卓越音质,无论用什么生态系统——比如旅行者、音频发烧友等。他们愿意为Bose的知名品质和跨平台支持支付溢价。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到2025年,这些耳塞通常会有促销。Bose的耳塞打折时可能降至279美元左右;AirPods在第三方零售商处过几个月后也常常低于官方价;三星的耳塞可能会与新Galaxy手机捆绑或打折。所以值得关注优惠信息。
- 最新更新与专家观点:这三款机型都非常新近,因此受益于最新技术,也都经历了几次早期固件更新。例如,三星的 Galaxy Buds3 Pro 在上市初期遇到生产问题——三星在发布后曾暂停发货以提升质量控制 [112]。他们很快解决了问题,并恢复销售,改进了产品,并为带来的不便致歉 [113]。这显示了三星对做好产品的承诺,事实上,近期用户反馈大多是积极的。在三星官网上,一位 Buds3 Pro 用户盛赞其“强劲、包围感十足的音效,堪比一些最顶级的产品” [114],并喜欢其改进的设计和佩戴感。Bose 第二代 Ultra Earbuds 于 2025 年夏季推出,被认为是一次“打磨痛点”的迭代升级,比如加入了无线充电 [115]。评测者指出,电池续航和外观没有大幅提升(这是“最迭代的迭代更新” [116]),但由于初代表现已很出色,即使小幅改进也让 Bose 保持领先。专家几乎一致认为 Bose 在主动降噪表现上领先——“我觉得没有 QC Ultra 耳塞带来的安静,我都活不下去”,一位 Tom’s Guide 编辑在旅行测试后如是说 [117]。至于苹果的 AirPods Pro 3,刚刚发布(2025 年 9 月),在距离 AirPods Pro 2 三年后,期待值极高。早期上手评价非常正面:音质更好、佩戴更舒适,还有实用的新功能。其中一大亮点是AirPods Pro 3 现在可以测量健康指标——目前还没有其他主流耳机具备此功能。苹果新闻稿强调,你可以追踪 50 多种锻炼类型,甚至在 iPhone 上通过Workout Buddy,利用 AirPods 的传感器获得激励式健身指导 [118] [119]。这模糊了耳机与健身可穿戴设备的界限,对部分用户来说可能是颠覆性的。业内评论人士指出,苹果在“用 AirPods Pro 3 向 Bose 发起挑战”,在……ANC质量,许多人都渴望进行直接的对比测试 [120]。What Hi-Fi 的早期评测认为,苹果可能终于能与 Bose 的ANC实力相匹敌(他们称之为“最佳ANC之战”) [121]——这本身就是极高的赞誉。在用户社区中,AirPods Pro 3 的热情很高;首批在发售当天拿到耳机的用户初步评价很快会陆续出现,内容包括真实的续航和佩戴舒适度体验——鉴于苹果以往的表现,预计能满足大多数用户,除非你特别需要苹果未提供的功能(比如可自定义EQ或非苹果设备支持)。
- 你应该选择哪一个? 在这样一次三方对比中,没有一种适合所有人的“最佳选择”——这三款都是出色的高端耳机,但各自针对的用户略有不同:
- Apple AirPods Pro 3 非常适合深度融入苹果生态系统或重视前沿便捷性的用户。它们拥有出色的降噪效果、非常好的音质,以及诸如翻译和健身追踪等独特功能 [122] [123]。对于iPhone用户来说,无缝集成(瞬间配对、Siri、Apple Music空间音频、自动设备切换)是巨大的优势。它们几乎成为你手机甚至健康设备的延伸。电池续航提升至8小时,解决了早期AirPods常见的续航问题。缺点是,如果你不用苹果设备,AirPods“Pro”的许多优势就无法体现——虽然依然可用,但在这种情况下,Bose可能更适合你。售价249美元,提供了大量技术和精致体验——苹果这次显然希望通过保持价格不变来提供更多价值 [124]。
- Bose QuietComfort Ultra Earbuds II 是音频发烧友或经常旅行者的首选。它们的音质和主动降噪(ANC)都属于顶级;如果你戴上它们闭上眼睛,可能会忘记自己正戴着耳塞,因为它们能让你的环境变得如此沉浸和安静, [125]。它们在长时间聆听时也非常舒适,这对于飞行或日常通勤来说很重要, [126]。它们缺少一些“智能”新奇功能(没有心率监测、没有原生语音助手),但在出色音乐和安静的核心体验上做得非常到位。Bose 的应用程序可在任何设备上使用,诸如多点连接和 aptX Adaptive 编解码器支持等功能对 Android/PC 用户来说是福音, [127]。如果你最看重音质和安静,并且希望在各个平台间灵活使用,Bose 值得你为其高价买单。只需记住,电池续航表现不错但不算出色,约为 6 小时, [128],而且其设计虽然实用,但与 AirPods 或 Galaxy Buds 相比,充电盒略显笨重。Bose 基本上是在完善一套已经很成功的方案——它是顶级降噪耳塞的安全之选,你花 300 美元买到的正是你所期待的:宁静与美妙的音乐。
- Samsung Galaxy Buds3 Pro 对于Android 用户来说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尤其是如果你拥有 Galaxy 手机或平板。三星几乎加入了所有现代耳机的功能:高解析音频支持、自适应主动降噪、九段均衡器、空间音频、自动语音检测——功能清单还在继续 [129] [130]。考虑到这些功能,它们的定价也很有吸引力(经常低于 249 美元的建议零售价)。这些耳机展示了三星的技术实力——甚至采用了在这个价位罕见的混合驱动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它们带来生动有力的声音和非常出色的降噪表现,尽管在绝对降噪水平上可能略逊于 Bose [131]。对于喜欢折腾的用户,Galaxy Wearable 应用允许大量自定义(比 Apple 或 Bose 更多)——从均衡器曲线到触控偏好设置。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离开三星/Android 生态系统,它们的优势会大打折扣。在 iPhone 上没有应用,你会失去太多功能。但如果你在Android 生态系统中,你会获得极高的性价比。正如 What Hi-Fi 所说,Buds3 Pro “显示出三星耳机有朝一日能与最顶级产品竞争的迹象”,即使它们还不完美。到了 2025 年,它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顶级。对许多人来说,它们已经是“三星迄今为止最好的耳机”,将高品质音效与“扎实表现且不过度宣传” [132]完美结合。
总之,AirPods Pro 3、Bose QC Ultra II 和 Galaxy Buds3 Pro 各自在某些领域占据主导地位:Apple 在无缝智能集成和新功能方面,Bose 在降噪和全方位音质方面,三星则在技术集成和自定义方面性价比极高。这三款产品都跻身 2025 年顶级无线耳机之列。你的选择可能取决于你的设备生态系统以及你最看重哪些功能。好消息是,无论你选择哪一款,你都将获得一副世界级耳机,它们能带来清晰音质、隔绝周围喧嚣,并拥有足够智能,几乎让人觉得未来已来。这些都是个人音频领域的巨大飞跃,让聆听音乐、播客或享受安静都变成一种乐趣——真正展现了无线耳机在短短几年内取得的进步。 [133] [134]
来源:
- Apple 新闻室 – 介绍 AirPods Pro 3(新闻稿,2025 年 9 月) [135] [136] [137]
- MacRumors – AirPods Pro 3 首次亮相(上手预览) [138] [139]
- Bose 新闻稿 – QC Ultra Earbuds II 发布公告(2025 年 6 月) [140] [141]
- AppleInsider – Bose QuietComfort Ultra 2 评测 [142] [143]
- Tom’s Guide – Bose QC Ultra 2 体验 24 小时 [144] [145]
- SoundGuys – Galaxy Buds3 Pro 评测 / 更新 [146] [147]
- RTINGS – Galaxy Buds3 Pro 评测 [148] [149]
- What Hi-Fi – Samsung Galaxy Buds3 Pro 评测 [150] [151]
- What Hi-Fi – AirPods Pro 3 与 Bose QC Ultra 2 对比 [152] [153]
- 三星官方网站 – Galaxy Buds3 Pro 产品页面 [154] [155]
- 三星用户反馈(来自 Samsung.com) [156]
- Reddit(用户讨论 Buds3 Pro 问题) [157] [158]
References
1. www.apple.com, 2. www.macrumors.com, 3. www.bose.com, 4. appleinsider.com, 5. www.tomsguide.com, 6. www.samsung.com, 7. www.rtings.com, 8. www.rtings.com, 9. www.apple.com, 10. www.bose.com, 11. www.whathifi.com, 12. www.bose.com, 13. www.apple.com, 14. www.macrumors.com, 15. www.rtings.com, 16. www.soundguys.com, 17. www.apple.com, 18. www.bose.com, 19. www.rtings.com, 20. www.tomsguide.com, 21. www.tomsguide.com, 22. www.bose.com, 23. www.tomsguide.com, 24. www.rtings.com, 25. www.rtings.com, 26. www.macrumors.com, 27. www.apple.com, 28. www.apple.com, 29. appleinsider.com, 30. appleinsider.com, 31. appleinsider.com, 32. appleinsider.com, 33. www.bose.com, 34. appleinsider.com, 35. www.bose.com, 36. www.samsung.com, 37. www.soundguys.com, 38. www.soundguys.com, 39. www.soundguys.com, 40. www.reddit.com, 41. appleinsider.com, 42. www.apple.com, 43. www.whathifi.com, 44. appleinsider.com, 45. appleinsider.com, 46. appleinsider.com, 47. www.apple.com, 48. www.whathifi.com, 49. www.whathifi.com, 50. www.macrumors.com, 51. www.whathifi.com, 52. www.soundguys.com, 53. www.soundguys.com, 54. www.whathifi.com, 55. www.whathifi.com, 56. www.whathifi.com, 57. www.amazon.com, 58. www.samsung.com, 59. appleinsider.com, 60. appleinsider.com, 61. www.soundguys.com, 62. appleinsider.com, 63. appleinsider.com, 64. www.whathifi.com, 65. www.whathifi.com, 66. www.bose.com, 67. www.soundguys.com, 68. www.soundguys.com, 69. www.apple.com, 70. www.apple.com, 71. www.apple.com, 72. www.macrumors.com, 73. www.apple.com, 74. www.rtings.com, 75. www.rtings.com, 76. www.samsung.com, 77. www.samsung.com, 78. www.samsung.com, 79. www.rtings.com, 80. www.soundguys.com, 81. appleinsider.com, 82. appleinsider.com, 83. www.whathifi.com, 84. www.rtings.com, 85. www.rtings.com, 86. www.macrumors.com, 87. www.apple.com, 88. www.soundguys.com, 89. www.soundguys.com, 90. appleinsider.com, 91. appleinsider.com, 92. www.rtings.com, 93. www.samsung.com, 94. www.samsung.com, 95. www.rtings.com, 96. www.rtings.com, 97. www.rtings.com, 98. www.rtings.com, 99. www.rtings.com, 100. www.rtings.com, 101. www.rtings.com, 102. www.bose.com, 103. www.bose.com, 104. www.bose.com, 105. www.bose.com, 106. www.rtings.com, 107. www.apple.com, 108. www.whathifi.com, 109. www.samsung.com, 110. www.bose.com, 111. appleinsider.com, 112. www.soundguys.com, 113. www.soundguys.com, 114. www.samsung.com, 115. www.tomsguide.com, 116. www.tomsguide.com, 117. www.tomsguide.com, 118. www.apple.com, 119. www.apple.com, 120. www.whathifi.com, 121. www.whathifi.com, 122. www.macrumors.com, 123. www.apple.com, 124. www.apple.com, 125. www.tomsguide.com, 126. appleinsider.com, 127. www.bose.com, 128. www.bose.com, 129. www.rtings.com, 130. www.rtings.com, 131. www.soundguys.com, 132. www.whathifi.com, 133. www.apple.com, 134. www.tomsguide.com, 135. www.apple.com, 136. www.apple.com, 137. www.apple.com, 138. www.macrumors.com, 139. www.macrumors.com, 140. www.bose.com, 141. www.bose.com, 142. appleinsider.com, 143. appleinsider.com, 144. www.tomsguide.com, 145. www.tomsguide.com, 146. www.soundguys.com, 147. www.soundguys.com, 148. www.rtings.com, 149. www.rtings.com, 150. www.whathifi.com, 151. www.whathifi.com, 152. www.whathifi.com, 153. www.whathifi.com, 154. www.samsung.com, 155. www.samsung.com, 156. www.samsung.com, 157. www.soundguys.com, 158. www.soundgu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