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engine A2+ Matte Green – Limited Edition Desktop Speakers That Are Selling Out Fast (2025 Review & Updates)

Audioengine A2+ 哑光绿色限量版桌面音箱——热销中(2025年评测与更新)

关键信息

  • 限量版与价格: Audioengine 的 A2+ 哑光绿色是特别的2025“年度色彩”版本,限量发售。售价为$279——与标准黑色、白色或红色的 A2+ 相同 [1]。本次哑光绿色售罄后,Audioengine 表示“不会再生产”,因此供应非常有限 [2]
  • 新一代升级:A2+ 于 2025 年进行了“新一代”升级,增加了蓝牙 5.3无线(支持 aptX-HD)、升级的24 位 DAC,以及现代化的USB-C音频输入——同时价格保持在 300 美元以下 [3]。这些改进带来了更高分辨率的音频(从之前的 16 位提升),并更方便连接新款笔记本和设备。
  • 规格参数:每只 A2+ 音箱配备2.75 英寸芳纶纤维低音单元0.75 英寸丝膜高音单元,由双通道 Class A/B 放大器(每声道 15W RMS,总峰值 60W)驱动 [4] [5]。紧凑箱体为前置低音反射孔,采用 13 道工序手工喷漆。输入包括蓝牙、USB-C、3.5mm 音频和 RCA,还配有可变 RCA输出,可选配低音炮 [6] [7]。频响最低约 65Hz,因此如需更深沉低音,建议搭配低音炮。
  • 音质: 尽管体积小巧(约6英寸高),A2+音箱因其清晰、饱满的声音以及出色的立体声成像和细节而备受赞誉。其声音特性温暖且清脆,让音乐聆听愉悦且不易疲劳 [8]TechRadar指出A2+“易于聆听”,拥有“丰富的细节和高端的做工品质”,非常适合在小房间或办公桌近距离聆听 [9]。不过,和所有迷你音箱一样,深低音和震撼音量有限——低音爱好者可能需要添加低音炮以获得最深的低频 [10] [11]
  • 专家好评: 多年来,A2+一直是桌面音箱类别的首选。Sound & Vision称赞其将“发烧级音质与蓝牙便利性”结合于紧凑机身中 [12]。评论者们经常提到其有力、丰富的声音,超越了其体积和价格的预期。例如,Twittering Machines称A2+为“声音的小宝藏,超出你对其价格和体积的预期” [13]。其坚固的MDF箱体和精细调音,使其在音质上优于许多塑料PC音箱。
  • 对比: 在Audioengine自家产品线中,A2+定位高于更小的A1,略低于更昂贵的HD3HD3与A2+采用相同的单元和60W功放,声音几乎一致,但增加了高档木皮选项、可拆卸磁吸网罩和内置耳放(因此价格更高,约$349) [14]。更大的Audioengine HD4外观相似,但采用更大单元,功率约为两倍(120W峰值),低音更强,售价约$429 [15]。Audioengine经典的A5+和旗舰HD6则是更大的书架箱,适合房间聆听而非近场——它们低音更深、音量更大,但价格和体积也更高。
  • 与竞品对比: 在200到300美元价位区间,A2+的竞争对手包括一些热门有源音箱,如Kanto YU2/YU4和多款Edifier(漫步者)型号。Kanto YU2(约239美元)同样是一款小巧的桌面音箱,但不支持蓝牙,采用D类功放——以其体积来说低音令人惊喜,但音质不如A2+平滑或厚实,评论者认为A2+的声音“更丰富、更和谐”[16])。Edifier的入门级音箱(如R1280DB或R1700BT,约150美元)凭借更大的箱体和常见的内置音调调节,性价比不错,但“缺乏A2+的高端做工和清晰度”,在精致度(以及如USB DAC等连接选项)上也不及Audioengine( [17] [18])。如果追求更高性能,Vanatoo Transparent Zero(约399美元)常被认为是更高一级的选择——它体积略大,配备DSP和无源辐射器,低音更深沉——但价格更高,外观对部分用户吸引力较低。总体而言,A2+在价格、音质和功能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这也让它长期位居众多“最佳桌面音箱”榜单之首。
  • 最新消息(2025):Audioengine 今年在产品发布和特别版方面非常活跃。哑光绿色 A2+ 于 2025 年 3 月作为年度流行色推出 [19],延续了去年的哑光蓝色版本。2025 年中,为庆祝 Audioengine 成立 20 周年,公司还推出了A2+ Next Gen 20 周年纪念版哑光橙色(限量 250 台,带编号) [20]——本质上是为收藏家准备的橙色外观的同款音箱。在产品方面,Audioengine 为其更大型号推出了“Next Gen”升级:HD4 Next Gen于 2025 年 4 月获得了蓝牙 5.3、aptX Adaptive 和 USB-C [21],而HD3 Next Gen则在 2025 年 8 月升级为 24 位 DAC 和 USB-C [22] [23]。这一更新策略显示 Audioengine 正在让全线产品与现代规格接轨,同时保留其经典设计。与此同时,竞争对手在 2025 年也推出了新产品——例如,Onkyo(老牌 Hi-Fi 品牌)进军桌面音箱领域,发布了GX-10DB($199)GX-30ARC($299),这两款产品在 CES 上亮相,定位于同一价格区间 [24]Kanto Audio推出了ORAORA 4桌面音箱,主打“参考级”音质:体积较小的 ORA(约 $349)拥有100 W双功放功率,甚至配备低音炮输出,定位为游戏玩家和创作者的高端替代选择 [25]。所有这些动态都表明,高端桌面音箱市场在 2025 年异常火热,但 Audioengine A2+——尤其是其吸睛的哑光绿色版本——依然是发烧友和普通听众最具吸引力的选择之一。

上市时间与价格

Audioengine A2+(哑光绿色)自2025年起上市,但供应极为有限。Audioengine将此颜色定为其“2025年度色”,并仅生产了一批一次性产品 [26] [27]。据该公司称,哑光绿色版本正在Audioengine官网及部分指定零售商(例如B&H Photo和亚马逊有售) [28] [29]。重要的是,价格仍为279美元——Audioengine并未因特殊配色加价,其售价与标准A2+的哑光黑、亮光白或红色 [30]相同。该价格包含一对有源音箱及所需线缆。

由于数量有限,有意购买者应尽快行动——Audioengine已表示,一旦哑光绿色版售罄,“将不会再生产” [31]。截至最新消息,哑光绿色A2+目前在主要零售商处有现货,售价为279美元 [32],但随着库存减少,情况可能很快发生变化。(供参考,标准A2+配色常年有售,售价也为约269–279美元,具体视零售商而定。我们曾见过小幅折扣——如部分商店售价约265美元——但通常A2+价格保持在200美元高位区间 [33]。)

值得注意的是,Audioengine 为这些音箱提供了3年保修,并且通过授权经销商购买时享有30天试听/退货期,这让线上购买更有信心。一些零售商还会将 A2+ 与配件捆绑销售;例如,亚马逊曾推出过哑光绿色套装,内含 Audioengine DS1M 金属桌面支架(带角度的底座,可改善摆放位置),总价约为318美元 [34]。这些支架单独售价通常约为39美元,是提升音质表现的热门配件,因为它们能将音箱向上倾斜对准听者耳朵。

总之,哑光绿色 A2+现已上市(截至2025年底),售价为279美元,但仅限现有库存售完为止。如果你喜欢其他外观或错过了绿色版本,A2+ 也有哑光黑或哑光蓝,或高光白或高光红可选——所有版本的建议零售价均为279美元。无论颜色如何,你都能获得升级后的“Next Gen”硬件和最新功能。

主要规格与特性

尽管体积小巧,Audioengine A2+ 融合了大量面向发烧友和普通听众的技术与用心设计:

  • 单元:每只音箱配备一个2.75英寸芳纶纤维低音单元(负责中低频)和一个0.75英寸(3/4″)丝膜高音单元负责高频 [35]。这些都是 Audioengine 更高端型号(如 HD3)所用的高品质单元。低音单元振膜采用编织芳纶纤维(类似凯夫拉),轻盈且坚固,丝膜高音则采用液冷设计,能承受更大功率并带来顺滑的高频响应 [36]
  • 功放:A2+ 是一套有源音箱系统,即内置功放。它在左声道音箱内置了双通道 A/B 类功放,驱动两个声道 [37]。A/B 类功放以低失真和高音质著称(相比许多竞品采用的廉价 D 类功放)。功放输出为每声道15W RMS(持续)每声道峰值30W,系统总峰值功率60W [38]。这足以让卧室、办公室或小型录音室充满声音。用户反馈 A2+ 体积虽小,音量却出奇地大,同时保持清晰度。
  • DAC 和输入: A2+(尤其是升级后的 Next Gen 版本)的一大亮点是其内置的 DAC(数模转换器),现在通过 24-bit/96 kHz 音频支持 USB-C 输入 [39] [40]。这意味着你可以将 A2+ 直接连接到电脑的 USB 端口,绕过电脑的声卡,实现高分辨率播放(最高支持 24-bit,而上一代 A2+ 的 USB 音频仅限于 16-bit)。实际使用中,播放无损音乐时可以获得更干净、更细致的声音表现。除了 USB-C,A2+ 还提供 双模拟输入:一个标准 3.5mm 立体声迷你插孔(可通过耳机接口连接手机、笔记本、Echo Dot 等设备),以及一对 RCA 输入(适用于带 唱头放大器的 黑胶唱机,或任何 CD 机、DAC 等) [41] [42]。三种输入均为实时 自动感应,无需手动切换信号源——你可以同时连接多个设备,音箱会自动播放当前有信号的设备。
  • 无线连接: Next Gen A2+ 配备 Bluetooth 5.3,支持 aptX-HD 编解码器 [43] [44]。Bluetooth aptX-HD 可实现高品质音频(24-bit)低延迟传输,只要你的手机或电脑也支持 aptX 或 aptX-HD。它也向下兼容标准蓝牙(SBC 和 AAC 编解码器),所以任何设备都可以无线连接音箱播放音乐 [45]。在理想条件下,无线连接距离可达 100 英尺 [46],非常宽裕——在普通家庭环境下,你可以带着手机轻松走到隔壁房间。这让 A2+ 成为一个便捷的 一体化音乐系统:你可以无线播放 Spotify、Apple Music 等流媒体,无需任何线缆,甚至可以通过蓝牙作为电视音箱(aptX 低延迟有助于音画同步)。
  • 输出与可扩展性: 在左声道音箱的背面,有一个RCA可变输出 [47]。这本质上是一个低音炮输出——它可以让你将低频音频信号发送到有源低音炮,并且其音量会跟随A2+的音量旋钮变化。Audioengine销售一款配套低音炮(S8),但任何带有RCA线路输入的低音炮都可以使用。该输出也可以连接到其他设备,如外部功放或耳放(如有需要)。A2+能够添加低音炮非常重要,因为其小尺寸单元自然会在约65 Hz处衰减(实际使用中,你能听到一些低音,但不是那种震撼胸腔的低频)。如果你希望在观看电影或聆听重低音音乐时获得更完整的频响,可以用低音炮补足A2+,覆盖比如30–80 Hz的频段。(音箱本身采用前置狭缝倒相箱体设计,以在65–200 Hz范围内增强低频且无失真 [48] [49],以其体积表现不错,但物理规律不可违——2.75英寸的低音单元推动的空气有限。)
  • 做工与设计: 在美学方面,A2+以其简洁、现代的设计著称。箱体采用18毫米厚的MDF木板制成,有助于减少共振 [50]。Audioengine为其手工上色,提供多种颜色选择;其中哑光绿色表面为缎面光泽,比高光更低调,易于融入家居环境。每只音箱尺寸为6英寸高 × 4英寸宽 × 5.25英寸深(152 × 101 × 134 毫米) [51]——大致相当于一本厚精装书——每只重约3.5磅。左声道音箱背板集成了音量/电源旋钮及所有接口(RCA输入/输出、USB、电源输入、蓝牙配对按钮等),右声道为无源音箱,通过音箱线与左声道连接。Audioengine在包装内附赠高品质音箱线用于连接两只音箱 [52]。值得一提的是,箱体表面处理非常高端:公司采用多道喷涂和打磨工艺(13层,类似钢琴烤漆)以提升耐用性和质感 [53] [54]。甚至旋钮和接口的手感都很扎实,体现了Audioengine对品质的关注。
  • 设置简便性:A2+ 的安装和启动非常简单——这也是为什么这些音箱常被推荐给那些想要更好音质且不想折腾的用户的原因之一。无需应用程序或网络设置(它们不是 Wi-Fi 或智能音箱,有些人会认为这反而更简单、更耐用)。你只需将左声道音箱插上电源,用附带的线缆连接右声道,然后可以选择通过蓝牙配对(按下背部的配对按钮,在手机/电脑上连接),或者插入模拟/USB 输入口。许多用户都很喜欢这种即插即用的设计 [55]——无需担心复杂菜单或固件升级。音量可以通过音箱上的旋钮调节,也可以通过你的音源设备调节(使用 USB 或蓝牙时,音源可数字控制音量)。音箱会记住已配对的蓝牙设备,并在开机时自动连接上次使用的设备,进一步提升便利性。
  • 节能表现:A2+ 采用传统的模拟放大(A/B 类),有些发烧友更喜欢这种声音,但它比 D 类放大器更耗电、发热也更高。不过,Audioengine 采用了电路设计来提升系统效率。音箱没有自动待机(需要手动关机),但空闲时功耗极低。外置电源适配器(一个小电源砖)为左声道音箱提供 15V 直流电;外置设计有助于减少音箱箱体内的热量和噪音。Audioengine 表示,所有电子元件都安装在垂直电路板上,以防止震动 [56]。实际使用中,A2+ 非常可靠——许多用户每天使用多年都没有问题,3 年质保也为此提供了保障。

功能亮点(回顾):全新 A2+ 提供了丰富的连接方式(无线、USB、模拟),配备发烧级 24 位 DAC,强劲的 60W 功放,以及 Audioengine 一贯的高品质音效,体积却非常小巧。正是这种将高保真理念与即插即用易用性结合的特点,让 A2+ 脱颖而出。无论你是连接唱机(需唱放)、从 PC 串流无损音乐,还是用手机播放 Spotify,A2+ 都能胜任。它的尺寸非常适合桌面、矮柜或宿舍使用,多种配色——尤其是像哑光绿这样的限量版——让它外观和音质一样出色。

性能与专家评价

Audioengine A2+ 自最初版本发布以来,一直获得广泛好评,这一趋势在最新版本中依然延续。下面我们将总结一些专家观点和实际表现观察:

  • 声音特性: 评测者一致指出,A2+ 在同类尺寸音箱中能呈现出极为饱满且均衡的声音。它的调音偏向温暖和顺滑,这意味着无论是音乐还是电影,听起来都丰富且有吸引力,而不是过于解析。在 Sound & Vision 的测试中,A2+ 的声音被描述为“温暖而有吸引力,同时清晰”,这使其特别适合播放原声音乐和人声 [57]。高频(高音)细腻但不刺耳——丝膜高音单元带来略带“柔和”的高端,避免了某些廉价音箱常有的尖锐或金属感高音。中频(人声、吉他等所在频段)表现突出:自然且有存在感。TechRadar 的 Steve May 对 A2+ 的立体声成像和细节印象深刻,他指出这款迷你音箱能营造出令人惊讶的宽广声场,“横跨桌面延展”,甚至还有一定的纵深感 [58] [59]。乐器和人声分离度很高,非常适合近场聆听——你可以在录音优秀的曲目中捕捉到细节。
  • 低音响应:让我们来谈谈低音,因为这通常是小音箱的关注点。A2+ 采用低音反射式设计,并调校至可下潜至约 65 Hz(±2 dB) [60]。实际来说,它们在踢鼓、贝斯吉他和合成器上能够提供令人满意的冲击力和“砰砰声”。许多评论提到,在桌面上使用时,音箱会因边界增益而受益——将它们放在桌面或靠近墙面可以增强低频。Twittering Machines 的评论者实际上更喜欢 A2+ 直接放在桌面上(不使用支架)的声音,认为这样低音响应更“饱满”,并指出这为音乐带来了令人愉悦的“丰润”特性 [61]。不过,物理定律依然适用:在 60 Hz 以下,这些音箱几乎无法输出太多低频。在与更大音箱或加装低音炮的直接 A/B 对比中,你会注意到深低音的缺失。TechRadar 的结论直言“没有值得一提的深低音”,并将其列为缺点 [62]——低音爱好者确实会想要加个低音炮。但在适度的聆听音量下,大多数用户认为低音紧致且平衡良好,并不臃肿。没有使用人工低音增强 DSP(一些竞品会用),意味着 A2+ 不会夸大它无法干净呈现的低音——这种做法赢得了 APH Networks 的称赞,他们认为 A2+ 的调校比某些试图过度延展低音导致失真的竞品更为谨慎 [63] [64]
  • 音量与动态:A2+ 作为近场音箱,音量出奇地大。每声道 15W RMS,轻松应对典型桌面使用(距离听者2-3英尺),在中等音量下也能填满小房间。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小型音箱,其最大音量和动态余量有限。在较大空间将其推至最大音量时,复杂音乐片段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压缩或拥挤感 [65]。例如,在大音量播放管弦乐时,有评论者指出声音“在高音量下会有些拥挤” [66]。这对于配备小型低音单元的音箱来说是意料之中的。但在正常聆听音量下,清晰度非常出色。A/B 类放大器确保在低至中等音量时失真极低(THD+N 低于0.05%) [67] [68]。无论是待机还是无信号输入时,音箱都没有底噪或嗡嗡声——这对桌面使用来说很重要。
  • 音质对比:许多专家在评测中将A2+与同级别其他音箱进行了对比。常见的对比对象是Kanto YU2(另一款配备3英寸低音单元的2.0桌面音箱)。在一份详细的对比评测中,APH Networks 认为A2+听起来更精致,并表示“Kanto YU2没有Audioengine那么丰富和协调,这正是A2+的强项” [69]。A2+的木质箱体和模拟放大器很可能提升了这种丰富感。与体积稍大的Edifier R1280DB(配备4英寸低音单元,但调校偏重中低频)相比,听众普遍认为Audioengine的低频更干净、不浑浊,高频更清晰。有Reddit用户试听两者后表示A2+“听起来丰富得多”,优于Edifier [70]。但需要权衡的是,像Edifier这类音箱,或流行的Klipsch ProMedia 2.1,配合低音炮时音量更大、低频更深;但就近场纯音质而言,A2+更具优势。
  • 外观与做工反馈: 评测者们也对A2+的做工和外观进行了评价,这些都提升了拥有A2+的整体体验。许多人喜欢其极简设计——没有闪烁的LED灯或廉价塑料。尤其是哑光绿色外观,因其独特和“相当时尚”而获得了高度评价 [71] [72]。Gear Patrol在哑光绿色版本的评测中指出,Audioengine的特别配色“体现了他们对音质与风格的承诺”,满足了那些希望设备外观与音质同样出色的用户 [73] [74]。小巧的体积也是一大优点:这些音箱不会占据整个桌面。大约6英寸高,可以轻松放在笔记本或显示器两侧,配合可选的倾斜支架,能很好地融入工作区。多位评测者提到A2+非常“适合桌面”,对于空间有限的环境也足够紧凑 [75]。左声道音箱的音量旋钮设计在背面(为了保持正面简洁),这是一个小小的不便——如果不使用音源的音量控制,需要伸手到后面调节音量。不过,大多数用户会将音箱音量设在大约11点钟位置,然后用电脑或手机调节日常音量。
  • 使用场景: 在使用方面,专家和用户在多种场景下体验了A2+。通常,它们被高度评价为电脑音箱——无论是工作时听音乐、观看视频还是玩游戏,都比内置显示器音箱或廉价USB音箱有巨大提升。其声场定位和清晰度也让它们非常适合近场游戏(你可以准确分辨立体声场中的声音)。它们也很受小型黑胶唱机系统欢迎——将A2+与入门级唱机和唱放搭配,就能拥有一个整洁的黑胶聆听角。模拟输入很好地适配了唱机输出,音色(略带温暖)也很适合黑胶。此外,有些人还将A2+作为卧室或宿舍的电视音箱,通过蓝牙或电视的3.5mm输出连接——虽然无法完全替代带低音炮的回音壁,但对话和日常观影比电视自带音箱清晰许多。多功能性是其一大卖点:你可以轻松地将它们从办公室搬到休息室,或带去朋友家,只需插上电源和音源即可。
  • 精彩点评: 为了概括专业评测的观点,以下是一些专家评测中的精彩语录:
    • “A2+ 结合了发烧友级的音质与蓝牙的便利性,打造出一款广受欢迎的紧凑型音箱套装。”Sound & Vision [76]
    • “具备突出的立体声成像、丰富的细节表现和高端的做工质量,这些多功能音箱在空间有限时非常值得关注。”TechRadar(评测结论) [77]
    • “这些小音箱同样能很好地‘隐身’,营造出远超其体积的声场。”Twittering Machines(关于A2+声场) [78]
    • “非常容易喜欢……以这个体积来说,音质令人惊艳!”用户评价(Audioengine官网) [79]

总体来看,大家一致认为Audioengine凭借A2+大获成功。它们在音质上表现出色,内置了最新的连接方式,并且外观时尚。虽然价格不是最低的,但评论者们常常强调性价比极高——你很难在约279美元的价位找到同样精致的音箱。许多竞品为了降低价格,要么在DAC、功放质量或箱体做工上有所妥协,而Audioengine则很好地平衡了这些方面。哑光绿色限量版则为这款本就评价极高的产品增添了一丝专属感和个性化。

对比:Audioengine产品线及竞品音箱

要了解A2+的定位,将其与Audioengine自家其他型号以及桌面音箱市场的主要竞品进行对比会很有帮助。

Audioengine产品线内部对比

Audioengine目前有多款有源音箱。以下是A2+(即Audioengine 2+家庭音乐系统)的定位:

  • Audioengine A1——A1就像A2+的小兄弟。它体积略小,价格更亲民(约199美元)。A1同样配备2.75英寸低音单元,但设计更为简单:支持蓝牙和模拟输入,但没有USB DAC。功率也略低(每声道峰值约25W)。本质上,A1面向预算有限的用户,而A2+则在音质和输入选项上更进一步。如果说A2+是“性价比之选”,A1则是“更低预算的性价比”。不过,由于A1缺少RCA输出和24位DAC,许多发烧友认为A2+更值得多花一点钱。
  • Audioengine A2+(次世代版)[我们本次评测的明星产品。] 这款产品在价格上属于中低端,但其性能却超越同级。它被认为是最初于2007年推出的Audioengine 2(A2)的进化版[80]。Audioengine 保持了相同的外形和核心设计,同时随着时间推移增加了蓝牙等功能并升级了组件。随着2025年次世代版的推出,A2+非常符合当下需求。它被定位为大多数人首选的桌面音箱解决方案
  • Audioengine HD3 – HD3是一款稍贵的型号(建议零售价约$349)。它实际上拥有与A2+相同的体积和单元尺寸(2.75英寸低音单元,0.75英寸高音单元) [81],并且在2025年更新后,同样配备了24位DAC、蓝牙5.3和USB-C。那么多花约$80能得到什么?主要是:更高端的用料和额外功能。HD3箱体采用实木贴皮(如胡桃木)或高光漆面,并配有磁吸式音箱网罩,呈现更传统的Hi-Fi外观(A2+的单元是裸露的)。HD3还内置了耳机放大器,并在前面板配有耳机插孔 [82] [83]——这对希望桌面系统同时兼顾音箱和耳机的发烧友来说非常友好。在音质方面,Audioengine表示HD3和A2+的表现几乎一致 [84]。Gear Patrol指出“在尺寸和音质方面,HD3和A2+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外观和耳放功能 [85]。因此,HD3适合那些想要更高端做工和高品质耳机输出灵活性的用户。
  • Audioengine HD4 – 升级到 HD4(约 $429),你会得到一款体积更大的音箱。HD4 配备 4 英寸芳纶纤维低音单元,体积约比前代高/大 25%。2025 年的 HD4 Next Gen 还配备了 Bluetooth 5.3+aptX Adaptive 和 USB-C,现已在 [86] 上发布。HD4 的主要优势是 更大功率(每声道约 50W RMS,峰值 120W)更深的低频延展。据 Audioengine 称,HD4 在低频滚降前可达到中 50 Hz 区间,主观听感上比 A2+ 或 HD3 更容易填满更大的房间。不过,它的体积也几乎是前者的两倍,因此在小桌面上可能会显得压迫。Gear Patrol 总结得很好:HD4 “在外观和功能上与 HD3 完全相同,但……体积更大,功率是其两倍,低频明显更深。” [87] 如果你有空间和预算,HD4 更适合大房间,而 A2+ 依然是紧凑空间的王者。
  • Audioengine A5+ / HD6 – 这些是更大的书架式型号(A5+ 约 $399–$499,取决于版本,HD6 为 $699)。A5+ 作为更大的 5 英寸低音单元型号已上市多年,非常适合中等大小房间,并有可选配件如低音炮输出(最新款 A5+ 也包含蓝牙)。HD6 是旗舰型号,配备 5.5 英寸凯夫拉低音单元、内置 aptX HD 蓝牙和 24 位 DAC(它基本上预示了现在下放到小型号的功能)。HD6 以其精美的做工(手工木质箱体)和大气、发烧级音质著称,能与被动式书架音箱媲美。不过,A5+ 和 HD6 都更偏向于 书架客厅 音箱,而非桌面音箱——它们占用空间更大。如果你有大桌面空间,或想要能兼作卧室 Hi-Fi 的音箱,可以考虑这些型号,但对大多数近场聆听者来说,A2+ 在体积与性能之间达到了最佳平衡

简而言之,Audioengine 的策略是将 A2 的成熟方案进行放大或增强,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A2+(Next Gen)依然是 桌面使用的核心推荐,HD3 增加了一些功能,而 HD4/HD6 则为需要更大输出的人群进一步提升性能。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型号都拥有相似的“家族音色”——温暖、富有音乐感且不易疲劳。如果你喜欢 A2+ 的声音,但需要更强劲的表现,可以放心升级。

竞品桌面音箱

有源桌面音箱市场不断壮大,到 2025 年已经有不少有竞争力的替代产品。这里我们将几款值得关注的产品与 Audioengine A2+ 进行对比:

  • Kanto YU2 / YU4 / ORA: Kanto 是一个加拿大品牌,在桌面音箱领域越来越受欢迎。YU2(约 $219–$249)在理念上与 A2+ 非常接近:一套小巧的 2.0 系统,配备 3 英寸低音单元和 3/4 英寸高音单元。它甚至有多种有趣的颜色可选。不过,YU2 不带蓝牙或内置 DAC——它仅支持模拟输入(3.5mm 和 USB 音频直通,用于 PC)。它采用每声道峰值 50W 的 D 类功放。在评测中,YU2 经常被拿来与 A2+ 对比。实际上,它在极低频时可以产生稍更多的低音(Kanto 调校到能挤出一些 50–60Hz 的低频,但随后急剧衰减),但这会以高音量低频时的失真为代价 [88] [89]。相比之下,A2+ 并不试图过度提升低音,保持在其舒适区内,因此声音更干净。总体来说,如果预算允许,A2+ 被认为是音质更好、功能更全的选择,而 YU2 则是一个不错的低价选择。Kanto 的YU4($329)和YU6($499)是更大的音箱(分别配备 4 英寸和 5.25 英寸低音单元),并带有蓝牙、遥控器,甚至还有唱机前级放大器(在 YU4/YU6 上)。这些产品更可能与 Audioengine 的 HD4 和 A5+ 竞争。就小型桌面音箱而言,Kanto 最近发布了ORA系列(在新闻部分提到):Kanto ORA(约 $349)是一款高端 3 英寸单元音箱,内置 DSP 和更强大的功放。它的定价略高于 A2+。据新闻资料介绍,ORA 旨在以紧凑的体积实现更接近录音室监听音箱的声音,拥有100W 总 D 类功率,以及在同体积下非常深沉的低频表现 [90]ORA 4是 4 英寸版本,适合需要更大音箱的人。虽然 ORA 的价格更高,但这表明厂商已经意识到高品质桌面音箱的市场需求。Audioengine 的 A2+ 在这里依然有很强的竞争力——它有更长的市场口碑和 A/B 类功放的细腻调音,而 ORA 则强调强劲功率和 DSP 校正。
  • 漫步者有源音箱:漫步者提供了许多型号,通常价格亲民。常见的对比对象是Edifier R1280DB/R1280T(这些是售价约130-150美元的2.0音箱,配有4英寸低音单元)。这些音箱比A2+便宜很多,而且由于低音单元和箱体更大,低频表现更强。它们甚至配有遥控器和音调控制。不过,漫步者的清晰度和立体声成像通常比A2+略逊一筹。它们非常适合日常使用或电视,但音频发烧友常觉得其中频有些浑浊,高频细节也不够丰富。漫步者还有中高端产品,比如S1000MKII(400美元)或S2000Pro(450美元),这些型号配备了更高端的单元和高音喇叭;它们的音质实际上可以很好地竞争,但体积更大(且更贵)。在小型音箱类别中,漫步者的MR4(150美元的2.0“监听音箱”)和G2000(100美元的游戏音箱)也经常被提及——同样,它们的整体精致度都不及A2+,但价格更低。所以如果预算有限,漫步者是首选,但如果以“每美元音质”为标准,A2+依然有竞争力,因为它听起来像更高价位的产品。
  • Vanatoo Transparent Zero (T0):这款音箱很有意思,因为Vanatoo(一个小众发烧品牌)专门面向桌面音响发烧友。Transparent Zero最初售价约359美元(新版“Zero Plus”约399美元)。这些音箱体积略大(带有无源辐射器),并采用大量DSP技术,使得这款小音箱能实现极其平坦且延展的频响——低频可下探至50Hz左右且有可用输出,并配有可调EQ开关。它们还内置DAC、蓝牙,甚至有光纤输入。在声音表现上,许多对比过Vanatoo T0和Audioengine A2+的人会承认,Vanatoo能带来更深的低频和更大的输出——本质上听起来像更大的系统。例如,一位Head-Fi用户表示Transparent Zero在纯性能上“远胜于Audioengine A2+” [91]。缺点是:Vanatoo的设计偏实用主义(黑色方盒子外观),且不易购买(由于产量小经常缺货)。价格也更高。因此,虽然Vanatoo T0可能是微型音箱领域的音质之王,但A2+在外观上更胜一筹,也更受日常听音用户欢迎(有些人觉得Vanatoo的声音调校过于理性,不适合休闲听音)。
  • Onkyo GX-10DB / GX-30ARC: 这两款Onkyo音箱于2025年新发布,是该品牌试图进入PC音箱领域的尝试 [92] [93]。GX-10DB(199美元)和GX-30ARC(299美元)的定价正好夹在A2+之间。Onkyo的做法很有意思:GX-30ARC(299美元型号)配备了HDMI-ARC输入,目标是与电视或显示器配合使用,并支持蓝牙5.3。它的体积略大(配有4英寸低音单元),甚至还带有无线遥控器,更像是桌面与书架音箱的混合体。我们目前还没有大量评测,但Onkyo在音频领域的底蕴意味着这些产品可能会成为有力的竞争者。不过,作为Onkyo在该细分市场的第一代产品,它们还没有A2+那样经过验证的口碑。A2+目前可能依然是更稳妥的选择,但看到更多品牌关注这一需求,确实令人欣慰。
  • 其他: 其他竞争对手包括Klipsch ProMedia 2.1(一套经典的2.1音箱,约130美元,配有低音炮,非常适合游戏和电影,但中高频表现不够细腻)、Bose Companion系列(以易用性著称,但准确性一般),以及像Presonus ErisKRK Rokit 4这样的录音室监听音箱。这些监听音箱通常能提供非常中性的声音和不错的性价比,但通常缺乏便捷功能(没有蓝牙/DAC,需要音频接口或音量旋钮)。例如,一对IK Multimedia iLoud Micro Monitors(约350美元)经常被称赞——它们和A2+一样非常小巧,面向音乐人,拥有极其平直的频响和内置DSP。它们在音频准确性上确实能挑战A2+,但外观更偏工具型,仅适合近场聆听。

对比之下,很明显Audioengine A2+占据了一个绝佳的中间地带。它不是最便宜的,也不是最贵或规格最高的;而是在音质、做工和功能之间实现了少有的平衡。这也是A2+在对比中常常胜出的原因——它是一款“全能型”产品,既能满足技术参数爱好者(如aptX HD、24位DAC等),也能让普通用户满意(易用性和悦耳的声音)。正如一位Reddit网友在讨论中简明总结:“很明显[Vanatoo] T0是整体最好的音箱,但A2+是性价比最优的选择”。这种观点反映了A2+已成为小型有源音箱的标杆

新款与即将发布的音箱(Audioengine及其竞争对手)

2025年的市场格局变化很大——Audioengine及其竞争对手都在推出更新和新型号,以吸引音频爱好者的关注。以下是一些与A2+及其同类产品相关的重要新闻和即将发布的新品

  • Audioengine “年度色”特别版: Audioengine 已经形成了为其产品推出限量版配色的传统。2024年,他们推出了哑光蓝版本的A2+;而2025年,哑光绿成为了年度色 [94] [95]。公司表示,这一项目“体现了我们致力于打造不仅音质出色,同时还能提升任何空间视觉美感的家用音乐系统” [96]。人们对这些配色的热烈反响表明,市场上确实存在将音响设备作为装饰或个人风格表达的需求。哑光绿A2+于2025年3月初发布,正如报道所述,很快就成为了Audioengine粉丝的抢手货。紧接着,在2025年7月,Audioengine庆祝其20周年纪念(该品牌创立于2005年前后),推出了哑光橙色A2+周年纪念版 [97]。橙色版本仅限量250台,每台都由创始人亲自编号并签名 [98]。虽然在功能上与A2+ Next Gen完全相同,但采用了特别包装,是一款收藏品(正如一篇打趣的文章所说,本质上是“新涂了一层交通锥色的外衣” [99])。这些限量配色通常很快售罄,但它们制造了话题,也展现了Audioengine在设计上的乐趣。
  • 全线产品的下一代升级: 2025年不仅仅是A2+获得了升级。2025年5月,Audioengine发布了HD4 Next Gen [100]。HD4最初是在几年前推出,定位于桌面音箱和书架音箱之间,而Next Gen升级为其带来了支持aptX Adaptive的蓝牙5.3(Adaptive是一种根据连接状况自动调整音质的新编解码器)以及USB-C连接,与A2+的升级类似 [101]。HD4的价格依然在429美元左右,对于想要比A2+更强低音/输出的用户来说很有吸引力。随后在2025年8月HD3 Next Gen发布 [102] [103]。至此,三款产品都完成了升级:A2+、HD3、HD4都配备了现代化输入和高解析度DAC。HD3 Next Gen售价保持在约359美元,并提供三种外观(哑光黑、胡桃木和钢琴白) [104]。Audioengine的升级方式是渐进式的——这些“Next Gen”型号外观与之前相同,确保配件(支架等)依然适用,但内部硬件已全面升级。同样值得一提的是,Audioengine还升级了部分无线适配器:例如,他们在2025年1月宣布了B1 Bluetooth Receiver Next Gen,支持aptX Adaptive [105]——这不是音箱,但显示了品牌在全线产品中采用最新蓝牙技术的决心。
  • 竞品发布: 2024–2025年期间,多家竞争对手也推出了新款桌面音箱,引发关注:
      Kanto ORA & ORA 4:如前所述,Kanto 的新 ORA 系列于 2025 年 5 月在慕尼黑 High End 音响展上亮相。标准版 ORA 是一款紧凑型音箱,定位类似于 Audioengine 的 HD3/A2+,但具有更高的功率输出,并强调“录音室级音质”。它配备了一个可选低音炮插孔(就像 Audioengine 的 RCA 输出一样),并可选配定制桌面支架。更大的 ORA 4 则通过 4 英寸低音单元实现更强劲的声音。Kanto 还推出了 Uki(一套非常实惠的 $199 迷你音箱系统,支持真无线立体声)和 Ren(一款高端 $599 音箱,带有 HDMI-ARC),显示出其在不同价格区间的全面布局。售价 $349 的 ORA 从高端对 A2+ 发起挑战——音频社区的初步反馈认为 ORA 在同等体积下拥有出色的清晰度和低音,但它能否取代 A2+ 的人气,还要看消费者的口味(以及它比 A2+ 贵 $70)。
    • Onkyo 创作者系列: Onkyo 在 2025 年初推出 GX-10DB 和 GX-30ARC,让许多人感到惊喜 [106] [107]。这值得关注,因为 Onkyo 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日本高保真音响公司,但他们已经多年没有以自家品牌生产电脑音箱(其家庭影院部门也经历了变动)。创作者系列面向内容创作者和希望桌面获得好声音的日常用户。GX-10DB 是较小的型号(3 英寸低音单元,规格可能类似于 A2+),售价 199 美元,而 GX-30ARC 配备 4 英寸低音单元和 HDMI-ARC 输入,售价 299 美元 [108]。两款产品都计划于 2025 年 3 月发货 [109]。目前评测还在陆续发布,但配备 HDMI 可能会成为那些希望 PC 和电视通用音箱用户的一个差异化亮点。至于纯音质表现,我们还需观察 Onkyo 的调音是否能与 Audioengine(A2 系列 15 年+ 进化)的细腻度相媲美。尽管如此,这仍是令人兴奋的进展,表明主流音响公司也看重桌面音频市场——对消费者来说是利好。
    • 其他高保真品牌: 另一个趋势是传统高保真品牌也开始尝试桌面音箱或一体化系统。例如,Klipsch 与 Onkyo 的母公司合作,并在这些产品中有一定参与。KEF 于 2022 年发布了第二代 KEF LSX II(一对无线高保真音箱,价格约 1400 美元,定位更高端),并在 2025 年继续将其作为高端桌面或书架解决方案进行推广。Edifier 推出了名为 Airpulse 的子品牌(由 Phil Jones 设计),生产如 A100(799 美元)等高端桌面音箱。甚至连 Bose 近年来也推出了 Companion 50 等产品,以更新其老化的 PC 音箱产品线。这些产品都没有直接威胁到 A2+ 所处的细分市场(要么定位太高端,要么太大众化且高保真资历不足),但这反映出一个趋同趋势:人们越来越愿意为个人聆听投资更好的音箱,无论是在电脑前、家庭办公室还是小型生活空间。
  • 潜在即将推出的型号: 展望未来,可以推测 Audioengine 可能最终会为 A5+ 或 HD6 升级更先进的无线技术(比如 aptX Adaptive 或 Wi-Fi 流媒体),因为这两款目前还没有“Next Gen”标签。此外,鉴于年度色彩计划的成功,我们很可能会看到2026 年度色彩版本——也许是另一种大胆配色——并可能为其他型号推出限量版(比如想象一下独特配色的 HD3 等)。Audioengine 也已扩展到配件领域(如 USB DAC、无线发射器,甚至过去还推出过耳机),因此任何相关新消息都可能与 A2+ 所在的生态系统相呼应。

总的来说,2025年是桌面音频充满活力的一年。Audioengine A2+(哑光绿色)正处于众多发展趋势的交汇点:它代表了一款经过完善、并为现代需求做出轻微更新的设计,顺应了美学定制(限量配色)的潮流,同时也面临着不断推动其保持卓越的新对手。对消费者来说,好消息是选择比以往更多——但A2+依然凭借Audioengine一贯的品质和扬声器本身的均衡表现,赢得了顶级之选的口碑。

结论

这款Audioengine A2+(哑光绿色)正好体现了我们在2025年对桌面音箱的期待:丰富的高保真音质、多样的连接方式,以及一丝个人风格——而价格依然让人觉得物有所值。限量版配色的吸引力和由此带来的关注度进一步丰富了A2+的传奇,但即使抛开外观,这款产品本身在同类中依然出类拔萃。

凭借最新的Next Gen升级,A2+可以自信地适配任何现代设备——无论是通过aptX-HD蓝牙无线串流高解析度歌单,还是作为电脑的USB声卡,亦或是作为黑胶唱机和游戏主机的音频中枢。无论是专业评测者还是普通用户,都称赞它的清晰度、声场和令人惊喜的低音,尤其是考虑到体积。虽然它不是那种能让窗户震动的系统(本来也不是为此设计),但它实现了微妙的平衡,让音乐变得愉悦且引人入胜,无需任何调校或额外设备。

尤其是哑光绿色版本,展现了Audioengine对音箱不仅仅是实用箱体,更可以成为你家居和自我表达的一部分的理解。它是一个话题之作——一件小众稀有、又能在你按下“播放”时带来出色音质的产品。如果你不喜欢绿色,A2+依然有经典配色可选,或者你也可以期待下一款年度流行色。

竞争日益激烈,但Audioengine对渐进式改进的坚持(如全线Next Gen升级所见)让A2+依然屹立不倒。Kanto的ORA或Onkyo的GX系列等新挑战者为买家带来更多选择,但A2+依然是高端小型音箱的标杆。值得注意的是,距离最初A2发布已近18年,其核心设计依然不过时,并持续获得 [110] [111]的好评。这足以说明Audioengine在定义这一产品类别上的成功。

对于现在正在选购桌面音箱的人来说,Audioengine A2+绝对值得列入候选清单。如果你能入手一对哑光绿色限量版,你将拥有一款不仅提升音频体验、而且独一无二的产品。最终,A2+哑光绿色带来了有内涵的时尚——这种结合在科技产品中和限量配色一样罕见。

来源:本报告中的信息基于专家评测、产品公告,以及来自Audioengine和其他可信渠道的官方规格,包括eCoustics [112] [113]、Gear Patrol [114] [115]、TechRadar [116]、Sound & Vision [117]、APH Networks [118],以及Audioengine官方发布的内容 [119] [120]等。这些来源已在文中引用以供参考。

Audioengine A2+ Desktop Speaker Review

References

1. www.gearpatrol.com, 2. www.gearpatrol.com, 3. www.ecoustics.com, 4. www.ecoustics.com, 5. www.bhphotovideo.com, 6. www.bhphotovideo.com, 7. www.amazon.com, 8. www.soundandvision.com, 9. www.techradar.com, 10. www.techradar.com, 11. www.techradar.com, 12. www.soundandvision.com, 13. twitteringmachines.com, 14. www.gearpatrol.com, 15. www.gearpatrol.com, 16. aphnetworks.com, 17. www.amazon.com, 18. www.amazon.com, 19. www.gearpatrol.com, 20. www.ecoustics.com, 21. gearspace.com, 22. www.gearpatrol.com, 23. www.gearpatrol.com, 24. www.gearpatrol.com, 25. press.starscreamcommunications.com, 26. www.gearpatrol.com, 27. www.gearpatrol.com, 28. www.gearpatrol.com, 29. www.gearpatrol.com, 30. www.gearpatrol.com, 31. www.gearpatrol.com, 32. www.bhphotovideo.com, 33. www.techradar.com, 34. www.amazon.com, 35. www.bhphotovideo.com, 36. www.bhphotovideo.com, 37. www.ecoustics.com, 38. www.ecoustics.com, 39. www.ecoustics.com, 40. www.ecoustics.com, 41. www.ecoustics.com, 42. www.bhphotovideo.com, 43. www.bhphotovideo.com, 44. www.bhphotovideo.com, 45. www.bhphotovideo.com, 46. www.bhphotovideo.com, 47. www.ecoustics.com, 48. www.soundandvision.com, 49. www.soundandvision.com, 50. twitteringmachines.com, 51. twitteringmachines.com, 52. twitteringmachines.com, 53. www.ecoustics.com, 54. www.ecoustics.com, 55. www.bhphotovideo.com, 56. www.bhphotovideo.com, 57. www.soundandvision.com, 58. www.soundandvision.com, 59. www.soundandvision.com, 60. twitteringmachines.com, 61. twitteringmachines.com, 62. www.techradar.com, 63. aphnetworks.com, 64. aphnetworks.com, 65. www.soundandvision.com, 66. www.soundandvision.com, 67. www.ecoustics.com, 68. www.ecoustics.com, 69. aphnetworks.com, 70. www.audiosciencereview.com, 71. www.gearpatrol.com, 72. www.gearpatrol.com, 73. www.gearpatrol.com, 74. www.gearpatrol.com, 75. www.techradar.com, 76. www.soundandvision.com, 77. www.techradar.com, 78. twitteringmachines.com, 79. audioengineeu.com, 80. www.ecoustics.com, 81. www.gearpatrol.com, 82. www.gearpatrol.com, 83. www.gearpatrol.com, 84. www.gearpatrol.com, 85. www.gearpatrol.com, 86. www.ecoustics.com, 87. www.gearpatrol.com, 88. aphnetworks.com, 89. aphnetworks.com, 90. www.amazon.com, 91. www.head-fi.org, 92. www.gearpatrol.com, 93. www.gearpatrol.com, 94. www.gearpatrol.com, 95. www.gearpatrol.com, 96. www.gearpatrol.com, 97. www.ecoustics.com, 98. www.ecoustics.com, 99. www.ecoustics.com, 100. www.gearpatrol.com, 101. gearspace.com, 102. www.gearpatrol.com, 103. www.gearpatrol.com, 104. www.gearpatrol.com, 105. audioengine.com, 106. www.gearpatrol.com, 107. www.gearpatrol.com, 108. www.gearpatrol.com, 109. www.gearpatrol.com, 110. www.ecoustics.com, 111. www.ecoustics.com, 112. www.ecoustics.com, 113. www.ecoustics.com, 114. www.gearpatrol.com, 115. www.gearpatrol.com, 116. www.techradar.com, 117. www.soundandvision.com, 118. aphnetworks.com, 119. www.ecoustics.com, 120. gearspace.com

Black Moon Sparks Cosmic Show: Meteors, Planet Parade & Auroras on Aug 24–25, 2025
Previous Story

黑月引发宇宙盛宴:2025年8月24–25日流星雨、行星连珠与极光

Nikon NIKKOR Z 24-70mm f/2.8 S II – In-Depth Report and Comparison to Canon and Sony 24-70mm Lenses
Next Story

尼康 NIKKOR Z 24-70mm f/2.8 S II 深度评测及与佳能、索尼 24-70mm 镜头对比

Related Articles

Go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