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Meta通过MovieGen驱动的消费级AI工具扩展,Meta AI移动应用和网站的视频编辑生成功能允许用户上传短视频并应用AI提示词实现换装、背景与灯光等特效,未来还将支持自定义文本提示以实现更高控制。
- 7月1日的Conversations大会,WhatsApp宣布扩展企业级Business AI助手,能够在对话中处理客户咨询并给出个性化产品推荐,未来计划在墨西哥扩展并设想实现云端语音通话支持。
- 6月推出的Oakley Meta Glasses获得进阶,Ray-Ban智能眼镜的软件升级后配套应用改名为Meta AI app,支持信息获取和免提记录等功能。
- 7月中旬,Meta与AWS宣布基于Llama 2的生成式AI初创企业生态里程碑计划,为30家初创企业提供6个月工程支持与20万美元的云基础设施额度。
- 7月,Meta在非洲推出Llama Impact Accelerator,6月在尼日利亚、肯尼亚、塞内加尔和南非启动,持续至2025年底,提供无股权资助、指导与培训以满足本地需求。
- 在广告领域,Meta在戛纳国际创意节前后预告广告主生成式AI时代,能够自动生成大量广告变体并推出机会评分系统以评估创意质量并提供优化建议。
- Meta AI研究实验室在七月继续突破,FAIR团队推出通过视频训练学习物理和常识的世界模型V-JEPA 2,使机器人能够预测物理结果并在行动前进行推理。
- 7月,扎克伯格宣布成立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Alexandr Wang出任首席AI官并协同Nat Friedman与Daniel Gross等人,Meta对Scale AI的投资高达约143亿美元并获得49%股权。
- Meta宣布将投入数千亿美元用于新AI数据中心与计算基础设施,7月财报显示AI基础设施支出显著增加,公司目前运营着超过100万个GPU核心,计划于2026年上线新的AI超级计算集群。
- 在监管与隐私方面,Meta拒绝签署欧盟新的自愿性AI行为准则并与欧洲监管机构产生冲突,同时更新隐私政策允许使用公开的Facebook/Instagram帖子进行AI训练,引发数据同意等问题。
2025年7月对Meta的AI事业来说是风起云涌的一个月。公司推出了创新的消费级AI工具,宣布了重大合作与投资,取得了研究里程碑,同时也应对了监管阻力和安全恐慌。下面,我们将梳理2025年7月Meta AI领域的最大新闻——从全新AI助手和Llama模型计划,到企业功能、实验室变动和争议——并附上Meta高层及行业专家的见解。
AI助手和消费工具走向主流
Meta在将AI直接带给用户方面取得了进展。月初,公司扩展了Meta AI,其消费级助手,通过Meta AI移动应用和网站视频编辑生成功能,让用户可以使用。该工具允许任何人上传一段短视频,并应用预设的AI“提示词”对其进行彻底改造——更换服装、背景、灯光等[1]。该功能由Meta的MovieGen研究模型驱动,实质上提供了一键特效,例如,用户可以将雨天自拍视频变成梦幻柔焦场景,或将自己重新想象为漫画角色[2] [3]。Meta称这只是其在各应用中实现强大AI视频生成的“第一步”,并暗示今年晚些时候,用户将能应用自定义文本提示,实现更高的控制力[4]。
Meta 的热门消息和社交平台也迎来了由 AI 驱动的增强功能。WhatsApp 宣布扩展其面向企业的 “Business AI” 助手,用于与客户聊天[5]。在 7 月 1 日的 Conversations 大会上,Meta 展示了一款 AI,可以在 WhatsApp 对话中处理客户咨询并做出个性化产品推荐,甚至在购买后跟进用户[6][7]。这个 AI 礼宾助手旨在帮助企业应对激增的客户消息——随着更多商业活动转向聊天应用,这一需求日益增长。Meta 表示,正在部分市场测试这些 AI 代理(很快将在墨西哥扩展),并设想它们最终也能处理语音通话[8][9]。相关更新中,WhatsApp 的企业平台很快将支持基于云的语音和视频通话,为未来 AI 语音支持铺平道路[10]。
在 AR 领域,Meta 继续将 AI 融入其可穿戴设备。继 6 月推出 Oakley Meta Glasses——一款内置 AI 功能的高性能智能眼镜系列[11]——之后,Meta 现有的 Ray-Ban 智能眼镜也获得了软件升级。Ray-Ban 眼镜的配套应用已更名为 Meta AI app,凸显了 Meta 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无处不在 AI 助理的愿景。用户可以让眼镜的 AI 提供信息或免提记录瞬间,展示了 Meta 力图将其 AI 助理融入屏幕和“智能”配件的努力。
企业级 AI 与 Llama 合作伙伴关系
对于企业和开发者来说,七月带来了重要的Meta AI举措。七月中旬,Meta与亚马逊云服务(AWS)宣布达成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加速基于Meta开源Llama模型的生成式AI初创企业的发展[12]。该计划在AWS纽约峰会上发布,将挑选30家有潜力的初创企业,并为每家企业提供为期六个月的工程支持,以及20万美元AWS云基础设施额度[13]。其目标是通过降低初创企业获取算力和专业知识的门槛,快速推动基于Llama 2(Meta的大型语言模型家族)的企业级应用生态系统。“我们与Meta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次Llama合作的目标,是让创业者能够利用Llama模型打造变革性的AI产品,”AWS初创企业负责人Jon Jones表示[14]。Meta AI合作副总裁Ash Jhaveri也表示,初创企业是科技领域最具创造力的力量之一,并预测这一批企业将“突破边界……以大胆且出人意料的方式塑造AI的未来”[15]。这一举措——实际上是一个Llama初创企业加速器——使Meta能够通过围绕其模型培育开发者社区,挑战专有AI平台的地位。
Meta 也在努力扩大 Llama 的全球影响力。虽然美国的 Llama 加速器项目已开放申请,Meta 今年 6 月还在四个非洲国家(尼日利亚、肯尼亚、塞内加尔、南非)推出了 Llama Impact Accelerator,以支持具有社会影响力的 AI 解决方案 [16] [17]。该项目将持续到 2025 年底,为利用 Llama 满足本地需求(如农业、健康和教育)的非洲初创企业提供无股权资助、指导和培训 [18] [19]。Meta 非洲公共政策总监 Balkissa Idé Siddo 指出:“非洲不仅是未来,更是充满希望和潜力的现在”,并强调开源 AI 能够为多元社区 democratize innovation [20]。这些举措共同表明,Meta 正在加码 open AI ecosystems,将 Llama 打造成全球创业者的首选基础模型——同时成为 OpenAI 等封闭模型竞争对手的有力对手 [21] [22]。Meta 的支柱广告业务同样正在注入 AI 元素。在戛纳国际创意节(就在七月前几天),该公司预告了“广告主生成式 AI 的下一个时代”,承诺让品牌能够大规模生产个性化广告创意 [23]。在实际操作中,Meta 正在构建工具,能够自动生成无数广告变体——图片、文案,甚至短视频——针对不同受众量身定制,全部由其生成式 AI 驱动。这一举措预示着一个未来:营销活动将由 AI 动态优化,为每位观众提供独特、精准的内容。正如 Meta 所说,AI 正在从后台生产辅助工具演变为 “战略性差异化因素”,为代理机构和营销人员赋能 [24]。为帮助广告主提升表现,Meta 还推出了 “机会评分”系统,利用 AI 评估广告创意质量并提出优化建议 [25]。这些更新强调,AI 驱动的个性化将在 Meta 平台的商业和营销中变得至关重要。
Meta AI 研究实验室的突破
在研究方面,Meta 的 AI 实验室在七月继续追逐雄心勃勃的里程碑。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专注于实现 CEO 马克·扎克伯格所称的 “高级机器智能”——即接近或超越人类能力的人工智能。就在几周前,Meta 的基础 AI 研究(FAIR)团队推出了 V-JEPA 2,这是一种通过视频训练学习物理和常识的“世界模型”AI [26] [27]。V-JEPA 2 使机器人能够预测物理世界中的结果,并“在行动前思考”,标志着 AI 在具备类似人类直觉理解物体和环境行为方面取得了进展 [28] [29]。虽然这一突破发生在六月,但其影响延续到了七月,研究人员开始在 Meta 随模型发布的新基准上评估 V-JEPA 2 [30] [31]。通过开源这些基准和模型,Meta 表达了其持续与社区共享基础 AI 工具的承诺——这一理念由首席 AI 科学家 Yann LeCun 倡导。LeCun本人因对当今AI局限性及Meta发展路线的坦率评论引发关注。在巴黎的一场科技会议上,LeCun认为当前的大型语言模型“基本无法”真正理解物理现实、持续记忆或规划复杂行动——至少无法超越“非常表面、近似的方式”[32] [33]。他对业界对LLM的炒作持怀疑态度,反而强调Meta专注于多模态AI,能够像人类一样感知和推理世界。“我们如何构建能够理解物理世界……能够推理和规划的AI系统?”他发问,并表示这些正是Meta追求的人类级智能的支柱[34]。LeCun指出,Meta的愿景“一直是实现并超越人类智能”,并暗示经过多年的基础研究,团队现在“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有了更清晰的愿景”[35]。他的评论强调了Meta对通过世界模型、模拟和具身化学习的AI的长期押注——这与竞争对手以语言为中心的方法形成互补。
7月,Meta也在准备分享更多内部研究。公司重点介绍了即将发布的论文(例如关于教语言模型推理的研究,计划于2025年7月发布[36]),并持续将创新成果整合进产品。例如,Meta在音视频对话代理(被称为“无缝交互”)方面的工作——让AI虚拟人能够展现逼真的语音和手势——正为未来的AR/VR体验提供支持[37]。而Meta的多模态生成模型(涵盖文本、图像、音频和3D)则直接赋能了前述视频编辑器等消费级功能[38]。简而言之,Meta的研究实验室正步入正轨,在世界建模和生成式AI方面的突破正转化为面向用户的实际工具。
“超级智能”雄心与人才争夺战
也许最重要的进展是Meta全力以赴推动构建下一代AI 超级系统——以及随之而来的激进招聘。7月中旬,马克·扎克伯格正式宣布成立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这是一个专注于开发“超越人类能力”的AI模型(在推理和解决问题方面)的新部门[39]。为领导这一工作,Meta展开了一场广为人知的招聘狂潮,从竞争对手OpenAI、Google DeepMind、Anthropic等公司挖走顶尖AI科学家。新招募成员名单堪称AI人才的“名人录”:25岁的Scale AI首席执行官Alexandr Wang加入Meta,担任首席AI官,与团队共同领导超级智能项目,此前Meta对其初创公司投资高达143亿美元(获得Scale 49%的股份)billion[40][41]。前GitHub首席执行官Nat Friedman和Safe AI联合创始人Daniel Gross也与Wang一起担任联合负责人【43†L194-202】[42],此外还有至少六位来自OpenAI的高级研究员——包括曾参与构建GPT-4和多模态系统的专家——以及来自苹果和Anthropic的知名AI负责人[43][44]。
这场招聘狂潮是Meta毫不掩饰地试图缩小与OpenAI和Google在“前沿模型”竞赛中的差距。路透社审阅的一份内部备忘录坦率地承认,Meta自己的Llama 4模型与竞争对手相比“表现不佳”,促使扎克伯格加大了对人才的争夺[45][46]。首席执行官承诺将投入“数千亿美元”用于建设大规模新的AI数据中心和计算基础设施,以支持这一努力[47]。在本月中旬的一次坦率对话中,扎克伯格解释了为何顶尖研究人员纷纷跳槽到Meta的AI实验室:除了令人咋舌的薪酬(传闻报价高达1亿美元),他表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你作为研究员可以拥有更大的影响力。你拥有更多的算力”[48]。扎克伯格指出,在Meta,AI科学家们的团队成员“最少”但拥有最多的GPU——这意味着可以无与伦比地接触到最前沿的硬件。他强调道,“每位研究员拥有最多算力绝对是一个战略优势……不仅有利于开展工作,也有助于吸引最优秀的人才”[49]。换句话说,Meta通过实际上为他们提供了算力的空白支票,以及在科技巨头内部的初创公司式环境,来吸引人才。
这些激进的策略并未被忽视。OpenAI的首席研究官Mark Chen在同事纷纷跳槽至Meta后感叹道:“有人闯进了我们的家,偷走了东西”——这是对Meta挖角行动的尖锐比喻[50]。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则称Meta的招聘狂潮“有些令人反感”,并警告这可能引发文化问题,尽管他也坦言AI人才竞争“还会变得更疯狂”[51]。这些反应凸显了Meta已经扭转了局面——从一年前被视为AI领域的“弱者”,到如今大举挖角业内顶尖人才。Meta大胆押注,认为组建这支“梦之队”并为其提供无限资源,将在“个人AI”或AGI领域实现突破,超越竞争对手的成就。扎克伯格暗示,他“完全致力于让Meta在开发超人类AI方面引领潮流”,并称这是“人类新时代的开端”[52]。Meta的巨额投资和重组能否取得回报尚需时间检验,但2025年7月将被铭记为Meta公开宣称AI领域开战的月份——背后是巨额资金和顶尖人才的支持。
合作、投资与战略举措
除了与AWS的合作和与Scale AI的交易外,Meta在7月还采取了其他战略行动。公司与微软在Llama项目上的合作(可追溯到2023年Llama 2的发布)持续进行,Meta通过Azure和Windows分发其模型获益良多。还有报道称,Meta正寻求更多云合作伙伴,以增强其AI训练能力,因为其内部对GPU集群的需求激增。在公共部门,Meta已开始向美国政府提供部分AI服务[53],并积极在全球范围内向政策制定者宣传开源AI的优势。公司认为,像Llama这样自由开放的模型能够促进创新和经济增长——这一论调也被用来与封闭模型的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Meta在人工智能上的巨额支出也引起了华尔街的关注。7月底,在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中,Meta报告称,由于AI基础设施的建设,资本支出大幅增加。扎克伯格告诉投资者,公司目前运营着超过一百万个GPU核心,并正在建设新的AI超级计算集群,计划于2026年上线[54]。他将这些投资描述为保持Meta处于前沿的关键:“今年将成为AI的决定性一年……在未来几年,AI将推动我们的核心产品和业务发展,”扎克伯格早前曾写道[55]。事实上,Meta的首席财务官指出,AI的进步(推荐算法、广告定向改进等)已经在Facebook、Instagram以及新兴的Threads应用上提升了用户参与度和收入。总的来说,7月凸显了Meta在AI上的投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并将其视为在社交科技领域实现长期主导地位的关键。
监管斗争与AI争议
没有任何重大的技术推动能够不受审查,Meta 的 AI 之路也不例外。今年七月,Meta 因拒绝签署欧盟新的自愿性 AI 行为准则而与欧洲监管机构发生冲突——这套准则旨在欧盟 AI 法案出台前遏制 AI 风险。Meta 全球事务负责人Joel Kaplan抨击欧盟的准则过于越权。“欧洲在 AI 问题上正走在错误的道路上,”Kaplan 写道,他认为该准则“为模型开发者带来了许多法律不确定性,并且采取了远超 AI 法案范围的措施”[56]。他警告称,如此强硬的措施将会“扼杀欧洲前沿 AI 模型的开发和部署”,并阻碍该地区在 AI 经济中的竞争力[57]。Meta 的立场使其与部分同行产生分歧——例如,OpenAI 同意签署欧盟准则。但 Meta 与 Google、芯片制造商 ASML 以及空中客车等公司站在一起,表达了对欧洲做法可能损害行业的担忧[58]。这种紧张局势凸显了日益激烈的政策辩论:Meta 正在推动其开源、鼓励创新的叙事,而监管机构则寻求对强大 AI 进行更严格的监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将影响 Meta 在关键市场的运营。(值得注意的是,Meta 还在欧洲更新了其隐私政策,以允许使用公开的 Facebook/Instagram 帖子进行 AI 训练——这一举措于六月下旬生效,并引发了有关数据同意的问题[59][60])。
在国内,Meta致力于在一次AI隐私风波后重建用户信任。今年7月中旬,有消息曝出Meta AI聊天应用中存在一个现已修复的漏洞,该漏洞可能允许外部人员窥视用户的私人AI对话[61]。一位安全研究人员发现了这样一个缺陷:只需更改应用网络流量中的ID号,就能返回他人的聊天记录——即使那段对话被标记为私密。实际上,该应用未能验证对话请求是否来自原作者,这意味着攻击者可以递增对话ID,从而获取他人的提问和AI生成的回复[62][63]。Meta早在2025年1月就悄悄修补了这个问题,并表示未发现有滥用证据[64]。然而,7月的曝光(研究人员因此获得了1万美元漏洞奖励)成为了AI数据安全的警钟。此前还发生过类似事件,许多Meta AI应用用户并未意识到他们分享的对话默认会显示在公共信息流中[65]。这些事件共同引发了人们对社交平台上与生成式AI“私密”互动到底有多私密的担忧——这是Meta在鼓励更多用户使用其AI助手时必须解决的问题。Meta对此回应称,重申安全指南(例如,敦促用户不要与任何AI分享敏感个人信息[66]),并强调随着其AI产品的发展,安全和隐私功能将持续改进。
展望未来
2025年7月凸显了Meta在其业务的各个方面“全力投入”AI。在一个月内,公司推出了面向消费者的AI功能以保持用户粘性,为企业赋能全新AI工具,通过Llama合作推动开源采纳,并通过巨额投资和重量级人才招聘,将自己重新定位为AI研究的前沿。马克·扎克伯格明确表示,他希望Meta在下一代AI时代中引领步伐——即使这意味着会得罪监管者或竞争对手。正如Meta首席科学家Yann LeCun所说,公司的目标无异于“开辟通往人类级AI……及更远目标的道路”[67]。
当然,实现这一愿景也将面临挑战。Meta必须证明其开源战略能够与强劲的盈利能力共存,其AI模型既能被广泛使用又能得到负责任的治理,并且其巨额投入能够带来竞争性突破。公司还需将AI无缝整合进用户体验——让这项技术像新Meta AI助手所追求的那样,成为一个有用的朋友,而不是隐私威胁或噱头。7月的争议表明,Meta必须在创新与监管之间走钢丝。
不过,如果说本月新闻轰炸中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Meta视AI为其未来的关键。高管们公开称AI为下一个主要平台,类似十多年前的移动转型。随着更多AI驱动产品即将问世——从更智能的眼镜和元宇宙虚拟形象到更具对话性的助手——用户和开发者都可以期待Meta在未来几个月带来更多AI惊喜。随着公司以大胆押注和激进宣言领跑,2025年7月将被视为Meta AI雄心真正提速的转折点,为塑造明日智能平台的激烈竞赛奠定基础。
来源:
- Meta新闻中心——“WhatsApp为企业推出集中式活动、AI支持等新功能”(2025年7月1日)[68] [69]
- Meta新闻中心——“你现在可以用Meta AI编辑视频了”(2025年6月11日)[70] [71]
- Boot Camp Digital – “2025年7月数字营销新闻” [72] [73]
- European Business Review – “Meta与AWS推出项目,助力使用Llama的AI初创企业” (2025年7月17日) [74] [75]
- About Meta (Newsroom EMEA) – “加速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开源创新” (2025年6月10日) [76] [77]
- 美联社 – “Meta向AI公司Scale投资143亿美元,并招募其CEO加入‘超级智能’团队” [78] [79]
- 路透社 – “扎克伯格的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在硅谷挖走顶级AI人才” (2025年7月17日) [80] [81]
- Windows Central – “马克·扎克伯格称OpenAI和Anthropic的研究人员正在涌向Meta的AI阵营……”(2025年7月15日)[82] [83]
- European Business Review – “Meta拒绝签署欧盟AI准则,称其对行业有害”(2025年7月21日)[84] [85]
- Malwarebytes Labs – “Meta AI聊天机器人漏洞可能让任何人看到私人对话”(2025年7月17日)[86] [87]
References
1. about.fb.com, 2. about.fb.com, 3. about.fb.com, 4. about.fb.com, 5. about.fb.com, 6. about.fb.com, 7. about.fb.com, 8. about.fb.com, 9. about.fb.com, 10. about.fb.com, 11. about.fb.com, 12. www.europeanbusinessreview.com, 13. www.europeanbusinessreview.com, 14. www.europeanbusinessreview.com, 15. www.europeanbusinessreview.com, 16. about.fb.com, 17. about.fb.com, 18. about.fb.com, 19. about.fb.com, 20. about.fb.com, 21. www.europeanbusinessreview.com, 22. apnews.com, 23. bootcampdigital.com, 24. bootcampdigital.com, 25. bootcampdigital.com, 26. about.fb.com, 27. about.fb.com, 28. about.fb.com, 29. about.fb.com, 30. about.fb.com, 31. about.fb.com, 32. apnews.com, 33. apnews.com, 34. apnews.com, 35. apnews.com, 36. ai.meta.com, 37. ai.meta.com, 38. about.fb.com, 39. www.windowscentral.com, 40. apnews.com, 41. apnews.com, 42. www.reuters.com, 43. www.reuters.com, 44. www.reuters.com, 45. www.reuters.com, 46. www.reuters.com, 47. www.reuters.com, 48. www.windowscentral.com, 49. www.windowscentral.com, 50. www.windowscentral.com, 51. www.windowscentral.com, 52. www.windowscentral.com, 53. apnews.com, 54. www.investopedia.com, 55. www.reuters.com, 56. www.europeanbusinessreview.com, 57. www.europeanbusinessreview.com, 58. www.europeanbusinessreview.com, 59. www.ebu.ch, 60. www.ebu.ch, 61. www.malwarebytes.com, 62. www.malwarebytes.com, 63. www.malwarebytes.com, 64. www.malwarebytes.com, 65. www.malwarebytes.com, 66. www.malwarebytes.com, 67. apnews.com, 68. about.fb.com, 69. about.fb.com, 70. about.fb.com, 71. about.fb.com, 72. bootcampdigital.com, 73. bootcampdigital.com, 74. www.europeanbusinessreview.com, 75. www.europeanbusinessreview.com, 76. about.fb.com, 77. about.fb.com, 78. apnews.com, 79. apnews.com, 80. www.reuters.com, 81. www.reuters.com, 82. www.windowscentral.com, 83. www.windowscentral.com, 84. www.europeanbusinessreview.com, 85. www.europeanbusinessreview.com, 86. www.malwarebytes.com, 87. www.malwarebyt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