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尼康对比三款机型:Z9、Z8、Z6 III,分别定位旗舰、高端混合与中端混合。
- Z9与Z8均使用45.7MP堆栈式全画幅传感器,Z6 III使用24.5MP“部分堆栈”传感器,且Z6 III的读取速度较Z6 II快约3.5倍,达到120张/秒连拍。
- Z9/Z8的最高连拍为20fps RAW、30fps JPEG,11MP裁切时可达120fps;Z6 III全分辨率可20fps RAW、60fps JPEG,APS-C裁切下可达120fps JPEG。
- 自动对焦方面,三款相机均具九种主体识别与3D追踪,Z9/Z8在高端场景更具优势,Z6 III通过与旗舰同源的EXPEED 7实现显著提升。
- 视频能力方面,Z9/Z8支持8K RAW(Z9 8K/60p,Z8 8K/60p)与4K/120p,并提供10位 N-Log/HLG 与 ProRes HQ/N-RAW;Z6 III支持6K/60p 12位 N-RAW/ProRes RAW,以及4K UHD 60p与4K/120p、FHD 240p,均有10位 N-Log/HLG。
- 快门与滚动快门方面,Z9/Z8为全电子快门(无机械快门),Z6 III保留机械快门并可选电子前帘/全电子快门,且对1/60s电子闪光同步有支持。
- 取景系统方面,Z9/Z8为3.69M点OLED EVF,几乎无黑屏延迟;Z6 III为576万像素OLED EVF,亮度高达3000–4000尼特,且支持广色域。
- 屏幕设计方面,Z9/Z8配备3.2英寸四轴翻转触控屏,Z6 III为全翻转屏并可前置自拍,更适合视频创作。
- 机身重量与手柄,Z9约1340g、Z8约910g、Z6 III约715g,Z9有内置竖拍手柄,Z8可选MB-N12,Z6 III可选MB-N14以提升竖拍与续航。
- 价格与供货方面,截至2025年8月,Z9官方价约$5,500,当前市场价约$5,200,9月可能涨至$5,899;Z8新机约$3,800–$4,000,9月涨至$4,299;Z6 III约$2,199–$2,399,9月官方$2,699,促销时常见$2,399,库存充足。
概述 – 尼康Z系列旗舰对决
尼康的全画幅微单阵容发展迅速,2025年有三款机型尤为突出:Nikon Z9、Nikon Z8和Nikon Z6 III。这些相机代表了尼康的旗舰和高端产品线,各自有着不同的定位。Z9是毫无妥协的专业旗舰,Z8则将Z9的大部分强大功能装进了更小巧的机身,而Z6 Mark III是一款多功能的中端混合机型,以更低的价格继承了许多高端特性。本对比将深入探讨它们的参数、实际表现、目标用户、(截至2025年8月的)价格、专家观点,甚至尼康Z系列的未来动向。无论你是技术发烧友还是职业摄影师,本指南都能帮助你明确哪款机型最适合你的需求。
主要参数对比
首先,让我们并排看看Nikon Z9、Z8和Z6 III的核心参数:
功能 | 尼康 Z9(旗舰) | 尼康 Z8(高端混合) | 尼康 Z6 III(中端混合) |
---|---|---|---|
传感器与分辨率 | 45.7 MP 堆栈式 CMOS(全画幅) | 45.7 MP 堆栈式 CMOS(与 Z9 相同) | 24.5 MP “部分堆栈” CMOS [1] |
图像处理器 | EXPEED 7 | EXPEED 7 | EXPEED 7 |
ISO 范围 | 64–25,600(可扩展 32–102,400) | 64–25,600(可扩展 32–102,400) | 100–51,200(可扩展 50–204,800) |
连拍速度 | 最高 20 fps RAW,30 fps JPEG;11MP 时 120 fps | 最高 20 fps RAW,30 fps JPEG;11MP 时 120 fps | 最高 20 fps RAW(电子快门),14 fps 机械快门;全分辨率 60 fps JPEG(APS-C 裁切时 120 fps) [2] |
自动对焦系统 | 高级自动对焦,带 3D 追踪;主体识别(人物、动物、交通工具——9 种类型) | 与 Z9 相同(3D 追踪,9 种主体类型) | 继承自 Z8/Z9:9 种主体识别,3D 追踪,改进的低光自动对焦(-10 EV) |
视频能力 | 8K 最高 60p(12 位 RAW);4K 最高 120p;10 位内部 N-Log/HLG | 8K 最高 60p(N-RAW);4K 最高 120p;10 位 ProRes 422 HQ,N-Log/HLG | 6K 最高 60p(N-RAW) [3];4K 最高 120p(6K 超采样);支持 10 位 ProRes 422 和 H.265 |
电子取景器 | 3.69M 点 OLED;无黑屏低延迟显示 | 3.69M 点 OLED;无黑屏低延迟显示 | 5.76M 点 OLED;超高亮度(4000 尼特)和广色域 [4] |
后置 LCD 显示屏 | 3.2 英寸 2.1M 点四轴翻转触摸屏 | 3.2 英寸 2.1M 点双向翻转屏 | 3.2 英寸 2.1M 点全翻转触摸屏 [5] |
机身防抖 | 5 轴 IBIS(与同步 VR 可达约 6 档) | 5 轴 IBIS(与镜头 VR 可达 6 档) | 5 轴 IBIS 额定8.0 档(增强版) [6] |
快门 | 仅电子快门(无机械快门;最短 1/32,000 秒;闪光同步 1/200 秒) | 仅电子快门(无机械快门) | 机械 + 电子快门(机械最高 14 fps) [7] |
存储(卡槽) | 双 CFexpress Type B | 1× CFexpress Type B + 1× SD UHS-II | 1× CFexpress Type B(兼容 XQD)+ 1× SD UHS-II |
电池 | EN-EL18d,内置手柄(约 700+ 张) | EN-EL15c(约 340 张,CIPA);可选手柄 | EN-EL15c(约 360 张,CIPA);可选 MB-N14 电池手柄 |
机身结构 | 专业尺寸镁合金,内置竖拍手柄(1.34 kg) – 旗舰级防护 | 镁合金 + 碳纤维,无内置手柄(910 g);旗舰级防护 | 镁合金 + Sereebo® 碳纤维(758 g);与 Z8 相同级别密封 |
上市价格(美元) | $5,500(2021 年底) | $3,999(2023 年中) | $2,499(2024 年中) [8] |
价格(2025 年 8 月) | 约 $5,200(仅机身) | 约 $3,800(仅机身) | 约 $2,200–2,500(仅机身) |
表格: 截至2025年,尼康Z9、Z8和Z6 III全画幅微单相机的主要规格。
如表所示,这三款相机都采用了尼康最新一代技术(EXPEED 7处理器、高级自动对焦、机身防抖等),但在传感器分辨率、速度、机身设计和价格上有所不同。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析这些差异。
传感器与画质
分辨率与传感器类型:Z9和Z8都采用了4500万像素堆栈式CMOS传感器——这是一款高分辨率且读取速度极快的传感器。堆栈式设计让Z9/Z8能够以极快速度拍摄4500万像素照片,并带来以ISO 64为基础的超宽动态范围。相比之下,Z6 III采用了一块全新的2450万像素“部分堆栈”CMOS传感器 [9]。虽然分辨率大约只有一半,但这块传感器很独特:尼康在传感器顶部和底部增加了额外的读取电路,实现了部分堆栈传感器的速度优势,但成本更低。结果是数据处理速度比以往的2400万像素机型更快——尼康宣称其读取速度比Z6 II快3.5倍,从而实现了以往同级别机型无法达到的120张/秒连拍和6K视频等功能。
尽管分辨率有差距,这三款传感器在各自定位下都能带来出色画质。4500万像素的Z9/Z8传感器非常适合拍摄细节丰富的风光或大尺寸打印,同时依然提供低基准ISO(64)以获得最大动态范围(其设计与尼康Z7系列传感器类似,但读取速度更快)。2400万像素的Z6 III传感器基准ISO为100,基准ISO下动态范围略低(尼康为速度牺牲了一些基准ISO动态范围)。实际使用中,大多数摄影师在常规拍摄中几乎察觉不到画质差异:Z6III“动态范围已经超出大多数人的需求”,其暗部恢复能力的轻微下降只会在极端高动态范围场景(如明亮的日出/日落风光)下才会成为问题。如果你确实需要极高分辨率用于风光或棚拍,Z8/Z9的4500万像素更有优势——否则,Z6III的画质依然表现出色,锐度、色彩和高感表现都很优秀,如今还拥有远超以往2400万机型的速度和自动对焦性能。
ISO与低光表现: 原生ISO范围略有不同。Z9和Z8为ISO 64–25,600(可扩展至32–102,400),而Z6III为ISO 100–51,200(可扩展至50–204,800)。实际拍摄中,三者高感表现相近(都采用了现代BSI传感器和EXPEED 7处理器)。Z6III因像素更大,在极端低光噪点控制上可能略有优势,但差别很小。值得注意的是,Z6III新传感器具备极佳的低光自动对焦灵敏度,最低可达-10 EV,实际上优于旗舰机型(尼康改进了自动对焦电路)。这意味着Z6III在极暗环境(如微弱星光或烛光)下对焦更可靠,这对于中端机型来说非常出色。
特殊模式:三款相机均包含尼康最新的创意选项。例如,Z6III引入了像素位移高分辨率模式,通过移动传感器可合成高达96MP的静态图像——这一功能在Z8/Z9上并未配备。这满足了偶尔需要更高分辨率的风光或产品摄影师。另一方面,Z9/Z8可以拍摄10位HEIF HDR静态照片,并具备基础ISO 64,这在明亮环境下追求最大动态范围时非常有利。总之,如果分辨率至关重要,Z9/Z8胜出;但Z6III的传感器同样表现不俗,还带来了新功能(快速读出、像素位移)。
自动对焦与连拍
尼康在这些机型上的一大进步就是自动对焦(AF)性能。Z9首次搭载了由机器学习驱动的全新AF系统,这一“基因”也延续到了Z8和Z6 III。
AF系统:三款相机均采用尼康的高级主体识别AF,可检测并追踪九种主体类型(人类、狗、猫、鸟、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火车和飞机)。这与尼康备受好评的3D追踪模式结合,可牢牢锁定运动主体。在Z9和Z8上,这一系统堪称变革,让尼康的AF终于与竞品旗舰机型并驾齐驱。Z9的自动对焦“强大且易用,无论拍照还是视频表现都很出色”。Z8则完全继承了这一系统——事实上,“几乎在所有方面,Z8都能媲美Z9”,包括自动对焦和连拍性能。
Z6 III虽然定位为“发烧友”机型,但也极大受益于旗舰技术下放。它采用与Z9/Z8相同的EXPEED 7处理器和AF算法,实现了相较早期Z6机型的巨大飞跃。DPReview表示,“在顶级Z9上开发的处理和AF系统”让Z6III成为“一台真正的全能相机”,并指出其AF已具备同级竞争力。在高难度场景(高速动作、不规则主体)下,Z9和Z8仍略占优势——它们的堆栈式传感器读出速度更快,并且获得了更多固件升级以优化AF。例如,Z8/Z9通过固件获得了专用的飞机和鸟类模式,而Z6III虽有鸟类检测,但并非独立模式。实际使用中,Z6III的自动对焦仅略逊一筹于Z8:“它的自动对焦虽不如出色的Z8那样令人信心十足,但已是巨大进步……在同级中极具竞争力。”。对于大多数用户和大多数拍摄对象,三款相机现在都能快速、准确地对焦,眼部检测对人和动物都很可靠。
连拍性能:这正是传感器差异最明显的地方。旗舰Z9(及Z8)可实现20张/秒RAW连拍(全分辨率45MP RAW图像)并支持追踪对焦,甚至可达30张/秒全分辨率JPEG或120张/秒 11MP裁切JPEG模式,满足极致速度需求。同样重要的是,Z9/Z8拥有超大缓存——Z9可在20张/秒下(高效压缩格式)连续拍摄1000张以上RAW照片而不卡顿,意味着你很难在连拍时“跑赢”它。Z8的连拍速度与Z9一致(20张/秒RAW等),因为它们采用相同的传感器/处理器,尽管Z8机身更小且只有一个CFexpress卡槽,缓存可能略小(但对大多数用途已绰绰有余)。
令人惊讶的是,Z6 III的表现也毫不逊色。得益于其部分堆栈式传感器,它在全 24MP RAW 下可实现机械快门 14 fps和电子快门 20 fps [10]。这已经与几年前许多专业运动相机相当。它甚至可以以全分辨率拍摄60 fps JPEG,或在裁切(APS-C)模式下拍摄120 fps JPEG,并利用预缓存功能捕捉你完全按下快门前的动作 [11]。本质上,Z6III 牺牲了一些分辨率,但获得了速度——“高达惊人的 120fps”可用(有一些注意事项),以及 20fps RAW,这在实际应用中已经足够应对大多数动作场景。评测者发现,只要你搭配“从 Z8 和 Z9 沿用的出色自动对焦系统”,Z6III 在体育运动中能获得“极高的对焦命中率”,使其成为一台名副其实的动作相机。
电子快门 vs 机械快门:Z9 和 Z8 著名地完全没有机械快门——它们完全依赖于快速的传感器读取进行电子快门拍摄。这种设计消除了机械部件,实现了静音拍摄和超高连拍速度(120 fps)。尼康的堆栈式传感器读取速度极快,使 Z9 能以电子方式实现 1/200s 的闪光同步,与机械快门同步速度相当。缺点是在极快运动下可能出现滚动快门畸变,或在某些人造光源下出现条纹;不过,Z9/Z8 的传感器读取速度是全画幅中最快的,将这些问题降到最低。Z6 III保留了机械快门(在某些闪光灯环境下可避免条纹),但也可选择电子前帘或全电子快门以实现静音拍摄。其电子连拍最高为 20 fps RAW,滚动快门现象比堆栈式 45MP 传感器略为明显(例如快速摇动时直线可能会有些弯曲)。不过,尼康在 Z6III 上实现了 1/60s 的电子闪光同步,这意味着 24MP 芯片的读取速度非常快。结论:对大多数用户来说,这三款相机的速度都绰绰有余——除非你真的需要 45MP 的 20 fps 或拍摄职业体育赛事,否则 Z9/Z8 对于动作拍摄来说有些过剩,而 Z6III 的 20 fps RAW 足以捕捉从野生动物到儿童足球赛的关键瞬间。
视频能力
在无反时代,视频对许多用户来说和照片一样重要。这三款相机都是非常强大的视频设备,但面向不同级别的制作需求。
分辨率与帧率:Nikon Z9 是一台视频猛兽——它是尼康首款支持8K录制的相机。开箱即用时可实现8K 30p和4K最高120p。固件更新后可在机内解锁8K/60p RAW。Z9可在机内拍摄12位RAW视频(N-RAW或ProRes RAW),还提供10位ProRes 422 HQ和H.265选项。本质上,它是一台真正的静态/视频混合旗舰机型,没有典型的视频时长限制(Z9没有30分钟上限,并配备先进的散热设计)。Z8几乎继承了所有这些视频规格:同样支持N-RAW格式8K/60p录制,或ProRes 422格式最高8K/30p,以及4K/120p慢动作。事实上,尼康将Z8定位为“终极混合相机”,集强大视频与静态拍摄于一身。主要区别在于体积更小的Z8连续录制时可能续航较短——用户发现在8K或4K/120高码率模式下,Z8大约30-60分钟后可能过热,而Z9更大的机身可持续录制更久。不过,对于大多数项目和4K使用场景,Z8表现良好,并且还配备双USB-C接口(一个用于供电,一个用于数据),以支持视频工作流。
Z6 III,面向发烧友创作者,由于其24MP传感器不支持8K,但仍可实现令人印象深刻的6K/60p 12位N-RAW或ProRes RAW录制 [12]。它可录制超采样4K UHD最高60p(由6K下采样以获得更多细节),并可实现4K/120p慢动作(可能伴有轻微的传感器裁切或跳行)。全高清可达240p,实现10倍超慢动作。Z6III支持6K视频拍摄,可捕捉更多细节,并输出清晰的下采样4K——这对希望后期裁切或稳定画面的内容创作者来说是个优势。它同样没有30分钟录制限制,并配备了改进的散热设计;尼康称Z6III可实现连续4K/60p录制约125分钟(需外接电源)。
视频画质与功能:三款机型均支持机内10位N-Log和HLG(HDR)录制。Z9/Z8增加了专业级编解码器(机内ProRes HQ和尼康N-RAW格式),这对高端视频制作意义重大。令人惊喜的是,Z6III同样支持机内RAW视频(6K N-RAW和6K ProRes RAW最高60p),与旗舰机型一致。这意味着即使是中端机型也支持RAW视频剪辑和HDR输出等高级工作流。三者均配备峰值对焦、斑马线和尼康新推出的波形监视器(Z6III和Z8新增了波形视频显示,深受视频工作者喜爱)。果冻效应(Rolling shutter):凭借堆栈式传感器,Z9/Z8在视频中对果冻效应控制极佳——快速运动时画面畸变极小。Z6III的读取速度(相比老款24MP传感器)也大幅提升,显著减少果冻效应,因此6K画面即使摇摄也很稳定;DPReview指出“果冻效应更低”,并且视频自动对焦追踪同级领先,这使其成为“同级别中显著提升的视频相机”。
一个区别在于取景器/实时取景操作在视频拍摄时的表现:Z9/Z8 的“真实实时取景器”设计通过堆叠式传感器的第二输出提供低延迟信号,因此在开始录制或连拍时几乎没有黑屏或延迟。而 Z6III 由于只有单一信号源,在开始录制或连拍时可能会短暂黑屏(除非你经常在照片和视频间切换,否则这只是个小问题)。
接口与供电:三款相机都配备了麦克风和耳机接口、HDMI 输出(Z8 和 Z9 为全尺寸 HDMI 接口,更适合外接监视器/录机;Z6III 可能为 micro-HDMI),以及 USB-C。Z8 甚至有两个 USB-C 接口,可以在为相机供电的同时连接其他设备。Z9 的大容量电池支持更长时间拍摄无需外接电源,而 Z8 和 Z6III 用户在长时间视频拍摄时通常会使用假电池或 USB PD 移动电源以延长录制时间。
总的来说,Z9 和 Z8 面向专业电影制作人——它们在许多场合下可以有效替代电影摄影机,支持内部录制 8K RAW 和高质量 4K。Z6III 则面向混合拍摄用户和内容创作者,提供强大的 4K/6K 能力,超越同价位其他相机(它的视频功能甚至比直接竞争对手佳能 R6 II 或索尼 A7 IV 更丰富)。除非你特别需要 8K 或极致低滚动快门,Z6III 以其 6K 超采样画质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功能集”,足以满足大多数视频用户,而 Z9/Z8 则适合那些追求无妥协高端视频规格的用户。
设计、做工与操控
每款相机的物理设计都反映了其目标用户,并影响到实地的操控与易用性。
机身与人体工学:尼康 Z9 是一款大型一体式手柄机身——基本与尼康 D6 等专业单反相机体积相当。它采用坚固的镁合金机身,并具备专业级防护密封,可应对严苛环境。重量约 1340g(含电池不到 3 磅),手感厚重。优点是与大长焦镜头搭配时平衡性极佳,手柄(横向和纵向)都很宽大。按键丰富:Z9 机身上有 14 个可自定义按键,并配有背光按键便于低光操作。如果你来自旗舰单反,Z9 的手感会很熟悉且坚如磐石——真正的“专业级做工”,正如尼康宣传的那样。Z8则是“中型”专业机身——可以理解为 D850 风格的机身。含电池约重 910g(2.0 磅),比 Z9 轻不少,取消了纵向手柄,整体更紧凑。Z8 的做工依然坚固:采用镁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封等级与 Z9 相同。尼康甚至表示 Z6III 和 Z8 的防护等级一致。手持时,Z8 的横向手柄握持感很好;如果你经常拍摄人像或体育题材,尼康为 Z8 提供了MB-N12 电池手柄,可增加纵向控制和电池容量。总体来说,Z8 让你在更易携带的机身中获得旗舰性能,但电池续航略短,手感也稍逊于 Z9 的“坦克级”坚固。
Z6 III 采用了与 Z6/Z7 系列相同的机身设计——这是一款紧凑但坚固的无反相机,含卡和电池重量约为 715 克(1.57 磅)。它采用镁合金和 Sereebo® 碳纤维(一种高强度复合材料)制造,以减轻重量。关键是,尼康并没有在耐用性上妥协:Z6III 的 防尘防潮密封等级与 Z8 相同,并且可在低至 -10°C 的环境下工作。因此,虽然它没有那么笨重,但在恶劣环境下也能表现出色(许多摄影师已经在艰苦环境中成功使用过 Z6 和 Z7 机身;Mark III 只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握持手感对于大多数中等镜头来说很舒适,不过搭配大长焦镜头时,更大的机身(或为 Z6III 加装可选的 MB-N14 电池手柄)可以改善平衡性。总体来说,操控性非常出色——尼康的 Z 系列机身拥有布局合理的拨轮和用户友好的界面。每台相机都配备了大量的直接控制按钮;Z9/Z8 具有额外的功能按钮(Z9 的竖拍手柄还复制了控制按钮),而 Z6III 的按钮略少,但控制布局类似,现有尼康用户会很熟悉。
取景器(EVF): 这里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权衡。Z9 和 Z8 都采用了 368 万像素 OLED EVF(Quad VGA 分辨率)。虽然一些竞品的 EVF 分辨率更高(如索尼 A7R V 约为 940 万像素),但尼康更注重 刷新率和延迟。Z9/Z8 的 EVF 采用了来自传感器的专用信号,几乎消除了取景器黑屏和延迟,尤其是在连拍时。事实上,尼康称其为 “全球首款真正无黑屏 EVF”,即使在 20fps 连拍时也能实时取景。这让通过取景器追踪高速运动变得非常流畅——体育摄影师表示其即时性堪比光学取景器。缺点是 369 万像素的分辨率以现代标准来看“相对较低”;EVF 中的细节可能没有某些竞品相机那么清晰锐利。DPReview 的 Barney Britton 评论说,从 576 万像素 EVF(如松下 S1R)转到 Z9 时,虽然实时取景无延迟,但细节不如前者丰富。尼康认为大多数 Z9/Z8 用户会接受这种为零黑屏而做的权衡,对于动作摄影来说,这绝对是个福音。
Z6 III 则引入了尼康 全新的 576 万像素 OLED EVF——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 EVF,最大亮度高达 3000-4000 尼特,并支持广色域(DCI-P3 色域)。这个 EVF 即使在户外强光下也能提供极其清晰、逼真的画面,而普通取景器可能会显得暗淡。TechRadar 称其为“尼康迄今为止最出色的 EVF……也是市场上最佳体验之一”。Z6III 的 EVF 默认刷新率为 60 Hz(还有更高刷新率的“运动模式”,很可能为 120 Hz,但分辨率可能有所降低)。对于大多数并非一直以 20fps 连拍的用户来说,取景器的额外细节非常受欢迎——在手动对焦和构图时,能看到更多细节会更容易。因此,如果你更看重极致清晰的 EVF 画面(比如风光、棚拍或日常使用),Z6III 在这方面实际上优于价格更高的兄弟型号。如果你的首要需求是追踪高速运动时绝对无延迟的取景器,Z9/Z8 的 EVF 系统则更胜一筹。
LCD 屏幕: 尼康在这里采取了不同的设计:Z9 首次采用了巧妙的四轴翻转触摸屏(3.2 英寸,210 万像素),可水平和垂直翻折。这种设计非常适合横拍和竖拍时的高/低角度(对棚拍或建筑摄影师很有用)。Z8 则配备了类似的双轴翻转屏(可上下翻折用于横拍,也可用于竖拍)。Z9 和 Z8 都没有前翻自拍功能——秉持专业定位,尼康选择了坚固的翻折结构而非全方位旋转铰链。相比之下,Z6 III 配备了全方位可旋转翻折屏,可向侧面翻出并旋转。这对于视频(Vlog、自录)和创意角度更灵活,尽管有些摄影师在拍照时更喜欢简单的翻折屏。Z6III 的屏幕可以朝前自拍,而 Z9/Z8 若无外接监视器则无法实现。三款屏幕均为高分辨率触摸屏。
存储与连接性:Z9 配备了双CFexpress Type B卡槽——速度极快,非常适合 45MP 20fps 连拍和 8K 视频。Z8 和 Z6III 均为1× CFexpress Type B + 1× SD UHS-II组合。这样更灵活(SD 卡便宜且常见),但拍视频或高速连拍时推荐用 CFexpress 卡。所有机型都支持备份录制或溢出存储;注意,Z6III 的视频只能录制到 CFexpress 卡槽,因带宽限制,不能同时录到 SD 卡。连接方面,三者均有 USB-C 接口(Z9 和 Z6III 支持 USB-C 充电/供电,Z8 有一组 USB 供电,另一组传输数据)。HDMI 输出用于外录(Z9:全尺寸 HDMI,Z8:全尺寸 HDMI,Z6III:可能为 micro HDMI)。三者均支持无线连接(Wi-Fi/Bluetooth)以配合尼康应用;有趣的是,尼康在 2024 年随 Z6III 推出了Nikon Imaging Cloud服务,可通过 Wi-Fi 更便捷地云备份和固件升级。
电池续航:Z9 使用尼康大容量EN-EL18d电池(与其专业单反同系列)。CIPA 标准约 700 张,实际使用常常超出(尤其配合 EVF 帧率管理)。续航强劲,许多活动一块电池就能撑下来。Z8 和 Z6III 则用较小的EN-EL15c电池。CIPA 标准约 340–370 张,实际拍照常常 600+,视使用情况而定。但重度 8K 视频或 120fps 连拍会更快耗电。两者均支持 USB PD,可边用边充或机内充电。长时间拍摄可选配电池手柄(Z8 用 MB-N12,Z6III 用 MB-N14),可装两块电池并增加竖拍按键——对于部分专业用户来说,这是弥补小机身续航不足的必备配件。
简而言之,Z9 如坦克般坚固,适合全天候专业拍摄,Z8 在小巧机身中兼顾了专业特性,而Z6III 则将高端性能融入便携、适合旅行的机身。三者都很耐用,手感出色;选择哪款,往往取决于你能接受的重量,以及是否需要大机身的专业设计。
实际表现与易用性
规格表只讲述了部分故事。这些相机在实际摄影和摄像中表现如何?
尼康 Z9 – 性能表现: “尼康 Z9 也许是我们测试过最全面的相机,”DPReview 盛赞道。这很好地总结了 Z9 的实际表现。它可以以高达 30 fps 的速度拍摄出色的 4500 万像素照片,其自动对焦即使在具有挑战性的场景下也能牢牢追踪被摄体。体育和野生动物摄影师反映,Z9 的 3D 追踪结合人/动物检测,让对焦快速移动的目标(如飞鸟或运动员)比以往更容易。没有机械快门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并不是问题——Z9 的电子快门非常快,即使在室内照明下,条纹或畸变也很少见。活动摄影师喜欢它的静音拍摄(没有快门声打扰被摄者)。取景器体验常被描述为“类似单反”,因为它是实时的,这让从光学取景器转型的专业用户更容易适应。
在视频方面,Z9 的表现同样出色。专业人士已经用它拍摄高端制作,利用 8K RAW 获得最高画质,或用超采样 4K 获得清晰画面。相机的散热管理效果良好——没有录制时长限制,只有在极端条件下才会过热。其视频素材易于调色(N-Log 和 RAW 提供了很大灵活性)。唯一的权衡是:Z9 体积大且重,因此对于边走边拍或旅行来说,携带它(加上沉重镜头)会比较累。正如 DPReview 总结的,Z9“将单反和摄像机的优点结合在一台机身中”——但确实,这台机身很大,所以当对体积/重量有严格要求时(如徒步、休闲旅行),它并不理想。
尼康 Z8 – 性能表现:Z8 因在更小机身中带来 Z9 级别的性能而备受赞誉。用过两者的摄影师常说,“它在实际使用中基本就是我的 Z9 的迷你版”。它拍摄的照片和 Z9 一样,拥有同样出色的自动对焦和连拍速度。事实上,Z8 被 DPReview 评为 2023 年度产品,有编辑称其为“可能是我用过的最棒的相机”。它在动态(体育/野生动物)和更静态的摄影如人像、婚礼、风景等方面都表现出色——是真正的全能型选手。人体工学设计受到好评;尽管更小巧,依然有专业相机的操控和手感。比如,从 D850 单反转型的用户会觉得 Z8 是理想的继任者(尼康官方明确称 Z8 是“极受欢迎的 D850 的真正无反继任者”)。
在实际使用中,你会注意到与Z9的区别有:1)Z8的电池续航更短——如果是一整天的活动,你很可能需要备用电池或电池手柄。2)如果你经常拍摄竖构图(人像),建议加装手柄以提升舒适度。3)在视频方面,Z8可以录制与Z9相同质量的视频,但有些用户在炎热环境下尝试长时间录制8K或4K/120时遇到过过热问题。固件更新已经有所改善,但由于体积更大,Z9在散热方面仍有些许优势。4)如前所述,EVF分辨率为3.69M;一些棚拍和风光摄影师希望Z8能有更高分辨率的EVF。不过,从Z7或Z6原始机型升级过来的用户会发现Z8的EVF分辨率相似,但响应速度大大提升。对于大多数不需要内置手柄的摄影师来说,Z8正好处于一个甜蜜点。它“是Z9的完美搭档,也是Z7 II的坚实升级”,在更低的成本和重量下,提供了相同的画质和几乎相同的功能。
尼康 Z6 III – 性能: Z6III在实际使用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功能性。它可能没有45MP/8K那样吸引眼球的参数,但正如TechRadar所说,这台相机“被设计为全能型”,几乎可以应对任何题材,无论是照片还是视频。它也确实做到了:自动对焦性能相比早期中端机型有了极大提升——测试者指出,20fps连拍中的几乎每一张都能对上焦,这得益于Z6III继承的AF系统。DPReview的评测给了它金奖,并表示它是“迄今为止最好的Z6机型”,甚至是“同级别中最全能的相机”,能够应对“你设下的几乎任何挑战”。考虑到它的竞争对手(佳能R6 II、索尼A7 IV),这评价相当高。
在日常拍摄中,Z6III的操控感受灵敏且精致。它快门声音很轻(机械快门阻尼很足,电子快门当然是无声的)。8.0级防抖意味着你可以用极慢的快门手持拍摄——这对低光静态拍摄和手持视频都很有用。全翻转屏让它成为单人视频创作者或需要特殊角度拍摄的摄影师的最爱。机身更小巧,适合旅行、街拍或稳定器拍摄。它与大哥们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极限场景:如果你是为杂志封面拍摄45MP图片的体育专业人士,Z6III的24MP可能不够用。它的AF虽然大幅提升,是“一大进步”,但在最苛刻场景下还不如Z8/Z9的AF那样让人完全放心——比如杂乱背景下飞行轨迹不定的鸟类,Z6III可能更容易被难倒(而且它没有像其他机型那样通过固件获得专门的“鸟类识别”模式)。此外,如果你经常拍摄极高动态范围场景(高光和深阴影),Z6III的RAW文件在阴影细节的可恢复性上比Z8/Z9略逊一筹(由于传感器设计)。对于99%的用户来说,这些都是小问题。好处是Z6III更实惠,而且“是一台各方面都很出色的全能相机”,正如DPReview总结的那样。它在画质和性能之间达到了精妙的平衡——TechRadar甚至称其为“几乎完美的全能机”,不过也指出以中端机型来说价格不算便宜 [13]。
总之,这三款相机在实际使用中都非常强大。Z9 是为追求极致性能、能够应对大体积的专业人士打造的旗舰工具,Z8 以更灵活的机身提供了 95% 的旗舰性能,而 Z6III 则将许多高端功能带给了更轻便、易于入手的摄影爱好者和创作者。好消息是,你真的不会选错——尼康的无反系列已经非常成熟,即使是这里的“入门”机型也能轻松应对体育、野生动物、人像或视频拍摄。你的选择将取决于具体的使用场景和预算,接下来我们会详细说明。
目标用户与理想应用场景
每一款机型都针对特定的摄影师和摄像师群体进行了优化。以下是 Z9、Z8 和 Z6III 各自最适合的人群:
- Nikon Z9 – 针对顶级专业静态与视频用户: Z9 非常适合专业体育摄影师、野生动物专家和新闻摄影记者,他们需要坚固的机身和顶级性能。其惊人的连拍速度和超大缓存让你在奥运决赛或鸟类捕食瞬间都不会错失关键画面。需要高可靠性和双卡备份的婚礼及活动摄影师也会青睐 Z9(不过有些人可能更喜欢 Z8/Z6 更安静的机身用于抓拍)。它同样适合专业摄像师,希望在一台设备上实现 8K 或内部 RAW 录制,同时兼顾静态拍摄。由于机身较重,更适合那些经常使用大镜头或需要带着相机执行任务而非日常随身携带的人。如果你是“全地形”摄影师(雨、雪、沙漠等环境),Z9 的机身会带来更多信心。预算不是问题——它适合把相机视为长期投资的专业人士或企业。(适合:体育、野生动物、动作、新闻、高端视频制作;不太适合:旅行、徒步、日常随身携带,因体积/重量较大。)
- Nikon Z8 – 适合高级摄影师和混合创作者: Z8 非常适合发烧友和专业摄影师,他们想要旗舰级性能,但又希望机身更小巧、更实惠。对于婚礼和活动摄影师来说,这是一台梦幻相机——你可以在仪式中获得低光自动对焦和无声快门,拍人像时有高分辨率,捕捉突发瞬间时有高速连拍。野生动物和航空摄影师喜欢用 Z8 减轻负重,同时还能获得 20fps 连拍和坚固机身(有些人会搭配 Z9 和 Z8,Z8 作为更轻便的副机,或在需要更高机动性时使用)。Z8 也被定位为终极D850 升级——从单反转向无反的风光和影棚摄影师,既能获得熟悉的分辨率和动态范围,还能享受更强大的自动对焦和无反光板震动。对于视频工作者和电影制作人,Z8 基本拥有与 Z9 相同的功能(8K、RAW、10-bit 编码),但机身更适合上稳定器,搭建更轻松。它非常适合需要一机多用的独立电影人或小型团队——无论是采访、120fps 的 B-roll、8K 风光镜头,都能胜任。唯一可能会跳过 Z8 的人,是那些需要 Z9 极致耐用性/电池续航或不需要高端规格、想用 Z6III 节省预算的人。(适合:婚礼、人像、风光、移动中的野生动物、混合拍摄用户;不太适合:预算有限或不需要 45MP/8K 的用户,因为“看起来贵,直到你发现它有多少 Z9 的功能”。)
- Nikon Z6 III – 适合发烧友、全能型用户和新晋专业人士: Z6III 针对发烧友摄影师,他们什么都拍一点——旅行、家庭、运动、风光——需要一台能随时应对各种场景的相机。它也是有志成为专业人士或半职业摄影师的绝佳选择,既有专业级功能,价格又更亲民。例如,一位自由摄影师,既拍体育,也做企业项目,还做 YouTube 内容创作,会发现 Z6III 恰到好处。它非常适合内容创作者和视频工作者,从入门设备升级——你能获得 4K 120p 和 6K RAW 视频,机身易于操控,还有全翻转屏,适合 Vlog 或电影拍摄。旅行者和户外爱好者会喜欢它的轻便套装,尤其是搭配尼康日益丰富的紧凑型 Z 卡口镜头。此外,任何从 Nikon D750/D780 或 Z5 升级的人,都会发现 Z6III 在速度和对焦上是巨大提升,同时分辨率依然是熟悉的 24MP(足够大多数用途)。这台相机适合那些偶尔拍体育或快速动作,但也重视高质量视频和小巧机身的人。它也是三者中最实惠的,因此会吸引注重预算的摄影师,但又不愿在性能上妥协。(适合:全能型摄影师、旅行和街拍、网络内容创作者、预算有限的婚礼摄影师(作为副机或小型活动主机)、考虑 Sony A7 IV 或 Canon R6 II 并想要“同价位更多功能”的用户;不太适合:有超大幅面打印或极致分辨率需求的用户——这些用户可能会倾向高像素机型或 Z8。)
本质上,如果你绝对需要最大、最强悍、续航力最强的尼康相机,就选择Z9;如果你想要以更灵活的形式获得95%的旗舰性能(“高端消费级”旗舰),就选择Z8;如果你想要一台在静态照片和视频方面都能满足大多数人95%需求的相机,且价格只是旗舰机的一小部分,并且你不介意分辨率略低,那就选择Z6III。每一款机型都能出色地服务于其目标用户,尼康的定位让每一款都是不同类型创作者的“理想工具”。
当前价格与供货情况(2025年8月)
截至2025年8月,这些相机的价格情况及供货说明如下:
- 尼康 Z9: Z9的官方标价约为$5,500 仅机身,但价格有过小幅调整。在美国,尼康曾将其降至约$5,199.95,并且在各大零售商广泛有售。由于专业用户需求旺盛,Z9在上市初期曾出现缺货,但到2025年基本都能买到。注意: 已有涨价信号——在美国,尼康计划于2025年9月将Z9价格上调至$5,899(部分原因是关税),所以目前约$5,200的价格可能会上涨。在欧洲等其他市场,价格约为€5,300–€5,800。供货情况: 非常好;最初的供货问题已解决,现在可以轻松在尼康经销商或网上购买Z9。偶尔会有一些返现或套装优惠(如赠送存储卡或FTZ转接环),但旗舰机型很少有大幅折扣。
- 尼康 Z8: Z8于2023年5月上市,价格为$3,999。截至2025年8月,新机价格仍在$3,800–$4,000左右。期间有过促销——比如在美国曾有约$3,499的优惠(尼康谣言网还报道过以旧换新奖励)。不过,和Z9一样,Z8也将涨价:2025年9月(美国)价格将从$3,999涨至$4,299。所以有意购买的用户可以考虑在涨价前入手。在二手或翻新市场,Z8机身大约$3,200可入手。供货情况: 上市初期曾有缺货,但现在基本都有现货。尼康一直在积极推广Z8,各大零售商都能买到。2023年中曾因小问题(镜头释放按钮修复)召回过一批,但现在的库存已解决该问题。如果你在2025年底购买新机,应该拿到的是已修复的版本。
- Nikon Z6 III: Z6III于2024年6月上市,建议零售价为$2,499.95 [14]。在2024–2025年期间,尼康提供了折扣——截至2025年初,美国实际售价约为$2,199,有$300的即时折扣。实际上,经常能以$2,200(机身)左右的价格买到,有时还会捆绑尼康FTZ II转接环(用于F卡口镜头)作为福利。其官方价格也将略有上调(2025年9月起美国为$2,699),但我们预计实际售价在节假日促销时仍会接近$2,399。其他地区方面,英国上市价为£2,699,欧洲约为€2,800,但也有本地促销。供货情况: 非常好。作为较新的机型,2025年库存充足。尼康将其定位为强有力的竞争产品,因此确保了易于购买。目前没有出现明显的供应问题,提供机身单售或套机(常见搭配24-120mm f/4 S或24-70mm f/4镜头)。
截至目前,三款机型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有售——可通过尼康官方商店、授权经销商以及知名线上零售商购买。如果你在选购,也可以关注尼康的翻新商店或授权翻新卖家:有Reddit用户提到,2024年底尼康美国的翻新Z8售价低于$2,900,对于这个级别的相机来说非常划算(不过翻新货的供应有时不稳定)。
价格总结: Z6III最为实惠,约$2.2–2.5k,Z8约$4k,Z9约$5.2–5.5k。这些价格反映了不同档次的性能,但也要注意,尼康在Z6III上的激进技术让界限变得模糊——在$2.5k或更低价位,Z6III提供了此前该价位从未有过的功能(如6K RAW视频)。与此同时,Z8和Z9虽然价格不菲,但仍低于部分竞品(例如索尼旗舰A1为$6,500,佳能R3为$6,000)。如果这些超出预算,尼康的老款机型(Z6II、Z7II)以及Z5/Zf也是选择——但这些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综合来看,Z9、Z8、Z6III都能为合适的用户带来极高价值——无论是投资旗舰的职业用户,还是以一半价格获得接近旗舰性能的发烧友。
专家评测与专业意见
了解资深评测人和专业人士对这些相机的看法很有帮助:
- 尼康 Z9: 这台相机获得了大量好评。DPReview 给它颁发了 94% 金奖,称其为 “也许是我们测试过最全面的相机”。他们强调它可以轻松拍摄 “高达 30fps 的出色 4500 万像素照片……还能录制 8K 视频”,并称赞其自动对焦既强大又易于使用。评测结论指出它 “将单反和摄像机的优点结合于一体”,但也承认其体积和重量使其不太适合旅行。专业摄影师在论坛上经常提到 Z9 提升了他们的作品——例如,体育摄影师喜欢 120fps 的瞬间捕捉模式,野生动物摄影师则表示由于主体追踪功能,成片率(对焦准确的照片)显著提高。在一次 DPReview TV 旗舰对比中,Z9 在许多对焦和速度测试中与佳能 R3 和索尼 A1 持平甚至超越,进一步证明尼康在高端领域真正追赶上来了。Jerry Ghionis,著名婚礼摄影师兼尼康大使,说使用 Z9 感觉就像拥有 “史上最强大的尼康”,并特别指出其在快速动作中的自动对焦追踪“令人惊叹”。简而言之,专家们一致认为 Z9 是尼康的全垒打,让他们重返专业相机制造商的顶级行列。
- 尼康 Z8: Z8 也获得了 DPReview 94% 金奖,基本与 Z9 的最高分持平。他们的评测和其他评论都认为 Z8 为用户带来了 “几乎所有 Z9 的功能,但机身更小”。DPReview 的 Richard Butler 甚至将 Z8 选为他的 年度器材,称 “这可能是我用过最好的相机”。Nikon Rumors 总结了 Z8 的结论:诸如 “快速、简单且高效的自动对焦”、“连拍速度媲美专业运动相机”、“极低延迟的 EVF”、“出色的人体工学设计”以及“丰富的视频工具” 都被列为评测者喜欢的优点。小缺点包括 EVF 分辨率(369 万点在 2023 年显得偏低),以及与佳能 R5 或索尼 A7 系列等同类产品相比,机身“较大较重”——不过相较于 Z9 当然要轻很多。DPReview 的 Barney Britton 在一篇评论中表示 “尼康 Z8 很可能会成为尼康有史以来最好的相机”,认为它是真正的 D850 继任者,也是 Z9 的完美副机。他指出 “如果它的表现和 Z9 一样(应该会),其自动对焦和视频能力会让你惊叹”。这正是大家的共识:专家们喜欢尼康在 Z8 上几乎没有性能妥协。旗舰技术得以普及。唯一不太兴奋的是已经拥有 Z9 和 Z7 II 的用户——对他们来说,Z8 有点多余,有记者打趣说他无法仅仅为了减轻 Z9 的重量就花 4000 美元。但对于其他从老机型升级的用户来说,Z8 是一次革命。
- Nikon Z6 III: 作为更新的机型,Z6III 也获得了非常积极的评价。DPReview 在 2024 年 10 月的评测中给出了91% 和金奖,称其为“一台能做所有事情且做得很好的相机”,并且是“尼康在该[中端全画幅]类别中的首款领军产品”。他们强调,Mark III 终于让尼康在中端市场领先:其速度、自动对焦和视频功能现在足以与佳能 R6 II 和索尼 A7 IV 竞争甚至超越。TechRadar 的评测标题称其为“一台接近完美的精致全能机”,称赞其高速连拍和改进的自动对焦在拍摄动态时表现出色,同时指出与当前 Z6II 的价格相比“略显昂贵”。使用过 Z6III 的专业摄影师经常提到,拍摄动态主体时的命中率大幅提升——这是一台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兼作体育机身的相机,而前代产品并不具备这一能力。视频用户则欣赏其 6K RAW,并表示尼康终于有了真正适合混合拍摄用户的产品。评测者提出的一个注意点是:Z6III 上市时的价格接近老款Z7 II(4500 万像素,但技术较旧),因此需要分析你更需要速度还是分辨率。许多人猜测 Z7 III 很快会推出以补充产品线(后文会详细介绍)。但就目前而言,专家们认为 Z6III 是市面上最具性价比的 2400 万像素全画幅相机之一。本质上,尼康在告诉大家,发烧级相机也能拥有旗舰级核心配置。虽然投资比上一代略高,但“Z6 III 会让你的钱花得更值”,TechRadar 总结道。
总之,专家意见一致认为,三款相机在各自级别中都处于领先地位。Z9 和 Z8 都处于顶尖水平(两者的选择更多是机身形态的区别),而 Z6III 则让尼康在中端市场登顶。真实用户的反馈也印证了这些观点:这些相机在用户评价中得分很高,Z9 和 Z8 在零售网站上都保持着约 4.8-5 星的平均分,Z6III 也同样受到首批用户的好评。
官方资源与延伸阅读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以下是每款相机的官方产品页面和详尽评测链接:
- Nikon Z9 官方产品页面: 尼康官网提供了 Z9 的完整参数和功能亮点,包括固件更新(如最近的 v5.0 增加了新功能)。这里可以看到尼康对旗舰机型“Best. Fast. First.”特性的官方解读。
- Nikon Z8 官方产品页面: 尼康美国官网的 Z8 页面介绍了其作为“终极混合相机”的能力,包含技术参数和对比信息。
- Nikon Z6 III 官方页面/新闻稿: 尼康发布的 Z6III 上市新闻稿信息量很大,详细解释了新传感器设计及对比上一代的改进。尼康美国产品页面还列出了如 576 万点 EVF 和双卡槽等特性。
还有一些主流第三方评测,包含深入分析和样片:
- DPReview – 尼康 Z9 评测: 一篇详尽的评测,实地测试 Z9,与同类产品对比,并包含棚拍样张。(发表于 2022 年 4 月,DPReview 金奖)。
- DPReview – 尼康 Z8 评测: 深入探讨 Z8 的性能,确认其为“D850 继任者”,并分析其优缺点。(发表于 2023 年 10 月,金奖)。
- DPReview – 尼康 Z6III 评测: 详细解析 Z6III 的新传感器、自动对焦、动态范围等,并与佳能 R6 II 和索尼 A7 IV 直接对比。(发表于 2024 年 10 月,金奖)。
- TechRadar – 尼康 Z6III 评测: 更为简明的评测,侧重用户体验,称 Z6III 是混合拍摄用户的首选,并指出其在尼康产品线中的定位。
- Imaging Resource / PopPhoto – 各类评测:(如有,这些通常也有很好的实拍报告,不过截至 2025 年,DPReview 和 TechRadar 仍是首选来源)。
如果你对像素级细节或不同评测者的细致观点感兴趣,这些资源将提供更多见解和样张。
即将发布的尼康 Z 系列新闻与传闻
展望 Z9、Z8 和 Z6III 之后,尼康接下来会发布什么?截至 2025 年 8 月,关于即将推出的 Z 系列机型有不少讨论:
- 尼康 Z7 III: 随着 Z6III 的发布,许多人期待其高像素“兄弟”Z7 III紧随其后。传闻不断,但信息不一。早期有传言称其将采用极高像素传感器(甚至67MP,来自 TowerJazz),目标超越索尼 61MP 的 A7R V。但更可靠的猜测认为,尼康很可能会让 Z7 III 保持在45–46MP,并可能采用类似 Z6III 的“部分堆栈”传感器设计。这将让 Z7 III 比 Z7 II 更快,但又不会完全堆栈(以避免与 Z8 重叠)。它也很可能继承 8 档防抖和新自动对焦系统等特性。发布时间:目前有分歧;有消息称 Z7III 短期内不会发布,也有观点认为可能在 2025 年底或 2026 年初亮相。如果尼康错开发布时间,2026 年初发布也有道理。有趣的是,TechRadar 曾推测尼康可能会跳过Z7III,因为一台快速的 45MP 相机会“与 Z8 太接近”。但大多数业内观察者认为,尼康仍会为追求高像素但不想买 Z8 的用户更新 Z7 系列。结论:预计 Z7III 将配备约 45MP、更好的堆栈或半堆栈传感器,并可能支持 6K 视频(但大概率不会有完整 8K),为不需要 20fps、但想要最新技术的风光和棚拍专业用户填补空白。
- Nikon Zf(复古全画幅)及其变体: 2023年末,尼康推出了Nikon Zf,这是一款复古风格的全画幅无反相机(结合了Z6II的内部结构和经典胶片相机的外观设计)。它非常受欢迎。*有传闻称尼康将推出Zf 银色版(外观变体),甚至还有Zf II的讨论。然而,普遍认为Zf II不会很快推出;相反,尼康可能会发布特别版(如银顶Zf),并专注于扩展复古系列的镜头选择。Zf本身作为新机型,是尼康迎合注重机身外观和风格、同时又追求强大性能(采用24MP传感器,带有防抖和不错的自动对焦)的爱好者的战略之一。虽然与Z9/Z8/Z6III的对比没有直接关系,但它是尼康多元化Z系列的一个例子。
- Nikon Z90 / 高端DX: 在APS-C画幅方面,尼康的Z50和Zfc已经上市一段时间。现在有关于“Z90”或类似高端DX机型(无反版D500继任者)的讨论,面向体育/野生动物拍摄的裁切画幅用户。有迹象表明,2025年中期监管备案中出现了新的尼康相机代码,这可能意味着Z70或Z90正在开发中。虽然目前还只是猜测,但一款高速APS-C(也许是20-24MP堆栈式DX传感器)有可能在2025年底或2026年亮相,这将与日益丰富的Z DX镜头和180-600mm长焦变焦镜头(用于更远的拍摄距离)形成良好搭配。
- Nikon Z9 II: Z9自发布(2021年末)以来已接近4年。传统上,旗舰级专业相机会跟随奥运周期更新。下一届夏季奥运会是2028年,但由于周期被打乱,有传闻称尼康可能会在2026年冬奥会前推出Z9 Mark II。传闻称Z9II将是一次进化式升级,而非彻底革新(可能采用类似的传感器,依然是45.7MP)。升级重点可能在于更先进的视频功能——有可能利用RED Digital Cinema的技术,尼康于2024年收购了RED [15]。事实上,尼康以约8500万美元收购RED,显示其对高端视频领域的重视。传闻称Z9II可能会在Z9视频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融入RED的专业技术——例如支持更高帧率的ProRes RAW,甚至如果条件成熟还可能采用全局快门技术。但这些都还只是猜测。较为稳妥的预测是,Z9II将在2025年底或2026年发布,拥有更精细的自动对焦,也许会有新处理器带来更快的整体性能,以及一些硬件微调(比如更高分辨率的电子取景器,届时竞争对手可能都已配备900万像素取景器)。正如一位消息人士所说,预计“是进化而非革命——就像索尼A1 II相对于A1的升级一样”,主要是内部升级。
- 尼康 Z “电影”相机(ZR?): 一个非常有趣的传闻是,尼康可能会在2025年底推出一款以视频为核心的相机,昵称为“Zr”(或 ZR) [16]。这紧随尼康收购 RED 之后。“R”很可能代表 RED,传闻称其类似于尼康的电影相机或面向电影制作人的机身。它被拿来与索尼 FX3(小型电影风格全画幅)进行比较,也被形容为类似尼康 Z30(小型 Vlog 相机)的外形 [17]。传闻称它将采用“砖块状”造型,配备厚实的翻转屏,无 EVF(如许多电影机),并且关键是使用Z6III 的 2450 万像素部分堆栈式传感器。这意味着它专注于 6K/4K 视频质量(2400 万像素非常适合 6K),并可能提供内置 ND 滤镜或扩展视频编码等功能。目标用户是不断增长的独立电影人和视频创作者市场,尤其是佳能和索尼在无反“电影”机型(如佳能 R5 C、索尼 FX3/FX30)上取得了成功。由于尼康现在可以自由使用 RED 的 RAW 编码,尼康 ZR 可以无法律障碍地拍摄高质量 RAW 视频。这一切仍属猜测,但这是最令人兴奋的尼康传闻之一,因为它显示尼康不仅仅是把 Z 卡口装在 RED 上(他们已经演示过),而是为内容创作者打造新产品,充分利用了对 RED 的收购 [18]。如果成真,预计可能会在 2025 年底或 2026 年初发布。
- 镜头及其他机身: 尼康的 Z 卡口镜头路线图也在扩展(截至 2025 年 8 月,尼康已发布约 40 支 Z 卡口镜头)。他们最近发布了如Z 600mm f/4 TC和135mm f/1.8 “Plena”等高端镜头,以及更多实惠的定焦和变焦镜头。在相机方面,入门级机型可能会有更新(如 Z5 II 或 Z50 II),但在高端讨论中这些只是小改款。还有传闻称未来会有尼康 Zf(复古)DX 画幅机型,但暂无实质消息。
总之,尼康并未放慢脚步。当前三强(Z9、Z8、Z6III)竞争力极强,未来如 Z7III 和 Z9II 等新机型将进一步壮大产品线。如果你现在入手,可以放心,尼康系统强大,未来还有更多好东西。请关注未来 6-12 个月内的官方公告,可能会有高像素 Z7III 或其他惊喜发布。记住,传闻终归只是传闻,直到尼康正式发布产品。尼康有些计划一直很保密,但Z 系列的未来一片光明,公司正利用新技术合作,并从这些机型的成功中汲取经验,指导下一步发展。
这份全面的对比应该能让你在2025年清楚了解尼康Z9、Z8和Z6III。每一款在其类别中都是强大的机型,最佳选择取决于你的具体需求,无论是极致性能、均衡的混合多功能性,还是高性价比。祝你拍摄愉快!
来源:
- Nikon Z9 评测 – DPReview
- Nikon Z8 评测 – DPReview
- Nikon Z6III 评测 – DPReview [19]
- Nikon USA 新闻稿 – Z6III 发布
- Nikon USA 产品页面(Z9、Z8、Z6III)
- TechRadar – Nikon Z6III 评测
- Nikon Rumors – DPReview Z8 总结
- Digital Camera World – 2025 相机传闻
- Petapixel – 尼康收购 RED
References
1. www.dpreview.com, 2. www.dpreview.com, 3. www.dpreview.com, 4. www.dpreview.com, 5. www.dpreview.com, 6. www.dpreview.com, 7. www.dpreview.com, 8. www.dpreview.com, 9. www.dpreview.com, 10. www.dpreview.com, 11. www.dpreview.com, 12. www.dpreview.com, 13. www.techradar.com, 14. www.dpreview.com, 15. www.digitalcameraworld.com, 16. www.digitalcameraworld.com, 17. www.digitalcameraworld.com, 18. www.digitalcameraworld.com, 19. www.dprevie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