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宝瓶座δ流星雨极大期在7月30日至31日夜间,辐射点头顶时每小时约25颗流星,实际观测约十几颗,叠加早期英仙座流星,7月30日、31日和8月1日深夜可能达到每小时数十颗。
- 摩羯座α流星雨极大期为7月30日至31日,平均每小时2–5颗,火流星亮度可与金星媲美,常留光尾,辐射点在摩羯座,低纬度地区观测最佳。
- 南三角洲水瓶座流星雨极大期为7月30日至31日夜间,南半球每小时约15–20颗,北半球少于约10颗,5–10%的流星会留下持续轨迹,辐射点在水瓶座。
- 7月31日的新月与角宿一相邻,娥眉月约30%被照亮,7月31日06:00 UTC左右有掩星事件,月亮在7月30日于角宿一右侧、7月31日移至左侧,8月1日傍晚月亮上弦并进入天秤座,午夜前后落下。
- 深夜可见的银河与夏季星群:中北纬地区大约10–11点看到银河云带横跨天鹅座、天鹰座,延伸至人马座,夏季大三角织女星Vega、牛郎星Altair、天津四Deneb高挂天顶,心宿二Antares在天蝎座闪烁,Teapot of Sagittarius仿佛倒出银河蒸汽。
- 五大行星晨曦排成一线:7月31日与8月1日黎明前,金星约-4等在东北偏东方向日出前1小时升起,木星约-2等在东方低空日出前1小时升高,8月12日将与金星极近相合;土星约+0.6等在宝瓶座,黎明前2–4点高悬;海王星约7.8等近土星,天王星约5.7等在东方较高,需光学仪器,总体形成一条从东方到南方的五行星弧线,约5:00–5:30可见木星、金星、天王星、土星和海王星的上升。
- 水星目前显著缺席,8月1日达到下合,地球—太阳—水星排列使其在晨空难以见到,8月下旬才会重新出现在晨空,观测重点仍是晨星的金星、木星、天王星、土星与海王星。
- 极光预警:NOAA/ EarthSky预测7月30–31日高纬度地区可能出现G1级地磁风暴,Kp指数可能升至4–5,极光多见于加拿大、阿拉斯加、北欧和新西兰南端,概率约15–25%。
- 国际空间站与人造卫星:7月27日至31日多次在中北纬地区可见ISS,Crew-11任务将于7月31日12:09(EDT)由猎鹰9号发射,搭载4名宇航员乘坐Endeavour前往空间站,若顺利约24小时会合;SpaceX还计划于7月31日发射Starlink卫星,日落后可能在傍晚天空形成星链列车,发射时间为16:25 UTC。
流星雨双重盛宴:宝瓶座δ流星雨和摩羯座α流星雨
七月下旬带来了一场宇宙双重盛宴,两场流星雨接连迎来极大。南宝瓶座δ流星雨和摩羯座α流星雨活动期重叠,为天文爱好者带来罕见的观赏体验。“在7月31日极大时,如果辐射点位于头顶,每小时可见约25颗流星……实际观测时每小时大约能看到十几颗流星,”《Astronomy Magazine》 [1]建议道。实际上,两场流星雨叠加(再加上一些早期的英仙座流星),在无光害的夜空下,观测者在7月30日、31日和8月1日的深夜可能每小时看到数十颗流星划过天际 [2]。关键是,月亮很配合——一弯纤细的盈凸月(仅有约25–30%被照亮)会很早落下,为观测流星留下黑暗的夜空 [3] [4]。
- 南三角洲水瓶座流星雨 – 中等强度的流星雨。极大期:7月30日至31日夜间(午夜后最佳) [5] [6]。流量:在理想条件下,南半球每小时可达约15–20颗流星,但在中北纬地区每小时少于约10颗nasa.gov [7]“点缀”多于闪耀——其流星大多较暗,速度快,肉眼容易错过nasa.gov [8]nasa.gov [9]赤道以南的观测者升得最高,因此澳大利亚、南非和美国南部等地比远北地区能看到更多流星nasa.gov [10]ts2.tech 。不过,即使是北方观测者也能看到一些,尤其是在黎明前一小时,此时水瓶座升得更高(例如在北美南方天空中约25°地平线以上)astronomy.com [11]持续轨迹,即电离气体的痕迹,会持续一两秒ts2.tech ——如幽灵般的光芒拖曳在流星路径之后。
- 摩羯座α流星雨 – 数量少但非常耀眼。极大期:大约在7月30日至31日 [12]。流量:平均每小时仅约2–5颗流星 [13]。这个小型流星雨虽然数量不多,但在质量上弥补了不足:摩羯座α流星雨会产生缓慢、明亮的火流星,其亮度可与金星媲美 [14]。这些火流星通常以更悠闲的速度划过天空,有时会留下持久的光尾 [15]。“这些格外明亮的流星确实非常吸引眼球,”《Discover Magazine》指出ts2.tech 。该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摩羯座,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靠近南方地平线,因此像宝瓶座流星雨一样,最佳观测地为低纬度地区 [16]。即使只看到几颗摩羯座火流星,也足以让你的夜晚难忘——如果你看到一道耀眼、缓慢划过天空的亮光,不要感到惊讶。
观测提示: 找一个远离城市灯光的黑暗地点——这会大大增加你能看到的流星数量 [17]。计划在深夜到黎明前的时段观看,那时你所在地区的天空最黑,流星雨的辐射点也最高。躺下来,让你的眼睛适应黑暗(约20分钟以上)。不需要望远镜或双筒望远镜——用你的肉眼尽可能广泛地扫描天空 [18]。流星可能出现在天空的任何地方,不过宝瓶座流星看起来会从南方(宝瓶座)飞来,而摩羯座流星则来自东南方(摩羯座)。专业提示:带上一把躺椅或毯子,并且要有耐心——流星常常是一阵一阵出现,中间会有间歇。正如一位流星专家所说,这两场流星雨都是“非常棒、经典的流星雨”——不是那种轰动的大暴雨,但却是夏夜里令人愉快的流星点缀 [19]。两场流星雨同时活跃时,“流星数量确实会叠加” [20],带来比单独一场更丰富的观赏体验。午夜过后也别忘了朝东北方看看——你可能会看到一两颗早到的英仙座火流星加入表演 [21],因为著名的英仙座流星雨正在升温(它将在八月中旬达到极大)。
月亮与星星:新月邂逅角宿一
每晚的月亮都可以作为天空中的指引标志。在7月31日,一轮纤细的娥眉月(约30%被照亮)在夜幕降临时出现在室女座。日落后朝西南方向看:新月会距离角宿一(室女座最亮的恒星)只有几度的距离 [22]。事实上,对于极少数幸运的远南地区观测者(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凯尔盖朗群岛和南极洲),月亮将会掩星角宿一——即在7月31日06:00 UTC左右短暂地遮住这颗恒星 [23]。我们大多数人看不到掩星现象,但你会注意到月亮和角宿一组成了一对美丽的组合——7月30日时月亮在角宿一的右侧,到了7月31日则移动到了角宿一的左侧 [24]。月亮被地球照亮的夜面(地球照)也可能以暗淡的灰光出现在阴影部分。到8月1日傍晚,月亮已盈至上弦(月面一半被照亮) [25],并向东进入天秤座,远离角宿一。那天晚上虽然月亮附近没有非常明亮的恒星,但半月会在黄昏时高挂天空,并在午夜前后落下 [26]。(有趣的是:月亮也会在8月1日到达远地点——即距离地球最远的位置,约404,160公里 [27]。在远地点时,月亮看起来会稍微小一些、暗一些,尽管用肉眼很难察觉。)
即使在月亮之外,夏季星星也上演着精彩的表演。到深夜时分,银河在天空中形成一道壮丽的弧线(在无光害的地方尤为明显)。在中北纬地区,大约晚上10点到11点,可以看到银河的云带穿过像天鹅座(Cygnus)(在头顶)、天鹰座(Aquila),一直延伸到南方的人马座(Sagittarius)——这里是夏季银河最明亮的部分 [28]。在南半球的冬季夜空中,银河更是几乎正好悬在头顶,从天蝎座和南十字座(Southern Cross)高悬天空,一直延伸到南方地平线。流星划过间隙,不妨驻足欣赏群星背景:夏季大三角(Summer Triangle)(织女星Vega、牛郎星Altair、天津四Deneb)高挂天顶,泛红的心宿二(Antares)在天蝎座中闪烁,而人马座的茶壶(Teapot of Sagittarius)正“倒出”银河的蒸汽。即使没有流星或极光,夏夜依然星光灿烂,值得观赏 [29]。行星大游行:五大行星晨曦排队
这些日期的清晨天空不容错过。在7月31日和8月1日的黎明前时分,五大行星在东方和南方天空排成一线。早起者(或熬夜观测流星雨的人)可以看到一场行星大游行,包括金星、木星、土星,以及遥远的冰巨星海王星(Neptune)和天王星(Uranus):
- 金星(Venus)——以-4星等(magnitude –4)闪耀,金星是明亮的“晨星”,在东北偏东方向于日出前约1小时升起。它是天空中最亮的光点。金星每天都在逐渐接近太阳的视线(本月初时最为明亮),但在7月31日黎明前1小时,仍然在地平线上方约15°高的位置 [30]。注意:金星将在8月中旬与木星上演壮观的近距离合相,因此正朝着这次相遇前进 [31]。
- 木星——行星之王刚刚重新出现在视野中,从日出时的晨曦中缓慢升起 [32]。到7月31日/8月1日,木星在黎明开始时位于东方低空(在日出前一小时,视纬度不同,约在地平线上方5°–10°)。它亮度提升至-2等,并且每天早晨升得更高。木星和金星每天越来越接近——8月1日时它们相距约12°,并将在8月12日迎来非常接近的相合 [33]。试着在晨曦中在金星下方找到木星;如果天空较亮,双筒望远镜可能会有所帮助。这对最亮的行星组合已经非常引人注目,未来几天只会更加精彩 [34]。
- 土星——夜间升起得更早,黎明时分土星已高挂在南偏西的天空。它在宝瓶座(靠近宝瓶座与摩羯座的交界处)亮度约为+0.6等,到7月下旬整夜可见。土星正接近其冲日(将在2025年9月下旬发生 [35]),因此在望远镜中会变得更亮更大。在黎明前的几个小时(当地时间约凌晨2–4点),对于北半球观测者来说,土星高悬在西南方天空(如果你在南半球,几乎就在头顶上方) [36]。额外惊喜:海王星本月在天空中非常靠近土星——仅相隔几个满月的宽度 [37]。海王星亮度约为7.8等,肉眼不可见,但如果你有望远镜,可以在这几天内在距离土星仅几度的位置找到那颗微弱的蓝色“小点” [38]。(星图或应用程序有助于精确定位海王星相对于土星的位置。)
- 天王星 —— 在东方较高的位置,天王星(视星等约5.7)位于白羊座,离金星的位置不远。在极佳的黑暗天空下,天王星技术上处于裸眼可见的极限,但大多数人需要用双筒望远镜或天文望远镜才能看到天王星微小的绿色圆盘。8月1日,天王星在天空中距离金星大约10° [39]。金星的位置可以作为指引——天王星就在附近,不过你很可能只能借助光学仪器看到它。(如果你用双筒望远镜在金星周围扫视,可能会发现天王星像一颗暗淡的星点。)
这组多行星连线从东方(木星和金星较低)延伸到东南方(天王星较高)再到南方(南方有土星,海王星在其附近),出现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40]。大约在当地时间凌晨5:00–5:30(因地区而异),你可以看到木星,然后是其上方明亮的金星,再往上是较暗的天王星(需借助仪器),以及朝南的土星。“你可以在7月30日和31日的清晨时分,从东方到南方的天空中看到木星、金星、天王星、土星和海王星的上升弧线,”NASA的What’s Up天象指南指出 [41]。这基本上是一条五行星弧线横跨天空——也是八月更壮观连线的预演。(请记下日历:8月12日,金星和木星将在黎明时分相距不到半度——同一天早晨英仙座流星雨将达到极大 [42]。而在八月的第一周,水星也将现身,加入晨间行星的行列。)
水星目前显著缺席——它在月初不可见,因为8月1日它将到达下合(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 [43]。实际上,水星淹没在太阳的光辉中。它将在八月晚些时候重新出现在晨空。现在,请关注黎明时分点缀天空的其他明亮行星。
极光预警:北极光(和南极光)出现几率
高纬度的天文爱好者请注意:极光活动的微光已被预测。2025年7月下旬,太阳一直活跃,出现了许多小型耀斑,还有几个面向地球的日冕洞向我们吹来太阳风 [44] [45]。根据NOAA空间天气预报中心和EarthSky专家的说法,高速太阳风流预计将在7月30日至31日左右到达地球 [46] [47]。这股太阳风来自太阳北半球的一个日冕洞,可能会引发不稳定的地磁条件,甚至在高纬度地区出现短暂的G1级地磁风暴 [48] [49]。
- 地磁预报:NOAA预测“不稳定到活跃”的磁场条件将持续到7月31日,届时太阳风流将到达,有小概率出现G1(轻微风暴)级别的时段 [50]。实际来说,这意味着Kp指数(衡量地磁活动的指标)有时可能会飙升到4或5——足以让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但不一定会有大风暴。第二个较小的日冕洞可能会在8月1日深夜带来另一次冲击,不过其影响预计较小 [51]。
- 极光可见性:在G1(轻微)风暴下,极光通常局限于高纬度地区。像加拿大、阿拉斯加、北欧(斯堪的纳维亚、苏格兰),以及新西兰最南端或塔斯马尼亚(南极光)等地最有机会看到柔和的极光 [52] [53]。不要指望天空会变成绚丽多彩;更可能的是地平线上出现微弱的绿色或红色光晕,或是弥漫的光脉冲。太空天气预报员预计7月30-31日高纬度地区活跃极光的概率大约为15–25% [54]——远非保证,但如果你身处极光带,值得留意。
如果你住在美国北部州或中欧大约50°N以上的地区,这几晚可以关注实时极光预警。即使是轻微的增强也可能让“夜空被点亮”,在地平线上微微可见 [55]。一如既往,黑暗、晴朗的天空至关重要——如果有云遮挡,你是看不到极光的。到8月1日凌晨,月亮会在太阳升起前落下,因此月光不会干扰。关键问题在于地球磁场是否会受到预期的太阳风冲击。总结:不能保证会有大极光,但北极光可能会短暂现身,只要你在合适的地方。如果你在高纬度地区,请留意(或监控极光App),以防地平线上有柔和的绿色光芒跳跃 [56]。而南半球高纬度的读者——是的,这也适用于你们(说的就是你,南澳、新西兰、南美)!你们现在夜晚很长,如果极光出现,是个不错的观测窗口。
彩蛋:卫星观测——国际空间站过境 & Starlink 卫星列车
并非夜空中所有移动的光点都是自然的——人类也在天上放置了一些“人造星星”。其中最亮的是国际空间站(ISS),它在七月下旬正好在许多有人口居住的地区上空进行一系列明亮的傍晚过境。大约在7月27日至31日,国际空间站的轨道方向使其每晚多次可见,尤其是在中北纬地区 [57]。美国大部分地区以及欧洲和亚洲类似纬度的天文爱好者都享受到了绝佳的国际空间站观测机会 [58]。例如,洛杉矶的观测者在7月28日两次看到国际空间站(晚上8:43和10:17,太平洋时间),而纽约人在7月27日晚上10:11和7月28日晚上9:22再次看到它 [59]。接下来的夜晚还有更多的过境。空间站通常会在日落后或日出前几小时内出现,这时它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会在黑暗的天空中反射太阳光 [60]。国际空间站看起来像一个明亮、稳定移动的光点——亮度常常超过大多数恒星——并在几分钟内滑过天空。与飞机不同,它没有闪烁的灯光,也没有颜色;它以稳定的白色光芒静静地穿越地球上空约400公里 [61]。如果你所在地有预报的过境时间,按时到户外,朝指定方向看——国际空间站会突然出现,然后沿着弧线滑行,进入地球阴影后逐渐消失。看到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物体以每小时28,000公里的速度从头顶飞驰而过,确实令人震撼。想知道何时何地可以观测,请使用NASA的“Spot the Station”工具获取本地过境时间 [62]。许多天文爱好者会为国际空间站过境设置手机提醒——每次观看这个人类轨道前哨划过夜空都不会觉得厌倦,更何况你知道,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每45分钟就能看到一次日落!
除了国际空间站(ISS)之外,你可能还会注意到其他卫星在星空中缓慢漂移。每晚头顶上都有数十颗微弱的卫星;大多数比国际空间站暗得多,但偶尔你会看到某颗卫星在恰好反射到阳光时闪光或反射出亮点。星链卫星,由SpaceX发射,因为在天空中出现一串明亮的“火车”点而闻名(或臭名昭著)。这些现象在发射后几天内最为明显,因为那时卫星尚未分散。7月30-31日并没有特意安排有一大串卫星经过主要城市上空 [63],但值得了解:如果你看到一排间隔均匀的灯光整齐移动,很可能就是你发现了星链部署 [64]。事实上,SpaceX计划于7月31日发射,将又一批星链卫星送入轨道 [65]。猎鹰9号火箭预计于7月31日16:25 UTC(太平洋夏令时上午9:25)从加州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发射 [66]。虽然这次白天的发射夜间无法被天文爱好者看到,但这些新发射的星链小卫星可能会在接下来几天的傍晚天空中变得可见,尤其是对于中北纬的观测者。日落后留意天空:你也许会看到一列星链火车划过天际,形成短暂而令人惊叹的光带。(它们通常看起来像一串珍珠齐头并进,随后逐渐拉开距离。)
说到发射,7月31日当天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火箭事件:NASA和SpaceX的Crew-11任务计划于当天发射前往国际空间站 [67]。一枚猎鹰9号火箭将于美国东部时间中午12:09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搭载四名宇航员(来自NASA、JAXA和Roscosmos),乘坐Crew Dragon Endeavour [68]。如果一切顺利,Crew-11将在大约一天后与国际空间站会合。虽然中午的发射不会出现在夜空中(除了也许佛罗里达的居民能看到火箭升空),但令人兴奋的是,到7月31日夜幕降临时,机组人员将环绕地球飞行,前往空间站。(如果天气或其他因素导致发射推迟,8月1日为备选日期 [69]。)此外,8月2日还将在美国弗吉尼亚州进行一次Rocket Lab Electron火箭发射 [70],显示太空飞行日程依然繁忙。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如果火箭发射发生在黎明或黄昏时分,可能会产生壮观的燃料羽流景象——但Crew-11和Starlink的发射都在白天,所以这次没有被照亮的暮光羽流。
夜空天气展望(观测条件)
天象排列固然精彩——但前提是你能看到。以下是7月31日和8月1日夜间主要地区的简要天气展望:
- 北美:美国许多地区有幸能遇到晴朗的天空。根据FOX Weather的说法,“除了一些有问题的地区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的流星雨夜空大多晴朗”,仅有少数地方例外 [71]。上中西部地区和部分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预计会被云层笼罩(由于持续的风暴和湿度) [72]。例如,五大湖周边和美国南部深处的地区可能会遇到多云或有风暴的夜晚,影响观测。相比之下,大部分西部、西南部和东北部则大多享有晴朗的天气 [73]。(西南部的季风季节可能带来云层和雷暴,但2025年7月底最严重的天气似乎更偏向东部。)加拿大:加拿大西部和草原地区夏夜常常晴朗,而加拿大东部则可能有过云或阵雨;请关注当地天气预报。还需注意,野火产生的烟雾(如有)即使在“晴朗”夜空下也会降低天空透明度,因此在北美西部的部分地区,夏季烟雾也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 欧洲:在盛夏的欧洲,日落时间很晚,尤其是在高纬度地区——但到晚上11点到午夜,大多数地区(极北部除外,那里仍有暮光或午夜太阳)天色会变得相当黑暗。南欧(西班牙、地中海国家)常常在稳定的夏季高压系统下享有晴朗温暖的夜晚,非常适合观星。中欧(法国、德国、波兰等)情况则较为复杂:白天气温高可能导致傍晚有云或雷暴,但也有大片晴朗区域。北欧(英国、斯堪的纳维亚)天气变化更大——英国夏季常常是局部多云,斯堪的纳维亚则有快速变化的天气系统。事实上,英国7月底的天气历来难以预测;天文爱好者可能记得“英国7月的天空可能会被6月的困扰所影响”(通常指云层或薄雾) [74]。总之,许多欧洲观测者需要避开一些云层,但如果遇到晴朗的窗口,7月底的夜空盛景依然可见。务必关注本地气象服务——天气在短距离内也可能有很大差异。
- 亚洲: 目前亚洲大部分地区正值季风季节。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和东南亚(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通常在七月下旬会有大量云层和频繁降雨——这对观星来说是个难题。(例如,新加坡的观星者被建议流星雨“如果天气条件允许,将点缀夜空”,但由于季风云层,这个“如果”很大。)这些地区现在许多夜晚都多云或有雾。东亚:中国的天气因地区而异——中国北方(北京纬度)夏夜常常晴朗,偶有雷暴,而中国南方则处于雨季。日本和韩国在七月下旬通常炎热潮湿,阵雨间隙偶有晴朗。西亚(中东):相比之下,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夏季天空晴朗、干燥(虽然非常炎热)——如果你能忍受高温,是夜间观测的好时机。中亚(哈萨克斯坦等)夏夜也往往晴朗干燥。
- 大洋洲及南半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现在正值冬季。澳大利亚南部(如悉尼、珀斯一带)在七月下旬常有晴朗、凉爽的夜晚,偶尔有锋面带来云层。2025年冬季各地有时晴朗有时有雨,但总体上许多澳大利亚人和新西兰人应该能在这两晚中的至少一晚看到清爽、晴朗的天空——非常适合欣赏这场流星雨“双重盛宴”。南非和南美洲南部(智利、阿根廷)也处于干燥的冬季——夜晚通常非常晴朗,尤其是内陆地区。这些地区更靠近流星雨的辐射点,实际上在观测宝瓶座δ流星雨/摩羯座流星雨时更有优势。热带南半球(巴西以北、印度尼西亚等)则可能因地区不同而面临旱季或雨季——例如,巴西大部分地区此时干燥(适合观星),而印尼在八月前后通常较干燥,但部分地区会有云层。
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通用建议都是查看当地天气预报再出门观测。即使是薄薄的高云或雾气也可能遮住微弱的流星或极光。如果7月31日或8月1日天空不作美,也别灰心——流星雨在前后几晚仍会持续(尽管数量略少),行星也会在天空中停留数周。灵活和耐心会有回报。正如一位流星观测指南所说:“清澈、黑暗、无光污染的天空将提升你的观测机会”,捕捉这些天象 [75]——因此请合理规划,最大化你的观测体验。
来源:本报告参考了NASA、NOAA及主要天文学组织的专家指导。NASA天象观测团队提供了流星雨信息和行星排列细节 [76] [77],而美国流星学会和《天文学杂志》则提供了流星数量及观测建议 [78] [79]。EarthSky和SpaceWeather专家在近期太阳活动中贡献了极光预报 [80]。天文学家(如贝尔博物馆的Thaddeus LaCoursiere和洛厄尔天文台的Nick Moskovitz)通过美联社报道的引述,突出了流星雨的特点 [81] [82]。主要航天机构和媒体(NASA、SpaceX、Spaceflight Now)提供了Crew-11发射和Starlink部署的最新消息 [83] [84]。区域天气展望参考了FOX Weather等机构的预报 [85]。如需更多详情和实时更新,请查阅NASA “What’s Up”通讯、SpaceWeather.com、本地气象服务及《Sky & Telescope》或《Sky at Night Magazine》等天文媒体。祝您晴空万里,观星愉快! [86] [87]
References
1. ts2.tech, 2. ts2.tech, 3. ts2.tech, 4. www.fox35orlando.com, 5. www.nasa.gov, 6. www.nasa.gov, 7. www.nasa.gov, 8. www.nasa.gov, 9. www.nasa.gov, 10. www.nasa.gov, 11. www.astronomy.com, 12. www.amsmeteors.org, 13. www.amsmeteors.org, 14. ts2.tech, 15. ts2.tech, 16. ts2.tech, 17. ts2.tech, 18. ts2.tech, 19. phys.org, 20. phys.org, 21. ts2.tech, 22. earthsky.org, 23. earthsky.org, 24. earthsky.org, 25. earthsky.org, 26. earthsky.org, 27. earthsky.org, 28. ts2.tech, 29. ts2.tech, 30. www.skyatnightmagazine.com, 31. earthsky.org, 32. earthsky.org, 33. earthsky.org, 34. earthsky.org, 35. www.rmg.co.uk, 36. earthsky.org, 37. www.astronomy.com, 38. www.astronomy.com, 39. whenthecurveslineup.com, 40. www.travelandleisure.com, 41. www.travelandleisure.com, 42. earthsky.org, 43. earthsky.org, 44. ts2.tech, 45. ts2.tech, 46. ts2.tech, 47. ts2.tech, 48. ts2.tech, 49. earthsky.org, 50. earthsky.org, 51. earthsky.org, 52. ts2.tech, 53. ts2.tech, 54. ts2.tech, 55. ts2.tech, 56. ts2.tech, 57. ts2.tech, 58. ts2.tech, 59. ts2.tech, 60. ts2.tech, 61. ts2.tech, 62. ts2.tech, 63. ts2.tech, 64. ts2.tech, 65. nextspaceflight.com, 66. nextspaceflight.com, 67. spaceflightnow.com, 68. spaceflightnow.com, 69. spaceflightnow.com, 70. nextspaceflight.com, 71. www.fox35orlando.com, 72. www.fox35orlando.com, 73. www.fox35orlando.com, 74. www.skyatnightmagazine.com, 75. ts2.tech, 76. www.nasa.gov, 77. www.travelandleisure.com, 78. www.nasa.gov, 79. ts2.tech, 80. earthsky.org, 81. phys.org, 82. phys.org, 83. spaceflightnow.com, 84. nextspaceflight.com, 85. www.fox35orlando.com, 86. www.fox35orlando.com, 87. www.nasa.gov